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财经》杂志携手海航集团于2013年4月27日海口举办“探寻企业真实成长”高峰论坛。新浪财经现场直播,在“全球政经变局下的中国宏观经济趋势”分论坛中,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表示,中国的问题不是所谓的银行业或者是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是我们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银行和资本市场严重不发达制约了中国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的发展。
以下是龚方雄讲话实录:
谈到实体经济,我想借助20年一次的机会衷心的祝贺海航过去20多年的辉煌成绩,海航过去20年的辉煌印证了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真实成长的典范。回答你的问题,我先想评论一下前面几位嘉宾的一些观点,我可能跟他们有些不同的观点,首先,我觉得在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瓶颈是在服务业,而且服务业的一个主要内涵是金融服务业,我觉得中国金融服务业是朝阳产业,是应该大力发展的。大家知道,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镜子的两面,这两面相互印称,在中国正是因为资本市场不发达,约束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一个典型的例子,看我们的融资结构,过去30年中国的实体经济怎么发展起来的,靠政府拉动的直接投资,以及70%占总融资规模的银行贷款,所谓的间接投资,这种结构是不健康的。但是我们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难的原因就是金融体系不发达,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像美国,美国的融资结构和我们截然相反,美国70%是直接融资,银行贷款占融资规模只有7%左右,我们中国远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局面。要靠银行支撑中小企业的融资毕竟有局限性,银行贷款的钱是从存款那里来的,不是自己的钱。所以,银行贷款的时候一定要有抵差品的,一定追求一个安全的边界。
所以,中国的问题不是所谓的银行业或者是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是我们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银行和资本市场严重不发达制约了中国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的发展。我们跟美国是不一样的,美国的虚拟经济是过度发展,导致了2008年的金融海啸,引发了所谓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国的问题是服务业和金融行业严重不发达,现在制约了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发展,金融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品瓶颈。我借这个机会表达清楚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陈峰董事长,海航集团发展实业的过程中,海航资本是很重要的,他想做好产业链的连接。
回到实体经济未来发展的动力这个主题,先讲讲国际上的情况,前面几位嘉宾有探讨过去30年和未来30年中国经济成长的动力有什么不同,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阶段的问题,现在谈结构的转型、调整也是历史的必然,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不能用未来否定过去。怎么说呢?30年前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经济处在困局当中,就是要突围,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摸着石头过河,我们是要找突击队,要突围,可以说现在已经突围了,中国现在步入了中产收入、中等收入的门槛。
因为防线被突破了,突击队已经突出去了,全民要跟上,大家一拥而上,这个时候就讲制度、讲规则、讲法制,这是一个很自然的发展模式,在不同阶段的选择的问题。这个事不是过去的发展模式比如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或者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对的,那个时候为什么搞出口导向,因为中国当时的各种成本很低,人力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成本都很低,未来的发展在突围以后,我们从突围式的粗放型的成长变为精细化的成长,精细化的成长主要靠运作。在我看来,依靠的有三点,就是所谓的品牌、技术、资源。主要靠品牌、技术和资源提高劳动生产力,因为进入中等收入门槛了,很多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公司面临着同样问题都是成本的提升,为什么很多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因为劳动生产力受到了制约,没有办法提高,企业就不赚钱。
这个时候的关键是提高赚钱的能力,从这点来讲,我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前景并不悲观,刚才张燕生老师提出的数据很好,总体的经济增速下降了,但是收入水平比增速还要快。这对宏观来讲,对消费来讲,对发展服务业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变局,但是对企业是一个挑战。GDP的成长跟企业的营销成长、收入成长是差不多的,如果工人的工资成本上升了,超过了营销的成长,企业怎么赚钱呢,企业最主要追求的目标还是利润,这样的情况下只能提高通[微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我们讲创新也好、结构调整转型也好,都是离不开怎么从品牌、技术、资源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实现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