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行政审批机制造成产能过剩问题

2013年03月31日 10:12  新浪财经 微博
“第二届岭南论坛”于2013年3月31日在广州举行。上图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苗圩。(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第二届岭南论坛”于2013年3月31日在广州举行。上图为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苗圩。(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第二届岭南论坛”于2013年3月31日在广州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苗圩在演讲时表示,行政审批机制造成产能过剩问题。

  苗圩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的范围,象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尤为明显。

  他分析称,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如何化解矛盾,苗圩表示,当务之急是严格市场的准入,推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联动,严控产能的无序扩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缩现有的产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但是从长远来看,要尽快改变依靠行政审批的管理方式,转向更多的依靠落实和强化规范政策标准等措施,加强引导和监督,从源头上遏制企业进入产能过剩的阶段,积极推动完善市场机制和减少政府的干预,加快要素价格形成的机制和资源税的改革,规范各种投资优惠的政策,形成对地方和国企的有力约束,从体制机制上消除企业进入的动力和推力。

  以下为演讲实录:

  苗圩:尊敬的刘明康主席、徐少华副省长、许宁生校长,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第二届岭南论坛,今后的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经济社会的新要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全面的部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明确的政策导向。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论坛对围绕新时期、新动力的主题,探讨如何通过发展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很有意义,借此机会,我就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业转型升级谈几点思考与大家进行交流。

  第一,努力促进工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城镇就业的主渠道,是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增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同时促进工业的转型升级,也必须以稳定增长为基础前提,按照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余下的8年我们要有年均7.5%的增速,工业也要维持7%到8%左右的增速水平。相比较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工业10.5%的平均增速,7%到8%的增速并不算高,但是问题是,现在的国际国内的环境已经今非昔比,从国际上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进入了第六个年头,全球经济仍然没有走出危机冲击的灰霾,深层次的矛盾和影响在不断的显现,经济低迷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常态,加之贸易保护不断的加剧,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和新兴经济体加快发展的双重挤压,我国出口形势很难回到过去良好的增长势头。

  从国内来看,消费方面,我们的消费力在持续的下降,最终消费的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明显的减弱,我国的消费力从2000年的62.3%下降到2011年的49.1%,其中居民的消费力由46.4%下降到35.4%,远低于世界平均70%和60%的水平。

  在投资方面,2011年我国投资率高达48.3%,世界的平均水平只有22%,继续提高投资率既不合理也不现实,当前我国经济个位数增长的情况,将会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常态。特别是资源环境因素加剧,人口红利不断削减,工业存在关键的核心因素缺失,自主品牌缺失的问题,要实现7%到8%的增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当前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

  1,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投资的合理增长对保持一定经济增速尤为关键,其中民间投资又是社会投资的主体,也是最具有活力的部分。对于提高经济总体的效益至关重要,2012年在全社会36.5万亿的固定资产的投资中,民间投资占有61%,相比2011年增长了23.4%,较全部投资快了4%。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意见,外界称之为新36条,今年各相关部门出台了42项的实施细则,各地配套了一批政策措施,对激发民间投资的活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我们也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信市场方面做了具体的安排和部署,现在正在顺利的展开。但是我们也坦率的说,虽然中央已经提出两个毫不动摇的思想,而且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社会的认识并不见完全一致。包括究竟是国退民进还是国进民退,包括外资和中国的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要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放宽市场的准入,严格程序加以引导,特别是作为中小企业的管理部门,我们想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民营资本的发展是两个高度相关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会形成国内外社会上下广泛的共识,我们将在去年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加大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到位。促进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事实上也是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2、加快完善政策环境。实事求是的说,现在的实体经济和工业发展的环境很值得担忧,突出的问题是成本上升过快,税负偏高,利润偏低,2012年规模以上的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5.3%,80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利润率仅为0.04%,受此影响,社会资本不安心投资于实体经济,连很多民营的工业企业盈利后也不甘心将资金继续投入到工业行业,早期是拿去炒房炒股,现在是去发展民间的借贷,发展工业,发展实体经济必须创造实体经济的平均投资回报率,不明显的低于虚拟经济的条件和环境,我们要积极的探索,结构性的减税减费,抵消一部分的成本上升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同时改善金融、信贷、交通运输、服务等等,降低实体经济融资物流的成本和税费的负担。特别是降低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

  3、大力培育信息消费等新型的消费。

  近年来随着,通信信息技术的创新,日新月异,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消费形态,形成了巨大的信息消费市场,而且深刻的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行为,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初步估算2012年我国信息类的消费规模已经达到1.1万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21.5%,如果考虑到产业的关联,信息消费每增长100元将带动GDP增长337元,简单的算下来,随着ICT技术的进一步的发展,今后几年信息消费完全可以带动数万亿元的消费和十万亿元GDP的增长。这还需要进一步的做大量细致的工作,也需要国家层面上尽快出台综合型的政策措施。

  第二,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是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和完善体制机制的办法,化解过剩的产能,通过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来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通过技术改造来提升产业的素质。

  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的服务业,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加强新兴市场的发展。重点谈其中几点。

  1、产能过剩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度的产能过剩有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然后现阶段我国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已经超出了正常的市场竞争的范围,象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尤为明显,我们认为产能过剩的原因主要是体制机制、发展模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比如一些领域的价格机制不完善,扭曲了投资的行为。推动起来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设滞后,以集中审批,管控竞争行业发展的方式已难以抑制产能的过剩,这种情况下,正常和非正常的产能过剩叠加在一起,经济出现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就被放大,成为目前严重的矛盾。化解矛盾当务之急是严格市场的准入,推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环保政策联动,严控产能的无序扩张,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缩现有的产能,推动企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的集中度,但是从长远来看,要尽快改变依靠行政审批的管理方式,转向更多的依靠落实和强化规范政策标准等措施,加强引导和监督,从源头上遏制企业进入产能过剩的阶段,积极推动完善市场机制和减少政府的干预,加快要素价格形成的机制和资源税的改革,规范各种投资优惠的政策,形成对地方和国企的有力约束,从体制机制上消除企业进入的动力和推力。

  关于提升工业的盈利的问题,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是基础能力十分薄弱,主要工业行业都存在着产业基础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关键的基础材料核心的基础零部件,先进的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缺失四个方面,4G是整个工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工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当前基础制造力薄弱,已经成为提升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不仅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安全,对国防安全造成了重大的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去年和财政部共同进行了研究,并在今年启动了工业强机工程,将以发展4G产业为目标,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公共服务平台示范项目为抓手,组织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一条龙的公关,着力解决一批重大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缺失问题,加快以提供基础服务核心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用5到10年的时间使我国工业基础迈上新的台阶,今年以解决重大工程,重点装备卡脖子问题为主攻方向,探索有效的方向和途径,重点解决装备和电子信息产业的相关问题,

  3、突破核心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发达国家并非在所有的方向跟我国有非常突出的技术优势。我国完全有可能在一些领域凭借技术储备以及国内市场容量大的优越条件取得竞争性的优势,我们将依托国家科技专项和重点工程集中支持航空发动机和新能源电池、高性能集成电路重大的公共性领域突破技术瓶颈掌握核心技术,需要承认目前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仍然很大,短时期内难以撼动发达国家的地位,提升创新地位要充分的利用好国际创新的资源,同时充分的发挥我国市场大的优势,注重加强商业模式的创新,注重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尽快的提升我国工业总体的科技水平。

  第三,大力的推进工业绿色低碳产业。

  当前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能源资源消耗大,产出的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我们现在制造业总量和美国不相上下,我们从2010年变成了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大国,但是我们的能耗总量是美国的2.5倍,同时我国还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时期,能源资源消耗刚性的需求还将进一步的增加,13亿人口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所消耗的资源即使是使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规模也是前所未有的。面对内部的压力和挑战,加快推进绿色低碳的发展,确实是刻不容缓的。

  我们认为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工业绿色低碳的发展,坚持实施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破解能源资源约束和缓解生态压力为出发点,树立设计、开发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的理念,强化技术和标准的支撑。健全激励机制,探索绿色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加快突破一批绿色低碳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体系,促进生态和能源的和谐发展,在此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目前政府和企业两者的节能减排的责任没有区分得很清楚,国家节能减排的指标已经分解并落实到各级地方政府,各级政府也都在积极的抓好落实,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的主体责任不突出,积极性没有充分的显现,在这些方面应该参考和借鉴安全生产的相关经验,政府的主要责任是监管责任,企业才是承担任务的主体责任,其中还要发挥好行业协会的作用,应该尽快的建立企业层面绿色低碳发展的约束作用。

  二: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的应用,什么样的技术水平决定什么样的生产方式。科技是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研究显示技术进步使得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度长期维持在38%以上,重金属污染防止新能源开发、污泥处治方面缺乏核心的技术,下大力气发展节能减排技术,发展信息工业技术对节能减排的支撑作用。据全球气侯组织预测,2020年运用普及信息技术帮助其他行业减少78亿吨二氧化碳,减少全球15%的碳排放,大力加强通信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支持工业企业建立企业的能源管理中心,推动全国的节能减排信息技术的建设。

  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转变政府的职能

  重点加快形成能够充分反应资源环境成本的要素价格体系,倒逼企业树立资源环境的成本理念,形成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在动力,做好能源的调配工作,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当地的新能源发展方式。加快建立健全,包括能耗限额、节水节地的标准,强化指导作用。目前工业用能指标体系相对是比较完善的,大部分能耗标准的限定值和准入值偏低,所有的工业行业没有相应的用水和用地的指标,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推动问题尽快的解决。

  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入融合。

  去年以来,国际社会上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讨论非常之多,认为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融合加上能源新材料、生物等领域的技术突破可能引发新一轮产业的变革,国内对此也有很多的观点。尽管新的科技和产业革命何时发生,挑战和机遇是什么等等,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可以肯定的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必将对其他新兴技术产业起到催化的作用,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孕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为历史的原因,中国没能抓住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机遇,面对新一轮产业革命不能再次错过,切入点就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入融合。

  近年来我们在推动“两化”融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在区域、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上,开展试点示范,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两化”融合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水平,与我国经济社会的水平相比差距都还不小,主要表现在信息化仍然处在局部应用为主的阶段,不同行业的水平差异较大,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仍然没有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以宽带网络技术为主,近年来宽带网络自己跟自己相比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跟国际水平的差距还在拉大,2010年我国的宽带普及率仅仅为11.7%,远低于发达国家25.1%的现状,落后的差距从2005年的10%扩大到13.4%,互联网接入的家庭比率现在是30.9%,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国际电信联盟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在国际上的排名是78位,比五年前还后退了一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的警觉,高度的重视。

  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两化”融合,要坚持基础先行,产业支撑,应用导向,安全围绕,基础先行就是要大力的坚持宽带网络技术,有线和无线并举,信息高速公路提前部署好,宁可适度超前,也不要因此影响我国的后续发展,去年工信部和发改委制定了宽带中国的政策和实施报告,现在上报国务院等待审议,同时我部从去年开始实施了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今年又实施了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技术,加快提升宽带的发展水平,与此相关,我们还将加快TD—LED的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三网融合,产业支撑方面用好软件和集成线路发展的新18号文件的政策优惠,加快发展现代信息产业体系,重点支持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新兴显示物联网等一批信息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

  大力发展应用电子和工业软件,在应用导向方面,就是要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和融合创新。加强典型应用的试点示范,引导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加快提升技术装备和信息流程,全面提升生产的技术水平,推进制造业和商业模式的创新,所谓安全围绕就是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安全问题,应用突出,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中,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管理,健全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公关,推进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共同的努力,我们将认真的贯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主题主线,不断的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的进展,也希望大家对于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乔晓阳:不许对抗中央者任香港特首
  • 体育范佩西造乌龙曼联7连胜15分领跑 曼城4-0
  • 娱乐独家披露:张国荣经纪人落泪追忆哥哥
  • 财经北京楼市新规:京籍单身限购一套住房
  • 科技深圳IT制造晴转阴 大企业裁员潮来袭
  • 博客袁伟时:农村悲惨生活 云南白药的秘密
  • 读书袁世凯权谋与厚黑:中国病人
  • 教育80后弃200万年薪回国创业 一年赚1亿
  • 育儿北京10所名小学幼升小面试题大汇总(图)
  • 谢百三:复旦优秀男女为没有两套房分手
  • 马光远:国五条将成房地产调控的分水岭
  • 石建勋:世界为什么需要金砖银行
  • 姚树洁:银行暴利股票暴跌之惑
  • 罗天昊:中国也需要一场西进运动
  • 刘杉:金融全局收缩起步
  • 陶冬:银监会管得住理财产品吗
  • 章玉贵:银行业亟需增强市场化盈利能力
  • 冉学东:民生领域的改革为何难推进
  • 马宇:习近平北京调研出租车被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