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程迈越:开放自由环境更有利于创新

2012年12月25日 17:25  新浪财经 微博
“2012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于11月16日-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上图为分论坛“低碳技术与新能源发展峰会”演讲嘉宾思科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 程迈越   “2012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于11月16日-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上图为分论坛“低碳技术与新能源发展峰会”演讲嘉宾思科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 程迈越

  新浪财经讯 “2012中国高新技术论坛”于11月16日-18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上图为分论坛“低碳技术与新能源发展峰会”演讲嘉宾思科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 程迈越。

  程迈越:非常感谢你的介绍,非常好的开场白。我想试着用中文来发言我的演讲,非常抱歉。我们的内容本身并没有翻译成中文,但是我还是希望用中文来回答。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我叫程迈越,是思科战略部的成员。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下过去三年左右的时间探索面向未来的新型工作方式,智能工作,想从推动创新的角度来大给大家介绍这个课题。

  大家看一下这个照片,也许大部分都去这个地方,三亚、夏威夷的大宝礁。有一本书《好主意从哪里来的》,讲到创新,要看到我们怎么去定义利于创新的环境。200年前左右,很有名的达尔文也在研究物种起源的问题,注意到在大海中,尽管珊瑚礁水域只是大海水域很小很小的领域,但是超过半数以上的海洋生物都是由珊瑚礁中生发出来的,很有利于物种进化、繁衍,推进。人的创新是否跟这个相似?我们创新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好主意从哪里来的》作者有一个结论性的说法,创新这样一种机会或者是一种运气,是对于互相之间非常密切联系的头脑是有什么样的,我们看一下能否发生什么样的联系?

  我们讲到创新离不开人,人在一定的环境当中才能更好的表现,更好的营养一些新的项目。在这个环境之下需要非常宜居的,非常利于生存的环境,是可持续的环境,能够吸引人才,这种条件之下不仅是实体的,还有虚拟的环境。我们总结一下,是视觉的环境,虚拟的环境,利于社交、利于互动的环境,同时也是可以移动办公的环境。

  我们各个城市或者各个城市社区之间都有一种竞争的关系,而竞争的核心在于谁更有创造力,这是显课题,包括这次十八大的精神,我们的模式也是基于创新的模式。在过去传统的招商模式里,能够招到大的公司,建造非常好的基础设施,是不是就可以推动GDP的增长,这显然是成功的,所有我们所处之地,深圳在这30年里有很多成功的经验。面向未来,仅仅招募公司不够了,我们更需要的是招募到合适的人才,怎么样招募到人才?这是我引用的urbanist  richard  Florida重视这些人才是怎么进来的,把人才招募到城市、社区来,也要培养出使人才更好的成长的环境,有硬的,也有软的。

  环境有一个特点,一定是开放的环境,能够让不同背景的人互相之间能够连接互动。然后又是一个非常自由的环境,可以让你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有效率的工作。对于这种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性的工作者来讲需要有很多量身订做的设施,我们取了一个名字,智能化工作。

  在前工业时代,你看到左边的图,人要搬运他的生产资料到他的地方去工作,基于生产方式的限制。右边的图,因为我在北京,通过办公室窗外看到大量汽车堵塞的情况,看到的是工业化的环境,人到一定的地方才能工作,而且是相似的办公时间,就形成了高峰期的拥堵。

  我们到了知识工作的时代,我们没有必要以这种方式来工作。这张图把我们工业化之后的工作方式做了划分,分为五个阶段,从中间这一列,再往右,这三个阶段是我们面向未来的新的工作模式。所以我们的理念不是把人带到信息里面去,今天我们有完备的基础网络设施,把信息带到人所处的地方,让人在他所处的地方就有必要的办公环境和办公条件,所以是以人为本。最初Transfmation  of  Work,这个阶段是比较初期的,美国十多年前就有,可以在家里办公,比如说有小孩子的母亲一个星期有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可以在家里办公,这个做法现在在国内也已经不同程度的有了,这个跟我们所说的面向未来的智能工作还是有一定的距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到远端工作的第二版,2.0,更着重的是社会化、分布式的工作方式,也有更多的通讯工具实现办公室以外的环境之下的高效率的工作。

  真正面向未来的智能工作是什么样的概念?应该说不以任何地方,不以任何时间来限制的一种工作模式,而这个工作也没有人去检查他的表现,事实上他的工作是没有问题的,是以他的业绩表现真正出的活来表现把的工作效率,另外是基于云端的,背后的IT服务都是只要接入互联网就可以得到服务。

  这是我们工作方式的一种转变,工作方式不再是以我们的地点来决定,而在于我们工作的内容来决定。我们在家里,在咖啡馆、或者在路上,我们在共享的工作环境里都可以完成工作。工作的条件是互联互通的,而且是智能化的,所以共同点一个是协作,一个是孵化创新的环境。

  融入我们未来的社区架构,智能工作环境不局限于工作,而包括很多社会服务,包括教育的功能,保健、医疗的工作,也包括公共的服务,包括政府服务的功能。当然也是我们核心的智能工作的功能,都可以在社区的环境下,比如说在社区中心的实体平台上实现。

  这个是在运营的一些智能工作站的实景图片。刚才提到技术的要素有几个重要点,一个是工作的场所和会议室都是灵活布置的,内部是开放的空间,另外有互联网宽带接入,也有基于网站支持的预定系统,可以无线接入,也有数据的安全性,也是无缝协作的系统。

  从社会的功能来讲,他的选点往往都是在比较方便到达的地方,有很多会是在你的居住区,也会是在公交能够抵达的地方,也有很多的开放空间,往往都会有咖啡、吃饭的环境,有的时候还会提供孩子日托的服务。

  这个是怎么起步的?就回到我们今天的题目,低碳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方式能够更加环保,更加低碳,在阿姆斯特丹发现城市的沟通不错,但是在早晨和晚上还是有一些拥堵,我们是否可以分流一些必须要上下班工作的人流,让他们更加自由的选择进城的时间,最初不是雄心勃勃的计划,只是在阿姆斯特丹在卫星城设立四个工作站,有很多大的公司,像IBM[微博]、银行、阿姆斯特丹政府,都作为创始的合作伙伴,包括思科,去试着让这些每天平时赶到城中心的人一部分可以先在自己的社区就可以工作,就减少了在途的时间,减少了交通因为工作产生的排放。通过探索,就形成了智能工作站的系统,跟最初的系统有很大的改进,因为大大的超出原来只是高峰时间替代工作场所的效应,现在变为更活跃的社区、活动中心的概念,而且这个工作的对象也远远超出所谓大公司的雇员,政府雇员的层面,有一些比如说到了退休年龄,或者是一些初创企业自己作为独立的专家身份的知识工作者都在智能工作站这个地方发现可以非常有效率的延长他的职业生涯,或者使他们的工作更有成效。

  这就变成了全国性的网络,到2012年发展到荷兰有120多个中心,几乎在15分钟都可以抵达智能工作站,这个不是坐车的15分钟,因为是自行车,因为荷兰一直保持着自行车出行交通工具。

  这个是非营利性的基金会,专门营利智能工作站系统。(图)有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在Iphone下载,然后拿着照相机一扫,屏幕上指出来有哪几个智能工作站,怎么去,怎么预定你的空间,你需要是单人工作的地方,还是一个房间,还是需要一个远端视频会议,或者是会议场所。TPEX视频会议过去只有大公司用得起的比较高端的协作工具,现在变成分时、分享的,大家都可以利用的协作工具。最大的意义是刚开始电话普及的时候点数很少,怎么样变成一个网络之后,大家都可以用,把电话的使用成本大大降低,实际的价值也可以大大提高一样,视频也在经历这个过程,凭任何一个视频终端接入到全世界也接入TPEX的视频终端,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可以这么预想,我在深圳,我的同事在欧洲、美国,我们要见面讨论一些敏感、复杂的问题,过去需要非常高的成本,现在只要在各自的地方,比如说他在欧洲,还有一个同事在美国,我们定一个视频,三方或者两两之间开一个视频会议,这个视频会议跟我们面对面见面几乎是一样的,使这个效果非常好。在我们思科全公司系统利用视频会议之后,我们每年大概省1亿美金的差旅费用,我们公司8万人左右,从低碳、节能减排方面有非常大潜力的协作方式,我们整合成智能工作站之后,大大降低成本,大大降低门槛。当地的智能工作站变成可以有全球的接入的。

  这是智能工作的变种,spaces,有两块,一个是风险投资的,一个是比较有创新的工作环境,有一栋办公楼,但是不是传统的办公楼,现在的做法,在楼上做的空间是非常简化的,很容易让公司从小到大拓展,一开始只要100平米,等你人多了,要扩展到500米,可以帮助你拓展,内部的家居等等都是符合这样的用途。他的特点是在底楼是社交的空间,有很多可以共享的会议室,也包括我刚才讲的TPEX,还有咖啡馆、餐馆,可以让不是租户的会员可以来尝试,按照小时来用,这是非常成功的模式,他的办公楼在荷兰,不到一年就租出去了,他的租户不是高新技术的公司,也有律师楼,也有文化创意的,有高科技的公司,其中就有做电动车的,也分布在这个楼里面。这是很有意思的发展,我在北京也听到朋友设想做这样的办公空间。

  我们在全球还有其他的尝试,韩国是在亚洲最先来采用智能工作的战略来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在2015年要做500个智能工作站,而且已经做了立法,以后新建的住宅区在一定的规模上都要配上社区服务的空间,把智能工作的内容结合起来。

  在法国也是思科跟国家资产管理公司,还有一些其他的合作伙伴,包括腾讯公司,还有regus分享办公室的运营商,准备做全球的智能工作站。在伦敦也有智能工作的变种。在2020年初步初级,这个没有中国的数字在里面,有2到3千的工作站,互相是连通的,形成全球性虚拟的协作网络。这个是我们认为真正代表未来的一种工作方式,同时也是推动知识发展,推动高端的服务业,推动创新的新工作基础设施。真正把它落地,实际上可以看到有两大快,我刚才讲了一些他的技术特点,更重要的是有政府的政策,社会发展的战略,还有整个工作的文化,这些方面的转型,有了硬和软两块的结合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智能工作,智能工作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本身是动态的,有持续发展的目标,我刚才讲的特点恰好反映了未来高增值的工作方式,这些人能够更好的表现,更好的发挥作用,更好的成长的要求。

  所以我加了中国的图在后面,我们谁会在深圳成为智能工作的领袖社区,领袖的城市?这是很有意义的值得探讨的问题。思科公司也愿意作为大家的合作合办,一起推动智能工作在中国的落地和成长。最后把我们的理念跟大家沟通一下,思科公司最擅长的不是某一个交换机、某一个路由器,不断推进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进展,使我们的工作、生活、娱乐、学习的方式不断的改变。谢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新华社披露张德江 俞正声经历和家庭情况
  • 体育山东新帅曾执教皇马巴萨 贵州签欧洲大牌
  • 娱乐习近平与彭丽媛一见钟情 每天都通电话
  • 财经官员称突击花钱不违规 公众质疑花在何处
  • 科技央视曝光快递乱象:无着邮件被倒卖
  • 博客为何无人给救护车让路 实拍烟台暴雪(图)
  • 读书文化新观察:《V字仇杀队》深度解析
  • 教育家长攀比致留学泡沫 四六级真题
  • 育儿英国摄影师拍摄圣诞宝宝可爱睡姿(组图)
  • 美国客:圣诞节是什么节 美国人争论不休
  • 郑风田:城镇化质量提升需破除垄断
  • 童大焕:高铁不能变成富人专列
  • 沈晓杰:楼市暴涨谣言不能成为法外之地
  • 张志伟:2012年房地产从观望走向局部浮躁
  • FT中文网:中国经济改革欲进还退
  • 白明:外贸保十宁可泡汤不可注水
  • 姚树洁:城市和工业建设进入死胡同
  • 李山泉:京广高铁2727元商务座票并不贵
  • 黄生:平安股权转让背后不大可能是肖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