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威:把学校商店电影院都建在附近

2013年06月07日 18:45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在今日2013财富论坛“城市发展的重新思考”分论坛上,霍尼韦尔CEO、董事长高德威表示,在纽约没有人说我每天都期待着去坐地铁,纽约没有人这么说,没必要,也不见得所有的东西都在一个大楼里,可能都是走着就可及的地方,这样我们的构建就是在我们的周边,比如学校在附近,商店在附近,电影院都在附近,这是有可能的,如果你有一个非常合适的比如说人口密度要是合适的话完全可以这么做,这样大家都生活的非常的轻松,我非常支持他这一点。

  以下是“城市发展的重新思考”论坛实录:

  主持人:我们的主题是都市化、城镇化,巨大的几千万、上千万的城市未来几十年都要进入的城市,会改变我们生活的方式,所以我们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讨论这个问题,面对面解决这个问题,到底我们怎么做呢。请大家环境财富高级编辑布莱恩·杜梅。

  主持人布莱恩·杜梅:大家下午好!这是非常重要的会议,我们开始重新考虑、审视我们的城市。今天早上已经不断的谈到这个问题了,城市化非常重要。50%的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里了,其他人怎么样,这是多快的速度在发生的呢。我们用中国作为例子,2025年10亿人将居住在城市,现在是6亿5千万,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看到相当于美国和中国的人,把他们放在城市里。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呢?是因为城市化,一般来说使用了比农村用的人多三倍能源,他们消费的糖也多十倍,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各种智能的计划要确保我们能够可持续的平滑的过渡到城市化。今天的专家发言人非常多。最右边是霍尼韦尔CEO、董事长高德威,他们是控制能源效率,50%他的公司都是和能效有关系。第二个客人是施耐德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国华,施耐德为电气控制可再生能源各方面的工作,公司员工13万人遍布在世界各个国家。230多个城市搞项目。下面一个张跃,中国远大集团的董事长、首席执行官,他是中国的主要是在冷却和加热、取暖设备的公司,建设和各种各样的有关的建筑材料。张跃1988年只有3千美元开辟他的公司,现在拥有200多个专利的重要的公司。开始的时候,我想先问一个高空状态下,我们现在是什么状态了?可持续我们是不是取得了进展呢?你们都在世界各国的城市做了很多的项目,市长的问题、城市委员会的问题,他们需要更加可持续的发展,还是的确了不起的硬碰硬的战斗,高德威先生。

  高德威:到目前为止有很多好的意愿和想法,当然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几年以前,你要问很多人,什么叫智能电网,按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都无法回答。6、7年以后都能谈了,什么是智能电网。智能城市现在也都能理解了,什么是智能城市这个需要界定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中国有一个优势,超过任何一个国家,欧洲城市两三年以前就有城市了,再看看美国,300年以前城市就在那儿了。当然,你是在你原来有的基础上,加上后面的发展,城市越来越大,包括水的渠道,100年,很多很多,都是基本的东西。再看看中国发生的情况,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地方。我们从一开始要看,到底什么是智能城市,比如说我们的能效是怎么看,我们的邻居怎么样,如何控制等等,比如说机场怎么工作,现在的城市有500万,1千万人,按照中国来说是小城市,肯定有机场,你要考虑人口怎么流动,要如何管理,有很多的东西要仔细考虑。有很多的机构现在正在侧重这个问题,我们开始处在问题的早期。

  主持人布莱恩·杜梅:赵国华先生,我们谈到智能城市,重建一个城市,世界各种城市,很高层的建筑,周围都是环路、交通拥堵,这种推动力量来自于什么地方,重新规划我们的城市,很好的满足广大人们群众的要求呢?

  赵国华: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你看看全球的情况,处在一种僵局。未来40年比过去40年的都市化都发展的更多,你已经可以看到了,有很多很多的就像你讲的,我们生活的城市,比如说各种资源、能源、拥堵、污染,中国现在大城市的阴霾,等等等等,什么是阴霾像PM2.5的问题,并不是中国才有,没有人可以批评中国,因为中国超过了10亿人,现在面临的挑战都超出了任何一个国家。我们看所有的问题,我们要把城镇化快速的发展,达到极限值,就是目前的社会。我们怎么看待呢?我们怎么重新考虑,我们怎么生活在一起,这里面有50%的人口,还有80%这样的涉及到排放,我们在这个地方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努力的可持续发展和一些问题,这是很大的变化,我们考虑到城市独特的地方,在今后15年的发展。这需要数字化技术,可以看一下互联网过去15年发展的情况,人与之间的连接,今后15年里面,我们有更多的一些对象而去连接,而不是人。我们所要连接的比如说我们的环境,办公室、交通,更多的地方连接在一起,所有的设施在城市里面的连接在一起,我们这样做可以提供技术的发展,节能我们的资源、资源获得一些回报,还可以把所有人连接在一起,更好分享,在城市里面,我们使用同样的基础设施,同时使用,如果我们去任何的地方,包括交通的管理,怎么样优化他们自己的环境。城市非常拥挤的,我们看到未来还有一些对象,互相连接、物联网、包括一些媒体,我们也参与了一些项目的管理,有500个对象要连接,应该是500亿,再过18年可以达到2500亿的对象的连接。我们过去几年当中,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期待着下一个阶段,环境、汽车、冰箱、房间,所生活的地方,通过互联网,通过智能手机连接起来,可以叫做一个互联的城市。

  主持人布莱恩·杜梅:请张先生说一下,从城市的看法,可以看到什么样的情况,可以看到城市有很大的变化吗?或者在今后你这样的一些建筑的大楼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吗?总体来讲一讲,城市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张跃:我们公司的业务是做大型的中央空调的。在过去20多年一直在做中央空调。过去4、5年我们开始做建筑,跟城市关系非常的密切,不论是中央空调还是建筑物,我们一直关注城市里的方方面面。现在所有的民众感觉到城市的问题就是PM2.5,空气非常的脏,第二个问题,每一天上下班要很长的时间,每一天路上堵的很厉害,像我们刚刚虫机场到这儿来就用了很长时间,所有人对城市都是这两个坏印象,几乎所有的城市同时都有这两个坏印象,尤其从去年冬天开始印象特别的强烈。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呢?我觉得是有办法的,而且这个不需要什么代价,不需要什么额外的成本,现在大家想到的要解决PM2.5,我们要投很多钱治疗污染,我们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要花很多钱来修地铁或者是修高速公路,一般的人想到的都是这样的问题。其实我们问题不是这样的,最好的方案也许是根本不需要什么代价的,我就有这样的方案,我们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

  比方说我们的产业里面有一种东西,利用发电机的废热制冷制热,这个在欧洲非常普遍。至少他们倡导往这个方面发展,电站要小,可以设在小区,发电机的尾气作为废热来制冷制热,尾气如果利用不了就要多消耗一倍或者两倍的能源,有人说发电机离的很近会不会造成更大的污染,不会的,污染就一个原因,大量使用能源,这个能源在呢的家门口、五公里以外、一百公里以外区别不大,像PM2.5的飘散范围很大,北京周围50公里、80公里是没有电站的,为什么北京空气不好呢,就是远距离的电站吹过来的。汽车肯定会有影响,但是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日本的汽车不比北京少,曼谷的汽车、东京的汽车都不比北京少,为什么空气比北京好很多呢,就是电站的问题。要解决问题就是要提高能源效率,要减少对空调也好、电力也好的能源需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好的办法、很简单的办法,投资比大电站更低的办法就是建小电站,这个电站发电机的尾气直接拉来制冷制热。   

  我刚刚跟霍尼韦尔的董事长在说这个问题,我们在全世界有几千这样的项目,其中也有跟他们合作的,各个发电机我们都有合作的。利用这些废热经济回报非常大,一两年就可以收回这个投资。中国已经有这样好的消息,国家允许你发的电可以上网,这是好消息,最近几个月才有的,我们最近在中国也开始推广,以往在西方国家,现在也开始在中国。

  主持人布莱恩·杜梅:张先生,我们有这样一些技术的解决方案,问题是我们如何实现能够满足要求,所以有什么样的驱动力,这些技术可以刺激收回成本,像智慧城市里边我们变得更加具有智能、更加节能?

  张跃: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建筑要做好保温,如果说我们现在的建筑都是没做保温或者做很少的保温的话,一个建筑白白的,在空调方面消耗的能源可能是整个建筑的一倍或者两倍,而事实上大量的很厚的保温,比如在成都这个地方做15公分的保温,比如在北京这个地方做20公分的保温,现在在北京只做5公分是不够的,如果按照德国、欧洲的办法是用30公分的保温,如果做到能耗可以轻而易举的降低5倍。

  戴维德:最大的动力我们没有更多的选择,中国我们有很多人他们需要从农村能够进入到城市地区,我们可以让他们一种叫失控的或者没有规划意外的方法去实现的,比如说两千年前在美国差不多几百年之前我们做的周到,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要进的领域,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怎么样的灵活性,涉及到我们这个城市可以是非常有成效的,生产率很高的,比如纽约城市三四年当中,我还记得我们到12月份的时候有一个大的圣诞节,我怎么能够得到一个圣诞树呢?是要开一个小时车到郊区买一个圣诞树呢,出去之后有人卖这个圣诞树可以在你门口买到,实际上我们所有人生活在一个农村地区,可能浪费了很多汽油来买这个树,现在可能更多的污染,所以这样一种概念也是对所有人非常有效的。

  赵国华:你来去设计想一下,到底我这个智慧城市什么样的成本,像刚才说的20%是我们今天做的一半,你要来试想到我们关于节能问题吗,还有最好的一些设备来自于霍尼韦尔等最好的设备,所以回报应该是非常好的提供这些技术。我们效率低什么原因呢?我们新的建筑,还有老的建筑可能是个问题,新建筑没问题的,比如说要跟市长交流的时候,一个城市可以给你省钱,不管是交通控制系统,他们能够给你这样一个预算吗?所以这个城市可能在欧洲、在美国是同样的一些事情。像这个情况要点来强调,我们投资的回报比以前更加短了,很快了,从美国来讲投资回报来自于我们很多节省,节省能够快速的投资回报。讲到节能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差不多三年就可以非常好的投资项目,你所说的也是很正确的,城市市政府在现金上提供支持,比如融资机构,私营公司,这个回报是从节省进行回报。我们前面强调的,里边有很多创新可以在城市里边发现的,在我们一些企业来说,包括这个城市的组成部分相互去合作,包括一些私营部门,根据城市的合作能够做到效率更高,好像这个城市来说合作保持竞争关系的,每一次要作出一些让步的话可能是公司共同竞争的一个合同,这样可以让我们的管理更加有效,创新我们认为通过融资、投资上也涉及到,我们不同利益相关方在城市里边合作。

  主持人布莱恩·杜梅:还有一些私人的钱投入到某些项目上,还有美国的一些市政府他们最近也感觉可能其他地方把这个私有的钱拿到城市进行投资。

  赵国华:在欧洲是更多私营企业参与城市的建设,更加私营化。

  高德威:我想说一个流程是用的非常好,可以提出一些节省的目标,比如政府针对一些私营企业做什么呢?充分的利用这样一些建筑,给他提供一些特殊的能力,不管是改变他的窗户或者分析这个建筑,你搞清楚怎么样节能,有什么样的项目,然后得到银行的贷款,能够支付这样一些改进的项目,这个楼宇,对我们霍尼韦尔公司这样的情况,我们保证实际的节省,我们也德国一些贷款,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节省愿意支付这个贷款,来去节能上获益,越来越多的在公共部门也是一样的,并不是像更多的我们有大量的机会在这些公共的建筑上,我们私有的一些建筑可能是涉及到最终租赁方式去运营,包括融资来源,可以很多首席财务官、CFO需要看到这样一些实际的节省。

  主持人布莱恩·杜梅:在这儿我们也开始做城市的转型,有很多的计划能够节能,另外,钱是有的,尽管不是那么容易得到,但是现在我们来看具体的一些例子,然后我们看一下在座的各位有什么样的问题要问。

  张先生,你们有一个计划,就是有很大的一个计划,另外我们管它叫做摩天大楼的城市,有更好的能效,是典型的建筑物,而且在建筑方面是浪费的少,你还说了你们7个月要有超级的摩天大楼或者5年建这样的一些计划,体怎么样做到这一点呢?

  张跃:我们在工厂造房子,这个工厂造方面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因为它很快,大家觉得这个东西很有话题,很吸引眼球,但事实上我们做的东西目的还不是为了吸引眼球,目的就是要解决城市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大面积的占地,现在这种别墅也好,中低层楼的建筑也好,在我们这么快速的移向城市,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时候,如果说大面积的去占用土地肯定是不行的,不但是房子占用了更多的土地,而且由于你铺的更开的时候公路也就越多,然后就造成了汽车能耗越多、废气越多,总之是连锁反应,这是一个问题。我们要告诉别人,我们可以使得这个建筑占用土地更少,腾出更多的树林子来,腾出更多的农田来。

  但是更重要的还不是这个,更重要的我们觉得,现在中国在模仿70年代、60年代欧美的做法,就是把居住、工作、学习、商业这些功能分开,变成一个一个孤立的地区,一个一个孤立的地区就导致了大量的每一天出门都要依赖交通,依赖交通、依赖公路、依赖汽车、依赖大量的能耗,这种方式肯定是不行的。其实现在欧美,尤其是欧洲已经完全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错误,美国的奥巴马也说了,他说他这一届政府要把人们工作、居住的距离要缩短。但是我们中国事实上在走一个相反的方向,现在还在朝着分离的方向发展,就包括我们成都在内,尤其这些发展很快的城市这里一个开发区,那里没有居住的人,也没有医院,也没有学校,另外一个地方什么都没有,就是居住,那个地方就是学校,这样导致我们每天在路上都要一两个小时,中国的城市这样发展下去后果非常严重,这种城市化会给后代带来问题,就是市我们别的东西错了,可以,甚至于房子错了,还可以改,但是城市的功能布局错了,可能子孙万代都要承受这个后果。所以国家的城市化只有一次,而且这个错误以后无法纠正,所以我觉得混合社区是必须要解决的。

  主持人布莱恩·杜梅:在这儿有没有说,人们愿意这样的方式生活,还是说我们愿意有家庭、学校、健身房都在一个地方,在一个大楼,有的人愿意出去,你有没有这方面做过一些调研呢?

  张跃:我们的调研非常多,其实最简单的就是每一个城市里的人都在厌烦这个交通问题,每天在路上耽误很多时间,不说他有没有社会责任,说要节能,说要保护环境,最起码他不愿意每一天在路上,在拥堵的公路上面耽误很多时间的,没有人愿意,小孩子也不放心让他每一天坐汽车去学校,像我小的时候上学、父母上班都在一个地区,都是用走路、用自行车,这就是最愉快的。所以我说那个年代我们其实生活很愉快的,除了物资过渡贫乏以外,但是很愉快。现在物质丰富了,但是人不愉快,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把我们分裂的,就是我们的功能把我们分裂了,是建筑师把我们分裂了,是城市里的某一些设计者把我们分裂了,任何人都不愿意这种分裂。

  高德威: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所说的刚才的圣诞树一样,在纽约没有人说我每天都期待着去坐地铁,纽约没有人这么说,最终没必要,也不见得所有的东西都在一个大楼里,可能都是走着就可及的地方,这样我们的构建就是在我们的周边,比如学校在附近,商店在附近,电影院都在附近,这是有可能的,如果你有一个非常合适的比如说人口密度要是合适的话完全可以这么做,这样大家都生活的非常的轻松,我非常支持他这一点。

  主持人布莱恩·杜梅:能不能有这样的人口密度呢,使得开发商能够这样的开发呢?

  高德威:对的。

  张跃:一百万平米里的楼里面住三万多人,他的工作、学习、一般性的保健医疗、养老、幼儿园全都在这个楼里头,包括运动,包括打篮球,游泳池、打篮球都在170层那么高的地方,完全可以的。

  赵国华:这是一个很大的选择,就是城市化的一个选择,我在很多的国家都生活过,跟你们一样,如果你在美国生活的话,他那个生活方式是一样,你在欧洲、在日本又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在日本都是集中性的,如果像有些不同的城市组织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所说的在中国,我们中国的城市化今后二十年中是不是像西方那样还是像什么样子,等等,这个是要作出很大的决定,你要什么样的一个发展,是不是要扩大型的,还是集中型的,让所有的效率都提高,减少出行,等等,这个完全就是你的一个选择。

  高德威:再回到刚才前面,就是说我们需要有时间,一开始就要有时间来看一下智慧城市设计方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否则我们自己来做有些想法是好的,但是我们是值得让政府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机构花点时间来说到底这个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要有一个生态城市,这个生态城市的项目是一个例子,在中国还有一个城市离这儿很近,我们在这儿把交通的效率提升了,另外还有3D视觉化的城市,把人和整个城市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更好的生活。   

  中国经历了这么快的变化,在过去30年中,中国在释永信的技术方面、适应新的技术方面做的非常好,而且把技术推到了一个新的极限,我们在中国、在其他地方也做这样的尝试。有没有一个例子,就是说在社交媒体方面怎么能够帮助人们在城市中有设计方面的体验。

  最大的一点就是说,城市间是相互连接的,这样我们就需要很多的信息,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一个人在一年所行走的路程。另外,我们要找合适的路径,另外,如果你是智能手机,能够告诉你我大概是去到20分钟以后的办公室,但是他告诉你说别从常去上班的路走,因为那里有事故,他会告诉你这个东西。如果这个城市有洪水,那洪水就会影响到很多的东西,你的交通,你的建筑的气温都受到影响,所以说我们要把人和这个环境联系在一起获取到相关的信息,因为都是从大数据中来的这些信息。

  高德威:还有一点,我从成都来的时候看到有一个展示,就是说哪个地方含有多少停车的车位,我看到这个了,这个非常简单,但是这种做法非常好,我们应该到处都做,告诉人们哪还有多少停车位,我以前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主持人布莱恩·杜梅:所以说社交媒体和大的摩天大楼就是让你的大楼建的更有效率。

  张跃:你刚刚说的交汇或者船舶停车的信息或者说建造更多的停车场,我觉得这都对城市的未来不能解决问题,其实在欧洲已经有很清晰的做法了,比如在日内瓦,如果一个机构申请几个车位可能都要十几年的时间,市委组织申请几十个车位几十年都申请不下来。比如这个城市就控制了什么样的交通工具,5万辆汽车、几个轻轨或者地铁,如果这样的前提下设计这个城市,这个城市就会是好城市。纽约是被迫这样设计的,因为纽约建造的很早,后来没有办法来建造更多的交通工具,建造最初没有太多的现代化交通工具,导致了很多人住在一起,住的、办公的都在一起,就形成了全美国现在来看最低碳的城市、最方便的城市,我们要改变观念,其实中国就像纽约那样建造就好了,纽约当时是没有办法才那样子的,我们可以比他好得多,相对密度高一点,然后混合社区,就OK了。所有的技巧,所有多余的智慧都会引导我们耽误这个时间,我们耽误时间的结果就是建了更多的错误的社区。至于我那个楼房,我就是要给人家一个强烈的信号,大家都在看这个世界第一高楼,突然发现这里面要解决的问题其实不是第一高楼、也不是多么快,而是要解决我们的居住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建筑浪费能源,对交通的过度的依赖,解决这个问题。

  高德威:说到未来的城市,我完全同意,现在我们在纽约要找停车位,我特别想知道到哪去找这个车位。

  主持人布莱恩·杜梅:我们现在看一下有没有人要提问。

  提问(法国):非常感谢你们刚才所说的,我很吃惊听到说,在这儿没有反思这些未来的一些环境方面的问题,我们谈到了缺水,在全世界范围内6个人里有1个人他们就没有水,这个情况以后会更恶劣,由于城市化的问题。另外一点,如果我们确实光是为了能源而节省空间,我们实际上说的这个建筑有的时候由于要断电,纽约就经历过这个。怎么帮助他们呢,我们也谈到缺乏未来技术的远见和愿景,世界在朝着一个环境来走,以后汽车不用汽油来推动了,大楼取暖也不用电了,我们是完全不同的生活,这样我们城市的规划者他们没有关注这个趋势,如果没有关注这个趋势的话他们就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

  赵国华:因为我们可能没有时间来谈这些东西了,现在在这个城市的水30%、50%的水都是浪费掉了,我们要看一下问题在什么地方,我们已经看到我们可以节省20%的城市的水,水是一个资源,也是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一个是水的量,另外一个是水的质量,我认为这个是很重要的,未来这个水就会变成初级产品,也是能够做交易的。另外,我们买瓶装水,因为我们不能够直接饮用这些水。

  主持人布莱恩·杜梅:可口可乐有一个项目,刚刚推出来的,他们有一个机器,这个机器就是放在发展中国家,就是说有了它以后就会把各种各样的能源资源把水治纯,这是非常好的技术,他们会把很多很多的东西给他们做清洁水的业务,我觉得水是非常大的问题。

  提问(瑞士):我们在西方有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很难理解为什么比如在中国正在发生数百万的人口迁移,在墨西哥、巴西也出现大量的人口迁移,这种人口迁移和人口增长的规模就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昨天上午和今天下午我们听到了麦肯锡的数字,数以百万的人民从农村搬到城市,他们不能够等待,因此新的更为密集的城市规划、更低的建筑成本,提供更多的教育,以及使用更多的对环境友好的技术,只有通过这些才能够在未来多容纳这么多的人口迁移,这种情况在欧洲没有发生,在美国没有发生,很显然在法国没有发生,在德国也没有怎么发生,正如台上发言人说的那样,我们要考虑时间的因素,在城市建筑中容纳更高的密度、并使用更多的技术。

  张跃:你提到的两个问题,这么多的人涌现城市,像中国还有几亿人要涌现城市,解决他们的交通和他们的住房问题、教育学校的问题,这必须都要用新的思维,如果不用新的思维这些人是进不了城市的,会在城市里面最终制造贫民窟的,会产生很多很多新的问题,如果说不用新的方法不行,但是新的方法并不是刚才那位理事所期待的或者我们很多人所梦想的,有那么多的高科技方法、那么多智慧的方法,其实有些方法是朴素的方法,就是你让这个建筑占用的土地更少一点,建筑跟建筑的距离近一点的话,混个起来以后对交通的依赖更少一点,就是这样一些最朴素的方法。

  我们肯定不能想像这么多人有来住有花园的几层楼的小洋房,这是不能想像的,但是很多地方建安居房建六层楼,似乎前面、后面有花园,但是那些人住在里面打开你的窗户看见我的窗户,并不舒服的,但是占用了大量的土地,目前没有人来做最基本的规定,其实香港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香港在有限的土地上面容纳了很多的人,平均每一平方公里有差不多3万人,中国现在城市平均每一平方公里只有1500人,只有人家的1/20,这样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刚刚说的这么多人涌入城市,我们的城市就会瘫痪,我们整个国家就会瘫痪,土地没有了,粮食没有了,生灵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

  高德威:我也想加强一下刚才这位观众的观点,今天我们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有60亿人口,今后再过10几年、20年,可能就会有120亿人口,而且这个增长率也并不是很快,但是我们觉得要迅速的采取行动,现在中国也正在采取措施,因为中国也正在发生这样一种大规模的迁移,我同意您的说法。

  主持人布莱恩·杜梅:就是如何以一种符合环境的方式来做呢?

  高德威:我们都认识这样一个问题,其实不应该花上太多的时间,现在所有的项目都应该这样来做,那些聪明人应该坐下来想一想,我们应该用什么办法把这些建筑结合起来,最终这个城市是可管理的,他的环境影响是比较小的。比如说水的问题,如果有13亿人,这个水的压力也是很大的,你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且肯定要提高效率。

  赵国华:我想要谈一谈电力,许多城市都依赖电力,大部分时间电网都是有用电高峰的,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进行更为均衡的分配,更如你前面提到的这个问题的话,如果能够更有效的、更均衡的分配也是有好处。技术也在发展,我们大家是否能够走的更近一点,观点立场更接近一点呢,我们其实应该减少储存的需求,因为我们要消费,如果能源能够更绿、能够更便宜,我们就能够有帮助。

  主持人布莱恩·杜梅:我们应该记住我们现在手上有了相关的技术,我们也有这样的意愿,需要做的只不过是要坐下来好好的想一想继续怎么做,下面我们感谢一下这几位讨论嘉宾,谢谢!非常感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延安城管局:局长超部长标准座驾系借用
  • 体育热身-王永珀破门 国足1-2乌兹别克 视频
  • 娱乐梁洛施新欢曝光 初恋男友续前缘(图)
  • 财经地方政府5年卖地纯收益被指超4万亿
  • 科技深圳破获10年来最大走私手机案
  • 博客作家王海鸰:点评2013各地高考作文题
  • 读书总统女儿情迷护花特种兵:兵血燃烧
  • 教育弃高考学生约百万 多数选就业 高考作文
  • 育儿母亲给男婴穿袜子系橡皮筋致其双脚溃烂
  • 谢百三:什么原因让A股力不从心
  • 尹中立:融资融券制度存在漏洞
  • 商寅泉:城镇化绕不开的几个难题
  • 徐斌:被美元绑架的人民币辛酸史
  • 倪金节:中欧贸易战或将不了了之
  • 叶檀:美国难吃的高价肉
  • 苏鑫:楼市投资五大最新趋势
  • 水皮:中投怎么成了烫手山芋
  • 叶檀:中美都靠房地产
  • 郑风田:比中储粮大火还可怕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