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国强:通过深层次的制度改革来换取改革的红利

2013年08月14日 17:05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副院长戴国强。 图为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副院长戴国强。

  由北京大学中国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和华夏时报社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上市公司风险管理高峰论坛”定于2013年7月20日在上海举办。图为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副院长戴国强发言。

  以下为发言全文:

  戴国强:

  谢谢会议的主办方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来进行学习,下面我想谈谈我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和金融问题的一些看法。我的题目是《全球化之剑VS货币化之殇》。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宏伟目标,要实现中国梦,建党100年两个翻番,建国100年使中国能够跻身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口号提出的背景是什么?中国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在这样一个大好的形势下,提出实现中国梦,大家当时是非常振奋,也认为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自去年下半年,尤其是去年年末开始,到现在我们看到的中国经济的走势逐渐变得更加严峻,出现了经济衰退。衰退跟萧条不一样,衰退在我们的经济学的概念里面,它只是增长速度的放慢,所以我们称之为衰退。不过我们现在要做好的准备就是这可能是一个长期的衰退,而不是一个暂时的。

  中国经济的高度发展跟什么有关?我认为跟全球化、货币化有关。全球化是当时威廉姆斯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在华盛顿针对拉姆危机提出的这个思想,就是让发展中国家把市场都打开,让发达国家的资本和金融能够自由地进入,这样能够带动这些国家的市场发展。应该说初衷没有显示出有什么不好的地方,但是有很多人解读的时候,认为发达国家利用它在资本和金融上的强势,以实现资本的占有。

  从全球化的角度来讲,实际上从大部分国家的发展情况,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全全球化要求的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发展比较平衡的时候,差距比较大的时候,强调国际化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就是强调以国家利益作为一个前提来加大国际间的交流。全球化基础是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高度发达,推动力量是通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我们看到的全球化的实际结果是金融资本独占鳌头,金融资本大行其道,到处冲撞。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是什么?我们看到了从九十年代开始到本世纪的最初几年全球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同时伴随着低物价,打破了原来的经济铁的规律。同时了我们也看到了全球化不是在一个条件非常成熟的情况下开展的,所以它弱肉强食,贫富差距扩大,这个现象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问题。

  中国在全球化过程当中,搭上了全球化的便车,中国成了世界代工厂,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中国经济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有一个社会学家成为这样讲,说全球化是一个反对的乌托邦,这个论断到底有没有道理,应该讨论,但是确实全球化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

  另外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是经济的货币化,货币化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史密斯和麦金农(音)提出来的思想,就是针对当时经济发展的效率低下提出来的,认为经济发展的效率低不光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原因是什么?金融管制太多。未来要推动经济的发展,就提出了金融深化的思想。主要内容是两个,一个是利率市场化,一个是汇率市场化。要推动金融市场化,就要推动金融创新,通过金融创新来推动金融市场化。金融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货币化程度,就是M2和GDP的比,大家认为最合适的在60%~80%,发达国家由于市场体制比较完善,所以在实行货币化过程当中,金融机构的严格自律,能够自动控制风险,这样就导致了货币化程度的发展是始终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内。美国现在的货币化程度不到61%,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治理不够,出现了过渡货币化,尤其是中国,中国是一个典型代表。M2和GDP的比去年年底已经达到了190%,按照今年5月份的数据来算,已经达到了199。过渡的货币化使得中国经济出现了现在这样的困境,经济衰退的时候我们的货币已经没有空间了,货币太多了。

  另外货币化带来的问题,好处就是能够发挥货币的第一推动力、持续推动力,促进经济的增长,缺点就是导致了流动性泛滥,这个词的概念在经济学当中是有问题的。流动性原来的概念就是资产的变现能力,现在把它等同于叫货币了。这是一种误解,货币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现在把流动性就看作是货币的代名词,由于这样一个认识的误差,导致了金融机构在流动性管理的思想上出现了问题,银行或者是其他金融机构不可能持有大量的现金,按照现在的说法持有流动性就是持有现金了,这个概念是不对的,所谓流动性就是流动性比较高的资产容易变现,在你需要流动性的时候及时变现就可以解决流动性危机,但是我们现在把流动性已经看作现金的代名词。第二结果导致了很多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在资金面一紧张的时候,它马上就会捂住现金不放,那么今年我们说出现了同业拆借利率突然达到20%几,最多的时候达到30%左右,6月20号这一天,原因就是在6月份前十天各家金融机构看到中国经济数据5月份不太好,就认为中央银行肯定会采取以前那样的扩张政策来支持经济,结果在6月1号到10号里面,实际只有7天的工作日里面,放款达到一万多亿,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新突破,他们的想法就是你放那么多款项以后,由于中央银行会采取扩张政策,流动性会得到自动补充,但是没想到,中央银行在克强经济学的思想支配下,严格地守住,不再经济扩张政策。因为中国实际上是没有扩张的空间的,到底了各家银行前面把钱德方法得太多,所以后面的流动性出现了问题。很多特别是中小银行他们要进行拆借,大银行像四大银行实际上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他们的流动性并不缺,但是因为整个市面上资金紧张,他们就捂着钱不拆出来了,结果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同业拆借利率奇高的现象,这不是“钱荒”,而是“钱慌”。实际上中国的货币并不短缺。

  从中国目前的实际经济增长的情况来看,我们虽然在总量上排在了第二位,但是从人均GDP来看,我们排在还是比较后面的。全球一百位左右。我们在列出的15的国家当中,仅仅是比印度高了一些。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还有很艰巨的任务要实现。

  中国目前的经济运行情况到底如何?我前面讲了出现了困难,经济衰退,从6月份报的数据来看,除了一个数据是有所上升的,上升的数据就是工业企业的增加值,总体来讲其他所有的数据都是回落的。这给中国的经济管理当局和政治管理当局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我们从图表上面可以看出,整个趋势都是往下行。这是消费总量在往下行,PPI持续地下跌,已经持续了一年多了。进出口也处在一个低位,投资也从原来的比较高的增长水平持续往下行。中国经济的先导指数PMI指数,从今年3月份开始不断走低,如果看到汇丰PMI指数的话,还要低,只有48.2。这个指数的标准是衡量中国经济体是处在上升的通道里面,还是下降的通道里面,50%以上说明在上升通道,50%就是一个界限,50%以下就是处在一个下降的通道里面。从今年广交会的定单情况来讲,也不尽如人意,和去年相比都是下降。和欧盟、日本的贸易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美国由于经济的好转,与其的贸易出现了回升。东盟主要是因为对香港贸易出现了快速的增长,这个快速增长大家可能在报纸上已经看到了,是一个不正常,完全是靠双边的来回导,一车货拉过去,然后一车货原封不动拉回来,通过这样报关导致了外贸数据的虚假上升。从中国今年经济的各类数据反映来看,我们说实体经济的发展,下行的情况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期,从动力机制和发展阶段这两个角度看,中国经济的困难才刚刚开始,远没有结束。中国经济走到了十字路口,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和我们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关,中国的经济搭上了经济全球化的快车,但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那么我们在搭上全球化的快车过程当中,形成了一个外向型的经济,并且严重依赖外部经济,所以当外部经济不好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第二是由于制度的原因,中国的货币供给本来就难以控制,因为我们有一个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又不可以对外公开的内在要求,为了控制人民币的汇率,我们就不断地要买进外汇,导致了我们所谓的外汇占款形成的货币供给压力非常大。中国现在外汇占款达到25万多亿,就是以我们现在的外汇储备乘上兑美元的汇率大致就可以算出来外汇占款,这都是中央银行所发行的现金,都是被动的,不是它愿意的,大量的外汇占款形成了中国的货币供给,严重地超额发行。加上我们本身由于制度上的缺陷,被动地过度货币化,使得货币的政策荡然无存。所以现在你要说用货币政策来拉动经济已经是没有什么空间。

  另外由于中国的经济形成的这样一种模式,以及我们社会改革的不配套,导致出现了高投资、高储蓄、高房价、低消费的现象,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过度的货币化,导致了中国的金融风险集中银行,银行业难以深入改革,金融机构的自律性也差。由于低消费所以导致内需不足,没有能够弥补与外部的不好导致出口减少的缺口,导致产能过剩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中国经济取决于外部经济,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所以中国对外部经济就特别关注,目前来看整个世界处在一个曲折的复苏当中,虽然美国经济是有好转,但是欧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特别是欧洲长期的衰退。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结果资本市场又出现了异常,现在资金开始流向发达市场,主要是美国市场。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向何处去,首先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中国经济的衰退到底是结构性的还是周期性的,我说两者兼具,而且主要是结构性。如果是周期性的,好办,经过一段时期以后,把我的过剩消化掉了,经济就可以重新进入一个上升的通道。但是中国在周期性的这样一个特点下,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结构性。结构性的衰退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解决的。

  由于中国经济出现了衰退,出乎人们的意料,所以我们讲在7月份以前,克强经济学里面的核心是调结构、稳增长,现在变成了稳增长、调结构。稳增长靠什么来稳增长,为什么要稳增长,目的保持企业利润,保就业,保就业的目的是保持社会稳定。稳增长靠什么?靠政策刺激,还是靠深化改革,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要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靠刺激,由于中国的过度货币化,导致中国的政策空间已经被挤掉了,没有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原来存在的条件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原来客观条件就是我们有内部的人口红利,外部的经济全球化,主观条件就是我们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但是三十年来我们看到了人口红利在逐渐地消失,2004年起出现了刘易斯拐点,那么2008大危机导致了去全球化,美国带头搞全球化,又是美国带头搞去全球化。那么中国的改革开放原来是以放权让利,低成本资源消耗,过度的货币化牺牲环境等等为主要内容的这种浅层次改革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比如说唯GDP,主要是以GDP唯一的考核目标,导致浅层次的改革也是不可持续的。所以中国的改革必须要进入到一个深层次的局面。中国经济由于过度的追求GDP,被哈佛经济学的教授称之为吗啡经济。就是我们对外来的宏观政策的依赖性,认为经济不行了,就靠投放货币、投放信贷,一方面导致了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导致我们还在不断地扩大生产,形成了两高一低的局面。GDP的增长速度高,货币化程度高,但是核心竞争力低,所以我们说了中国的经济已经不可能再持续下去。

  中国经济怎么来进行稳增长呢?按照现在的克强经济学所提出的思路,从我们来说,应该要正确地认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搞好政策搭配和政策协调。怎么认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有局限性的。不是像人们所想像的是万能的。货币政策在实行紧缩的时候,它有比较好的效果,扩张的时候效果是有限。所以有人就把货币政策的效果比作是一种绳子效应,我们用绳子来拉一个目标的时候,它很容易着力,但是用绳子来推一个目标的时候可能就是无能为力。很简单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你如果投放货币,目的是为什么?要刺激人们投资、消费。但是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悲观,人们拿到钱也不会去投资,也不会消费。企业家没有看到利润的预期,他是不会撒手的。从个人来说,得到了这个货币,增加了民意货币的时候,在他对未来的收入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只会节衣缩食,所以我们说用货币政策来推动经济的增长,效果是有限的。所以政策方面应该更多地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的财政政策有空间。

  第一我们财政性的存款达到了3.23万亿,除此之外在帐上的闲置资金6~7千亿,各地方政府的土地转让收入今年上半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长,360个城市土地转让收入达到11305亿,同比增长60%,其中北京增长390%,上海增长了277%,杭州达到504%。所以我们讲不管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都应该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作用,所以它可以通过减税、增加转移支付给低收入群,加大建设投资等等来缓解经济持续的下降。货币政策应该变化吗?货币政策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如果说现在货币政策采取扩张政策,降低利息后果肯定导致贷款的供给和需求都会大量增加,银行始终有贷款的冲动,为什么?它的收入来源主要是靠存贷利息差,这是一个。第二个它会使得货币供给更加难以控制。第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银行总是嫌贫爱富的,所以在这个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如果没有能够让银行感到放心的话,是不会贷款给他,如果贷款给他也是高利率。第三由于大量资金的投放,导致了货币投机和资金空档的现象更加严重,现在的货币政策应该保持相对稳定,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从整个资金链来说,不缺。中国的经济不是钱荒,而是钱慌。 

  靠政策刺激或许能顶一时之用,但是要使中国经济重新恢复活力,要避免走重复靠政策刺激来保增长的老路,要对上一轮经济增长中留下来的产能过剩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清理,但是这些都只能通过深层次的制度改革来换取改革的红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190名日本国会议员今日参拜靖国神社
  • 体育曝中超2014亚冠名额3+1 阿根廷2-1意大利
  • 娱乐日本知名男优将引退 号称曾床战8000女优
  • 财经北京南五环外楼面价破3万元/平方米
  • 科技路透社称苹果或与中移动达成合作
  • 博客方舟子:对违建别墅主人张必清的质疑
  • 读书上海书展:唐骏正面回应学历门事件
  • 教育博士论文:女性每高1厘米工资最高涨2.2%
  • 苏鑫:房地产调控还将继续
  • 谢作诗:高房价的原因
  • 郎咸平:中国经济之痛 鬼城与地方债
  • 徐斌:美联储决定中国经济周期
  • 叶檀:地方政府是混蛋?
  • 姚树洁:房产泡沫粘性与爆破激点
  • 刘石:牛郎织女是古代的屌丝文化
  • 王东京:中国经济十年内保住7%无悬念
  • 马忠普:钢铁产能过剩严重性被夸大
  • 老谷:2013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掠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