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3月25日消息,第14届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近日在北京召开,作为外方联合主席的西门子股份公司总裁、CEO罗旭德(PeterLöscher)与新浪财经对话时指出,在中国做生意最艰难的是思维模式(Mindset )要跟得上中国速度,才能与中国市场相协调。
“中国在以不同的速度发展,每次来到中国,总会有新发现。你需要确保公司行动与中国一样快,有这样的思维模式才能让我们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充满信心,拥有这样的思维模式才能在中国取得成功,不光是技术优势,还需要有正确的心态。”罗旭德说。
他表示,思维模式要跟得上中国速度,才能与中国市场相协调。他个人很喜欢中国速度,但是高速发展意味着需要勤奋的态度。
谈到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后美国等提出重振制造业,以吸引制造企业回流。罗旭德则认为无论在什么时候,第一条规则就是靠近市场。
他表示,目前世界更加扁平化、联系愈加紧密,由一国生产向他国出口已经不适用了。所以很难区分“在岸”或是“离岸”的工业。西门子的策略是“轴心和连接线”,即对西门子来说,德国、美国以及中国是核心,以在这些国家的技术、资源辐射到周边国家。
罗旭德提供了一个创新于中国却成了全球受欢迎的产品案例。他表示,对于新兴市场里大量的中低端用户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复杂的功能和昂贵的价格,而是“够用”的功能、经济的价格和简单可靠的产品性能,其中相当重要的是产品价格。
于是西门子提出了S.M.A.R.T。创新(Simple 简单易用、Maintenance friendly 易于维护、Affordable 价格适当、 Reliable 可靠耐用、Timely to market 及时上市)的概念和系统化的执行。
据介绍,这项创新本来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没想到SMART的产品不仅受到中国客户的青睐,美国、日本和欧洲的客户也有这样的需求。举例来说,目前西门子医疗在上海和深圳工厂设计制造的SMART系列产品就在有同样需求的新兴市场国家打开了销路。其中,西门子在上海生产的CT,有70%销到国际市场。
罗旭德认为,在跟上中国速度的同时,还同样需要关注中国成本。通过学习和改进、团队作业甚至颠覆性的创新,以中国式的成本来竞争同样关键。(洁琳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