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贤:设立亚洲货币基金 促人民币国际化

2013年03月31日 10:42  新浪财经 微博
“第二届岭南论坛”于2013年3月31日在广州举行。上图为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二届岭南论坛”于2013年3月31日在广州举行。上图为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二届岭南论坛”于2013年3月31日在广州举行。上图为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

  以下为演讲实录:

  陈云贤:尊敬的明康主席、苗圩部长,各位嘉宾、老师和同学们,今天谈谈我个人的想法和观点,这就是中国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是这种战略机遇期应该在新时期有新的解读,根据国际工业化进程的理论,我们整个的经济发展是沿着经济项目到资本项目的转变,在此过程中,经济项目的不断发展伴随着我们的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等不断的提升,一直到资本项下的有效推进。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讲,整个的发展应该是金融贸易、一般贸易服务等等,我认为新时期重要的战略机遇既包括扩大内需,转型升级,也包括提升环境,高端服务,走向国际,基于此围绕今天所谈的“新时期、新动力”,我就新金融讨论我所思考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中国是否具有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金融道路,大家都知道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乃至西方世界出现了金融危机,由此就有了1933年格拉斯法案,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进行分业经营和管理,上世纪八十年代,世界排在前十位的金融集团,美国只有花旗集团,其他的主要是在日本以及欧盟,因此就有了1989年摩根的提案,国会要求出现混业经营和混业管理的行业,九十年代分业经营和管理风起云涌,1999年美国通过了格雷姆法案,同意金融机构旗下成立子公司进行跨业经营和跨业管理,大家知道这十几年的分业经营和管理,出现了2007至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由此就有了2010年的多德法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法案,在分业经营和管理的基础上,又对相关的金融业务也就是对银行、证券、金融、保险、期货有了投资操作的界定。1983年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行使职能,1995年我们颁布了商业银行管理办法,实施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一直到2003年银监会下属的银监局正式的完成,也就是说2003年中国才真正完成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局面,但是在此时也就是我们实施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道路时,美国开始了混业经营和混业管理,也就是我们刚刚完成分业十年的阶段中,我们的榜样,我们的示范又重新走回了原来的道路,中国怎么办,如果说中国要走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道路,大家知道商业银行有非常明确的资本核心率的要求,由此有了巴塞尔协议1、巴塞尔协议2、巴塞尔协议3,我们知道从资本核心率的中心来说,会引申到银行的职能,大家都知道整个金融有三大法宝,公开市场操作,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但是在发达的市场上,贴现率作为历史金融法宝引申到央行的职能,已经在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进入到M2的要素,将资本市场的个人投资者进入了M3考虑的要素,也就是告诉我们央行的职能,集中在商业银行的同时,逐步的扩展到资本市场跟保险市场相关业务监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央行在此过程的职能是否要继续扩大。再比如说,在整个金融监管的过程中,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我们思考这种管理体制进一步的完善,比如说存款保证金,存款保险公司的设立,再比如说货币基金投资的设立,从而有效的调剂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等等。这就是我们在思考新时期,新金融,到底中国继续走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道路,还是也搞混业经营、混业管理的道路,还是一个时期一个阶段才实行的。

  思考的第二个问题,如何借助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让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上有更多的话语权。

  大家都知道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乃至之后,借助与世界经济格局、经济格局、政治格局的变化,美国牵头为主设立了世界银行[微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并借机收购了欧洲的国际清算银行,从而在世界上的几大金融机构被美国占了主要的份额和起到了重要的话语权。随后美元作为国际主要的结算货币,形成了一大货币。大家知道去年和今年量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美国带头实施,我们通常所讲的货币战争的概念引申出来,中国人民币正在走向国际化,在此过程中,国际的外汇储备、资本储备,亚洲占了世界的60%,其中中国又是主要的。我们借助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能不能也进行思考,设立有重要话语权的开发银行,能不能设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以之相连的使人民币作为国际主要的结算货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我们在金砖五国的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到和带头成立金砖五国的开发银行和货币基金组织,这应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和重要的作用,我们借助这一过程,更多的希望亚洲是否也可以成立货币基金组织等等相关的金融机构,从而促进人民币在国际的经济事务中作为主要的结算货币之一,从而不断的发展。

  第三个问题,如何借助粤港的合作,有效的推动珠三角金融改革长期发展。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广东的金融,继上海、北京等地相互联系,互相促进,同时又有别于他们,具有广东特色的金融方式发展,这就是国际金融产业,科技金融,民生金融等金融,我们将国际金融摆在第一位,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在深圳的前海、珠海的横琴、广州以及南沙不断的进行金融的布局。大家都知道,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国际金融摆在第一位,这就是由于广东珠三角与香港比邻,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如何在CEPA的优势下,粤港金融合作,促进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并由此互动粤东西北,促进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广东经济建设。我们在思考的着眼点之一是,人民币国际化,现在在海外的现金流方面已经超过了1万亿元,其中70%在香港,也就是说7000亿元现金的香港,作为离岸是否可以回到在岸投资、在岸贷款、在岸理财、或者说粤港之间的人民币离岸到在岸是否可以有资金拆借的市场,为了进一步资金的便利和成长,有效的促进和发展,我们是否可以思考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在岸结算中心,有效的解决大量人民币离岸的资源,促进当前转型升级项目投资加快发展的势头。如果这一步有效的推动,我们认为在广东珠三角的金融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按照国家各方面的相关政策措施,有效的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且真正的将国际金融和粤港合作的这张牌,将各项的实际工作中推向新的台阶。这就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战略机遇的内涵,按照这一战略发展,广东的经济和国家的经济应该在新的时期有新的动力,实现新的跨越和新的发展,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乔晓阳:不许对抗中央者任香港特首
  • 体育范佩西造乌龙曼联7连胜15分领跑 曼城4-0
  • 娱乐独家披露:张国荣经纪人落泪追忆哥哥
  • 财经北京楼市新规:京籍单身限购一套住房
  • 科技深圳IT制造晴转阴 大企业裁员潮来袭
  • 博客袁伟时:农村悲惨生活 云南白药的秘密
  • 读书袁世凯权谋与厚黑:中国病人
  • 教育80后弃200万年薪回国创业 一年赚1亿
  • 育儿北京10所名小学幼升小面试题大汇总(图)
  • 谢百三:复旦优秀男女为没有两套房分手
  • 马光远:国五条将成房地产调控的分水岭
  • 石建勋:世界为什么需要金砖银行
  • 姚树洁:银行暴利股票暴跌之惑
  • 罗天昊:中国也需要一场西进运动
  • 刘杉:金融全局收缩起步
  • 陶冬:银监会管得住理财产品吗
  • 章玉贵:银行业亟需增强市场化盈利能力
  • 冉学东:民生领域的改革为何难推进
  • 马宇:习近平北京调研出租车被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