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3中国城镇化与企业家论坛”于8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司长赵晖。
以下为演讲实录:
赵晖:各位嘉宾大家好,我今天讲的主题是小城镇在新型城镇化当中的作用,这个话说起来比较抽象,比较通俗易懂的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小城镇是一个好东西,尤其是对我们国家来讲,我们国家的城镇化来讲非常重要;第二句话,很遗憾,小城镇在我们国家发展的不好;第三句话,怎么让它发展好,怎么进行改革、推进,主要讲这么三点。
我先讲小城镇符合中国的需要,但发展的不好。新型城镇化我认为至少要实现五个方面的变革,城镇化的动力要从外需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第二个转变就是城乡关系,要从两元化向城乡统筹和四化同步转变;第三个是我们的城镇结构从大城市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进行转变;第四个是付出的成本,高冲击,高付出向绿色低碳转变,第五个文化取向要一味的追求西方现代化传统回归。
我们看一下小城镇的特性,是不是符合我们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小城镇与生俱来具有以下优惠的特质,第一个可以成为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从我们国家考虑的话,比如说德国,70%的城镇人口居住在小城镇,而且这个小城镇很小,2000人到10000人居住,美国是65%的人口居住在小城镇,他们的城镇化的主旨,大部分居住在小城镇,同时小城镇也可以成为高品质的城镇化载体,欧美国家的小城镇是城镇化的高端产品,它的功能和城市是一样的,人居环境更优异于大城市,和我们国家完全相同,我们国家小城镇居住的大部分是农民,收入比较低的,如诗如画的小城镇在美国到处都是,欧洲也是这样。
第二个特性,更有利与发展内需型经济,我们对全国100个发展比较好的产业结构调查显示,这些产业大部分是内需性的,农业加工、旅游、建筑业、商贸,所以你发展小城镇不会使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进一步向外需发展。
第三,更加有利于城乡统筹,解决二元结构,因为它是直接服务于农民的,小城镇水平的提高,大幅度缩减了城乡的差距,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更加有利于区域统筹,我们有一些边缘的地方,大城市发展的并不好,但是这些边缘的城市通过发展特色小城镇,带动一些城镇化率的提高。
第五,更加节能、环保,我说的都是相对于大城市的,特别是能耗,你比如说交通能耗,我们比较北京市跟浙江省最发达的几个小城镇,人均汽油消耗量,北京市浙江这些最发达的小城镇的人均汽油消耗量的七倍,这些能源主要是日常上下班。
第六,更加低成本,因为小城镇人口少,不需要建很多高付出,高成本的基础设施,比如说地铁,高架桥,高速路,完全没有必要,就能够满足交通,人们日常的出行。北京高密度的地铁,看似现代化的象征,其实只是满足了我们出行的需要,小城镇根本不需要。因此我们讲小城镇是一个好东西,特别是对中国来讲,我们人口多,资源少,更重要,比欧洲,美国还要重要。但是现实情况是我们国家的小城镇发展的不好,一个是我们小城镇在城镇人口当中的比重很低,最高的时候曾经达到过27%,远远低于德国的70%和美国的65%,比较令人担心的是近年来小城镇在人口当中的比例,大家看到,小城镇占城镇人口的比例在逐渐的下降,这个和我刚才说的欧美国家,城镇化的道路结构发生的变化趋势相反,他们一开始也是大中城市占的人口比重比较高,但是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城市化率的成熟,他们占的人口越来越多,和拉美这些中等收入国家的城镇化道路类似,这些国家越到后面越来越大城市化,小城镇发展特别差,城乡差距加大了,区域差距加大了,我不是说我们国家在走这条路,至少结构上是有令人担心的趋势。
我们超过十万人以上的建制镇有1.7万多个,人口超过10万人的仅有56个,而且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边,珠三角,长三江,重要产业带,经济比较好的地方,大部分的小城镇很小,1/3的小城镇人口不到5000人,发展速度很慢。第二个就是发展质量很差,我们讲城镇化,无论是国家颁布的51%的统计还是专家说的40%多,无论多少,我们这个城镇化率当中,统计的时候是把小城镇统一进来的,从概念上来讲,我们国家实现城镇化的水平。但是实际上这里面是两元的,小城镇的质量,完全是和城镇不能相比,是一个半成品的城镇,大部分的小城镇居住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人民不愿意在小城镇长期居住,一般都想离开,去大城市。
怎么办呢,怎么改革。第一项,我们要改革基层行政体制、扩权强镇。为什么要推向这项工作的改革,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原因在此,而且主要原因在行政体制,我们国家的行政体制是级别化行政体制,制约了我们小城镇的发展,所谓的塔式级别化,有级别,高低之分,从属的关系,镇属于县,县属于市,这种行政管理体制使我们自然产生这样的现象,优秀的资源像上级行政单位聚集,比如说一个比较好的企业,不会甘心留在镇上,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要搬到县里,再大要到地级市,甚至省会城市,甚至直辖市。人也是,资金也是,相对优秀的资源总是向上级聚集,本身市场经济就有强弱分化的作用,应该说我们的行政作用去缓解这个职能,但是很遗憾,他是在一个方向上推波助澜了,所以我们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差距,贫富的差距,城乡差距之大,也是世界上数得上的,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我们国家这种 行政体制,我们的城镇结构,跟政治级别形成了一定的关系,什么关系呢,就是正比关系,行政级别高的,经济规模就很大,比如说省会城市,几乎我们国家的所有省会城市都大于这个省的任何地市城市和人口,形成了一个正比的关系,大家说这不是正常的吗,你看我们国家是这样,比较国际上看未必是正常的,在美国,欧洲,城市的规模和行政的体制,假设有一定的级别,是没有关系的,城市的大小跟什么样的政府是没有关系的。比如说美国最大的洲,加州,州政府所在地并不是世界级的城市,洛杉矶,旧金山,他们的州政府是在一个小县城,而且长期都在这个地方,没有因为州政府在这里而怎么样,这种例子在美国很多,其他州也是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核心是他们的行政体制,他们的不是塔式级别,而是扁平化的,州以下没有谁比谁大,都是相对独立的,再大的市和旁边的小镇是互相独立的,没有冲突关系,所以很多优秀的企业,优秀的大学一直历史上都在这个小镇,很自豪,从来没有说这是一个镇而要离开,搬到别的城市去。所以他的城镇结构就比较均衡,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我们要改革,我们可以弱化行政体制,扩权强镇,有一些地方在实践,把镇的行政级别提高,给予镇完全的职能,合并乡镇,像浙江、安徽,几个省都在省内,可以缓解,但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
第二个改革要培育城镇内生发展动力,制约小城镇发展的原因第二条原因,小城镇缺少内生发展动力,跟城市不一样,城市是通过房地产开发将城市内部和城市外部的资金输入到城市建设当中,也就是政府把地卖给开发商,开发商再把房子这个产品卖给老百姓,买房人把这个资金通过开发商的渠道最终进入到政府,卖土地这块,政府拿这个钱去建城市的道路、规划,污水管网等等基础设施,所以新城的不断建设,最终是买房人建设的。但是小城镇没有这个,小城镇的土地大部分是集体建设用地,不能流转,第二小城镇乡内的土地,农村的宅基地分配必须在村内分配,小城镇实际上里面是几个村,外村的人是分不到土地的,你想建房只能在你所在的村里建,所以小城镇没有长起来的基础,没有新的资金进来建设。
我们要试点进行改革的,就是改革我们农房建设集权,打破宅基地只能在村内分配,第二是镇区规划农房新区,农民自愿,自建,这种房子绝不是楼房,应该是低密度的,一家一户有院子的农房,但是这个农房的设计和规模要有专业的设计,政府进行规划和引导。
比如说美国的小镇,他们就是这种机制,政府进行规划,私人购买土地建房,但是他们要通过专业的设计公司进行设计,这是法律规定的,不是自己来设计。这样聚集资金和人气。
我们国家很遗憾,这是我们国家最富裕的农村,农民富裕起来了,但是由于我们的宅基地分配机制,农民只能在村内建房,农民再富裕,我们的小城镇聚集不起人气,农村的建设十分分散,楼房建设花消很多,因为我们缺少制度上的规划和设计的规范,建房的质量和风貌都不一样。
第三个就是建立镇村统筹式的新农村建设机制,这是中央对农村一些政策的改革,目前中央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水路电气都有直接扶持,只瞄准了村庄,不能在镇上,我们发现这样并不能完全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农民在村里的活动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相当一部分的活动,比如说购物、休闲,会友,医疗都在镇上,我们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是镇村一体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建立这样的城市,对镇的基础设施给予支持。
第四,推进房地产税收征收制度。我们很多小城镇的发展不起来重要原因是地方财政主要依赖于工业,通过工业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获取收益,工业部可能在我们国家两万个镇上都搞工业,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工业的,但是这些政策眼看着没有发展后劲,为什么国外的小工业发展的很好,地方财政收入不是靠工业,而是房地产税收,所以国外的政府拼命打造人居环境,哪怕小镇人居环境很好,地价很高,他就有比较高的财政收益。
最后一项支持我们国家制订支持小城镇的政策,很早就提出了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一直到今天都没有改过,现实当中我们对小城镇的特殊优惠政策几乎很少。对小城镇我们要研究指定特殊的投入政策,所以核心需要推动机制性的改革,我们国家的城镇结构更加均衡,我们的国家收入差距很小,国土利用更加合理,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