向松祚:股市已死 发长债解决城投债问题

2013年09月03日 18:38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由中国大金融联盟主办的中国金融行业高端盛会——2013中国大金融高峰论坛将于10月16日在北京隆重举行。

  以下为大金融系列访谈之向松祚[微博]

  混业要求新监管指标

  大金融:国内金融行业已经由之前的分业经营逐渐形成混业经营的态势,而王石不久前说,地产企业其实也是金融企业,复兴集团等实业集团也纷纷金融化。您怎么看待这种趋势?

  向松祚: 其实不但国内混业经营形成了大趋势,在国际上也很盛行。这个混业不仅是包含了金融系统内的混业,还包括产业与金融混业.,比如,世界上的汽车\造船这样的大制造业,背后都是PE机构。而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孰优孰劣,在学术上并无定论。

  实体企业与金融混业也是很正常的。事实上,任何一家企业\一个行业发展大了,资金融通\财务管理都会成为经营上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是人类金融发展的自然演变。特别是对于地产这样的企业,本来就具备相当的金融属性

  当然,混业经营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变化,监管部门需要在旧在指标体系上做适当完善,形成新的监管指标。而大金融就意味大监管。

  大金融:国内金融系统的效率如何?

  向松祚:我认为金融效率不能孤立的来看,从根子上讲金融是为经济整体服务的。所以金融效率是否真的高,要看它对经济整体的贡献。在过去若干年内,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行部门以及商业银行投资回报率都很高,一度达到每年30%以上,单从其自身看发展的已经很快,但同时我们看到,它们的实体经济发展的并不理想,不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基于这一点,英国一位知名学者不久前说”金融行业对其它行业没有贡献”,我们不用去深究这句话本身,但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思考金融效率的方向。

  我个人认为,考量金融效率,至少须结合劳动生产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以及社会财富分配公平这三方面来看。金融的根本就是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劳动生产率高的部门得到更多的资源,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生产率。

  过去20\30年,我国金融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银行在其中起了相当的作用,这一点必须肯定。但目前来看,直接融资的两大市场——股票市场与债券的发展存在很大的问题,是需要大力发展的,而银行的体量相对来说有一点过度发展了。

  股市已死

  大金融:刚刚说的股市与债市两个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还很不够,能具体说说吗?

  向松祚:先说股市,IPO已经停了。目前的市场,老百姓赚不到钱。公司融不到资,投资人也赚不到钱,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市场已经”死了”。想要救活,需要从根子上思考。

  国内股市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国有企业解困服务的,国企\国有股主导市场。这样的市场从根本上说,就没有对所有企业和投资者一视同仁。这个根上的带出来的问题,现在依然存在。

  想要改变积习已久的股市绝非朝夕之功。但我认为一年可以完成。解决股市问题需要做这么几件事。第一取消审批;第二必须分红,分红达不到要求的不允许再融资;第三必须严格实行退市制度。

  在世界范围里看,股市应该是相对最公正的,公司好就能上市,就能卖高价;公司不好就没法生存。这不是哪个官员说了算的事情。证监会的存在,是为了解决内幕交易,资金操作这种市场内生性的不公正,而不是制造新的不公正。这是需要非常明确的事情。解决好这一点,股市就能起死回生。

  大金融:那么债券市场呢?

  向松祚:这个需要联系到城投债一块儿去说。

  最近财经媒体的焦点是城投债。其实从总量来说,我国的城投债上限在20万亿,去年我们GDP为52万亿,占比相当小,根本不足影响全局。

  媒体曝光的地方债务连利息都还上的情况都只是个案。大家对地方债这么紧张的原因其实是地方政府的财政不透明。不夸张的说,有好多地方领导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这个地方有多少家底。什么钱该花,什么钱能花更是一笔糊涂帐。

  而城投债一般都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发展肯定需要发展诸如高铁\信息基础设施等基础建设,只要不过于超前都应该投。但问题是,这些项目的投向一般都是中长期的,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以上,而银行贷款是以短期为主,这就存在一个期限结构上的不合理。

  从国际经验看,荷兰为了围海造田推出了无限期不还本只付利息的专项债券,存续至今。不少其它欧洲国家也靠长期债券来推动国家基础设施,这些经验都应该借鉴。我的建议是,改革地方财税制度,目的是建立财务透明的地方政府,使其有资格在债券市场上发行长期债券为城投项目筹资。这也同时意味,我们债券市场的极大发展。

  (本文由中国大金融高峰论坛组委会提供)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高中谈上千学生砸校:饭不合口引发
  • 体育欧冠-C罗3球皇马6-1 曼联4-2 拜仁3-0
  • 娱乐港媒:王菲决心出家 卖楼套现留给女儿
  • 财经宗庆后被砍案详情:疑犯要挟行凶已刑拘
  • 科技诺基亚10月22日或发布Lumia 1520
  • 博客兰和律师:李天一案没有被告承认强奸
  • 读书给皇后拉皮条:上官婉儿陷宫斗内幕
  • 教育最大高考工厂升学率超8成 学生统一如厕
  • 易鹏:从王菲离婚看户籍改革
  • JohnRoss:中国企业制造不强 金融强
  • 官建益:IPO注册制是好公司的天堂
  • 叶檀:房地产泡沫由民资夯实
  • 姜汝祥:柳传志碰到福特聊什么
  • 梅新育:打击网谣应同时打击浑水摸鱼
  • 张明:如何破解温州融资连环套
  • 马光远:以房养老引发养老信任危机
  • 朱宁:八年汇改得与失
  • 张五常:人民币将会是天下第一强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