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和中国国药集团总公司“双料董事长”宋志平
中国网6月8日讯 (记者 刘永晓) 在成都举行的2013财富全球论坛进入第三天,作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和中国国药集团总公司的“双料董事长”,宋志平在接受中国网财经中心记者采访时正面回应了论坛热议的“国进民退”质疑,“经济不应该带标签,在市场越来越开放和公平的今天,部分国企的发展正是归功于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了市场。”
昨天,宋志平参与了财富全球论坛关于“释放中国商界的潜能:国企与私企”的主题讨论。在面对“国进民退”这个话题时,他并没有回避。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国企存在的意义,因为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要求国有经济占主导。另外,还应该看到,央企或国企的母公司虽然大多是全资的,但他们下属的企业大部分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和社会资本在这些公司的实际运作资本中占了多数。”宋志平向记者解释说。
他认为,国企的市场化改革非常深刻,表面上看国有企业是国家拥有,但从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来看,民营经济、社会资本、个人投资者都已经成为国企的一部分。
近几年来,不论是中国建材还是中国国药,在资本市场的兼并重组中都独领风骚,谈到对众多民营建材企业或制药企业的兼并时,宋志平认为表面上虽然是“国进民退”,但整合所需要的资本,大部分来自于资本市场的运作,投资者、社会资本都参与了其中,如果从这个角度考虑,又是“民进国退”了。
“所以,在市场化的背景下,经济不应该带标签。”他承认国企有一定弊端,但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大部分已经被克服了。而谁先进入市场,谁先变革,谁就能优先获得发展机遇。
“此央企非彼央企,你们看到的是昨天的我们。而今天之所以能够取得发展,根本原因是我们认可了市场化,接受了市场化,并且努力让自己更加市场化。”宋志平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