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于2013年3月23-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在“重塑中的国际能源格局”分会场上,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博凯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以下是部分发言实录。
博凯慈: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我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在这里进行发言,能够加入来自油气行业各位巨智进行发言,我感到非常荣幸。相比来说,巴斯夫的规模没有那么大,在四位重量级油气公司老总发完言之后,我还是倍感压力的,但是我决定还是更多的关注整个能源供给和构成当中需求的问题,看一看如何解决全球能源问题。
我们知道中国政府已经建立了这样的目标,在“十二五”中说,单位GDP能源消耗能够降低16%,怎样才能达成这个目标呢?为什么对这些挑战还是相对乐观呢?有几个解决方案。第一个是在工业生产领域,第二是消费品的生产和使用方面,这边我更多的谈石油化工领域,因为巴斯夫也是化工公司。
我们知道在过去,我们能够通过技术引进把能源使用效率,能耗效率大大的提高,在过去30年间,我们基本上把能耗提高了两个乘数以上的效率。在这个过程当中,单位能耗下降了四倍以上,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也有这样的机会,用最好的可得技术来取得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更高的能效。对于中国来说,现有的设施需要进一步的升级和改造,这样才能够实现能效提高的目标。
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呢?首先我想说,这个行业有进一步创新的潜力,同时我们也要设置合理的鼓励创新的激励体制,在欧洲我们已经有这样的体制了,我们称之为ETS,排放交易系统,主要是针对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不是一个完美的体制,但是至少可以提供一个样本,让市场在自由的定价过程当中像商品一样定价,从而对能源的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一个方面,环境标准方面以及执行,在中国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但是我们不需要进行特别快的,一蹴而就的,同时对社会具有特别大影响的变化或者是变革。因为中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当中的发展目标不可能通过中国整体发电能力的削减而达成,所以不可能进行特别大幅度数量上的减少或者约束。对于化工产业来说,我们的产品在生产太阳能光电池板方面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还有发电,或者是风电厂当中都是广泛使用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希望产品的生命周期当中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能源的使用。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确保生产产品的过程化学材料需要量大量的减少,目前相比十年前有了1/2的减少,对中国来说,消耗了全球建筑行业40%的能源,因此建筑方面能耗的减少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2013年底之前,中国还要再建1400万平方米新的楼宇,相当于整个芝加哥办公楼的总量,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保证这些建筑是智能的,更加智能化,而且是环境友好型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需要更多新型化工材料为原材料的新型材料的应用,包括隔热、无排放的材料等等。
中国现行的十二个五年计划当中,新材料行业也是中国七个新型支柱产业之一,也值得我们大力的发展,我相信我们必须要做出大量的努力来进行能源的节省,提高能效方面做出巨大努力,不然的话,就很难达成未来能源发展的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首先要建立以市场为准的体系,给能源还有二氧化碳和其他的排放设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同时还要进行所谓的智能监管,尤其在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对相关的标准有效的执行。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希望相关的变革不是干扰性的,破坏性的,而是渐进的,逐步完成的。谢谢!
提问:
我是中金公司的孔庆(音),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想问博凯慈,对于中国的石化行业来说,乙烯这方面好象和中东制造商相比,竞争力在不断的削弱,你认为中国最大的消费化学品为主的制造商来说,他们有什么样的选择呢?他们是应当转移进行海外的生产还是进一步扩大产能,还是其他的选择?另外是关于页岩气的问题,我想问在座的各位,你们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非传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工作,你们给中国这样的公司有什么建议,尤其是在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包括页岩气这样的非传统能源开发方面有什么建议?
博凯慈:
谢谢你的问题,事实上这也是中国现在非常关注的问题。首先我想说,中国未来石化行业,化工行业当然是有前景,有未来的,虽然来自中东的竞争正在日趋激烈,但是谈到乙烯,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品,它可能不是唯一需要的产品或者是物质,我们可以更广的看所谓化工原料行业,不仅仅是关注乙烯裂解行业。对于中国来说,采用新的技术,更接近你的消费者,尤其是化工品运输方面有物流成本的问题,同时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朝向下游市场,在这个过程当中,产品本身也要向下游移动,不是生产简单的聚合物就足够了,可能要生产更复杂的,更符合下游或者类似于半产成品的化工产品供消费市场使用。
傅赛:
你的第二个问题,我想对于壳牌来说,已经分享我们在页岩气开发方面的经验了,第一个,我们要知道中国自己的地理条件是什么,需要用什么样的特殊技术,在美国的经验来说,至少在美国要打50到60口井才能知道整体组成情况。在中国我们有40口井预勘探的计划,首先你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进行全面的开发。
第二,那些所谓非技术的风险,就是在页岩气被开采出来之后的风险是什么,包括当地的社区,包括运输的问题,还有和当地社区进行合作。尤其当你要进行打钻工作的时候,你需要得到他们的理解或者谅解,你并没有造成掠夺式的开发等等。在北美,我们学到很多经验,我想可以应用在中国,比如说对于农民,对于中国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他们的关注都是类似的。
思文凯:
除了刚才傅赛先生说的之外,我只想补充一点,我们知道北美土地所有者不仅仅拥有地表的土地,同时也拥有地下土地开采权,而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土地所有者只拥有表面的土地,而地下的部分是由国家或者政府所有,所以在美国很大的推动了页岩气开发方面的融资,而政府在相关许可和监管体系方面也做的工作很快,很高效,这也是加速了美国页岩气开发的重要原因。
杨华:
对于中国的页岩气,我想讲三点,第一,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的页岩气储量很大,只是需要时间来逐渐开发出来。第二,我们过去其他地方学到的经验,首先要应用成熟的技术,包括水平钻孔,多层裂解技术。第三,建立合适的基础设施也是迫切的问题。市场是现成有的,所以有了一个合适的时机选择之后,中国的页岩气会发展的很快。
马哲睿:
可能我会更多的关注第一个问题,我同意刚才巴斯夫先生的说法,关于中国化工材料的发展,包括美国和中东乙烯裂解装置的竞争等等,在我的演讲当中大家已经看到了,在全球范围来看,虽然现在有大量的能源方面革命,但是总体供需状况没有变化。对于欧洲来说,可能他和中国的情况就不一样了,还有俄罗斯也是这样的,可能他们面临中东的竞争是现实的,如果不采取实际的行动,相关行业就无法生存了,到2018年,2020年之前必须要做出相关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