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演讲

2013年08月12日 18:16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演讲。 图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演讲。

  由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主办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于2013年8月10日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上海加快开放促改革的重点任务与路径“。图为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现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演讲。

    以下为实录:

  张燕生:非常感谢主席,非常感谢上海这么多精英和各方面领导同志给我一个机会在这里把最近研究的不成熟的观点给大家作一个汇报。第一个问题,还是想谈一下当前新时期的全球变局和中国变局。全球变局,一是美欧推动跨太平洋(TPP)、跨大西洋(TTIP)自由贸易区(FTA)战略,打造高标准FTA范本,为全球治理的未来建章立制。二是推动“双边投资协定”(BIT2012)、“服务贸易协定”(TISA),打造高标准投资自由化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范本,前者纳入准入前国民待遇、国有企业、劳工、环境、业绩要求等新条款;后者要求所有服务部门,包括潜在新型服务业,对外资一视同仁。三是制定“竞争中性”等国际新规则,限制政府利用优惠政策扶助国有企业战胜民营企业的能力。四是推动全球再平衡战略,鼓吹所谓中国消费、美国储蓄;中国进口、美国出口;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中国服务、美国制造;中国开放、美国撤资等结构调整。五是通过重返亚太战略,加强与缅甸、外蒙古、越南、菲律宾等地的军事合作,以消除中国崛起对周边小国的军事威胁。1978年的改革开放,急待探索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下社会生产力问题,就是满足人民温饱和建成小康问题,就是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问题。当时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基于一种危机感,再不发展将被开除球籍,这在当时取得广泛共识。新一轮改革开放,要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广视野上,探索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体制、战略和结构;就必须在引资、引智基础上引制,推动高标准开放、高标准改革、高标准发展;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包容性发展、平衡性发展、可持续性发展。不仅在经济上成为高收入大国,而且成为全球负责任大国、开放包容公正的法治大国、低碳绿色生态的文明大国。这也是基于一种危机感,再不改革、调整和转变将被边缘化,无法实现中国梦。外向型模式和向西方国家开放为主的格局,将转向开放非歧视性的开放型经济,推进向西开放和西部开放开发。扩大内需战略,尤其要形成消费增长的长效机制。经济国际化战略,促进人才、产业、资本、市场、城市国际化

  不平衡发展战略和东部优先开放开发的格局,将转向机会公平,市场竞争驱动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向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小企业倾斜,向需要救助人群倾斜,共同实现中国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环境;低成本优势和代工、贴牌、嵌入跨国公司工序分工,将转向自主品牌、职业技能教育和社会和谐组织的发展;自主创新、产学研合作、公益型非赢利性创新体系建设;更加重视“两型”社会建设。

  第二,上海经济国际化重点和方向。上海未来三十年能否打造新需求结构诱导新供给结构转型。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与广深港为龙头的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上海能否率先发展成为纽约、伦敦级别的,有能力引领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世界领袖城市;上海能否集聚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最优质的资源、最有影响力的市场和企业于上海,上海能否在价格的决定权、规则的制定权、责任的担当权及逆周期的调节能力,上海能否在定位上超越新加坡、香港这样的亚太自由港城市;上海能否在影响力上超越东京、首尔这样的制造业支撑国际都市;上海能否率先培育新需求结构并带动新供给结构转型,带动知识型、创新型、智力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带动中等收入人群倍增,从2.3亿到6.3亿,优先开发高增值阶层,加快国际化,“引进来”本地化和“走出去”,能够成为全球的制造和服务的中心。上海应当率先探索高标准的改革、开放和发展。高标准改革:高标准的商流、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国际化、自由化和便利化;高标准的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试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高标准的服务业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成为国内、亚太高增值服务净提供者。高标准改革:推动竞争中性改革,打破各种垄断和不合理的干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高标准制度规范接轨的,公平、规范、透明的现代治理体制和法治;推动劳工标准、环境标准和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政府担当增强维护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生态秩序的责任和执行能力;推动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业政策;金融、财税、要素和衍生品市场改革。高标准发展:率先实现包容性、平衡性、可持续发展;降低生产和贸易供应链、金融供应链、基础设施供应链、政府服务供应链和人才供应链的交易成本和制度成本,提升上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互联互通效率,

  率先带动东部与西部地区开放开发的制度和发展合作,率先推动向西开放。还有一个困惑我的问题,就是上海是经济国际化还是经济自由化。新一轮改革主题词是“规范”不同于过去的“转轨”,路径选择:是直接与国际高标准制度规范对接,还是继续“摸石头过河”;是与WTO为代表的国际制度规范对接,还是与美国主导的TPP制度规范对接;是与发达国家现阶段的制度范式对接,还是与同样发展阶段的制度规范对接;是与具体国情、发展阶段和“中国特色”对接,还是强调国际规范;上海FTZ试验区是建成被物理围网或信息围网包围着的自由贸易港区,还是建成全域高标准国际化、市场化、知识化的全球大都市;是试行统一的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服务贸易自由化规范,还是多个;如何协调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规范管理关系。

  第三,开放促改革与改革促发展。在过去的30年,我们有过三次比较大的改革运动,其中有一个案例就是WTO。加入WTO后改革步伐变慢了。我有三个困惑:一是人们长期预期的“狼冲击”为什么没有发生。二是加入WTO后改革、调整和转变的步伐却明显放慢了。三是真正的“狼冲击”可能发生在未来10年。另外,改革、开放和调整的不稳定风险增大。一是1到4月份海关数据的严重失真,原因主要是套汇和套利。但会导致对宏观和外贸数据的误判。非贸易项下的套汇套利有多大,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是什么,同样值得关注。二是5到6月份银行间利率的异常波动,就是人们讲的“钱荒”。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短期资本不可确定性的进入和流出。2011年9月和今年上半年的金融和货币形势都证明了这一点。在预期不稳定的时期,货币部门的措施如不能帮助市场形成合理预期,就可能带来金融秩序紊乱和风险。三是今年上半年安倍经济学实施的新量化宽松引致了日元大幅贬值,与此同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速却引致了人民币大幅升值。增大了我国贸易企业的经营压力和汇率风险。完了,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安徽蚌埠男子坐牢17年后被判无罪释放
  • 体育曝男篮将帅矛盾尖锐 总结会变成批斗会
  • 娱乐吴建豪宣布结婚将娶豪门女 否认奉子成婚
  • 财经传北京大户型现集中抛售:官员怕反腐
  • 科技运营商大建基站后遗症 电费每年数百亿
  • 博客兰和律师:梦鸽不会无凭无据贸然控告
  • 读书断送大清:与和珅有一拼的晚清第一贪
  • 教育女子两年辞职26次 任何事都是妈妈说了算
  • 刘石:牛郎织女是古代的屌丝文化
  • 王东京:中国经济十年内保住7%无悬念
  • 马忠普:钢铁产能过剩严重性被夸大
  • 老谷:2013年巴菲特股东大会掠影(图)
  • 周彦武:感谢高房价吸纳了50万亿M2
  • 徐斌:未来经济大萧条根源在哪里
  • 叶檀:城镇化被赌徒操纵
  • 谢作诗:高房价的几大危害
  • 陈季冰: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
  • 金岩石:城镇化的疯狂如何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