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煤电油运情况预示经济运行状况

2013年04月20日 10:47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4月20日,第五届中国企业资本论坛在京召开,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发表主题演讲《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以下为演讲全文:

  姚景源:因为我们是要学习,我来给大家讲当前中国经济的困难。因为你知道困难,知道问题,你就知道为什么要学习,怎么样学习。

  当前中国经济是面对着一个十分复杂的一个局面,如果说我们把中国经济现在所面对的困难,我们做一个梳理的话,应该说中国经济面临着这样几个大的困难。

  第一,我们经济下行的压力和产能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我们的经济是在下行,增长速度在回落,经济要是增长速度下行的话,我们企业利润会受到影响,我们的财政收入会受到影响,我们的城乡居民收入的影响也会受到影响。如果说它再进一步往下掉,我们的就业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就业处了问题,显然社会就会不稳定。所以稳增长是我们宏观经济当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我们要稳增长,我们就要加大投入,我们这边恰恰是遇到产能过剩,我们现在是众多的领域都是存在着产能过剩。你要想化解产能过剩,你就必然要损失一定的增长速度,所以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这是第一,经济下行的压力和产能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

  第二,就是我们现在我们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成本都在上升,我们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我们土地价格在上涨,原材料在上涨,动力能源的价格在上涨,下一步肯定是环境保护成本要大大的上涨,特别是劳动力价格急剧上涨。

  我们这些要素价格的上涨,按照经济学原理应该怎么办呢,应该通过我们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吸纳这些上涨,因为这些要素价格上涨,在经济学上构成叫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我们要稳物价,控制物价上涨,对于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应该是通过我们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去吸纳它。

  我们现在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我们技术进步,我们不能吸纳这些成本要素的上升,所以这是第二个问题,就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成本都在上升,而它恰恰又与我们创新能力不足并存。

  第三,我们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

  第四,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

  第五,我们现在的经济增长,它受到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

  我先从经济下行讲起,我们中国经济现在讲,我们从前年一季度到去年三季度,连续7个季度增长速度往下掉,可能大家单单从数据上看,它还是缺少立体感,有人问我,有没有简单的方法,能够把握宏观经济的基本状况,我说有,我说你可以不光看数据,你就看煤电油运,如果全社会煤电油运紧张,到处拉闸断电,你如果看到这个情况,说明经济在往上上。

  如果你看到我们煤电油运它出现过剩,坏了,煤电油运要是过剩,说明经济往下掉。

  我先说电,大家知道一个常识,我们生产多少产品我们就要消耗多少电,不可能出现用电量下来了,经济增长上来了,这不可能的。我跟企业家讲,你到各个地方去,当地领导跟你介绍他发展的大好形势,你听了以后一定要了解一下他这个地方用电量的变化,如果用电量是往下掉的,他经济增长不可能是往上上,所以你们一定要观察用电量。

  我们全国用电量,我们整个国家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1、2月份这两个月,全国平均一天的用电量是129亿千瓦时,去年12月是140亿千瓦时,我们从去年12到今年1、2月份,从140亿降到129亿千瓦时。

  到了3月份,我们用电量同比经济增长2.1%,其中最主要的火力发电还是负增长。电和经济增长之间有一个关系,经济学叫关联系数,算起来很难,你们也没必要算。如果你要把握的话,就是拿2011年的数做一个样本的话特别容易,我说2011年的数,就给我们每一个人把握用电量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创造了一个天赐良机,我们2011年的时候,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是47万亿人民币,全国用电量是4.7万亿千瓦时的电,两个都是四七,你把这两个四七拼到一起,你立刻就发现一个数据,就是一度电能带来10块钱GDP,这是个经验数据,但是我主张你们记住。这就是学习,就是你记住这个数据,这个数据是个经验数据,它可能会变化。

  但是我们讲节能减排,我们结构调整会有变化,但是我个人认为,三年五载不会带来很大的变化。

  一季度全国生产总值118855亿,一季度全国用了多少电,1.2万亿千瓦时,还是一度电带来10块钱GDP。一度电能带来10块钱GDP,从去年12月一天用电量的140亿千瓦时,降到129万千瓦时,增长增长往下掉多少,你不就好掌握了,不就有立体感了。

  第二看煤,看库存,煤的库存在这里堆着,很有立体感。我们过去08、09、10、11这四年,全国煤炭库存总量2400万吨,但是去年二季度,三个月时间我们煤炭库存增加3700万吨,说明全社会需求疲弱,经济增长往下掉,到去年8月份,煤炭库存是个天量,到现在我们煤炭库存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性的好转。所以煤炭的价格处在低迷。

  我们过去做煤炭的,多少年都是赚了大钱,但是现在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严峻的困难。说明整个经济在往下掉。

  还有一个看物流,你要把握整个经济太复杂了,大家知道一个常识,一定的经济增长肯定有相应的物流量,如果你看到物流是车水马龙,经济增长肯定不错。所以你要研究物流。08、09年我到山东去调研,我调研世界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影响,我就是把山东高速公路主要收费站的材料都调出来,我就来查山东高速公路上卡车通行的数量,轿车不管,你画出图表之后你会发现,山东高速公路2008年上半年卡车数量还是很多的,下半年数量陡然下降,11、12月,卡车数量微乎其微,2009年3月份出现卡车,4月份卡车数量有一个上升的趋势,所以我当时回来我给国务院写报告,我说现在看来我们战胜世界金融危机一系列的措施,我们从09年开始3月份开始见效,你看物流,就能看到整个经济状况。

  物流最管用的看铁路货运量,我们今年1月份铁路货运量3.44亿吨,2月份3.10亿吨,去年2月是3.13亿吨,3月全国铁路的货运量同比还是负的,说明我们现在整个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我们下行的压力仍然比较大。

  现在一个问题,中国经济为什么往下掉?现在大家要把它研究透,应该讲我们经济增长出现下行,最直接的原因是出口受阻,出口出不去。现在世界经济还是一个复苏缓慢,需求不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这样一个状况。去年总理主持召开座谈会,我在总理主持座谈会上我做了一个发言,我们对08年,09年世界金融危机,应该讲它到来的时候我们对它的判断和认识是正确的,所以我们果断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战胜这场危机。

  当时总理也讲,他说我们出手要快,出拳要重,目标要准,作风要实,现在我们过了这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回过头来再来反思这件事情,我们应该反思认识,就是我们对世界金融危机的长期性我们认识不足,我们把世界金融危机当成一场台风,就是它来的时候排山倒海,但是紧接着它就能刮走,这是台风。世界金融危机它不是台风,它来了没有刮走。所以整个世界经济,特别欧洲还处在欧债危机这么一种状态,欧债危机我们还是应该把它看成是08年,09年世界金融危机的一个延续。

  我发言之后,总理在总结的时候就讲,他说他赞同我的意见,现在看来我们恐怕要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我们都要生活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当中。

  去年关于欧债危机有过一场争论,就是我们中国要不要帮助欧洲,要不要救欧洲,有的人说不要管他,不要帮助他,我说不对,我说我们还是要帮助他。我小时候受的教育,是帝国主义一天天烂下去,我们就一天天好起来,你们现在没有这个教育了,因为现在不是这么回事,现在是经济全球化,不是他们烂下去我们就好起来,他们要真的烂下去,我们不但好不起来,我们还都受牵连。

  比如说中国和欧洲经济关系有三个利益,第一利益,欧洲现在是我们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不是美国,第二个利益,欧洲现在是我们中国第一大商品出口地,我们中国每年出口这么多的产品,我们第一出到欧洲。第三,欧洲是我们从国际上引进先进技术的第一大来源地,欧洲和中国经济关系有这样三个第一,我们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商品出口地,第一大引进先进技术的来源地,他现在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我们经济不可能不受影响。

  经济学上还有一个概念,叫出口依存度,你这个国家,你这个地区,你在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程度,出口依存度怎么算呢,就是你这个国家的出口额比上GDP,如果你用这个公式来算中国现在的出口依存度,2011年我们中国出口17986亿美元,把它乘以6.3,就换算成人民币,……0.25等于四分之一,你这样一算你就明白一个什么问题,我们中国这么庞大的国民经济,我们有四分之一以上跟出口紧密相关,就是中国经济这么庞大,所以出口受阻,出口往下掉,我们经济就不可能不往下掉。我们去年4月份,中国出口增长4.9%,前年4月份是24.9%,一年时间中国的出口从24.9掉到4.9,一年出口增长率下降20个百分点。去年7月,中国出口增长1%,你把汇率因素加进来,等于没增长。

  我们前年年底的时候,中央工作会议,两会,我们确认2012年进出口贸易要增长10%,但是一年过去了,我们实际上仅仅做到了6.2%,没有完成任务,没有实现我们的预期目标。

  我们今年也是这样,今年前两个月出口情况还可以,我们有的人有些乐观,但是到3月份,我们一下从顺差转为逆差,我们对欧洲的出口是负10%,美国负6%,从这个角度来说,出口受阻导致中国经济下行。

  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停留到此,我们还要深层次研究,为什么出口受阻中国经济就下行呢,根本还是我们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结构,在这方面我们没有根本性的成就。

  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指导方针,我们中国这么大一个经济体,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点,不可能也不应该放到外部需求上,中国经济应该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我们应该把扩大内需作为基本方针,我们这十多年来有进步,但是我们应该承认,我们缺少实质性进步。

  你如果把我们出口受阻做一个更进一步的分析,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中国出口受阻,但是我们高科技产品没问题,去年一年全国高科技产品出后同比增长9.2%,还是不错的。我们传统产品主要受阻,比如说纺织,服装,箱包,玩具,根本就是我们传统产品的增长方式,我们主要是靠低要素价格,低劳动力成本,生产出来的低价格商品,我们出口,打天下,打世界,中国货便宜,所以我们无往不胜。

  20年前的时候,我到浙江,浙江的企业家就问我,说有没有什么方法,赚钱快一点,我说有,我说非常简单,我告诉你,你现在买一张飞机票,背上照相机,你就到欧洲美国去,你到他们的商场看一看,在他们商场里摆的东西,还有什么是他自己生产的,你回到国内就生产这个东西,然后就出口,保证赚钱,但这是20年前。

  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行了,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各种要素成本都在上升的阶段,比如说劳动力,全国农民工平均工资,2012年2249元,现在在珠三角,没有3000块钱都很难请到人,就是我们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

  我们再看我们周边国家,越南,柬埔寨,印度,这些国家现在都在走我们2、30年来走的路,就是利用低劳动力成本形成低价格商品,然后加工贸易,用低价格商品干出口,和我们过去做的一样,但是他现在像我们过去那么干,跟我们现在比,他有优势了,劳动力便宜,越南一个劳动力的工资现在就相当于我们中国劳动力工资的一半,50%左右。我去年去了柬埔寨,更便宜。我们一起聊天,我发现他们生活很幸福,很多生活都是请当地人,后来我一了解,柬埔寨一个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就相当于我们人民币5、600元。

  我们今天有很多的企业家,这次中国由于出口受阻导致中国经济下行,它就告诉我们,我们旧的这种增长方式,以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应该是到此为止了,没有可持续性。所以我们企业家,我们一定要丢掉幻想。

  我参加达沃斯会我做一个发言,题目就是要把经济下行的压力,把它转化为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动力。这一点对我们每一位企业家至关重要,你一定要读出我们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结构,它是解决我们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的根本途径,这样我们才能解决问题。

  第二,我们在经济增长上,我们一方面更多依赖出口拉动经济,以致于形成了我们的问题,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经济增长又更多依赖投资,一个国家要是长时间大规模的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就要出现三个问题,第一,投资有两重性,你投入的时候它创造需求,拉动经济,所以你建设一个项目,它就需要钢铁,水泥,机械,设备,人工,就拉动了经济。但是投资总有完成的一天,你投资完成了,它就有建设的时候是个创造需求的单位,就变化了提供供给的单位了,它就有产品了。一个国家要长时间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就必然要形成大量的生产能力。

  我们国家现在就是这样,我们过去长时间30多年我们以来投资拉动经济,产生需求,经济增长,但是我们同时形成了大量的生产能力,你消费没上来,所以产能过剩就摆在我们面前。比如我们钢铁,9亿吨产能,7亿吨产量,过剩2亿,水泥过剩3亿吨左右,电解铝现在是2700万吨的生产能力,去年生产2000万吨,我们就这样一个状况,我们是93%的企业亏损,钢铁全行业亏损289亿。光伏2011年的时候,10年全行业毛利率30%,11年降到10%,去年全面亏损。

  为什么出现产能过剩这个状况?合理的产能利用率应该是85到95之间,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产能过剩。我前段时间参加我们一个同事的姑娘结婚,让我说两句,我一想这个孩子我看着长大的,我就说了,我说我们现在是正处在一个产能过剩的年代,什么都过剩,现在惟一短缺的就是好姑娘,你看这孩子今天还出嫁了。

  为什么现在产能过剩呢,就因为过去长时间以来投资拉动的原因,消费又没上来。

  第二,长时间以来投资拉动,我们大量的投资靠贷款,我们从1949年到2011年建国62年,我们62年发了55万亿人民币的贷款,2008、09、10、11这四年,我们就占了28万亿,一半。这些贷款又靠发票子,我们广义货币M2,到3万亿,我们1036100亿,我们现在是金融领域存在潜在的风险,这是第二。

  第三,国民收入分解成两块,一块是积累,一块就是消费,你积累率不断的提高,势必就导致消费率下降。中国经济线一条是积累率,逐年上升,就导致消费率逐年下降,积累率逐年上升,把我们经济增长拉起来了,但是消费率逐年下降,所以经济虽然增长了,老百姓还有意见,大家还不满意,我们这个社会还不和谐,甚至不稳定。显然这也不行。个

  怎么办呢,还是要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力,第一你要解决消费者有钱,没钱不能消费,为什么我们十八大讲,我们2020年城乡人均收入要翻一番,就是倍增计划,为什么提出倍增计划,因为你要想扩大消费,让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力,首先要大家有钱。

  我们十八大又进一步提出两个同步,我们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要和国民经济增长同步,劳动者报酬提高要和劳动报酬提高同步,我们过去没做到,我们过去差了两个百分点,未来增长收入是非常重要的。

  有了钱你还得让大家敢花钱,有了钱不一定敢花,这取决于他对未来支出的预期,我们社会保障不健全,我们那么多的问题,老百姓有那么多的后顾之忧,所以他有钱也不敢花,他想我老了怎么办,有病怎么办,孩子结婚房子怎么办,上学怎么办,一系列的问题,他没办法。他就放弃了眼下的近期消费,本来他应该这笔钱应该现在消费,但是由于保障不健全,他不敢消费,把钱存到银行去,变化自己未来的保障。

  我说中国一个怪现象,我们这面天天讲扩大消费,消费就是上不来,那面银行存款不断增加。中国的银行储蓄存款,千万不要当成财富性的存款,我们其中是社会保障不健全,它是保障性存款。我们一定要完善保障,更大家一个良好的预期,这样大家才能敢于消费。

  第三,还得让大家放心消费。我们市场秩序,假冒伪劣,有毒有害,大家不敢放心消费。我在中央电视台批评政府部门,我们有的政府官员讲,三一五都出来了,衣冠楚楚,你们应该给全国人民道歉,你们应该做的事情没做到啊,还给我们什么指示。

  我们有一个领导同志说,中国食品99%是好的,这水平太差了,食品怎么能99,食品必须100%。我在中央台说,我说我举一个例子,我今天请你们监管部门到我们家吃饺子去,你们都来了,我告诉你我们家这锅饺子99%是好的,就一个有毒,你们谁敢吃。

  有一个数大家可能知道,春节期间中国人到海外买东西就花了5000亿,为什么,就是我们现在这种状况大家不放心。所以显然扩大消费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下一步,我觉得我们看到困难,提高忧患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断的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要追求实实在在的增长,人民日报找到我让我解读一下什么是实实在在增长,我说什么叫实实在在的增长,首先应该是物质财富增长的增长,我们现在有些增长物质财富没增加,数字上去了,这不叫实实在在的增长,甚至这个楼修了,再扒了,再修,这也形成GDP,数也都上去了,但是物质财富没有增加。

  我们到2020年,我们要想实现大家人均收入倍增计划,翻一番,首先大家注意,我们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得翻一番,物质财富不翻一番,我们收入翻一番了,那不就靠发票子,这不就导致通货膨胀,到2020年收入翻一番,物价翻两番,你翻它干什么。

  所以第一一定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要靠劳动生产力提高,要靠创新,创新靠学习。

  我曾经批评过电视台,地方台,各位到后半夜你们把电视机打开,各个频道都讲什么,除了卖假药的就是买股票的,这让我们国家就富强,我们何必还那么辛勤的劳动,干什么。

  所以中国经济最大的问题,还是要振兴实体经济,十八大报告有八个字,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我觉得这八个字写进我们的党的报告里非常重要,只有劳动和创造才能改变我们的面貌,实现我们的民族富强。

  第二,应该是经济增长的负效应,最低的增长。经济增长有负效应,但是我们现在的问题,我们负效应太大了,我们高能耗,高污染,我们治理这个污染,我们所支出的费用比增长带来的还多,这不得不常识。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十八大一闭幕,中国就进入雾霾中国,北京1月份31天26天雾霾,这种状况能叫实实在在的增长,能叫科学发展吗。所以我说美丽中国,我们美的地方不富,富的地方不美啊。

  第三,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实实在在的增长,应该以民生改善为导向的增长,有些地方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结果增长上去了,民生没改善,老百姓还在骂街,这样的增长有什么用?所以我们增长一定要以人为本,要从民生改善这个角度去增长,显然我们未来要真正做到物质财富增加的增长,经济增长副效益最低的增长,改善民生的增长,我们把方向定到这里,我们凝心聚力,这样我们全面小康的目标就能够实现。我就讲这么多。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央决定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体育中超-周挺替身救主国安1-1人和 舜天0-1
  • 娱乐港媒曝曾志伟和妻长期分居 20年没行房
  • 财经地方密集拜会铁老大:盼加大铁路投资
  • 科技工信部:智能手机不得预置五类恶意软件
  • 博客朱令律师声明 吴征:投资电影入围戛纳
  • 读书邓蓉详解:1968年邓小平专案组成立记
  • 教育高校命案让人惊愕:同窗相煎为哪般?
  • 育儿5岁男童遭女幼师掌掴全身多处挫伤(图)
  • 张化桥:企业分红的坏处
  • 李罗力:国五条错在哪里
  • 谢百三:美国人打仗的第二天买黄金
  • 占豪:反弹目标在清明节前缺口
  • 股市风云:突破长阳为主升启动创造条件
  • 股锋:反弹无法动摇股指继续探底
  • wu2198:下周股市将加速上涨
  • 罗天昊:铁路提速不可因人废事
  • 姚树洁:H7N9疫情的初步分析
  • 叶檀:地方债危机倒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