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敏俊:土地利用方式的限制

2013年08月08日 10:44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第四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于2013年8月1日至3日在中国内蒙古举行,本届论坛以“沙漠·生态·科技”为主题。教授石敏俊在会上发言。

  以下为文字实录:

  石敏俊:我先向国外的朋友说一声抱歉,因为我的PPT是中文的,请翻译翻译一下。

  我的报告从人文的角度谈沙漠化的治理,我们知道现代的荒漠化过程,近代人文的因素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过去对这个问题有很多的证实,比如说科 尔沁的沙地,由于过度的开垦和放牧,原来是草地后来变成了沙地。在甘肃有一些干枯和沙化,这样的例子过去也解释了,那么这种现代的沙漠化过程里头这种不合 理的土地利用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这种不合理土地利用的活动仍然还在持续,这是第一个我们要确认的事实,后面的讨论就是讲为什么这样的活动还在持续着。

  最近这十来年,中国整个农业生产能力的曲线图,在甘肃的章岩生产玉米的种子占到全国玉米种子的40%以上,新疆生产的棉花已经差不多是全国的一 半,从右下方的图可以看到,新疆的播种耕地面积的扩展从2005年以后有显著的增加。所以现在整个耕地面积增加的地方像黑龙江、内蒙、新疆,特别是最近这 几年是内蒙和新疆增加很快,这样的一些问题带来的一些生态的风化特别是对沙漠化过程的影响还是值得高度关注的。

  我们主要讲为什么这样的活动在持续着,我们从认为的活动的驱动因素来理解的话,我先看两个例子:一个是在科尔沁地区在内蒙古的东部地区,是半干 旱地区,我们科学院沙漠所在内蒙古那边有一个站,有一个农区和牧区,我们通过每一户的调查分析发现,耕地面积越大或者放牧的家畜越高农户的收入越多,越是 收入高的农户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负荷也越大,我们在追求利益和草原保护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冲突,那么我们在转到干旱地区在甘肃的黑河,用水矛盾比较尖锐 了,在2000年实施了“分水”计划,在增加下游的水量,可用水减少以后又节水型建设,包括结构调整和节水活动的推广等等一系列的办法,后来我们做了研究 发现,从2000年使用分水到现在10年过去了,中游的章岩绿洲并不能减下来反而增加了,那么本来其实应该促进了节水措施以后应该是减下来,那么这些水到 哪儿去了,我们发现另外一个事实是耕地面积在扩展,过去10年扩大了3万多公顷,相当于10%,速度也很高,新增的耕地主要是绿洲荒漠的过度带。

  因为章岩“分水”以后实施了种子结构的调整,过去像玉米、小麦的带田减少,其实用水量是减下来了,收入增加了。那么总的来说通过种子结构的调整 单位面积收益高的作物增加了,单方水的高的作物也增加了,达到了一个农业用水减少,收益增加这样的一个效果,实际上讲水应该减下来,但是总量并没有减,反 而增加了,我们从2005年、2010年、2000年的用水量,从2000年26.92一番到2010年的28.56亿方,黑河的干流的灌区从2000年 到2005年看,通过种子结构的调整灌溉技术的进步实行了减水量,节约了1.22亿方,就是节下来的水又开地去了,2005年以后又节水就节的少了,耕地 扩张的用水需求增加的更多一点,大概增加了0.89亿方,最后靠多采地下水,多用上面水,少盖下面的水。所以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水资源管理上面黑河我 们讲一个是结构节水,技术节水,节约下来的水量没有很好的管理,在2005年前把这部分水用来开新的地,2005年以后节下来的水还不够,就要再找水源, 所以又多占用地表水,多开地下水,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黑河分水的方案,我们提出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并没有严格的执行,所以他把中间经过的水多截留 多用了,这几年老天爷帮忙进了丰水,可以多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地下水的开采不严,2010年与2000年相比地下水开采增加了30%,这是管理方面的问 题。

  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去绿洲化的过程,耕地扩张的过程,我们的土地利用有一个利益驱动,无论是结构的转换,还是新的耕地,第二个就是技术进步,无论 是结构的节水,结构调整也好,工程节水也好,本身是好事情能够减少需水量,但是没有管理好,节下来的水又新开耕地了,结果为新开耕地提供了水源的保障,所 以管理要跟上,管理跟上就带来了这样的问题。

  就是节下来的水平怎么管理,地下水怎样管理,由于过去没有完善这套系统,就带来了这样的问题。

  我们说驱动机制的话是这样的,首先是土地利用和资源环境、土地退化这样的过程,围绕人特别是农户有外界的因素有制度和政策因素、有市场的因素、 有技术的因素,那么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像技术进步节水节下来本身是好事,但是缺少有效制度的执行,节下来的水并没有产生正的制度,反而新开耕地了,所 以这些外界的因素、变化最后对农户的土地利用的行为带来了一定的导向,我们要去治理沙漠化过程的话其实也是需要调控这样一些土地利用的行为,首先我们讲要 去制止这种行为,转变土地利用的方式。

  第一个问题就是对土地利用的方式加以一定的限制,在国外土地是有的,中国虽然是集体的,但是使用权是个人得,这里引用到一个概念,就是土地利用 有一定的公益性,因为有公益性的概念在里头所以就可以加以一定的限制,要去规范土地利用的行为,否则想种什么,怎么种是他们的事情,这里需要鉴定一个概 念,像半干旱地区放牧的限制,无论是禁牧还是放牧强度的限制,还有一些退耕的要求,在干旱地区水的管理,包括节下来水的管理,地下水开采的管理,等等这都 是需要引入公益性的概念对它加以限制,去规范这种分散个体的农户的行为。

  第二个在加以限制的同时,带来这些损失弥补损失的,要引入利益补偿的机制,这是配套的,需要这些措施去引导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来减轻对草原系 统的压力,虽然治理是一方面,通过工程措施,王教授也讲到在公路、交通干线的周围,但是大范围大面积的要引导农户的行为,引导他们活动和行为的转变,减轻 对生态系统的压力,尽量转变为生态系统往好转去努力。所以要采取一些措施去引导这种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的变化,我们也做过一些研究,比如说通过一些新的技 术的推广普及,通过改善农村信用的服务,通过城镇化这些措施是可以去影响农户的土地利用的行为的,比如说技术进步了可以扩大农户的生产领域,增加他的选 择,使得他在经济和环境这样的冲突中间能够跳出来,改善这种信用的服务可以缓解农户资金的因素,可以经营其他的活动,城镇化可以通过就业岗位减轻城镇的压 力,但是这样技术进步也好,改善农村服务业好,这些都需要与环境的管制结合起来,如果没有有效的环境管制的话,这些技术进步带来的效果也可能是正的效果也 可能带来负的效果,所以环境管制不可缺少。

  最后我们来到了库布其,因为库布其是我们企业参与荒漠化治理,荒漠化治理过程中一方面是广大农户的增加,另外一方面企业也非常重视,大家都说库 布其可不可以推广,我们来到库布其就是企业参与荒漠化治理的模式,这里最重要的一点是把知识和资本密集的注入到荒漠化治理过程中,这个跟我前面讲到应当农 户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可能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没有那么大的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过程,这种密集型的作用有利于农户走向产业化经营,这样这种经营可以农户引 导产业化的转移,从事资金和要素的投入可以缓解在荒漠化治理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金约束和技术约束,另外由于企业的参与可以拓宽土地经营的门路,可以增加 土地经营的收益,减轻土地的压力。

  这个作用我们看到还是很重要的,当然企业发挥作用的,一个是企业本身要有社会责任感,但是光靠道德也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有一些相应的激励机 制,通过政策、制度层面去鼓励和引导资本流向这种绿色经济,流向荒漠化治理。我们将来可能需要更多的方面包括财政、税收经营领域建立相应的机制,最后今年 的企业参与荒漠化治理过程中也需要环境管制,这是不可缺少,有一个合理的环境管制的措施对生态系统的负荷加以一定的规制和规范土地利用的行为,确保经济和 环境的双赢。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给我们做的丰富精彩的发言,而且非常感谢您给我们做非常深入的分析,给我们分析了黑河地区的一些应用,因为这个发言的信息量 非常丰富,我们可以看到通过技术的进步可以取得很大的进展,而且能够进一步转换农业生产方式,就想您说的那样,这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希望更好地将技术与政 策以及环境的管控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最高法院通报上海法官夜总会违纪违法案
  • 体育足协杯-恒大点球战争议7-5绿城 国安5-2
  • 娱乐酒吧称遭梦鸽诬陷卖淫:为儿子丧心病狂
  • 财经法国医药巨头内部人自曝行贿500中国医生
  • 科技电商腐败考验:原聚划算总经理被判7年
  • 博客马鼎盛:出云舰没机会同辽宁舰决斗
  • 读书转折:蒋介石为何不敢再喊"反攻大陆"
  • 教育养个孩子多少钱:北京276万是个“传说”
  • 水皮:在商言商的空间小吗
  • 陶冬:计划生育解禁在即
  • 谢作诗:大师流行是社会不公的表现
  • 王石:什么是企业家精神
  • 易鹏:中国地方眼中的城镇化
  • 沈建光:应告别稳健的货币政策
  • 姜汝祥:民营企业为什么要关心宪政
  • 何亚福:精神分裂的计划生育
  • 黄鸣:职场如情场
  • 刘杉:存款利率市场化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