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制改革再前进分会场实录

2013年03月23日 11:48  新浪财经 微博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于3月23日-25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医疗体制改革再前进论坛全景。(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贾景涛 摄)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于3月23日-25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医疗体制改革再前进论坛全景。(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贾景涛 摄)

  新浪财经讯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于3月23日-25日在北京举行。以下为“中国:改革开放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峰会——医疗体制改革再前进”分会场文字实录。

 

  主持人:

  大家好!我是礼来制药董事会主席、总裁、首席执行官;美国医药研究和制药商协会主席李励达。美国医药研究和制造商业协会代表美国所有制造商。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研究一下医疗体制改革的再前进。今天非常高兴能够请到几位专家和我们共同一起研讨这个话题。首先我介绍一下各位嘉宾:

  瑞士再保险公司董事长康浩志;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白重恩;

  诺华公司首席执行官江慕忠;

  安泰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首席执行官薄立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

  今天各位专家都是非常高端。首先请各位嘉宾做介绍,接下来进入问答环节。目前在医疗行业由于人们收入不断增加,已经带来了很多挑战,我们的国家要做出非常多的项目来进行医疗方面的的改革。2009年中国开展了医疗改革之后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尤其是资金方面,在覆盖农村方面做的非常好,有8亿农民接受了医疗保险的覆盖。从这个过程当中,从2009年到2012年过程当中能够看到医疗覆盖不断增加,而且对于公共医院的设置进行更好的改革。我们的政府能够使得一些比较穷困的人口接受医疗覆盖。第二个重要的改革部分是关于私营企业,我们的政府特别希望能够把商业保险也纳入到医疗改革过程当中,政府也希望各个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比如说对于公立医院的改革,等等。另外私营企业,包括一些私营保险公司也特别希望能够参与到整个过程当中,满足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的需求。

  所有的这些努力都能够使得中国越来越多的对于我们的人口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国医疗体制改革是非常有野心的,当然这和中国经济不断增长和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希望有可持续的发展。第一开始我们说了关于中国医疗改革大的方向。下面请葛教授跟我们分享他关于医疗改革方面的想法。谢谢!

  葛延风: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荣幸利用今天的机会在很短的时间里面简单谈一下中国医疗卫生体系改革的进展以及下一步需要努力的方向。

  从2009年中国政府颁布医改方案到现在已经4年,这4年来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由于内容涉及很多,我这里只能简单罗列一下。比如公共卫生不断强化、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展非常迅速,目前城乡居民三种医疗保障制度基本上实现了对所有城乡居民的全部覆盖,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也在稳步发展,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目标得到落实,国家确定了基本药物目录,要求基层机构都使用这个目录,这个目标也是很顺利的实现了。

  再就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全国17个试点城市加上一些省份自己确定的试点城市,进行了不同领域的改革的探索。例如北京,探索实施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其他地方也采取了其他不同措施。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应该说进行了很多改革探索。

  第二个大的方面,这几年政府对医疗卫生投入大幅度增加。当时确定医改时,中国最高领导人明确提出来三年新增政府财政投入8500亿,事实上三年累计超过了10000亿。从2012年以来,又进一步推进有关制度建设,例如建立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出台了基层体系运行新机制意见,出台关于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的指导意见等新的政策。另外在投入方面,温家宝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补助由25元提高到35元,(人均)。通过这三到四年来的医改,确实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明显缓解。

  虽然进展很大,但是我们认为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中国在医药卫生领域进一步改革的空间还很大,挑战还很多,任务非常坚决。有三个内容:

  一是各项具体政策都有很大调整和改革空间。换句话说,我们的很多政策还不完善。例如公共卫生领域,整体防控能力不强,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服务比较薄弱,医疗服务系统和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之间结合不够好。在医疗保障领域虽然我们实现了几乎对所有人的全面覆盖,但是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制度,不同制度之间待遇水平差距大,不可替代。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另外医疗保障系统对于服务系统监督和管理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来看,不同地区发展还是不平衡的,另外在全面增加了政府投入的同时,一部分基层服务机构机制转换相对滞后,激励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前有的地方发现当改革了收入分配制度之后,有些地方反映出人员积极性下降。

  在药品领域,基本药品公共品属性有待强化。在其他国家基本上这些采取免费提供给老百姓的方式。而目前基本药物只是搞了零差率,另外在生产、流通等等领域也存在着问题。

  公立改革方面,长期形成的不合理的激励机制导致医院过分追求利益,医患冲突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有布局不合理、盲目扩张等问题依然存在。

  另外宏观体制影响进一步显现。我们提出来要让全体老百姓能够公平享受医疗卫生服务。但是从财政体制来看,现在中央和地方在医疗卫生领域财权和实权关系,如果要推进均等化,那么这些方面都需要调整。从现有体制来看,对推进有关服务的均等化还是有比较大的影响。

  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在涉及到医药卫生管理的部门很多,当然这次政府机构改革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存在着管理部门过多、职责不清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是在不少问题上仍然有不少分歧,所以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凝聚共识。这个理论在理论界、学术界还有很多了,当然分歧有些是涉及到宏观问题,比如在医疗卫生问题,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力量到底是什么关系。政府在“管”和“办”的问题到底怎么协调。分歧不少。除了宏观问题之外,在微观领域也有分歧,比如不同类型的服务和产品,它们的属性怎么确定。政府边界到底在哪里。投入到供应方为主还是给需方为主,医疗机构之间到底更多强调竞争还是分工协作,激励机制如何选择,评价标准如何确定,等等,很多问题上还都是有分歧的。

  除了这些以外,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变化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突出。去年中国人均GDP已经到了5400多美元,进入到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从国际经验来,到了这样的阶段,老百姓对于健康需求、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高。

  另外我们面临快速城镇化和人口流动的增多,这样公共卫生压力更大,对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也会有新要求。还有快速老龄化,大家知道受中国特殊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中国正在经历人类社会其他国家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老龄化。老龄化是福不是祸。我们发展经济就是让人们更健康、更长寿,但是毕竟它会对医疗卫生带来很多压力。其他的像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它在给疾病防控和治疗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会给筹资带来压力。

  我认为首先要坚持已经明确的改革方向,还有更重要的是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选择制度和政策。前面我谈到了,我们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当中有很多分歧,但是这些分歧我觉得更多的它不是目标层面的,而是工具层面。我们首先要明确目标到底是什么,再说选择什么样具体的政策。目标就是强调公平性、卫生宏观绩效、一定要强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关系的和谐。在基本策略选择方面,也必须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无论是按照医药卫生内在规律还是按照中国特定国情都必须继续强调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最后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为什么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为了老百姓健康。但是我想大家都清楚,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我们忽略了其他一系列的影响健康的因素,只是关注医疗卫生,比如说老百姓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喝不到干净的水、吃不到安全食品,光强调这一点没有意义。所以要形成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并且要通过相关政策予以保障。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葛部长。为我们进行了非常精彩的演讲!下面请下一位演讲者发言,

  薄立倪:

  早上好!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数据。目前中国人均寿命是73岁,而美国是78岁。

  我们要知道,中国人均寿命是从40多岁增长到现在的,这是非常伟大的成就。美国和中国的区别是什么呢?美国对医疗的主要关注是减少疾病以提高人民的福祉。如何带来更有效的医疗改革?我们看一下数据。我们如何提供医疗服务的融资,我们要看到医保贡献的部分、大家储蓄率、医疗保险的贡献率,尤其是看到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已经所占医保的比率,尤其是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这个比例得到极大的提高。如果我们看看中国人口分布以及疾病分布比率、传染病分布比率,会有有意思的趋势,我们要提高相应医疗技术及医疗设施的建设。

  首先要提高相关医疗设施基础建设,这有利于我们更加关注人民医疗卫生的提高以及疾病传播趋势。现在全球有各种各样先进发达的医疗技术,有多种工具可供选择。我们也很高兴看到中国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更好的来采取先进的医疗技术,我们在中国是指日可待的,而且这是一个值得鼓舞的趋势。

  我们再看看中国人口情况、疾病分布率以及传染率。可以得出的结果是相应的医疗服务的改善和疾病的治疗水平是一致在不断的提高的。中国一直在取得进步,如何更好的应用现有的医疗技术?是应该在整个医疗体制系统从上至下的整体推行这个方案,这样才能减少医疗(尤其是疾病)支出的比例。在美国每年医疗支出是2600万美元。我想在中国这个支出应该是相应的,甚至是更高的。

  在任何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老龄化人口(65岁以上)的比例最高。所以融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如何为医疗服务提供有效的资金保障。所以如何选用最合适的技术用最高端的技术建设自己的基础设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看一下中国面临的挑战,也就是相应的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士和医生的匮乏。我想提倡一种团队作战的方式可能更能有效的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医疗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难题。

  首先我们要关注患者的需求。他是我们一些体制改革的中心和焦点。这样我们才能根据需方的要求,对供方进行有效的改革。我们要进一步鼓励中国各种多样的医疗手段的应用,包括中国传统中医、针灸等等有效手段。在美国,中医等其他补充治疗手段是非常缺乏的。所以中国应该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医疗以及疾病医治的体系,并且采用团队作战方式。在治疗病人的时候,多种手段多管齐下才能更好的治疗疾病,同时为全民提供更好的、经济的、有效的治疗方式。

  这就是我的演讲,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薄立倪先生。

  江慕忠:

  大家好!我想简单说一下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和如何与私营部门进行合作能够更好的帮助中国实现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我们很高兴得看到在过去十年中国已经实施了世界上最有效的医疗改革,而且中国的医保覆盖率也从30%提高到了目前的全民医保。这是一个非常令人瞩目、惊叹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医疗改革也没有增大人民的基本支付的负担。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惊叹的成就。我们也进行了一些专业医疗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相应的医疗负担也降低了20%,而传染性疾病负担也下降了72%,这都是非常令人惊叹的数据。比如说由呼吸性疾病导致死亡也下降了95%。实际上由于痢疾、白血病发病率也降低了很多,这也令我们非常惊叹。

  当然中国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城乡医疗水平不均衡以及非传染性疾病治疗(包括糖尿病等疾病)正在迅速攀升,和我们要为13亿人口提供更加有效的医疗服务。要解决这个问题,作为诺华集团,相信政府和私营部门可以进行更好的合作来推动医疗体制改革。首先中国应该培育并且鼓励创新。我想应该让中国更多的病患者更好的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尤其是得到世界上尖端的医药成果。在这个方面中国政府已经做出了很多令人瞩目的工作,包括医疗审计体制改革(尤其是提高了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一些创新和质量提高的水平)。当然我们认为在这方面有更多的工作可以做:例如在临床实验申请程序上仍然可以加快,这可以提高中国的竞争力。另一个方面,要鼓励公平定价和招投标管理。我们现在的决策机制不仅要关注于药的价格,更要关注到为病人和全社会带来的福利。

  另外一方面,我想骄傲的说,诺华的一个基因一直就是创新。我们一直和中国政府、中国合作方进行了很多行之有效的项目。我们在上海建有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之一,而且我们专注于研究中国特有的疾病,因为我们主要的目标是为了靠近中国患者,解决他们特别的需求。我们在四川省、新疆省也进行了一些新的项目,和当地政府合作发展了“健康快车”的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是培训当地医生和学生,这样他们就可以把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医疗习惯传递到当地,目前有40万小学生、高中生得到了相应的医疗卫生基本知识的普及。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做更多,我们应该更多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另外我们更应该关注于成果、结果。这样要实现更好的成果要减少相应的医疗水平的障碍,尤其是在提方和需方之间提倡更好的互动,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更多医疗患者结果的数据。而且我们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如果能够得到相应成果的医疗结果的数据,能更有效提高医疗水平。这样就能节省钱。举个例子,例如在加拿大我们有一项目是慢性阻塞肺病项目,我们研究了相关结果,通过两年互动合作,把住院率成功降低了25%,医疗支出也降低了35%。另外一个例子是,我们在俄罗斯和当地某省政府进行了高血压合作项目,通过试点项目我们发现高血压的控制率从30%提高到了60%。现在我们在和中国新疆省政府进行一个类似的项目,主要是为了防治高血压的,在2012年9月开始,双方共同合作设计一个有效方案来预防和诊治高血压,我认为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试点项目,我们将把它推广到中国的其他区域。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江慕忠先生。现在请白院长进行演讲。

  白重恩:

  谢谢会议组织这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对深化医改的想法。因为今天的时间很短,所以肯定说得不会全面,我只是强调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

  首先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到底是什么样的目标。刚才葛主任也提到。首先是为全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医疗保障有利于城镇化和人口的流动;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我特别想强调,中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差别也很大,所以我们必须不能搞“一刀切”,应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改善医疗服务者的激励;改善制度相关环境以释放其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的能动性( 如果他们被制度约束住,不能做他们应该做的事,就自然不能达到效果);营造有利于学习和创新的环境。

  有了目标就要有措施。关于医疗保障这些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覆盖率超过了95%。但是还是有一些方面我们可以改善。比如说居民参保地要在居住地而不是户籍所在地。现在有一个问题是,有些农村居民没有在他居住的地方购买保险,而是在户籍所在地购买保险,这样对他们来说非常不方便,我们需要在政策上有所调整。比如说新农合以家庭为单位参保的要求,比如说父亲在城镇工作而母亲和孩子留在农村的时候,因为农村买保险必须以家庭为单位,所以父亲自然在农村买保险,就不在城镇买保险。

  另外就是大病保险,现在已经开始做,希望在这方面加大力度。补充医疗保险,企业现在是可以来为职工提供补充医疗保险,但是事业单位不能为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提供补充医疗保险,这个也是一个问题。为服务提供者提供激励,最主要的方面是支付方式。支付方式影响了服务提供者的激励。这里要特别考虑,我们不仅要为医院提供对的激励,还要为医生提供对的激励。比如药品零差价,使得医院没有机会从卖药中赚钱,但是医生仍然从卖药中赚钱。尽管有了药品零差价,但是药品价格比药品提供商的成本要高很多,所以有些药品提供商直接给开处方的医生以回扣。但是怎样的支付方式最好?这是非常难的问题。我建议让各地来做尝试。怎么来尝试呢?让各地医保部门有更大权力跟医疗服务提供者协商最佳的服务方式。我觉得这点非常重要。

  另外医保部门如果它自己现在的能力还不足够,医保部门应该可以委托商业机构来帮助医保部门管理医保,这样就可以尽快提高医保部门和医疗部门共同来管理好医疗的能力。另外就是考核和监管。我们很多监管需要加强,考核应该有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考核指标体系,然后把考核的结果公之于众,只有这样子才能够给医生、医院有更好的激励。提供服务的制度环境,公立医院管办分开很重要,另外给予医院更大自主权,改善医院法人治理机构、人事制度,只有这样子才能便利医疗资源流动。另外保证非公立医院和公立医院之间的公平竞争。公立医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他们的思路很难跳出过去的框框,如果让私立医院(包括国外投资的医院)带来新的模式,有利于创新。所以最后一条是鼓励外资设立医疗机构。

  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白教授做的精彩演讲。最后一位演讲嘉宾是康浩志先生。

  康浩志:

  非常感谢各位。非常高兴能在这里跟大家做演讲,我来自于瑞士再保险公司的。这里要更多谈一些数字。(PPT)这个幻灯片也许大家看过了,是关于中国老龄化的部分(我们叫做“老龄人口”)。65岁以上的老人到2050年会达到4.4亿(在中国)。看一下70岁、80岁以上的老人,这个数字就将会是非常惊人,所以我们要花一点时间看一下中国的医疗改革以及长期医疗保障的问题。这些都与我刚才说的数字密切相关。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面临现在的这些进展?我刚才想说的一些话,刚才各位演讲嘉宾也说过了,所以这里不得不重复一些话题。

  我觉得,对今后在中国的医疗改革而言,我们要有三主要的方面:

  首先是融资渠道多样化。现在人们自己的支付部门在中国还是比较高的。而私人的医疗保险则是比较有限的,刚才大家也都说过了。为了有一个可持续的系统我们必须有一个多样化融资渠道。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能够看到关于费率方面的比较。在医疗行业的融资,事实上也和一个国家的体系、文化是相关的。在美国、欧洲各个国家,这种融资的渠道是非常不同的,当然和中国的也是不同的。中国保险的人均密度以及覆盖率应该说和其他国家相比都是非常低的。我们有一段非常路的要走。我们期待中国将很快的达到欧美的水平,但是无论如何能够看到这里的数字,中国目前覆盖率非常低。

  其次是提供成本有效的医疗。我们要能够控制整个的成本花费。无论是美国、欧洲这些国家在这方面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说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这些非常重要。当然也要对公众进行教育,例如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营养。同时要纳入不同保障项目、教育项目鼓励这方面的发展。

  第三,医疗行业和医疗服务必须要有多方参与。在这里我特别建议是,有更多利益相关人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更好的中国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务。比如个人保障服务、常规治疗、私营医院、小诊所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不光由政府建立公共医院,而是要更多的由非政府机构、非利益群体以及更多样化的私营部门,必须要组织全社会的力量参与进来(不管是地方上的还是全国的、地区的、私人的、NGO的、政府资助的力量),都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对整体医疗服务做出贡献。当然我们这些利益相关者要共同一起进行协作。

  刚才给大家所看到的这些数字基本上都是由政府进行资助的,所以特别希望有各方面的参与。我的总结是,各种融资渠道必须要多样化;成本有效性必须提高;利益相关者以及多渠道的参与。这就是我的演讲,非常感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康浩志先生。我现在觉得我当主持人当的非常成功,因为我们有15分钟的时间进行问答。首先我来问一些问题,然后请各位观众提问。

  最后一位演讲者和葛先生都谈了多利益相关者的解决方式,比如说政府、NGO、私营企业都要联合起来。在中国这方面的医疗改革,政府和私营企业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应该如何进行?

  葛延风:

  这个问题在发展过程当中需要政府、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包括即使在特定领域里面也涉及到很多利益相关方,确实需要大家很好的合作。而且这两年中国在医药卫生事业发展过程当中也一直强调这样的一个原则。但是具体到,比如说怎么样在哪个领域如何促进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我认为这问题太复杂,很难一下子讲清楚。比如说仅就医疗服务来讲,涉及到医患之间的关系,服务系统内部涉及到“医”和“药”之间的关系,还涉及到医疗保障和服务系统之间的关系。或者从政府内部来看,还涉及到不同政府层级之间的关系,很难一句话讲去除,这需要分特定领域、特定问题再谈如何更好的动员各方参与。我觉得这个问题一下子很难回答。

  主持人:

  非常感谢。现在我们也邀请各位观众来提问。

  现场提问:

  能不能解释一下关于资源分配?比如说美国是怎么分配的,尤其是关于年龄不同段,比如说美国医疗资源分配在年龄之间是怎么分配的?

  薄立倪:

  5%的人口在美国大概花掉了美国总资源的50%卓有。如果我们看一下慢性病的情况,现在已经占到了整个体系的75%左右。现在我们总共的使用是570亿美元左右,因此在美国还是非常不平衡的。在过去10年中医疗负债达到了16万亿,我们并不能够完成所有的负债,如果在分配方面做得更好大概能够把负债减低至少20%左右。所以说在整个体系当中,我们特别希望通过政治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使得这些问题得以解决,但是这些问题也都是非常困难的。我们特别不希望中国学习美国这些非常糟糕的经验,在过去几年当中我们也看到了美国所出现的问题。

  康浩志:

  我想说得是,美国医疗保险和其他的任何一种保险都是不同的。首先我们的保险制度它是关于保障的。如果说到5%的人口,就把50%的钱都花了。这个事情应该是牵扯到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是,对于我们来讲要了解各个国家情况的不同,要从体系的角度尽多的减少风险。服务的提供以及产品的提供,比如对于残疾人、一些相对更健康的人究竟如何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提供服务体系,这需要有一个非常好的体制建设。所以这就是我刚才说的成本有效性、服务提供有效性的事情。

  薄立倪:

  现在是34%的人口有慢性疾病,这方面需求非常巨大,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34%的人口慢性病如果继续发展下去,这样成本支出将是非常高昂。所以预防、早期诊断永远比发现疾病之后再进行治疗会更加先进。在美国,对于慢性病的治疗以及预防和诊治相应的管理做的不是太好。

  主持人:

  谢谢!我想问一下白教授。今天我们在中国看到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体系的变革。整个变革的规模和速度都是非常惊人的。今天早上我们听到了“到2040年中国的人口以及相应疾病负担会比美国还要大。”您对中国未来如何进行医疗改革才能解决医疗需求(尤其是居家医疗改革和服务方面)?谢谢!

  白重恩:

  老龄化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而且对中国经济和社会每一个方面都会有影响。如果我们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的话,以减少老龄人口医疗的支出并且提高成本效益性,我们将会面临非常巨大的问题。很多人都已经指出了我们医疗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过度供应,服务过度供应(由于机构重复)。很多时候我们更多依赖于公立医疗服务,他们得到了很多的政府补助。我想这是一个改革的方向,这个方向必须得到改变。

  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觉得我们应该采取多重政治改革、更新的政策引入。因为我们看到医院本身也是卖药的,它在信息方面是一个不对称的状态,它可以从药厂直接进药,那么医生就可以得到一些相应回扣,得到一些“激励”。在中国支付系统运转的仍然不是太好,这方面医疗服务改革和药价公平定价应该得到解决,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解决医疗服务的困难,尤其是为老龄化的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我想,医疗服务的提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现场提问:

  我想向在座的各位专家提一个问题是,中国民族医药在中国卫生资源中占有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医疗和保障有没有什么规划和发展以及实施方案?在欧美国家有没有这样的打算?谢谢。

  薄立倪:

  在美国有相应的对人口的统计,不同民族它的人口组成对医疗的需求,我们是一直非常紧密的观察和跟踪这些数据。所以我的演讲一开始指出数据非常重要,通过观察以往的数据可以得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未来问题的一些方案。

  江慕忠:

  解决民族医疗卫生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看看中国的医疗问题的话。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上海进行了很多不同研究,比如说胃癌、肺癌(这些中国高发疾病),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主持人:

  我们也研究了肺结核、糖尿病的演变,这些病跟中国都是不一样的。

  现场提问:

  “保基层”和“建机制”,比较容易理解。那么“重基本”有点难以理解,因为从医疗健康领域什么是基本,什么不是基本呢?请解读一下中国政府的思路是怎样的。对于“重基本”一点是怎样的思路和范畴?

  葛延风:

  “基本”既是一个卫生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经济概念。比如说涉及到老百姓日常的问题,跟多数人有关。这是卫生概念上讲。从经济概念上讲,要更多考虑支付能力。为什么强调“保基本”,虽然中国人均GDP到了5000多美元,进入中上收入国家行列,但是大家知道,美国人均年卫生支出远高于中国GDP。换句话说,我们不吃不喝、不搞建设、不办教育都投入进去都达不到美国的水平。那么我们要投资哪里呢?一定是健康效益好的领域,主要是公共卫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治疗、适宜的技术。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医疗卫生的规律也证明,投资与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可以获得很好的效益。这就是中国为什么强调“保基本”。

  现场提问:

  刚才几位演讲者提高了公立医院的管办分开。我不知道如何理解管办分开。因为国内有很多争论,说它是一个伪命题,分散在很多部门,例如医疗服务价格在发改委管、医疗服务投资在发改委管、医疗保障城镇是在社保部门管等等,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中国到底是“合”还是“分”?我希望国内的专家回答一下。

  第二个问题,关于看病贵的问题,在中国主要是药品价格的问题。我们也做过药品价格的对比,我们选了41种仿制药,对中国和英国的价格进行了对比,76%的药品的价格中国是英国的1.87倍。我想请教台上的各位外国专家,中国怎么改革药品价格而改变过去十几年来每降一次价格、搞一次招标,看上去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但实际上药品价格依然很高。谢谢。

  葛延风:

  目前理论界、学术界对于什么是管办分开,到底该不该分、如何分,有很多争议。包括对于这个概念本身理解也有很大差异。是不是要分开?如何分?这个方面也有分歧。就我个人理解,不能简单的认为管和办只是简单的分开。

  如果我们投资办个企业,你只办不去管行吗?显然不行。所以要办就要管,并且管好。这里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是部门之间要形成合理的协调,进行有效配合。另外强调依法监管、合规监管,而不是简单的部门之间的权力调整。

  白重恩:

  您刚才提到了价格的问题,价格由发改委的价格部门来管。我觉得这就挺不合理的。因为发改委的价格部门要管很多价格,他有这么多精力来把这个价格管好吗,有这样的能力吗?我觉得没有。所以应该是由卫生部门等部门一起合作来定。当然发改委的部门可以起到一定协助的作用。它可以是仲裁,等等。但是它管价格,我觉得不适合。

  还有人事制度,这也是一个大的问题。如果事业单位不改,公立医院是改不了的。所以管办分开,要有政府部门的转变以及重新的组合,我认为这是一个前提条件。

  主持人:

  下面我想简单的总结一下今天所谈的议题。刚才一个小时,各位名家都各抒己见进行了非常好的真知灼见的演讲。如何更好促进中国医疗改革为全民提供经济有效的医疗服务,如何降低药品价格,尤其是在管办分开医疗体制管理的改革。目前中国面临着一个机遇,更好的推进医疗改革。我们不应该受到过去问题的一些束缚,而应该努力以创新面貌面对未来的问题,不仅在疾病预防以及疾病治疗方面,我们应该寻找更加经济有效的方法。

  第二,刚才几位嘉宾也提到了,应该为医生和医院提供更有效的激励体制。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政府正在逐步的以渐进的方式推进改革。

  第三,我们提到公立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合作,来更好的推进医疗体制的改善。刚才瑞士再保险公司董事长也提到多个利益相关方参与能够提高效率。白教授也提到了,我们要鼓励创新,建设一个更加鼓励创新氛围的环境。

  我相信中国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仍然对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有非常坚定的决心,我们也对未来的成果非常充满希望,我们认为未来医疗体制改革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克强:政府要说到做到不能“放空炮”
  • 体育亚预赛-于大宝93分钟绝杀 国足1-0伊拉克
  • 娱乐我是歌手周晓鸥逆袭夺冠 沙宝亮淘汰
  • 财经十堰4500套商品房半价售给公务员惹争议
  • 科技汉王进退维谷:电纸书成苦涩“鸡肋”
  • 博客李银河:我们还能吃什么 德国混合桑拿浴
  • 读书高饶事件诱因:毛泽东对周恩来工作不满
  • 教育铁腕外教遭全班学生弹劾皆因不让抄作业
  • 育儿无语凝噎:那些襁褓中被弃的婴儿
  • 梅新育:铁道部改革应始终坚持发展导向
  • 杨涛:税收增速下滑可能是好事
  • 李迅雷:如何让房价软着陆
  • 章玉贵:东亚经济一体化切勿掉入美国陷阱
  • 谢百三:我反对楼市国五条
  • 不是不好:电改重启的谣言为何又复燃
  • 郑风田:嘉兴死猪投江案的六点反思
  • 温晓东:尚德破产映照新能源发展困境
  • 罗天昊:警惕权贵阶层霸占中国梦
  • 沈晓杰:是谁在决定和操控中国的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