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平行论坛一之创业与创新分论坛

2013年08月10日 14:49  新浪财经 微博
图为平行论坛一之创业与创新分论坛。 图为平行论坛一之创业与创新分论坛。

  新浪财经讯 由长江商学院投资研究中心主办,长江商学院MBA/FMBA项目协办的“2013长江青年投资人论坛”于8月10日在深圳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本次论坛依托长江商学院及其研究中心搭建的交流平台,让更多青年投资人与全球金融精英建立广泛联系。图为平行论坛一之创业与创新分论坛。

  以下为讨论实录:

  廖建文:大家下午好!上午的主论坛很有意思,下午的分论坛会更精彩。下午不是教授讲,更重要的是嘉宾的分享,还有每一位参与分论坛朋友的共同参与,共同参与会非常有意思。今天下午的论论坛是创业与创新,我是廖建文,在长江商学院副院长、战略创新与创业管理实践教授,跟我的专业非常吻合。我首先把今天下午讨论的话题做一个演示,介绍一下我们的嘉宾,请嘉宾上场,我们有非常、非常强大的嘉宾阵容。创业与创新,这两个词汇是不可分的,首先我们思考创业的问题,再来思考创新的问题,可以为我们的讨论做一个界定。创业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很多人认为创业应该像马云[微博]一样创业,创业应该像任正非一样,但创业本身就有多种形态,是一种生活方式。很多人在华尔街做投行做了很多年,觉得这种生活方式没有意思,他开一个咖啡店,这也是一种创业,他把咖啡店成为生活替代品,实现自己财务和生活的独立性,不是吗?把企业做大做强仍然很重要,我想跟大家讲的概念是创业形式多种多样,有生活方式的创业,还有做强做大的创业。创业本身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技能,可以把技能变成一个实体,独立去做,也可以把技能放在公司背景下的,叫公司内部创业,非常有创新的公司都靠公司内部创业。所以这种方式可以在个体环境里,也可以在公司环境里,这对所有公司非常重要,包括Google走了15年到今天仍然面临创业的问题,不是吗?Google需要把内部的人推向市场,创造价值。我们不要把创业当做非得要自己独立做好,其实创业本身是技能,技能可以用在独立的环境里面,也可以用在公司环境里,这个技能非常重要。我个人认为创业技能、创业思维方式是你未来走得很远,无论在内部创业还是公司内创业非常重要的一点。第三方面,创业的目的也有不一样,创业为了实现财务的独立性是创业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这是创业的经济目的。但实际上创业还有社会目的和环境目的,换句话说我们在创造企业的时候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和个人财富的独立当然很重要,现在中国社会还有一种方式是社会创新、社会型企业,如何用商业模式的创新解决社会和环境的问题。大家比较熟悉的2006年诺贝尔奖和平者的获得者用小微贷款的方式解决社会环境的问题,所以你可以为实现社会经济目的的创新,也可以为实现社会环境目的的创新。创新的机会如何用企业市场化的运作,我觉得未来创业机会非常多。所以创新不仅仅是使用新的创新模式,这是更高层面的创新,更有意思。

  我的意思是创业从不同角度来看,创新代表什么?创新代表解决方案与需求独特的服务,实际上把一个想法作为推进市场服务里都需要创新作为支持,因为你独特所以你能够生存,因为你独特你可以差异化,因为独特可以走得更远。从企业早期的组织阶段到成长阶段、成熟阶段,每个过程都有需要创新的地方,创新可以是产品的形式,可以是服务的形式,可以是新的理念,也可以是新的商业模式。实际上创业和创新是不矛盾的。今天通过论坛回到两个问题,因为题目非常大,第一个题目是下一个5年创业创新的机会在哪里?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大家以为互联网时代过去了,机会被马云等过去一代的创业者拿走了,创新的机会被穷尽了,其实不是,未来5年创新创业的机会在哪?这是第一个题目。第二个题目,未来我们要创业,什么样的驱动因素和过程能够使得创业的成功概率更大?当然整个过程涉及的问题非常、非常多,我想抛出两个问题,一是人和团队的问题,什么是好的创业团队?第二个问题,什么是好的想法和商业模式这两个问题本身就很大。就这两个问题,因为团队和想法、模式的完美结合是创新型企业一个好的开始、好的起点。

  今天非常有幸请到三位嘉宾,都是我的老朋友,三位嘉宾来自于不同背景、不同行业,我先介绍一下三位。代表三个人不同的职业经历,有在北美创业经理的朱波先生,创新谷的,老海归,在华为待了很多年。还有校友朱艺凯,代表传媒界的大佬,大家比较熟悉的云锋基金的总经理,大家比较熟悉的印象系列,是印象系列的首席执行官,带来媒体行业的视角,从国企到民企,再做创投。还有新生代,长江商学院FMBA的包宇先生,他有特殊的情怀,一直在做社会创新的事情,社会创新怎么做他有切实的体会,在丹麦、挪威有一些合作。每个人的职业背景不一样,有欧洲背景、北美背景和国企背景,掌声有请三位嘉宾。这个形式我希望轻松一点,我希望大家可以互相问问题。

  包宇:我这几年花了很多时间,跟欧洲、以色列等100多家公司做了交流,从机会来讲是两方面,一个是对于中国的创业者或者企业家来讲,新的机会在我们看不太清楚的那方面,从国外来看有三个方面花了很多投资在做研究和探索,一是挑战驱动的创新,挑战包括环境的挑战,比如说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他们非常认真花很多钱做这个事情,但这个比较宏观,最后落实到能源,能源后面是环境的问题,他们认为这个方式不可持续,他们认为现在就要做了,就需要投入很多钱去研发。二是关于社会的变革,包括老龄化对这个社会的影响,这里面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解决这个问题靠技术或商业模式。三是社会创新,很多事情在社会里需要有人去做,但不一定赚钱,这怎么做?如果不赚钱,那企业界不会轻易去投入,这方面我觉得他们做了很多事情。因为我自己参与比较多,我觉得国内可以开始去思考,因为他们不轻易去做分析和结论,但已经做了很多事情。

  朱波:讲这个问题之前,回想一下在传统行业当中,大家看传统行业,尤其是机械制造行业生命周期一般是30年也就是说一种产品出来到快速增长到成熟,基本上有30年的好时光,一招鲜可以吃30年。从微软[微博]开始以后我们进入到软件时代,这个时代信息产业的开始,一招鲜可以吃20年,未来的产品基本上可以卖20年,包括雷军[微博]同学前两天说金山软件[微博]差不多也有20年的周期。互联网年代又砍一半,10年。中国互联网从2000年初到现在为止无不碰到了新一波移动互联网浪潮的冲击,所以生命周期只有10年,10年就面临着转型。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云时代,生命周期又被砍了,只剩下5年了。廖教授刚才讲看未来5年已经算是很长了,我个人认为不要说未来5年,有可能未来2-3年。因为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我原来做规划的时候,我说最多看清1年,2年看清40%-50%,3年肯定看不清。但作为投资者,看大趋势5年还是可以的。5年除了大家讲大的,包括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大家讲了很多,包括未来讲了很多的新媒体、行业融合,整个大趋势都是非常好,包括未来另外的朱总关注的新媒体等等。我相对来讲比较关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跟我自己的身份有关系。我1990年到美国,1996年在美国创业,2000年创业、2004年再创业,我有创业的爱好,始终做运动员,我特别想看趋势。这个趋势对我来讲我又怕看,因为看着、看着趋势,任正非经常讲一句话,领先两步的一定是先烈,华为先是跟随,最多领先两步,领先多了肯定是先烈。我在职业生涯变成先烈已经有2-3次了,不能再变成先烈了。从现实当中来看我希望大家抛弃趋势,回到现实当中。

  朱艺凯:我从投资的角度看下面的5年,我们现在看到的东西不代表可以延续这5年的时间。如果我们看现在的项目5年什么比较好?可能比较简单,跟移动互联网相关的,跟医疗相关的,跟文化相关的,我们讲大的方面。当然细的东西,你不一定把它固定死了,说哪些以后肯定没有前途,这很难讲。在任何市场都可能有机会,只不过是概率大小的问题。今后5年总的来讲国家的政策鼓励的方向,这个在中国你要做产业、做投资,大方向还是要认定,不然碰到一个行业里可能一下子政策性的原因就把你消灭掉了,这个不值得。第二,不要跟大老虎、大狮子捆得太紧,你做起来很不错,但触犯了他的利益也容易被消灭掉。未来5年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综合判断。总的大方向大医疗行业,就是医院、器材、药品、医药,这个方向肯定没有错。大家看到空气污染都跟这个有关,大方向不会有错。文化产业,大家都谈到电影已经几个亿、几个亿的票房了,在中国现有的市场上肯定很快就突破10亿的,甚至几十亿票房的很快都会有,因为基础设施有了,屏幕数量和人的需求。没有钱开一场电影还是可以的,当人们的工作压力增大,还有各方面的环境压力可能需要看一场电影,或者看一场演出,或者真的有文化素质,越来越年轻的接受文化比以前强很多,像音乐剧、戏剧,在座的会看话剧的东西,这些今后都是发展方向,一定的!随着人的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都会上去,我觉得大方向没有错。还有物流行业,这个行业很多年以前讨论过,没有一家大的公司,在没有大公司的市场上很容易产生机会,这些方向都可以。所以今后的5年说哪里有机会,应该说哪儿都有机会,但反过来你做的时候仔细想一想,会不会碰到竞争或障碍?这是我对今后5年的看法。对互联网大家的创业者已经形成了驱动竞争。包括回过头来,刚才廖教授讲到跟传统行业怎么比较?传统行业当中几十年下来,传统行业都是靠人力资源的堆积,使得传统行业继续保持盈利和维持利润率,这个东西在几十年当中都是这么运作的,运作得非常好。移动互联网这波大潮来了以后,我和蛮子也聊起,整个行业当中真正发挥效率的只有10%,还有90%的效率可以提高,在增加人和资源投资不大的情况下可以提高90%左右。这靠什么?就要靠新经济、新的移动互联网和商业模式,使得传统产业进行了非常深刻的变化,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现在投资者希望投资O2O,用移动互联网的新手段使得规模大大提高。

  廖建文:我想进一步问一个问题,面临新机遇的时候,刚才朱波讲到移动互联网5年一个周期,现在互联网已经是一个过时的词汇了,移动互联网等新经济如何改变传统经济?改变和交融有可能就会成为未来创业的方向,这一块各位有什么看法?传统的教育、医疗等等。

  包宇:我最近一个月去北京一次,正好遇到很多关注这个问题的朋友,他们很多不是做科技的,有些是做公益、慈善的,也有很多做外交退下来的体制内的朋友。都是一个问题,我们那天讨论全球化,中国经济从整体来看,如果成长为全球化的下半身,欧美日成为全球化的上半身。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团队——中远也亏损。但里面创新的东西不够,有很大的空间。欧美做棱镜、金融,这个也很好,这没有问题,但方向发生了问题。一旦金融危机,西方金融的杠杆不行以后我们跟着也不动了。

  廖建文:我们就讲创业。

  包宇:一个是互联网提升经济的效率。

  廖建文:前两天讲卖煎饼的,卖牛肉面的,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手段卖煎饼?我要问非常本质的问题,这对于传统行业发生哪些改变?我希望给创业者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往这方面想有意思。

  朱艺凯: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的改变,我们讲首先把秩序打乱了,原来大家都认为必须的,有些东西必须要哪里去买的,今后都会乱掉。比如说阿里的金融做出来以后很多银行都会改规则,首先破坏了市场的秩序。你要做这个事要想一想是不是会影响了这些规则?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实际上我认为现在新经济的东西是因为倒逼出去的,有一些基础的因素倒逼的。今天我们还看到,或者前段时间还很火的大型超市,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超市,我估计这样的超市1、2年以后都会改变,慢慢、慢慢会越来越小,因为整个模式在网上了。

  廖建文:苏宁越来越大啊。

  朱艺凯:有的会逆向做,能不能成不知道,所有的经济模式里都有正和反,总的趋势为什么讲小?因为物价在小,房租在涨,人员成本在涨,但商品的毛利只有往下走,没有往上走的,所以必须改变单客的价格,这样把品种往更高的方向走。苏宁逆向在走,走得通、走不通不敢讲,得看一段时间。

  廖建文:我再调整一下,以零售业为例,未来的零售业,像苏宁转型一部分放到线上了,不需要以开店的方式扩张了,他做体验店,需要综合的、全方位的改变,因为O2O的改变不需要通过复制的模式去扩张了。我倒觉得O2O反而会推动零售业,使得零售业变成体验中心的概念。

  朱艺凯:这个模式对电器行业比较实用,必须有一个体验的过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网上、网下买过东西,产品的编码是不一样的,通常的采购是怎么样呢?大家在线上看产品立刻上网查价格有没有便宜的,电器行业做了保护措施,两个编码完全不一样,你在店里看到的东西在网上不一定买得到。这也是设立的障碍,在电器行业里可能更注重于个人的体验和体会,但在传统商品的零售里比如说小的商品可以直接在超市购买,这一类的东西很快消灭。并不是说所有的商场都会消灭,而是今后的模式专项shoppingmall,带有体验的地方,移动互联网是不是可以消灭所有的东西?不是的,很多需要人际沟通和互动的东西,比如说母婴的东西,这些可以在shoppingmall里。

  廖建文: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一个是需求维度,无论是教育、医疗行业,因为新经济、移动互联网发生了改变,这是横轴。纵轴代表企业价值的创造,企业价值链的组合来满足需求,因为新经济的影响也根本上改变了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所以从两个维度来看,我们分别来看到底现在如何改变需求?经济如何改变价值创造过程,从而看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

  朱波:我先抛砖,在传统经济的时候,很多时候靠规模,很难做出个性化的定制。在移动互联网和新经济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本身就是个性张扬。我们可以看很多90后、80后的个性非常张扬,希望与众不同。在新经济、移动互联网为个性化的张扬提供帮助,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定制所需要的东西。先不说信息的获取,或者娱乐的获取有很多长尾效应,即便回顾到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产品做到个性化的定制,需求会大大增加。从需求层面来看完全靠规模经济会逐渐加入到细分市场和个性化定制,使得需求多元化,这是通过横向维度看的。从纵向维度来看,由于网络经济起来以后传统的制造和销售的整个过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造可能会有个性的需求在,但在销售过程当中完全扁平化,把传统渠道,包括零售店有可能会产生巨大冲击,这个冲击使得纵向整合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回过头来第一个问题廖教授提到新经济起来以后对传统的O2O到底带来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和价值?第一个加强就是渠道在改变,能够使得产品一站式到达用户,能够从用户当中马上获取反馈,所以是互动的。原来有厂商驱动,有可能从用户需求反逼、倒逼回来。

  廖建文:传统经济赚钱很清楚,卖一个产品或者提供服务都很清楚,互联网尤其到移动互联网是变成眼球经济了,用户群很大,但商业模式不是特别清晰,真正未来的空间在哪?换句话说,我想几位核心的问题,未来的新经济,无论是移动互联网、屌丝经到底会改变传统经济什么?

  朱波:其实我们回过头来看2000年的时候,互联网刚刚起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很怀疑互联网对人类的改变是多少,今天我们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反过来印证一句话,移动互联网的改变对人们的生活,对传统经济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互联网,有人说10倍、20倍,倍数不重要,但对人们生活当中的影响是巨大的。移动互联网产生一大堆APP,到现在包宇:最近有一个行业WAZE,到目前为止最大的WAZE移动互联网并购案例,9亿美元,我在2009年很小的时候就考察过,当时只有10个人,做什么事情呢?挺典型的,因为大家开车都会用到GPS导航,导航最大的成本是地图,他找500个用户,大家装APP,每天记录4、5条再标上地址、名字,大概1、2个月时间都可以算出来,算法自动的减掉,以后用户越来越多就越来越动态。导航就不需要成本了,而且变成了一个社区。这个公司2009年只有十多人,当时天使投资500万美元。2009年正好是金融危机,投资人很担心,担心这个公司不能搜寻别人就不用了。

  廖建文:同样创造地图价值,里面也是卫星照一下就给你,这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方式,新经济下创造价值的方式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价值的创造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讲,刚才讲的整个企业价值链,从产品设计、研发到市场营销、服务等等,现在如何把链条重新改变?刚才你讲的例子是非常经典的,原来用户是被动的,我为你创造价值,用户在最后面。现在变成用户参与到价值链条创造过程中,整个链条发生了改变,这是非常经典的变化。

  朱波:现在风靡的小米,雷军做了颠覆式的,华为也在做手机,中兴也在做手机,我们原来做手机都是工程师想好了出去,他现在把用户的界面,包括用户的体验放到网上,让千百万的网民投票,使得这个行业发生了巨大变化。先不说互联网营销,从这件事情来讲对整个手机产业链发生巨大的变化。我觉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案例。

  廖建文:我想让老朱从传统的角度谈一谈。

  朱波:举一个例子,海底捞原来不可能做打包,他做了打包,你在办公室想吃火锅了在网上可以订,火锅把调料、配料和锅全部送到你家里。还有电影,原来电影拍好以后赌一把,看张艺谋的电影,他拍了那么多电影,这个电影是不是被市场接受很难说,连张艺谋自己都不敢说,现在通过微博、微信等互联网营销,在发行之前当然通过其他的手段已经拿到广告赞助,同时把营销模式与互联网模式连接起来,在原始的地方开始用技术。互联网是不是真能赚钱?不敢讲,做互联网一定要有载体,一定要有盈利模式,因为很多互联网成本表面比实际的更多,所以新技术改变的时候一定要找到盈利模式,这是我想重点提的。

  廖建文:刚才讲很多方面都在企业价值链层面,我们再回到需求层面,最近有一个热门的词汇“屌丝逆袭”,我们先定义一下。

  朱波:他们说我是高富帅,我说我是高富帅里的屌丝。得屌丝者得天下,很多东西真正谁在移动互联网上买单?都是屌丝。在座各位都是高富帅、白富美。

  廖建文:能不能定义一下?首先这是正面词汇。

  朱波:现在在我眼里高富帅是贬义词,屌丝是褒义词,所以有人说我是高富帅我不爽。

  廖建文:下面有谁把这个学术定义一下?

  包宇:有点像长尾结构。

  嘉宾:网上有很学术的定义,那些是不断延续过来的,现在讲最多的,最近“屌丝逆袭”的话是体现在阿里巴巴[微博]上,阿里巴巴是余额宝,说是“屌丝逆袭”。其实说到底,经济学理论是二八定律,20%的人掌握80%的资源,80%的人掌握剩下20%的资源,那80%的人是屌丝。

  廖建文:你的意思是从伯拉图时代就有屌丝了?到底是什么人群在互联网时代赋予了这么一个概念?

  嘉宾:这个词我记得很经典,可以Google一下。

  嘉宾:Google到了,屌丝是苦逼青年的自称。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屌丝二字含有自嘲的滋味。我学社会学的,我觉得屌丝在网络群体被广泛的应用,由于中国很多、很多人在网上,都是网民,在社会上很多人说我是屌丝。

  嘉宾:基于学长的一句话,得屌丝者得天下,学术性定义这样讲,一个占有社会最少资源,却对社会资源有最大需求的群体——屌丝。这个群体的需求量非常强大,所以得屌丝者得天下,得到市场。

  朱波:我是早期投资者,大家都说天使投资者,美国很多人是真正的天使投资者,国内很多是长了翅膀的鸟人。资本是逐利的,赋予天使称号的时候,很多时候应该是,名片上都是天使投资者。

  廖建文:我想从两个维度思考,一个是横轴需求,不管屌丝了,屌丝需求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我们想往回看,无论5年、10年,未来是个体需求,我需求什么跟你没关系,但移动互联网的网络时代,你的需求会影响其他人,个体需求变成了社会化需求。你今天在什么地方吃,喜欢什么,你在网上发会影响到别人,这是需求非常根本性的变化,无论是餐饮行业还是教育,由个体需求变成社会需求,这是第一改变。第二改变,原来滞后的需求变成即时的需求,我原来想买什么东西、购买什么服务要计划几天,现在是随时随地。原来是本地的、受区域限制的需求,现在变成一个广义的需求,这个需求可以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在上海,用户可以在拉萨,通过移动终端把资源做重新配置,所以需求就不一定会受到限制了。很多屌丝意味着这部分人群能够80%贡献20%,占有最少的社会资源,因为在传统模式里没有办法用传统的价值链为这些屌丝服务,但是在移动互联网之后,因为商业模式发生变化,使得你能用最便宜的成本服务人群,使得屌丝的需求被重新激发出来。回到纵轴,原来我们是相对封闭的,从产品设计到供应一直都做,做得非常完整,是相对封闭的模式,现在变得一个非常、非常开放的模式。原来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被动模式变成用户主动参与的模式。从两个维度来看很多行业变得非常有意思,未来的教育在哪?未来的医疗会在哪?我们今天讲的金融网络化,网络化金融在哪?

  包宇:教授讲的变化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用在教育里面的,中国很多落后地区的教育很难普及,怎么让这些地方的小孩与城里的小孩有接近质量的教育。现在有一个概念反转教育,学的时候在家里学,比如说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用互联网地区把东西学会,到课堂上只做作业和回答问题。现在北京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基金会,他们现在在内蒙推这个东西,因为那个地方不可能几年之内培养很多高素质的教师,他们把城里的教师培养成助教的教师,互联网就变成了一个很有效的杠杆。

  廖建文:因为时间关系我第一个问题稍微停一下,下一个5年你们对台上嘉宾有什么问题,给大家几分钟,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或者我们直接转向第二个问题,创业有核心的问题,一是人的问题,二是想法和商业模式的问题,什么是好的创业团队?你投了很多项目,什么是好的创业团队?

  朱波:首先看这个人有没有饥饿感,饿不饿?如果没有饥饿感觉得不是合适的创业者。我投了十多家公司,为什么我把自己当屌丝?我投的都是屌丝。有四种创业,一是官二代创业,身上不缺资源;二是富二代创业,不缺钱;三是精英创业,在世界500强干过,他最不缺资源和人脉。第四种创业是屌丝创业,什么都缺,唯一不缺是热情、梦想、计划,“三一创业者”,什么都没有。但这些人饥饿,特别想“屌丝逆袭”,能够成功,并不是所有屌丝都可以,有这种特性的屌丝创业有一往无前的精神,首先看这个人。第二看团队,如果只有一个人这个事也不行,需要有团队,团队之间互补。第三个是商业模式,我最不看重的就是商业模式,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很难有商业模式,而且新经济时代下创业第一天可能有大概的设想,但商业模式是描述不出来的。从我来看是看人和项目最重要,这是我的观点。

  朱艺凯:我和朱波稍微有点不同,我觉得什么人都可以,我特别喜欢富二代,但不喜欢官二代。创业不分人等、不分年龄,没有说家里有钱或没钱而创业,这根本没有关系。创业的目的刚才教授已经讲了,创业是为了寻找生存的环境、空间,是你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说因为这些人发财了我也要去发财,这些人有名望了我也要有名望,其实不是,为了生活、生存,朱波刚才讲的梦想也是你的生活,你追求一样东西才去做。举一个例子,你到国有企业认为没有发展空间,所以需要出来做事情。或者小时候喜欢什么东西,但一直没有机会实现,所以你创业,这是不分人等。还有年轻,是不是2、30岁才能创业?50岁就不能?也不是,橙子的创业者做得非常成功。我非常赞同一点,这个人要有激情,要有信心,要有感染力,要有团队leader的气质。如果没有就是空的,你连你的梦想都不一定能够实现,更不要说鼓动别人了。第二,不是做什么东西都可以的,有些事情想做大就要符合市场,你今天还想做光伏的,个人想去做,我是屌丝,我没有钱,我就想做光伏,这不太现实,这超出你的能力范围。我参加过很多活动,前段时间参加“赢在中国”,大家都有激情,都上过中央电视台的电视,但真正能落地,“赢在中国”2005年、2006年、2007年三年时间,回过头看这些企业90%没有发展、没有增长。不是说梦想不好,你在创业的时候要学会如何找到空间,这非常关键。朱波投的那些是选出来的,是极少数,你要知道投资人看多少项目,投多少个项目,平均看100个项目才对1个有兴趣,你就是百分之一,互联网是万分之一,所以成功的概率很低,创业的好处是给你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让你生活。

  我们回过头来看,我很羡慕当年很早就创业的人,为什么说可以鼓励年轻人创业?因为他有时间可以去玩,失败又怎么样呢?大不了重新打工。屌丝缺什么?本来就没有钱还怕什么呢?为什么年轻的时候创业就是这个因素,年纪大了以后要养家糊口,你的成功概率就会大打折扣。回答教授的问题,第一看团队、看人,怎么看?按照台湾人的做法桌上喝一次酒,桌下打一次麻将,这个团队的人基本上就搞定了。

  廖建文:具体讲喝酒看什么?打麻将看什么?

  朱艺凯:喝酒不管能不能喝酒,基本性格能表现出来。酒桌上的东西我估计你们比我懂。

  廖建文:我听说会不会点菜也是一个。

  朱艺凯:是啊,整合能力。

  廖建文:怎么点菜,怎么配置,因为点菜要关注每个人的口味,桌上有几个人,点得让每个人满意,同时少花钱。

  朱艺凯:廖教授讲的可以做一档节目,分几个小组,不同的菜单怎么点得最好,这是经验的总结。

  廖建文:喝酒看什么、打麻将看什么,这是一个关键。

  朱艺凯:酒桌上表现一半的人品,比如说你不会喝酒,但你的酒风怎么样?喝还是不喝,这个人的性格表现出来了。

  朱波:酒桌上能喝1斤的只喝半斤,这样的人不能培养。酒桌上一坐下,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酒桌上一坐这个人能不能交朋友,能不能投资,60%。

  朱艺凯:前提是你要能喝酒,不要自己倒下了。麻将桌也是一样,打麻将的性格表现,大家如果有这个技能的不妨试一试。在我们那个年代,我是字销售出身的,在我们那时候做销售还是测血型,在性格上很多东西是很有关系的。我投一个企业,看一个人不只是看你本人,还要看你背后的东西。所以在整个团队整合上对你的要求还是很高的,你有可能会成功了,但有一天你的团队跟你闹矛盾,企业一夜之间倒闭的也有。所以跟什么人合作,跟什么人交朋友是非常关键的一件事,组建团队非常重要。

  廖建文:包宇的酒量怎么样?

  包宇:我想学术一点,刚才两位投资前辈讲了,其实创新和创业大家可以忘记年龄、性格,乔布斯如果做销售肯定卖不出iPhone的,但他可以设计出iPhone。有一个我体会到的东西,我觉得国内做创业或者创新的时候,从总体上最缺的东西,国内如何做知识方面的创造和积累,这和西方有巨大的差距。这是几年的工作,也是科技部我负责和欧洲交流的项目。比如说创新的定义,这是我想分享的,到现在大家没有深究什么是创新,在欧洲2004年、2005年有一位欧盟的官员写了一篇论文,最后这个定义被广泛的接受,成为立法的基础。他的定义很简单,创新离不开研究,什么是研究?研究就是把财富转化为知识,什么是创新?创新把知识再转化为财富。他这个理论结构很简单、很直白,但里面有很多东西。国内为什么创新很难?是因为没有这个机制,前面的工作做得太少,没有特别的技术,你创新的时候需要有新的东西出来。包括社会、国家和教育系统,很多人就有创业创新的技能。

  廖建文:还是回到喝酒的问题,喝酒和打麻将不是为了喝酒和打麻将,而是通过喝酒和打麻将如何看团队。不管谁创业都有动机,你看这么多创业者,你列3个动机,你问他为什么创业?回答三点,这三点会是什么?第二个问题,作为团队无论是打麻将还是喝酒,最终看团队什么东西?一、二、三。

  朱波:我问那些准备想让我投资的人,我当然想听到他说我要赚钱,他不赚钱我也赚不了钱,这是肯定的。第二,他要改变一些东西,解决一些需求问题,这些需求在我认为是刚性需求。第三,他说我要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中,有名和有利的提高,我当然想听到他说我想赚钱。

  廖建文:财富是一个很大的驱动力。

  朱波:追求财富是一个人最原始的动力,如果我搞投资是完全做慈善,所有我的股东都要骂我了。

  廖建文:这两个不是黑与白的关系,不是不赚钱就是做慈善,或者做慈善就不赚钱。我们做一个比较,100个在政府机关的和100个创业者,我们做一个比较,什么因素驱动这些人创业,而那些没有创业。

  朱艺凯:这些问题我们也在问,回答确实有很多种。从我们感兴趣的来讲,他的回答比如说我发现了一个生意机会,我发现了可以改变行业,或者赚钱的机会,这最容易说服我们。当然了,我前面一家公司做得不开心,我自己出来创业的也会,或者我有钱,我自己想做点什么,这些也有,这都不是绝对的。刚才朱波讲过了,我们碰到很多人上来就说要行业第一的,明年要怎么、怎么样的,我们很难相信。

  包宇:从时间来分,前面30年创业就是为了生存,更好的生活,为了温饱。现在这些企业家他们想追求事业,因为可以做IPO,有自己的地位。中国以后也会是中等发达国家,会带有一点理想主义的情怀,去改变什么,我认为这样区分。

  廖建文:我做过学术研究,学术界这么看,三个最主要的驱动因素,第一个是自我实现,不管是改变世界或者非常宏大的理想是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最重要的因素。第二个,还不是钱,独立性,我想成为自己的老板,我不想被别人叫我今天干活、明天干活,这是很多人为什么放弃当公务员,因为想当独立的个体。第三,赚钱。

  朱波:这是从理论上,从投资角度来看说自我价值实现和独立性,根本勾不起我们的兴趣。

  廖建文: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赚钱自然而然了。

  朱波:有些人说我一开始没有想过赚钱,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千万不要误导,不挣钱这个公司不能持续发展。

  朱艺凯:朱波,我同样反对你,我稍微讲两句,我见过很多知名人士当初的创业是生活所逼,是为了养活自己。

  朱波:生活所逼就是为了赚钱。

  朱艺凯:不是现在概念上的赚钱,我们看很多项目,现在的人讲赚钱和我们以前碰到的人差别很大。第二方面,所有成功的人都碰到过很大的坎坷,至于怎么碰到,真正成功和做大事,在发展过程中一定是跌跌绊绊,没有那么顺利的。如果他说我能够赚多少钱我不一定感兴趣,因为赚不赚钱不是你说的,不是你做了以后就能够赚钱,就像买股票一样,不是说买了这支股票就能挣钱,谁都不敢说,巴菲特也一样。当然目的里可能有赚钱的目的,但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廖教授讲为了独立性,为了生活等等。

  朱波:赚钱的概念,赚钱不是说今天下去马上要赚钱,今天离钱特别近的把故事讲大了,今天离钱特别远的可以把故事讲大,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别人在创业过程当中把这个作为最终目标,而不是说今天投了就赚钱。有人找我说这个项目朱总你投了吧,我马上给你赚钱,这种我一定不相信。创业过程中使自己得到自尊,价值得到提高。

  廖建文:刚才讲到饥饿的概念,饿的概念就是多想赚钱就是有饿,是这个概念吗?

  包宇:我不太同意赚钱的说法,若干年前我和大学同学尝试过创业,当时不是为了赚钱,原因是因为我们几个人都没有女朋友,都想找女朋友。

  廖建文:那和facebook一样。

  包宇:我们在国内谈论创新,很多老板会说我为什么要想那么多创新,包括美国硅谷,如果统计来看,创新的危险很大,不一定赚钱,为什么要创新?

  朱波:创新和赚钱没有矛盾,一点矛盾都没有。

  廖建文: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

  包宇:你创造一个价值的时候可以和社会产生很多联系,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孩子生出来的时候最危险。给人一个价值很可能就超越了赚钱这件事。

  廖建文:你看创业团队非常简短的1、2、3,到底看什么?

  朱艺凯:协同性,团队互相互补性,这是第一。第二,基本的专业背景,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一个目标。第三,最好有相同的创业背景或者有一段共同经验,团队互相了解,大概是这样。

  包宇:中国稳定的企业家柳传志、任正非,他们有一个特点,他们都在比较严谨的体制内机构有几十年的经历,王石也是一样,他们再出来的时候有机会去避免很多别人可能犯的错误。再加上他们有企业家冲动,他们相对是走得最远的。这一点在中国挺重要的,中国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果投入比较大的研发类的要慎重。

  廖建文:三个C,共同的目标、愿景;二是协同性,互相兼容;三是机能互补。不管是打麻将、喝酒,你不喝我能不能替你喝,团队协同性。打麻将也一样,确实能看出来很多东西。再把话题换一下,刚才讲团队的东西,现在讲想法,什么是好的想法?

  朱波:创业也几种,也回应你前面的问题,刚才朱总也讲到了,并不是说每个人创业就能成为巨鳄,都成为任正非和马云,创业的idea出来的时候已经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个产品的思路和想法一出来如果是产业链当中很重要的某一个环节点,如果没有独立的商业模式也没有办法快速在产业链当中扩张,也没有很大的技术壁垒,这种公司从创业第一天开始可能就被并购了。如果被并购的时候,你在创业过程当中自己要记住,你不要乱烧钱,一定要把最有限的资源放在最重要的关键点上,在产品雏形、服务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要有意识跟未来的买家建立某种协作关系。就像美国一样,60%-70%的公司被卖掉,有些在思科工作,在战略规划部,知道思科未来3年做什么事,先出来做,等思科2年以后把这个东西买进去了。中国未来这种类型的创业要极大地鼓励,因为像华为、中兴,公司内部自己的滚动创新能力是越来越弱的,因为体制问题,所以需要外面的,我鼓励这种创业,目标非常清楚。如果是个姑娘,18岁赶紧嫁掉,养到30岁麻烦了,如果是儿子可以慢慢长大,走IPO的道路。第二种创业是小儿美,有非常清晰的商业模式。还有想养伟人,你的产品有伟大的增长空间,又天时地利人和,就可以往这个方向走。

  朱艺凯:现实一点,大家都是野心很大的,在座的都是长江学生,很多人还没有毕业,长江学校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色,读完MBA和EMBA,肯定很多人跳槽,肯定很多人创业,这是读完书的经验,基本上都认为到时候了,要动了,反正不是创业就是跳槽。当然成功的企业家不算,大部分都是这样。这时候你面临很多选择,我的建议是什么呢?如果创业你要做什么东西呢?把你要做的方案,你要做的东西跟很多人咨询一下,听一听人家的意见,比如说你做高科技的东西,你了解一下今后有没有市场,有没有销路。或者做消费品,做服装、设计,这个服装会不会畅销,能不能卖得掉?我建议多去问一些人,不要自己拿主意,这是第一,因为你还没有走过创业的路。第二,尽力而为,有些很大的东西可能资金也不够,团队也没那么多人,做不到的事也别去想,尽你的能力所能,大家认为方向还可以。最关键的一点,前瞻性,做这个东西一定得提前3-5年,如果你做的东西是现在最热的,举一个例子现在手游最热,PE已经几百倍了,我建议不要碰,现在最热不是未来的东西。看不是简单的看,举一个例子,刚才说医疗,因为医疗行业里分很多、很多类,做哪一块要用数据分析,不是简简单单说我就做这个东西了,你们都读过MBA,有这个能力拿到细分市场的研究数据,这样成功性高一些。

  廖建文:还要看市场有没有准备好,看得太远就变成先烈了。

  朱波:我提一点不同意见。我有两个体会,千万不要用固有的思维模式来创业。有很多从华为出来的,他认为我在原来的公司里是什么,我现在看到很多问题,我跳槽出来以后把问题解决了,你离开那个公司以后什么都不是,你想的调整都不存在了。所以你按照既有的想法做这些事情很难成功。你不要双线作战,一边把企业拉进来,一边把用户拉进来,因为你没有这么大的能力。第二,不要看未来,未来3-5年你是撬不动的,回过头看身边的刚需,身边什么事情不方便,身边什么事情让你很烦燥,身边什么事情解决不了,身边的不方便就是创业的机会。很多人拿计划来,预测未来怎么样,我说我都看不清楚,你能告诉我?

  廖建文:一般都是销售额除以10,时间乘以3。

  朱波:这是创业里很重要的东西,你要趋势,不要逆势而上。第二,不要想得太远,你有大行业是对的,不要用手掌打东西,那样手掌非常痛,用针深深的扎进去见血。

  廖建文:很多时候通过杀手级的应用做快速迭代,在迭代基础上加一些东西,能不能立足关键就是把针扎进去。

  包宇:最大问题是跳出个人角度,如果这个想法是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很危险的,感觉很好,因为别人没有想到我去做。现在互联网,包括全球范围内的大学,我去欧洲开会他们交流的频繁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法,他们2、3个月都会见一面,而且是跨界的。如果国内以理想化的方式去创业,还是很危险的,大家都在读长江,我们要比较,要系统化。第二,从创业想法来讲趋势是最重要的,你做一个事情从小到大,现在看起来在新经济,中国很多东西正在发生变化,就像中国的电影。

  廖建文:再把时间交给同学们,看大家对我们讨论的未来创新创业的机会,还有人的问题,看看有什么问题没有?

  提问:非常感谢三位教授级的人物,我想问一下朱波总,您应该是活跃在创业一线的,就算屌丝也是一线屌丝霸主了,我们都很崇拜。我也在创业,我想问一个问题,可能比较尖锐,我个人比较崇拜任正非,他在进行核心团队管理的时候怎么用胡萝卜对待核心人员?

  朱波:财散人聚,人聚财散,任正非跟我们几次开会讲,一年只关注两个字,分钱,别的不管。钱分不均匀团队就散了嘛!这是非常现实的事情,还是回归到事物的本质,分钱,中国的分配体制不均也是分钱不均。

  提问:我跟团队说均分和良心。

  朱波:不能均分,均分就完蛋了,不能要用良心,一定是合理的分配机制,用良心做事一定会散。

  提问:这件事把我折腾得非常累,良心无法度量。您觉得人力资源如何用系统化的激励方式?

  朱艺凯:商学院廖教授一定有。

  廖建文:创新在早期没钱可分,你怎么分钱?没钱可分的时候怎么把团队聚起来?

  朱波:股份也是钱。分钱一定是结果导向,结果好就好,不要看过程,过程就是良心的说法,我结果不好,但是我非常努力,我很忠诚了,这时候你又良心发现又给他了。考核一个人好不好就是结果,结果不好我不看过程,这是华为的哲学。

  提问:问一下朱总,投企业传统模式和创新模式您更倾向于哪些?

  朱波:我更喜欢创新模式。

  提问:创新模式您会何时介入呢?

  朱波:早期介入,有想法就给钱了。

  提问:你之前说不会投想要改变世界的人。

  朱波:超过他的能力了,我说的创新是你能够实现创新的,创新压根就不是你的菜,那肯定麻烦了。

  提问:如果这个人是20年前的乔布斯了。

  朱波:可能我这个伯乐没有这个水平。

  提问:您之前说两段话,第一段是很多人在体制内,看到体制下一步要做什么,做了新东西,被体制收购了。还有很多人在华为看到一些问题出去做,你不看好,这两个是矛盾的。

  朱波:在美国跳出来做是技术导向,做某一个关键点,这个公司发展到那时候把技术收购了,大部分都是技术收购。但我们从华为跳出来的人要做一件事情不是技术收购,是要变成一个业务,也就是说我原来在华为当中做平台,运营商会用,又有手机终端,能够把产业链做出来。出来以后自己想,我原来的平台太臭了,现在的平台可以做得更好。

  廖建文:不好意思,后面还有一场。今天讨论一个小时我不知道讨论了什么,第一,我们定义了屌丝。讲了需求的改变和价值链的改变。第二,讲了喝酒和打麻将的问题,如何通过喝酒和打麻将看团队。第三,好的想法和未来行业的趋势,要有前瞻性。还有行业未来的成长空间在哪,养猪还是养小孩。非常网络性的词汇,希望网络性的词汇点燃大家创新和创业的激情,把论坛当成一个创新创业的开始而不是结束,再一次以掌声感谢每一位嘉宾。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上海法官招嫖爆料者讲述跟踪举报始末
  • 体育亚锦赛-王治郅33分关键球男篮将争第5
  • 娱乐金像三级女星息影 经纪人欲索赔千万
  • 财经中央级党报驳斥“全民均分国资”言论
  • 科技手机套餐流量清零 消费者怒告运营商
  • 博客"打飞机"被刑拘获国家赔偿是社会的进步
  • 读书中共开国将帅的漂亮妻子们(组图)
  • 教育13岁在校女学生为500元“主动约嫖”
  • 谢百三:何以北京市新房开盘一抢而空
  • 龚蕾:彩票市场为何火爆
  • 叶檀:中国滞胀压力不减
  • 张卫星:全民对赌李克强总理
  • 水皮:在商言商的空间小吗
  • 陶冬:计划生育解禁在即
  • 谢作诗:大师流行是社会不公的表现
  • 王石: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 易鹏:中国地方眼中的城镇化
  • 沈建光:应告别稳健的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