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于2013年3月23-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在“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寻找新的动力与平衡”分会场上,国务院发展中心研究员陈昌盛认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将很快出现。
以下是文字实录:
陈昌盛: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很高兴借这么好的机会介绍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刚才刘主任对我们整个研究的概况做了介绍,我是想着重从需求和产业角度做一个细节方面的观点的介绍,大家都知道作为中长期研究很少有人从需求角度出发,一般都从供给角度出发,都是关注劳动力、资本、技术,很少有人关注需求,因为我们做需求常常是短期分析,为什么我们这个项目这么重视需求?是因为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有一个重要的现象观察,我们观察了很多工业化国家,我们发现都在11000—12000国际元的时候会下降,这就会让我们思考为什么供给条件差别比较大的情况下,经济上的增速会表现出同步或者同时点的下降?这就需要我们思考需求,这就是说工业化本身可能传达的是一个需求的东西,是需要我们在中长期里关注的,这就是我们这项研究很突出的特点。如果把工业化理解成修建一座大厦的话,这个大厦样子可能不一样,但是这个大厦需要钢筋、水泥,需要内部装修,这些大概的工作,甚至需求,是有相同点的,所以这样粗浅的现象观察和理解,我们认为需求分析可能将是在我们未来展望中长期中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东西,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追赶型国家,因为我们在学习别人怎么干,所以这个很重要。
第二点,强调一下我们需求里面,大家看重了一个房地产问题,现在在中国舆论界有一个观点,认为我们城市化率还很低,我们房地产还有很大空间,我们还需要很多房子,那我们就需要回答我们是不是需要那么多房子?我们发现当一个国家经济增长高速趋于结束时,这个国家房地产跟城镇化率关系不稳定,而跟他20—50岁人口峰值关系很稳定,大概20—50岁人口峰值之后的17—20年房子建设高峰期会出现。我们大概的观点认为,我们的峰值性建筑每年大概需要1200—1300万套房子,我们房地产投资峰值大概在2015年左右会到来,虽然我们房地产总的空间还有,但是不要对房地产强大动力有过多的奢望。第二看看基础设施,大家现在在说城镇化,城镇化潜台词就是基础设施,我们基础设施到底还有多少?我们不可否认还有很多,但是从历史上看我们基础设施相对高峰期其实已经过去了,整个投资里面看基础设施高峰期已经过去,但是从总量上还有很多需要做,但是将来的作用是需要一个新的议题。汽车是一个亮点,中国汽车正在进入普及期,但是高增长的速度正在往下走,我们预测到2015年我们汽车保有量大概达到1.6亿辆,2020年达到3.2一辆,当然中间还要考虑到出口,总体来说汽车是未来看的最清楚的,就是汽车将是一大亮点,到2020年我们汽车年内产量接近4000万辆,然后我们的出口也会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
现在看看出口,过去出口对中国的贡献很大,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中国自身出口也面临向上产业升级跟发达国家直接竞争,同样的低成本环节有很多兄弟朋友们在跟我们做同样的工作,就是说两头挤压的问题日益突出,而我们产业出口竞争力确实出现了需要重新提升的紧迫。所以我们预测未来中国出口还会保持较快的速度,但是20以上的高速增长一去不复返了,可能未来增长就是10左右或者略高,这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当然这个增长过程将会与我们GDP规模相适应。
下面谈谈产业结构。其实现在大家都在关心我们高投资、高出口的结构,在产业结构上会有什么体现,其实如果大家关注2012年的数据,我们产业结构其实在这轮金融危机以后发生了内在变化,我们预计我们长期期望的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格局很快就会实现,但是很遗憾的是当这个格局出现时我们增速确实要下降。农业有个规律,农业人均的食物摄入量有3000大卡的规律,亚洲地区可能略低一样,那么我们未来粮食生产还是保持较快增长,但是由于直接的口粮消费和非直接粮食消费比例发生变化,非直接粮食消费会大幅度的增长,那么紧张关系会进一步拉紧。制造业我们现在是处于相对稳定中,但是升级之路挑战很大,我们工业占GDP占比的峰值在“十一五”期间已经过去了,我们工业再想进一步在GDP占比再上已经可能性不大,未来工业总体是稳中走向的过程,而且像冶金、建材这些产能过剩的行业,我们估计在2015年左右整个峰值就会出现,总量上就不会有太明显的上升。而机械、电子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上升比重还会不断提高,到2020年后才会出现稳定。
最后看看服务业,服务业作为一个主导产业很快就会在中国大的格局中出现,目前来看中国的服务业正处于与工业并行的发展阶段,但是现在出现了一些快速的结构转换的过程,我们预计在十三五整个期间服务业占比会突破50%,到2022年这个比例大概达到55%左右,当然我们其中有一个涉及金融系统的问题,我们现在金融系统看起来利润很高,但是里面问题也是很严重,我们现在的金融系统和现在集中资源办大事的粗放式的增长模式相匹配,未来金融系统的改革将挑战巨大,如何适应我们向创新制度转换的金融支持是很重要的挑战,但是国际看这个过程金融业发展一定会很快,所以金融业发展空间依然很大。从服务业的划分来看,未来社会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是未来增长的巨大空间。
总体来说我们未来经济是结构更好的经济,但是相对来说速度会下来。我的汇报就是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