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永志:推进城镇化首要创造高质量就业

2013年05月07日 10:42  新浪财经 微博
“中国新型城镇化学术论坛暨2013年春季城市建设论坛”于2013年4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中国新型城镇化学术论坛暨2013年春季城市建设论坛”于2013年4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中国新型城镇化学术论坛暨2013年春季城市建设论坛”于2013年4月22日在北京召开。上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

  以下为演讲实录:

  侯永志:各位下午好!很高兴能到这里来跟大家交流一下关于城镇化的一些看法。

  刚才张所长已经说到我们在中心领导的领导下正在开展这样的研究,这个研究应该说成果还没有公布,我也不能代表科研组来讲我们的研究。我们发展部去年完成了中心的一个重点课题,是关于城市化若干典型问题的研究,我想在这里把我们的研究得到的基本结论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想说的第一个事就是当前阶段城市化主要的任务是什么?我们知道十八大之后、特别是今年以来关于城市化的讨论已经非常的热闹,铺天盖地的论文报纸上到处都是。

  我们现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这是我们研究需要思考的问题,过去三十多年来我们的城市化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市化推进的速度也是比较快的,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的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2000年以后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3%,这个百分点后面是什么?就是1000万人口每年要进城的。

  到了2012年我们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经到了52.6%,应该说这个水平我们感到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差距的,因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大概是80%左右,不仅仅是跟发达国家有差距,跟上中等收入国家相比我们也是有差距的,因为上中等收入国家它的平均水平是60.6%,中国现在也是一个上中等收入国家了,我们的水平是52.6%,差了五六个百分点。

  从长远来看,毫无疑问中国城镇化还是要推进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推进,我们以什么样的速度来推进?这是需要我们很好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当前这个阶段城市化主要的矛盾可能不在于我们的速度快和慢,而在于我们的质量不高,城市化质量不高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我们可以看一下城市化的产业支撑是不够的,刚才沈颢先生也说了,城市化的有些地方因为没有农业,所以城市显得比较消沉,即使是就业机会很多的地方,比如说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我们也会看到很多人的就业质量是不高的,也就是说在街头巷尾、沟边上摆个小摊卖菜,当然不是说不需要这样的工作,而是说他们这样的工作是难以支撑他们在城里过上像样的生活的。总的来说这是就业机会不够,尤其我们强调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不太够,就是说我们想把人弄到城里来,这个愿望是很好的,如果说我们不能够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那么城市化方面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所以我们觉得城市化质量不高,我们认为是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不多,这是我们的认识。

  城市化质量不高,对中国来说大城市特别的大,而小城市又特别的小,中间环节的城市,比如说一百万、二百万左右的城市应该说发展的不充分,这是质量不高的问题。

  另外我们在城市的总体空间布局上面,有的地方人口至少在目前这个阶段是过度集中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不足以支持这么多的人口,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它的环境问题难以解决,水的问题难以解决。

  最重要的就是城镇化质量不高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很多人进了城以后实际上并没有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我想大家都讨论的很多了,我就不再多说这些方面了。

  我们以后在推进城市化方面应该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城市化质量上面,否则的话我们还继续强调加快,这可能会带来问题,城市化最终反而不能加快。

  所以在目前的阶段要解决这些质量方面的问题,这是我想讲的第一点认识,也就是说当前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推进城市化的主攻方向应该是提高城市化的质量。

  第二个我们城市化的水平到底有多高?因为现在咱们可以看到两个数据,一个就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2.6%的数据,这是所谓的按常住人口统计的城市人口比重;还有一个是按户籍人口统计的,城市化人口比重是35%。这两个可能都不是特别的准确,比方说讲52.6%,把来城里半年的都算上,他显然是不能作为完整意义上的城里人的。35%也不是特别准确,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虽然没有北京的户口,但是他的日子比北京人还过得潇洒、还舒服,所以说35%的这个数据也不对。

  到底是多少呢?我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我们来估计中国城市化真实的水平,我们想的办法是什么呢?也就是说我们是要把目前被统计为城里人的、52.6%的人分类,分类的依据就是根据他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还有一个就是他的收入状况,我们把人进行分类,对于完全享受城里的公共服务的人,他的收入还不错的人,我们给他赋予一个权重是1,而一点都没有享受到城市公共服务的人,工资收入也比较差的人,我们给他赋予0的权重。

  在这样的算法下,我们算出来的城市化率叫加权城市化率,大概就比52.6%的水平要低十个百分点左右,我们可以想象真实的城市化水平大概是百分之四十多。我们算这个还不是一个文字游戏、数字游戏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对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前景怎么看,就是所谓的城市化率还有多少提高空间的问题,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的城市化率最终会达到75%—80%这样的水平,而我们假设这个水平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化的水平的话,现在是百分之四十几,跟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应该有三十多个百分点,这三十多个百分点我们就要考虑它是怎么样来推进的问题,如果说像过去那种速度一年百分之一点几,这可能是有点快,如果说我们说百分之零点八或者百分之零点七的水平觉得还是比较合适的话,那么需要的时间还是很长的。

  所以说我们对城市化有一个总体的判断,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还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因为我们的空间很大,但是不可能明天就能达到80%的水平,这是我们讲的第二点的认识。

  在第二点认识里面还有几个比较细致的问题还需要扩大一点,包括大型城市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峰值水平,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还有一些城市像计划单列市,比如说像南京、青岛,它们的城市化水平应该说也接近了峰值,中国的城市化还有一些潜力的地方,应该是中等规模以下的城市,这是关于城市化水平的一个认识。

  第三个我想跟大家讨论的就是说我们的城市化的潜力何在?咱们现在经常听到这句话,城市化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到底这些潜力在什么地方?我们认为我们观察城市化所谓对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应该是从两个方面来看的:第一个我们要看需求,我觉得这是常规的一个方法,大家讨论城市化、看城市化潜力的时候往往是考虑它的需求问题,比如说进城以后,收入增长以后,他的消费会增加、他的消费习惯改变以后,也会增加他的消费。

  还有就是进城以后,城市可能要为他提供公共设施、要修学校、建医院、修地铁,这些都是从需求方面来观察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实际上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光从这个方面来看,还是要从社会财富创造这方面来看,也就是说从供给方面来看,实际上我们要从社会财富的创造这方面来看。

  城市化对于社会财富的创造是有巨大意义的,刚才张部长已经说了重点在农村,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从对经济贡献的角度,从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角度,城市还是应该起到主导的作用,这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说我们把它叫做结构变化效应,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劳动力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时候,他所创造的财富要比农村多得多,也就是说他的劳动生产率要提高,还有就是农业用地的产出和工厂占地每亩地的产出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它的要素在不同的部门使用的时候效率是不一样的,这是结构调整的效应、结构变化的效应。

  我们感觉到生产要素在成为聚集之后它会有利于我们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发展,现在我们逐步地认识到越来越多的产业体现出所谓规模经济特性,过去一般新古典经济学都假设,就是说要素报酬递减,但是现在我们发现很多情况不是这样的,你会发现要素报酬递增的现象,因为你可以看到为什么大城市越来越大呢?而且工厂现在是越做越大,越大越有好处,实际上现在我们产业的技术经济特性病了以后,它体现出要素报酬递增的现象,当我们的劳动者和资本要素聚集在城市的时候,企业产业的发展就有可能实现它的规模经济发展,我觉得这是我们建城市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

  城市其实也是知识创新的源泉,关于创新的理论也说明你的创新要素越多,那么你创新的机会是越多的,创新的可能性是越大的,像北京这样的地方聚集了这么多的创新研究机构、人才、大学教授,创新的机会就多了,这是这个城市在创新方面的意义,当然还有一些城市在知识传播等等方面的意义。

  所以我们的城市在社会财富创造方面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观察我们的城市所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这方面来看,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决定于社会财富创造的能力怎么样,我们现在有时候感觉到好像是我们加快整个户口制度改革就能推进城市化,其实可能是一种误解,我觉得我们现在还是应该加快发展,因为很多事情不是说你放开户口就能解决的,或者说你放开户口以后可能是带来低质量的城市化,也就是说户口的放开一定要跟社会财富的创造能够相协调才行,否则你就会看到很多贫民窟的出现,这方面需要我们很好的认识,我们目前的阶段还是需要创造社会财富,有了财富我们才能为所有人提供所谓最基本的公共服务问题,这是我们讲的城市化的意义。

  另外我们讲推进城市化,从城市化最大的贡献,需求也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一个平台、一个空间,这是讲得城市化的潜力。

  另外我们报告一个数字,就是说我们通过CGE模型来测算,如果说我们的城市化率提高一个1%的话,那么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概是在0.7%左右,也就是说可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需求的和供给的因素。

  另外城市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首先就是城市化率提高1%,服务业的比重会提高0.2%,服务业的就业比重会提高0.8%,也就是说服务业的效率、劳动生产率是低于制造业的,所以当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没有就业比重提高的多,这是我想讲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城市化的潜力何在,对经济增长贡献何在。

  第四个我想讲一下城市转型的问题,因为这个也是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知道底特律市是出了问题的,底特律市出问题很多人找了很多方面的原因,包括人口结构的问题、政府治理的问题等等,感觉可能最根本的还是产业,底特律市的产业首先出了问题,也就是说当全球化背景下,它的汽车产业要转移了,而它转移出去之后,新的产业并没有培养出来,没有能够培养出像汽车产业这么重要的产业,这样就导致了它的人首先是外流了,那么人走了之后,他们的房地产价格就下来了,税收也就下来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就减少了。现在政府一方面也为人力支持产业的转型,另一方面必然会加重企业的税负,因此它就走了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底特律市就是因为产业的培养替代产业的发展没有搞好。

  在中国现在我们也遇到这样一些情况,过去就有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也曾经面临过很严重的问题,现在我们有些城市也开始遇到这样的问题了,也就是说随着我们的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它过去的那些产出结构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变化了,它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什么呢?转型有两条途径需要跟大家讨论,因为现在很多城市往往是提退二进三,好多城市都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但是我感觉这样的想法不是特别的完全,我认为城市的转型可能会有两条路径:第一条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服务业的高端化,像纽约、伦敦这样的地方走的是服务业高端化的路径,这条路径走起来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它决定于两个条件:第一个首先我们是在什么阶段转型的?如果是在收入比较高的状态下转型还是可以实现转型的,因为我们在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麻烦,比如说需要政府财力的支撑,如果政府没有财力的话,转型过程中的失业问题我们是应对不了的,所以我们讲这种转型是需要高收入阶段才能实现的。

  另外一个条件就是说它本来就处于全球分工的价值链高端,因为它处于优先的地位,因为这个发展对路径的依赖,它的占位好,所以它有机会,那么其他的城市一般很少,尤其像金融业,在现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你要发展成为一个金融中心是不太容易的,因为地盘都被人家占光了,那你怎么办?因为你现在也很难把它的位置给掀翻,这也是很难的。

  另外一个路径可能走的还比较容易一点,就是制造业的高端化,也就是说依托现有的制造业优势,走上了一条制造业高端化的道路,我认为这是可行的,而且对于发展服务业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你怎么样实现服务业的高端化?你首先得有高端化的需求,如果说我们的需求就是理发,再高级的理发也就是一个理发,比如说我们需要做一个高精度的机床,那需要高端的研发,所以说制造业高端化也是有利于服务业的高端化的。

  所以我们总的感觉对大多数大中城市来说,可能转型的主要方向还应该是制造业的高端化,这是我想讲的第四个问题。

  最后一个问题就想讲一下全球城市化的趋势,我觉得全球化的趋势还是有必要跟大家报告一下,因为它很有意义。首先我们看到将来全球城市人口还是要增加的,尽管城市化会带来一些弊端,因为它有经济上的合理性,所以你也阻挡不了它。从2011年到2050年,全球将新增人口23.32亿,城市人口将增长6.2亿,这是一个情况,将来大的趋势是这样的。

  对全球城市化影响的几个基本要素我想跟大家讲一下,一个是全球化,这个全球化的影响在北京已经体现的比较明显了,就是说有很多外国人在北京居住,这是比较明显的,另外就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也会影响全球生产活动的调整,生产活动的布局重新调整之后,城市的布局也会调整。

  还有就是应对气候变化,这个气候变化虽然大家现在有争议,但是它毕竟是作为一个议题存在,它会引导城市向资源和环境节约型的方向发展。

  最后一个影响城市化的因素,各国老百姓对平等的追求和平等意识的增强,这就需要我们的城市要更加具有包容性,比如说我们讲城市化、我们讲资源的利用问题、环境的保护问题,我觉得在技术上往往都能解决的,最难解决的就是我们的包容性发展问题。

  我们看到发达国家的历史,他们早期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充满冲突的过程,当然二战以后由于凯恩斯主义的盛行,社会福利方面的发展,他们的冲突少了很多,即使如此我们在底特律看到的1967年很严重的社会动乱。

  所以城市化过程会有一些包容性的问题,很难解决。我们曾经以为美国人解决的很好,历史上没有解决好,现在实际上他也没有解决好,我们看到了有占领华尔街运动,而且搞了很长时间。所以我觉得在城市包容性发展方面应该是一个最严峻的挑战,它是摆在我们人类面前最严峻的挑战,因为这是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它需要各方面的安排,包括制度合理的安排,我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来安排这样的制度使我们的城市能够实现包容性发展,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务院决定将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体育世锦赛奥沙利文夺冠 中超舜天6轮首胜
  • 娱乐英演员自称杰克逊三子生父愿测DNA
  • 财经事业单位曾试点养老金并轨 5年未果
  • 科技空姐网上代购案重审:一审获刑11年
  • 博客知情者:"毒生姜"打敌敌畏撒六六粉
  • 读书叶群真相:林彪的事都要她当家
  • 教育高校另类毕业照走红:女扮男男扮兽(图)
  • 育儿委会规定小学报名先提供母亲上环证明
  • 沈建光:如何看美国就业市场回暖
  • 白明:美对华限购法案是大愚若智
  • 张五常:马歇尔的失误
  • 叶檀:全球黄金大转移
  • 张捷:辛普森案与朱令案看程序正义
  • 玄铁令:中国式楼市泡沫探源
  • 李光斗:农夫山泉告京华时报该不该?
  • 金岩石:赈灾的经济学思考
  • 林采宜:保增长语境下的中国经济困局
  • 石建勋:中国近期降准降息可能性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