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口头改革严重透支政府公信力

2013年03月31日 12:40  新浪财经 微博
“第二届岭南论坛”于2013年3月31日在广州举行。上图为财新传媒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胡舒立。(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二届岭南论坛”于2013年3月31日在广州举行。上图为财新传媒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胡舒立。(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二届岭南论坛”于2013年3月31日在广州举行。财新传媒总编辑、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胡舒立在演讲时呼吁政府尽快出台改革顶层设计,认为口头改革的局面已经严重透支政府公信力。

  以下为演讲实录:

  胡舒立:谢谢主席,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就中国经济的新时期、新动力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主要围绕改革的策略谈谈看法,我的题目是改革要有长短板,去年提出这一主张,写了自己的社评,今天这里展开谈谈。

  坦率的说,去年11月“十八大”后以及今年两会后,中国社会各界对改革的期待非常的强烈,有普遍的看法,新一届的领导从党内到政府的调整完成了,应该有好的开局和新的气象,“十八大”后到现在必须要有新的行动,中国过去这么多年来,改革说得多,做得少,说得很精彩,但是行动跟不上,年复一年,口头改革的局面严重透支了政府对改革的公信力,甚至有人对政府推动改革的能力和公信力产生了怀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改革的紧迫性,但是现在中国社会冲突加剧,环境成本上升,经济增长出现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体制制度因素带来的根本性的制约,因为政府过度的干预,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因素长期扭曲,财政资源大幅度的向国有企业倾斜,创新的民营企业遭受政府歧视,盈利能力大幅度下降,中国经济很难找到新的增长动力,扭曲的局面继续下去,不改革的成本过于高昂,大家都知道改革非常的痛苦和困难,我想公众还是觉得非改不可,改革的期盼非常的迫切。

  当然因为深水区的改革非常的复杂,利益根源盘根错节,因此改革需要充分的准备,要做顶层的设计,当前普遍认为今年秋天的三中全会可能会拿出顶层设计全面改革比较完整的方案。这就牵涉到两个问题,顶层设计是长期的工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长期准备的系统工程,比如吴敬琏教授说,年底三中全会要拿全套改革的方案,现在就要动,现在进行得怎么样,最近北京召开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坦率的讲,我们没有从这个会上看到顶层设计进展的详细情况。当时是预测今后的经济形势,讲得信息量最大的内容之一没有涉及到顶层设计,应该有广泛的布局和对外的披露是重要的。顶层设计也是为下一步整体改革做必要的准备,改革的策略不仅仅是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策略。对重要的改革,形成一揽子的改革配套,例如1993年底的三中全会后,1994年宏观经济框架的改革,短的推进。对于确定方向建立共识的基本改革,需要鼓励基层创新,以点带面,对于不符合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着手进行改革,尽快确定改革的方针,改变环境激发改革动力。这些方面我们觉得眼前必须要有作为,空间广大,时间紧迫。对中国而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有一个副产品,中国人意识到不可过度的依靠外需,不能过分的强调国际经济低迷导致的困难,对增长的影响非常的担心,因为从多种的指标来看,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在近中期不会动摇,中国的出口不会像之前那么强劲,但是仍然会非常的稳健,不能过度的依靠外需,就应该以我为主,作出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准备,例如资金和价格资源的改革是迫切的,汇率改革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间,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相对上升,国际固定货币单位为稳定汇率付出巨大的成本,过多的资源投入到对外经济中,给中国经济增加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目前的汇率走在正确的方向上,主要的是排除杂音,不犹豫和踌躇的完成改革。

  金融的改革看得清楚,除了资金的改革,还有资源价格的改革,稳步推进资源性产品为重点的价格改革,但是现在好象为了“稳步”,已经稳到没有感觉或者是过慢,之所以改革过慢,有的时候是部门官员改革意愿不强,缺少足够的动力,或者是国有企业抵制,导致改革延迟。资金和资源价格改革的意义,营造更加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价格市场化后,就没有继续管制的依据,市场才能进一步的放开。

  当然资金和资源价格的改革不能代替企业的改革,这一块的重点就是要激发民营经济的创造力和活力,一方面让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要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不能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新36条民营企业投资开放后,要做的事情是非常多。另一方面,为了给民营企业创造更好的条件,坚定的维护民营企业家财产权,要处理好重庆的积案,不回避,让民营企业家有信心,要在面上将工作铺开的时候,对媒体公开,随时报道进程,让人们看到希望,让民营投资建立信心。说到改革实施,最近有比较积极的动向,就是国办发的22号文,也就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方案的通知,实际上是有具体的时间表,一直到2017年那个部门做哪些事情都有改革的部署,可以看得出,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在去年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是想好的,而且不是空话。这里面有一些引人注目的地方,比如直接让行业协会和政府机关在今年内脱钩,使行业协会变成自律性的组织,年底前,主要的社会组织实现民政部登记,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措施。明年夏天实现不动产的联网,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是为下一步的阳光法案创造基础的条件,我们非常赞赏公开透明和改革的想法,还有包括工作,用路线图和分工表的方式公布,也希望能够看到更多这样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也要承认这样的比较罕见和非常好的办法,这样的举措推出后,社会上很积极的反应并不大,为什么?主要是公众还是在强烈的等待行动,而且比较重大的行动,非改不可的改革是真正触及既得利益,而且是惠及多数人的行动。

  总之,我们认为在改革的议题上,空谈吴国,实干兴邦,从现在起,将“十八大”焕发的新风气和改革的具体举措,为改革铺路。改革要有近期和远期的配合,不等不拖,当前特别需要让人民可检测的改革行动,表明政府的改革承诺是可信的,干好今天就是为准备明天,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乔晓阳:不许对抗中央者任香港特首
  • 体育范佩西造乌龙曼联7连胜15分领跑 曼城4-0
  • 娱乐陈凯歌忆张国荣:人戏不分做到头了
  • 财经北京楼市新规:京籍单身限购一套住房
  • 科技深圳IT制造晴转阴 大企业裁员潮来袭
  • 博客袁伟时:农村悲惨生活 云南白药的秘密
  • 读书袁世凯权谋与厚黑:中国病人
  • 教育80后弃200万年薪回国创业 一年赚1亿
  • 育儿北京10所名小学幼升小面试题大汇总(图)
  • 谢百三:复旦优秀男女为没有两套房分手
  • 马光远:国五条将成房地产调控的分水岭
  • 石建勋:世界为什么需要金砖银行
  • 姚树洁:银行暴利股票暴跌之惑
  • 罗天昊:中国也需要一场西进运动
  • 刘杉:金融全局收缩起步
  • 陶冬:银监会管得住理财产品吗
  • 章玉贵:银行业亟需增强市场化盈利能力
  • 冉学东:民生领域的改革为何难推进
  • 马宇:习近平北京调研出租车被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