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一届年会”于2013年1月11日-1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双泽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张勇。
以下为演讲实录:
张勇:会议这样安排对于我来说很不公平,为什么呢?贺老师的水平太高了,我们国家最有名的、最高水平的,那边是天,我接下来尽量的接接地气,但固有的水平差确实太大了,所以我先声明一下。
这两天的会我本人收获非常大,听了宏观面上的很多论述,这种学习将会对我本人,对我们公司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非常非常有必要。谈宏观的内容这次会还是相对的多了些,我也先谈两句宏观。
现在是冬天,三九刚开始,但经济上来说好象也是冬天,但是中医上有个讲法叫“冬藏”,这种时候我感觉应该是补充营养、调整的时期。对我本人对企业的观察来说,我们没有感觉到经济那么不可救药,我们感觉到很多新鲜的活力,很多生动充满能量的活动出现在我们企业中。所以说面对这种调整期,我觉得我们的企业应该利用这种难得的机会,进行转型,优化,这也是这次会议的主题。
于是,我的发言题目是企业国际化的概念及解决方案。我们这个方案是基于多年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基于对企业情况的了解一种具体内容的总结。所以,刚才贺老师说他政治、商业的语言都不会,我们经济语言太宏观的东西就不会,我用企业比较熟悉的语言在作业面上跟大家汇报,有些内容、有些观点如果不恰当,我非常诚恳的希望跟大家进行交流。
我的内容分三个方面:
一、企业国际化概念。
企业国际化概念辨析,我们接触过这样一个客户,他的产品没有出口到任何一个国家,我们在做调查的时候问他一个问题,我说你们这项技术在国际上是趋势?他们的技术总监说,这还是一家国内的上市公司,说我们的技术还是比较先进的,我追问了一下有没有国际趋势的分析?说这个领域,外国即使以美国为代表的他们也并不怎么样。没有任何的国际信息收集整理吗?没有!我马上跟他说了一个问题,你的竞争对手有没有利用国际技术?或者说你的竞争对手在制定这个产品技术路线的时候,有没有找过国际上的参照系进行比较?进而我问你们的国际化程度如何?接着这位老总说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国内,不存在国际化的问题。
我马上跟他分析,可能你不进行国际调查,但你的竞争对手很有可能在和你竞争的时候,他把国际上最先进的趋势、最先进的理念、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这个产品中。所以我们说,用一个内贸生产企业为例子,就是说我们的国际化已经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我们企业很多没有利用国际的技术、没有利用国际的模式,不代表你不利用,这个市场上就不存在。所以说,国际化的概念,对我们按照来说仅仅是一个名词代用。也就是说,对企业来说没有国界、省界,没有世界之分,你不能说你是朝阳区的企业,然后限制了你市场的发展,市场的特征已经决定了,或者你是主动的国际化,或者你是被国际化。
另外,国际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该怎么看?从企业经营和市场角度来看,我们说获取信息,在市场上获得认可,自己公司的产业链定位,自己产品的价值,以及价值创新、产品创新,以及符合客户要求,以及服从各种管制,遵从国际化的标准,遵从你所在市场的标准,从而进入这个市场,然后你才能实现全球化。
所以辨析一下,我们有国际化、市场化这两个词,我认为是地域产品的覆盖,而由于有文化、民族的元素,更多更复杂的要素就包含在其中了,我本人更倾向于国际化这个说法。
二、企业国际化解决方案。
首先是获得承认、获得认可,要具备良好的形象。另外对企业来说,充分的信息支撑是我们进行国际化的关键,这里我想谈的是一种专业的链接,第三是充分的人才保证。
抱歉!我简化了我们公司的这张国际化的解决方案的图,从目标市场的确定,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左边是企业内部,再往左边是我们认为必须要有的两个最基本信息的注入,也就是国际技术信息,第二个是市场信息。除此之外还有管理模式的信息、资源的信息,有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等等各种资源。它的逻辑是这样的?信息进入企业,经过研究,确定产业链的定位,这个产业链的定位是清晰的,从而确定目标市场的定位,从而进行企业的营销活动,营销活动又是以价值建立和价值描述为核心的概念。
具体我们看一下,也就是说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进入企业内部。目标市场是指,按照领域、区域、比较优势等各方面的因素所确定的市场定位,是一个在多维坐标系中的一个坐标点。在进入市场的时候是有条件的,大概今天这两天也谈了很多了,有内部的、有外部的,适用的商业规则是首先要有的。第二个是行业的标准、市场的标准、技术的标准。第三,产品必须获得这个市场所要求的任何认证,或者准入的前提条件。第四,还必须满足有些国家和地区所设置的政府管制的条件。
所以说,我们看一下这种东西,从市场的内在逻辑,我们不可回避这些东西。所以我们说,企业国际化,按照这种市场的逻辑,我们国际化的概念是,在满足这种市场内在逻辑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从刚才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信息的国际化是多么重要。信息国际化在我看来就是企业预警机、企业的信息中心。我们调查发现,目前上至央企、下至乡镇企业,我们中国企业在信息中心的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着急迫解决的心态,这往往是目前企业以及国际项目运营中一个非常被忽略的部分。
另外,有的公司,像集团化的公司,我们的国有企业中都有信息中心,早期叫做情报所、情报室,但是我们发现,在情报室中,在信息中心工作的人员,大多数并不真正能够起到信息收集分析、输送信息服务的作用,这是很令人焦虑的。就外部环境来说,商务部、标准化委员会,等等其它部委都在进行诸如此类的研究工作。我个人认为,刚才像贺老师讲的一样,当我们改革开放进行30年的时候,早期我们企业是婴儿,政府是家长,还要抱着,但企业成长大一定程度的时候,政府公司化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比如我们信息中心的建设,一般政府花了很多钱,但信息一般都流到了国家级协会,但国家级协会往往又挂靠在某个部。这是个好心,但反而使真正的信息没法流入企业,我举的是专业信息,而不是阿里巴巴[微博]网站的信息。
据说这次会,昨天告诉我中广核的同事有来的,美国有个INPO,这种信息是关于核电站相关的信息库,是全世界比较先进的核电厂运行商他们自发的组合起来的信息。但是,2012年2月我在美国的时候我查相关的网站没有发现中国企业在其中分享这样的信息,实际上这个信息已经成为和一个核电站设计的第一项工作开始之前,甚至伴随整个核电厂设计、运营、维护全过程的支持数据库,但我没有发现过做过这些。
在信息化方面,微观上来看,信息环境的转型与优化,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企业来说,中国文化中的玄学特征对信息的贵族特征,这个往往是因为封建等级观念问题没有彻底解决,而在我们的企业中蔓延。举个例子,我第一次在外面出差,当时我在国营企业工作。出差完了之后我要把收集的资料放在我们情报室。于是有个师傅就问我你干什么?我说这是我收的资要交上去,你怎么那么少啊?谁的资料开完会都锁在自己的资料室里,从而获得自己的优势,当时我非常年轻的时候是非常想不开的,但我仍然交上去了。我觉得在中国企业中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等级感念,大的方面宏观经济上来说国企和民营企业资源分配不公、不等,但微观上来看我们的企业中有多少工程师不是欺负研发部人员的?这个信息的占有你分享了没有?可能是没有的,可能在我们的企业中,即使在我们的民营企业中信息分享做的非常差。这就使得在企业中出现了技术贵族、信息贵族,他们知道一些事情,但企业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一些信息没法在这个企业中通达,没法被充分的利用,我想这个观点与企业家们分享,我也愿意跟大家讨论。信息中心在宝钢建设和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中,信息中心和文献中心是起到灵魂枢纽作用的。
进而往上提升,从信息化角度我们再看一下,当前是信息社会,新的经济发展细胞,企业发展最先进的认识是,要把企业置于知识管理的平台上,企业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所谓知识管理就是KM,包含的内容在我们看来,我们的认识是这样:1、信息。2、企业所积累的经验。3、分享这些信息、经验的体系。4、我们为什么解决不好企业信息的知识管理国际化的概念,仍然与我们企业文化相关,企业文化是在社会文化大的环境中的,所以我们摆脱不了社会文化的影响。在这里我提一个观念,企业文化的特征。
2012年我们在进行一个建设系统管理和调查的时候,和我当年一起干过大亚湾核电站的有些老的工程师们说,现在我们项目管理方面的水平,比当年我们建设大亚湾核电站还落后,为什么?于是我想起一个故事,我的一个老朋友,他88年接触到一个项目,他又要进行项目二期,他在工地上已经干了十几年了,当几年前我问他为什么还要干的时候,他本人的回答令我非常失望,因为这是我一个铁哥们,说这个岗位可能我们公司还没有人能干得了。多么可怕?也就是说,质量保证领域是如此的。很多人在很多管理领域、技术领域里面,获得了非常好的经验,可是我们没法保留下来,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就是我们人力资源体系。在我们国企中甚至私企中一个很大的问题,你必须当一个什么什么长,你的价值才会被承认、你的工资待遇才能提升,获得别人的尊重。我在这里推荐一个先进外企竖坐标、横坐标的模式,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人力资源体系,横坐标是你的能力,纵坐标是你的行政级别,这两个座标延展就能使经验保留下来,使这方面的专家仍然可以做好这方面的事情,使他不必要惦记着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
我们企业要摆脱我们是孩子的习惯,当然我们政府我们的家长要做什么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说从市场角度上来说国际化概念我们再看一下,大家盖个楼,最左边是企业内部,最右边是外部,中间是我们的顾问机构和信息渠道,时间关系我不解释了。这个画面最底下这条线随时流动的,就像车总提到的随时随地流动的信息系统是我们应该建设的。比如这是企业的外部环境,这是企业的内部环境,这是中间的顾问机构。
下面讲企业形象。我们所认知的从企业的使命本身来说,我们自然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内涵的形象,其中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的关键,我们如何建立和维护好一个企业形象,我们应该进行的活动包括这些,企业各项活动当前现状的调查,公司内涵状态的研判判断,同行业其它企业的状态比较,然后进入到企业形象战略实施,然后不要忘记形象的维护。
企业形象的要素不限于这些方面,第一是价值观,第二是使命,第三是管理体系,第四是产品满足客户的承诺,第五公司组织行为方式,第六社会责任。比如说一个企业形象,我们讲壳牌这个企业,虽然是个化工污染企业,但壳牌走到全球哪里几乎是受到尊敬的,因为他推行了和谐发展的观念充分的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使得他们的形象非常优秀,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品牌形象之价值观方面,这两天我也听到专家的发言,但是我想作为我们企业家来说应该考虑什么,尽管我们对于宏观上的一些研究,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的红利没有了,这个没有了、那个没有了,但是作为企业来说,我建议,低价是优势的思维,昨天会议间隙说一个企业说压价占领市场,为什么要压价?回答不出来,压价这是一种思维,我们应该做的是提升我们的价值、提升企业形象,卖个好价钱。我们到国外去非得把价格压下去,把市场扰乱了,我们有什么形象呢?如果我们的产品仍然和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是同样的价格,我们为什么要压低我们的价格呢?我想这是企业家的一种思维。另外是劳动力价格低优势思维。
企业家内心真实的信心建立成为必然,我们国家的体量非常大,这种发展惯性也必然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企业家内心真实的自信心建立,应该成为必然。企业家精神的价值取向,牵扯到企业形象和品牌就必然有个问题,我们曾经有个阶段说企业就是赚钱,这话是很对的,但企业不仅仅是赚钱,当你发现只顾着赚钱的时候,你没有精神的时候企业是没法往前走的,这是市场的规律,谁都想赚钱。
品牌和形象中有些负面的东西,有几个忌讳。企业就是企业,市场就是市场,我建议企业家淡化意识成份,没必要我是厅局级的、我是副处级的,这种东西在我们国际交往中自觉不自觉的会带出来。现实中就有这样的例子,胡锦涛谈的加纳项目,我们央企去谈了,那种霸道人家直接就告到我们外交部了,这种意识形态的东西会毁掉我们企业的发展。另外,应该杜绝极端思维和爱面子的行为。我们应该用行话表达,而不能做专业表述,我们不说获得了什么什么认证,而说一些假大空的语言是不对的。
人才定义,主要强调的是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和复合型支持结构,对企业来说我想谈些不泛泛而谈的话,基于这个高端人才的定义,我们企业应该建立合理的符合需要的人才结构,曾几何时我们曾经遍地MBA,但是我在这里给企业家建议的是,你的中层管理人员、董事会、高管级里一定要有企业运作基本规律的研究者,也就是MBA的这种背景。但是我们考虑了一下,我们的技术骨干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管理人员里面有多少是系统的接受过项目管理训练的人?因为毕竟干活是很实实在在的事情。我在这里推荐,建设人才领域的14个模块,14+1,这个1就是HSE,这是在建设领域中最早出现于化工领域,这种建设项目中的HSE凸显的是可持续发展、人文关怀和人本文化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在企业运营中借用HSE的思维,去把它这些有效的元素熔化到我们企业文化过程中、品牌中和项目实施过程中。
人才国际化方面,企业第一资源应该说就是人才,我们建议企业的一种办法是终身培训机制。实际上说到这里,今天李肇星部长要来,我接下来还要说这个问题,企业大量谈国际化的时候我们第一想到的是外延,我们建议企业要有终身培训、企业专业培训的机制。李部长还没来,举一个服务业的例子,我们要在服务外包领域里面赶上印度,于是各地的专家、官员都在进行研究,我们得出结论说要赶上印度,我们的第一瓶颈是人才,人才里面的第一瓶颈是外语,我们后来发现错了不是这样,因为我们现在的孩子从小就是学外语的,我们的问题是行为方式不接轨、职业理念不接轨、职场ABC不了解。最重要的,不了解先进的规范的企业管理规范,我想这个大家的体会是很多的。什么意思呢?你让你的营销部、生产部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我们有的企业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养成这么一点儿习惯。
三、我的一些观点。
我想进出口产业不仅仅是买卖的关系,FIDIC国际工程师联合会进入我们国家不长时间,也就是20多年吧,国内建设市场上有了监理这个概念,实际上监理这个概念才辞典里并不存在,而是我们把它本地化之后变成监理,这是什么呢?这是服务业与建筑业的融合,它带来了什么?带来了我们的安全水平提升,我们的项目管理有了模式,我们中国的建设领域里面的企业可以走向国际。2012年世界建设市场上,排前三位的都是咱们国家的。
第二我想谈一个中外制造业的行为比较,我们早期改革开放的时候是引进设备。做作的各位回忆一下,我们引进GE的设备、我们引进西门子的设备、ABB的设备、三菱的设备,我们遇到了什么?我谈一点行为方式的比较,我想谈的是知识管理水平的差距。当对方卖给我们的时候,可能同时给我们两卡车资料,这些资料里有资料手册、安全的东西、培训的内容。可是据我们了解,目前我们中国的企业,借助于进出口的渠道,或者借助于项目的渠道,我们把项目输出去了,我们留给我们的业主,也就是我们外国的客户,可能会成为我们潜在客户的信息可能就是几本说明书。这种管理水平的差距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走出去。
产业融合,投资、制造、工程、贸易,中国创造实在即将到来,工业设计将成为产品设计里面的灵魂。因此,挖掘制造业中、服务业中,深刻的挖掘中国文化轴那些具有普世价值的成份,进而设计出我们的产品,在我们的设计中把我们的文化带出去,这是一个解救我们文化产业的问题。曾经文化产业铺天盖地,但是我个人观点是如果就一个文化本身去刻意打造某种产业恐怕是十分危险的。
另外一个非常小非常小的问题,严重的为我们的国际化企业家们所忽略的,就是我们的语言服务,期待语言服务产业的规范化,另外对于人才培养,今天如果没有高校的人来,目前外语类的人才培养问题太大了。
最后,我们借用一下大唐电信的中国创造成功模式作为我的结束语,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市场国际化,通过市场国际化赚到钱是企业家们最关心的问题。非常感谢大家,这是我的联系方式,真诚希望与大家合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