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郑秉文

2013年08月12日 18:25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演讲。 图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演讲。

  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主办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于2013年8月10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上海加快开放促改革的重点任务与路径“。图为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现场,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演讲。

  以下为实录:

  郑秉文:谢谢主持人,谢谢经济50人论坛的邀请,到上海发言对我来说是学习的机会,我也做了一些功课,查了一些数据,但缺乏调研,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今天发言结合我的专业,题目是上海进入高收入阶段后的社会政策创新问题。汇报五点想法:一、上海的经济发展阶段:2012年进入高收入行列。(表格数据详见PPT)二、进入高收入阶段后的增长动力:“创新驱动”。(表格数据详见PPT)三、“创新驱动”的内涵:一定要包括“制度创新”。 创新驱动,首先是技术创新,这是一定的。上海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但是,“创新驱动”里,还一定要包括“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甚至比技术创新更重要。这是因为,在高收入阶段,软实力常常比硬实力更重要;软实力经常创造出硬实力。所以,“制度创新”应是上海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制度创新”,包括“经济管理制度”(宏观经济上的税收、金融等,还包括微观上的营商环境、企业、企业激励机制等),还包括“社会管理制度”;社会管理方面的制度创新,将是未来上海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是上海进入高收入阶段之后的社会保证。否则,社会管理跟不上,将不利于经济管理方面的制度创新(例如,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等)和技术创新(吸引技术人才),也不利于高收入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发展特征(例如,中产阶级规模不断扩大,建立橄榄形的社会结构)。社会保障在上海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社保制度和社保政策在国家大制度和大政策下,要适合上海的人口特征。四、创新驱动中的住房制度创新:发展战略的一个选项。(表格数据详见PPT)五、社会保障的财务可持续性:整合制度与制度创新。(表格数据详见PPT)。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安徽蚌埠男子坐牢17年后被判无罪释放
  • 体育曝男篮将帅矛盾尖锐 总结会变成批斗会
  • 娱乐吴建豪宣布结婚将娶豪门女 否认奉子成婚
  • 财经传北京大户型现集中抛售:官员怕反腐
  • 科技运营商大建基站后遗症 电费每年数百亿
  • 博客兰和律师:梦鸽不会无凭无据贸然控告
  • 读书断送大清:与和珅有一拼的晚清第一贪
  • 教育女子两年辞职26次 任何事都是妈妈说了算
  • 刘石:牛郎织女是古代的屌丝文化
  • 王东京:中国经济十年内保住7%无悬念
  • 马忠普:钢铁产能过剩严重性被夸大
  • 老谷:2013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掠影(图)
  • 周彦武:感谢高房价吸纳了50万亿M2
  • 徐斌:未来经济大萧条根源在哪里
  • 叶檀:城镇化被赌徒操纵
  • 谢作诗:高房价的几大危害
  • 陈季冰: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
  • 金岩石:城镇化的疯狂如何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