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理论:公共财政理论

2013年08月26日 18:24  新浪财经 微博

  一、候选理论名称

  公共财政理论

  二、主要贡献人

  张馨

  三、推荐人/推荐机构

  投票揭晓前保密

  四、理论概述

  公共财政理论是以公共产品理论为基础、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活动为研究对象的财政理论。它把公共财政定义为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活动,并强调公共财政是为市场经济活动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它坚持公共财政与市场机制的互补关系,坚持公共财政服务的非歧视性原则,坚持用预算和法制来约束政府活动的原则。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答了我国财政改革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1998年以来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理论指导,推动了我国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完善与深化。

  五、推荐理由

  张馨教授是公共财政理论的早期倡导者之一,是公共财政理论的长期坚持者,也是从理论上、从学说史的角度对公共财政理论进行系统论证的唯一一人,更是在早期公共财政理论尚未被理论界全面接受时遭受批评最多的学者。因为张馨教授对公共财政理论的特殊贡献,以至于财政学界经常把他的名字与“公共财政”联系在一起,这足以说明他的公共财政理论在学术界的广泛影响。

  张馨教授的贡献,首先在于明确地提出公共财政体制是为市场经济服务的财政体制,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从而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方向的确定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张馨教授反复强调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与内涵是它的公共性,是财政活动在支持市场经济主体时的非歧视性,从而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获得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理论基础;第三,张馨教授从公共产品理论、国家理论与财政理论学说史的角度进行的梳理,张馨教授坚持的指名道姓进行学术商榷的研究方法与学术风气,为我国财政学研究的规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四,张馨教授在提出了相对完整的公共财政理论体系之后,长期坚持从预算立法的角度、从公共服务内容的角度讨论公共财政理论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关系,推动了我国迄今为止的卓有成效的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与预算体制完善。

  《公共财政论纲》是张馨教授对公共财政理论长期研究的总结与系统化,在此之前,在关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方向的讨论中,张馨教授就曾先后在《管理世界》、《财政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等报刊杂志撰文对公共财政理论进行阐述与回答质疑,在《公共财政论纲》出版之后,张馨教授仍然根据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进程与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与改进公共财政理论,并为改革的实践提供对策建议。

  一个好的经济理论,就在于它既能影响当代的实践,又能吻合经济学理论本身的发展。一个能够获得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的学说更应该既能影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践,又能推动中国经济学理论的研究、甚至能为全球的经济理论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张馨教授的公共财政理论就是这样一个理论,他的《公共财政论纲》就是这样一本学术著作。

  1990年代的中国财政学界,不仅一些前辈学者仍在沿用传统的财政学理论——国家分配论来削足适履地被动解释、甚至是阻碍中国的改革实践,而且缺乏现代经济学基础的许多中青年学者也无法摆脱就国家需要来讨论财政活动的研究方法的约束,因此关于公共财政的争论异常激烈。张馨教授的《公共财政论纲》不仅为公共财政理论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而且为规范的学术争论提供了榜样,同时为中国此后的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和预算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其次,张馨教授的公共财政理论与国际经济学界渐渐发展起来的发展经济学新理论不谋而合。张馨教授的公共财政理论强调政府对市场经济的服务,强调政府提供的一视同仁的公共产品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支撑。无独有偶的是,一方面,以经济史学家、特别是以伦敦经济学院的财政史学家奥布莱恩教授为代表的研究(O’Brien, 2002, 2005, 2006; Epstein, 2000;Bonney, 1995,1999),正在通过对欧洲、特别是对英国产业革命期间财政负担与财政制度变迁的经济史实进行梳理与分析,揭示市场经济发展起步阶段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以Acemuglu(2005) 和Bardhan (2001)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主流经济学家也逐步通过对当代发展中国家成功与失败经验的对比研究得出结论,政府的公共服务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张馨教授的公共财政理论有可能为未来的发展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财政学领域的支持与贡献。

  第三,正是由于以张馨教授的长期坚持,公共财政理论不仅成为国内财政学界的主流理论,而且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内经济学界讨论国家与市场关系或政府活动边界的重要依据,从而繁荣与发展了中国经济学的理论研究。

  第四,也是最根本的,张馨教授的公共财政论,是在借鉴理论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国情,对我国财政改革提出的诸多根本问题的解答:(1)有无公共财政?(2)什么是公共财政?(3)如何建立公共财政?这些问题西方公共财政论并没有也无须明确或深入探讨和总结,但却是我国财政改革必须首先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张馨教授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与解答,在理论上具有开拓性与创新性。

  六、文献与材料目录

  1、张馨,《公共产品论之发展沿革》,《财政研究》,1995年第3期。

  2、张馨,《也谈公共财政的一些基本问题——兼答孙树明同志》,《中国财经报》,1996年5月21日第3版。

  3、张馨,《也谈公共财政的一些基本问题——兼答孙树明同志(续)》,《中国财经报》1996年5月28日第3版。

  4、张馨,《论我国财政与政府行为的具体关系》,《管理世界》,1996年第3期。

  5、张馨,《财政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吗?》,《财经论丛》,1996年第3期。

  6、张馨,《再谈“财政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吗?”——答常硕永、陈咏梅同志》,《财经论丛》,1997年第4期。

  7、张馨,《论公共财政》,《经济学家》,1997年第1期。

  8、张馨,《公共产品论对我国不具有借鉴意义吗?——答许毅教授》,《中国经济问题》,1998年第3期。

  9、张馨,《市场经济下不存在公共财政吗?——答叶子荣同志》,《财政研究》,1998年第8期。

  10、张馨,《公共财政论纲》, 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11、张馨,《双元财政论评述》,中国经济问题, 1999年1期。

  12、张馨,《公共财政: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支撑点》,《改革》,1999年5期。

  13、张馨,《论转轨型宏观经济政策》,《财贸经济》,1999年10期。

  14、张馨,《财政的公共性与阶级性关系析疑》,《经济学动态》,1999年5期。

  15、张馨,《探讨“国债依存度”的现实意义》,《中国财政》,1999年9期。

  16、张馨,《我国“财政本质”观演变述评》,《经济学家》,1999年4期。

  17、张馨,《应从市场经济的基点看待公共财政问题——答赵志耘、郭庆旺同志》,18、《财政研究》,1999年1期。

  19、张馨,《公共财政基本框架》,《广东财政》,1999年5期。

  20、张馨,《关于财政政策的若干问题》,《财经论丛》,1999年4期。

  21、张馨,《没有公共财政就没有市场经济》,《中国财经报(财会世界)》,2001年11月29日。

  22、张馨,《法治化:治理乱收费的治本之策》,《涉外税务》,1999年7期。

  23、张馨,《公益性、垄断性、收费性、竞争性——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多元化》,《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1期。

  24、张馨,《论建立公共财政的现实意义》,《当代财经》,2000年1期。

  25、张馨,《公共化:20年财政改革的基本趋势》,《中国财政》,2000年2期。

  26、张馨,《利息税:规范我国市场关系的一个步骤》,《涉外税务》,2000年2期。

  27、张馨,《促进经济增长的公债效应理论》,《财政研究》,2000年10期。

  28、张馨,《部门预算改革研究——中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剖析》,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年。

  29、张馨,《财政公共化:当前我国改革的关键步骤》,《财政研究》,2001年2期。

  30、张馨,《公共支出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关键步骤》,《财政研究》,2001年9期。

  31、张馨,《“税收价格”:理念更新与现实意义》,《税务研究》,2001年6期。

  32、张馨,《部门预算改革与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构建》,《中国财政》,2001年5期。

  33、张馨,《实现政府对市场的根本约束——论中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中国财经报》,2001年5月23日。

  34、张馨,《法治化:政府行为﹒财政行为﹒预算行为》,《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4期。

  35、张馨,《析中国公共财政论之特色》,《财政研究》,2001年7期。

  36、张馨,《财政属性与范围问题回顾》,《财经论丛》,2002年5期。

  37、张馨,《双元财政是公共财政的必要过渡阶段》,《中国财政》,2002年4期。

  38、张馨,《“赞同纳税权”的缺失》,《中国财经报》,2002年8月7日。

  39、张馨,《公共服务应为谁?》,《中国财经报》,2002年8月9日。

  40、张馨,《论政府预算的产生特点》,《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11期。

  41、张馨,《政府内部分配关系问题》,《中国财经报》,2002年7月26日。

  42、张馨,《个人收入差距问题的财政对策》,《现代财经》,2002年11期。

  43、张馨,《“纳税人”理念》,《中国财经报》,2002年7月3日。

  44、张馨,《公共财政的基点问题》,《中国财经报》,2002年7月5日。

  45、张馨,《赞同纳税权》,《中国财经报》,2002年7月10日。

  46、张馨,《选举代表权》,《中国财经报》,2002年7月17日。

  47、张馨,《财政困境问题》,《中国财经报》,  2002年7月19日。

  48、张馨,《政府服务权》,《中国财经报》,2002年7月24日。

  49、张馨,《税款节俭权》,《中国财经报》,2002年7月31日。

  50、张馨,《公共财政与弱势群体问题》,《广东财政》,2002年7期。

  51、张馨,《论部门预算改革》,《经济学家》,2002年2期。

  52、张馨,《关于集体经济的若干看法》,《当代经济科学》,2002年2期。

  53、张馨,《实事求是,直面历史,敢讲真话,承认他人:财政学界亟须树立的学风》,《财政研究》,2003年3期。

  54、张馨,《财政投资评审: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环节》,《广东财政》,2003年4期。

  55、张馨,《“收支两条线”改革是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重要步骤》,《广东财政》,2003年5期。

  56、张馨,《税收公共化:财政公共化的起源与基点》,《涉外税务》,2003年5期。

  57、张馨,《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广东财政》,2003年8期。

  58、张馨,《税收公共化:以“纳税人”为基点》,《涉外税务》,2003年6期。

  59、张馨,《税收公共化:为自己纳税》,《涉外税务》,2003年7期。

  60、张馨,《财政强制性与无偿性问题比较分析》,《财政经济评论》,2003总第1辑。

  61、张馨,《析“纳税人权利”》,《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1期。

  62、张馨,《税收公共化:政府服务的公共决定》,《涉外税务》,2003年8期。

  七、主要理论材料部分扫描件

  略。(如需查阅原件请于秘书处联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薄熙来:王立军暗恋谷开来 不能自拔
  • 体育孔卡绝杀广州德比恒大胜 国安4-0 视频
  • 娱乐曝马伊琍怀二胎 文章再当爸双喜临门
  • 财经传广州多家银行暂停房贷:额度已用完
  • 科技84%网友认为微软CEO鲍尔默应该退休
  • 博客李庄:薄熙来犯罪证据链已经形成
  • 读书荒诞之举:宋高宗为何用十个处女选太子
  • 教育家长痛诉:小学面试害得全家开学恐慌
  • 金岩石:新股发行制度变革关键是啥
  • 朱平:解读A股移动互联企业
  • 马宇:反垄断之剑将挥向垄断央企?
  • 幽灵礼物:A股T+0是福还是祸
  • 叶檀:光大证券与中国市场的下一步
  • 徐斌:滞胀形势后的经济沙盘推演
  • 管清友:新兴市场十年梦醒
  • 尹中立:中国人口城镇化潜力已很有限
  • 王东京:政府为何鼓励出口
  • 石建勋:什么墓地是俄罗斯人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