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新芽:民企海外收购应关注品牌技术

2013年05月28日 11:03  新浪财经 微博
“上海论坛2013”于2013年5月25日-27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美丽境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汪新芽。(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上海论坛2013”于2013年5月25日-27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美丽境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汪新芽。(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上海论坛2013”于2013年5月25日-27日在上海举行。上图为美丽境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汪新芽。

  以下为演讲实录:

  汪新芽:前面两位连教授、文朗经济学家都讲了自己的看法,我的角度、范围和题目一样是比较小众的。在去年年初时,美国整个经济界、金融界出现一个有趣的话题,受到达尔文挑战,是源于一本书,是一位教授写的《达尔文经济学》,看不见的手能够调控市场,但是忽略了一点,当市场调控到一定程度时,一个个人自身兴趣和公众兴趣是发生冲突的,当这个企业越长越大,对于政府和决策层产生影响力时,这时候对社会进步、社会经济效率产生一种负面影响,这一点是达尔文很早在生物进化论发现的。这是一个封面,麋鹿这种动物是适者生存,它们在角斗时,谁的鹿角大可以赢得母鹿方向,但是这个大角很重很不方便,个体生存下来,但是对于麋鹿整个群体,很不容易逃过捕猎者。他映射到整个社会,一些社会小团体长的非常大的时候控制舆论,控制政策以后,等于整个社会进步不了,这样引发后面2004年有一本书,大到不能倒,那时候华尔街有很多大型并购案例,大家觉得金融体系越大越稳定,就有大而不能倒出现,那是一个反思过程,美国金融界巨擘怎样拯救雷曼,这个以后引发华尔街,最后到了达尔文经济学,整个理论上的东西其实引发我个人对于我们同行业前面十几年黄金发展时间对于交易导向和分流银行资源配置的思考,我们关注的点永远在大的项目上面,刚才我们说到收购兼并,一般来说是很复杂的系统程序,在大的事务上我们一般要理清交易的架构,又涵概很多方面的因素,在整个交易当中和资源,和买方和卖方角度,然后对于交易哪些限制,尤其像我们国内很多商务部、发改委、外管局、国资委一堆限制。这是一个大的宏观架构,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我们涉及到很多行为方面,包括我们使用怎么样的谈判策略与技巧,然后整个交易在哪里,买方需求在哪里,很多一步步系统步骤。但是所有一切在2008年以前,这些其实都不重要,最重要是哪里来钱,那时候大家都做大的项目,最后导致结果是什么?我们一般倾向于做一家上市公司收购一家非上市公司,为什么这样做?还是受到约束,如果目标对象是上市公司,这台戏可以唱得非常好。

  首先我们投资银行可以做买方或者卖方顾问,我们可以提供融资,我们交易部门可以提供衍生产品进行对冲,甚至可以在股票交易或者一些方面进行配合,我们给他选择适合的市场时机。在买方那边一方面可能享受资产或者策略性方面东西,另一方面想消灭竞争对手,这是他的目的。我们问题出在没有钱,其实同行可以借钱,因为收购对象是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股票大家知道具有流动性,对于会计核查,我们前面做得事情比较容易,因为上市这么多有经营,所以在买方显得更简单,在卖方更简单,尤其财务投资者,就是国际市场比较愿意推出,因为我们会30%之前十五个交易日平均价格,所以他愿意卖出。对于同行业里来说,我们同行赚的很少,在桌上看到经济费用,我们最喜欢基金,私募基金,我们提供相对较高的贷款,他要收购股票做抵押。这块成本相对比较高,这块是比较好的项目,有些银行并不是非常严格的时候,交易配合收到一些好的消息,这方面赚的比我们同行贷款部门更多,在买入以后往往在交易量配合,买入以后就向前,高于市场20-30%就退出了。2008年以前是我们的黄金时代,我们根本不会看中这种中小企业兼并,他们自己做或者会计师、独立财务顾问可以完成,但是2008年以后大家知道金融生态变了,我们没有廉价的,受到很多监管,我们内部防火墙看的很严格,交易员也不一定得到信息。原来一个交易员可以有几个亿美金,现在只有几千万,每天只能炒卖一下差价。08年以后的美国市场,中国市场说要出国占资源购买这个矿,英国那里流行买卖没有上市的,每年销售收入在500万-1亿美金资金,收购兼并这一块资本是没有的,大家往节约化理性化趋势上面发展。这一点西方人目前流行东西对于中资企业海外社会兼并是比较好的启示。

  我想分享就是这两个故事,在08年金融危机以后没有华尔街这些事情,我自己亲身经历一些客户的案子,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当时流行到海外买铁矿石,同时有两家,一家是小客户,是民营企业家,他不是做这个铁矿石的,他偶尔认识当地的人,突然对铁矿感兴趣,什么都不懂跑去马来西亚买铁矿。还有一个国有企业大型钢铁厂,他们也去马来西亚买铁矿,大家都是中国人就结伴认识了,他资金不是很多,他通过和圈子里打交道知道什么地方有好矿,有什么好的测量师,然后很快开始挖矿,我半年多没有见到他,他说船已经到了宁波港。我们客户跑去调研,买钢材好改变买铁矿好,一轮一轮会议开,最后决定在马来西亚开,最后过了半年以后,我再问他们,他们说还没有买,在马来西亚觉得房产比较好,结果买了别墅。然后铁矿石涨价时候,民营企业家说要做铁矿石调期,他说很多人知道价格要下来,如果国营企业条件很好,但是民营企业没有授信,后来没有做成。他不停地说没有做很可惜,他说原来那家钢铁厂没有钱,总是跑来问我借钱。那个钢厂也是庞大的国有企业,恐龙出海确实比较困难,不像民营企业家说干就干。

  第二个也是特别有名的央企收铜矿的,你可以从大处着眼,但是最好从小处入手。这个红色图是我一路观察过来,当时做的时候真的很好时机,08年底他们很聪明觉得将来用铜量很高,然后过来找我。因为毕竟是从进出口贸易公司演变过来,国际化程度比较高,一开始准备很充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是海外当中还有一个文化融合问题,我们一直在说估值,他们一轮一轮和南美在谈,但是我们文化与当地文化有差异,我们很有诚意购买但是错过最好的时期。

  回到我刚才说的主题,一个大到不能倒,然后是一个小土豆不要管我们,我觉得国有企业走出去第一步,按照自己想要的需求,自己吃得下胃口做自己的事情。像TCL[微博]收购兼并,他也是跌倒爬起来很好的案例,当时收购确实没有注意当地劳工、税收方面的问题,但是成为很多中国企业跨境失败案例,但是最近几年他悄悄做了很多事情,尤其TCL子公司在欧洲和美国收购很多企业,而且帮着这些企业在中国做一些医疗器械的推广,这块做的很好。然后复兴集团收购的一些,都是中国民营在海外收购做得比较经典的案例,如果现有一些国内民营企业要出海,我觉得在第一步有的前期第一轮浪潮,中石油、中石化出去都是占有资源为目的,他们不欢迎中国来,他们对中国收购者有很强感觉是来占有资源。回到我们主题上,转型发展上,中国企业到了更新换代转型发展时期,海外除了一些矿石、石油资源外,其他一些技术、品牌有一些知识产权方面东西很值得国内企业进一步关注。这种小型收购兼并适合我们也会很美。

  接下来我讲一下自己的体会,这个以前也和朋友分享过,这张图片是1954年,是英联邦运动会,当时是世纪之战,澳大利亚运动员和英国运动员两人之间,这场比赛当时广播和新闻报纸说了很久,当时说谁能够破纪录,这是期盼已久世纪大战,澳大利亚运动员一路领先,临近终点30米之后,他回头做了一个世纪之望,然后回头看的时候英国运动员赶超上来,这是给我们一个启发,当我们海外并购,走出国境时,既然走出去就一路向前走,不要分心,不要犹犹豫豫瞻前顾后。这是我现在公司名字,专注于做一件事,这是我们经济学家,他的事迹拍成一部电影,你到了一个忘我的美丽境界,只要到了美丽境界情况下才会出成果。我们中国老话叫“不疯魔不成活”。我觉得在境外兼并收购也好做企业也好,就是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情。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共首次拥有正式党内“立法法”
  • 体育法网-李娜开门红 郑洁过关 纳达尔逆转
  • 娱乐独家:助理否认陈冠希求婚成功 称胡扯
  • 财经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今年淡出改革重点
  • 科技雷军和小米的三年:曾做好死一回准备
  • 博客爆料人:埃及神庙涂鸦事件说明(图)
  • 读书常委家属枕上弄权:后院(全)
  • 教育大学生赴美带薪实习陷阱:花高价干苦力
  • 育儿河南56岁教师多年性侵10余名小学女生
  • 黄鸣:中国为何没能诞生乔布斯
  • 罗天昊:产业协同 长三角更胜珠三角
  • 冉学东:中投公司的尴尬
  • 张五常:30年前我为何推断中国改制
  • 章玉贵:全球变局中维护中国核心利益
  • 沈建光:告别传统刺激政策
  • 刘步尘:联想正在变成一个可笑的公司
  • 张茉楠:安倍经济学本质是泡沫经济学
  • 西向东:中国社保收入应该一刀切封顶
  • 陈虎:该不该庆幸中国经济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