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2年12月9日,由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的首届中国小微企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主题为《2013:小微企业的挑战与机遇》。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微博]。
以下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毛振华先生演讲速记文字实录:
毛振华:大家下午好!我做了一个小的功课,不知道是不是符合大家的期望,因为小微企业的发展我们也是呼吁了很多年,这次十八大提出来,我觉得也是我们小微企业发展,是十八大给我们展示其它方面希望政策改革,发展民生改革一样我们也是很高的效率。
从三个方面谈一下看法,首先从小微企业的宏观环境。中国经济面临的情况我觉得从大的方面来说是面临双重的压力,从短期来看我们面临着保增长的这么一个压力,从长期来看我们面临着调结构的压力。短期来看中国经济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以后,现在是进入到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经济说是全球金融危机加上我们自己的周期性调整的点上我们处在经济下行,这张表没有包含这一个季度的数据,这一个季度稍微起来一点,我们是连续11个季度下降,我讲话这一刻可能连续11个季度已经是结束了。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长时间,我们GDP从10.9%一直下滑到7.4%,所以下降尽管还是表面增长,但是增速的下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企业界也普遍感觉到压力。因为我是写微博的,我有两个微博引起争议,一个是在美国演讲完之后中信社发一个报道,说中国进入低经济周期,说中国现在已经是中等收入国家了,后来我看国内的媒体转载这一条的时候,我看了微博评论5万多条,1万多条是骂声,你教授根本不了解老百姓的苦难,你是“五毛党”。反映基层人们在总量低增长的情况下对微观还是不太看好。另外关于税的,我说现在经济的下滑期间应该是减税,但是我们政府他们还是要很高的税,所以这个时候他们就是来加速,因为中国的税率本来定的很高,但是过关征管的时候不严,通过实质性的查税就可以造成实质性的税负提高,所以这是我们应该要警惕的,这一条也有1万多条转发,这反映对企业的看法。所以保增长是我们很大的一个压力,如果经济不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基础上来运行的话,我们就遇到这样的问题,很难从容的面对中长期的发展。
再看中长期的调结构,为什么调结构,在过去的时候中国经济增长我们讲三架马车,出口、投资和国内消费,这三架马车有一架马车已经不灵了,就是出口对经济的拉动。我们看出口减进口之后的净出口,这一个出口在2009年和2011年这两年,出口对GDP的增长率是负数,什么意思呢?就是出口的增长率低于GDP的增长率,拉了GDP增长的后腿,还是有出口,不是没有出口,它的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这个也是我们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三架马车已经有一架马车已经不行了,为什么不行了?我们看,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个出口呈现下滑的趋势,这个态势已经很明显,我们是很高的高点,今年下来一点,6%的速度来增长,最高的时候我们达到非常高的速度,所以我们在30%、40%的时候也增长不起来,现在我们下滑6%,对经济增长来讲是一个下滑的趋势。但另外我们看尽管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是下滑的,但是我们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是上升的,尤其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比例进一步上升。它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全世界整个贸易下降了,全世界贸易下降的原因全世界的消费国家,特别西方消费国家对于进口的需求下降了。我们在美国商场卡去买东西的时候看旁边的家庭妇女推着车,买一大车东西,其中有中国生产的毛衣,这个例子给我印象很深刻。因为毛衣同样的型号颜色不一样拿了五件,我问她怎么买五件,你这么喜欢中国货?她说是啊,便宜,一个星期每天穿一件,他们是浪费型的,奢侈性的消费。低端需求老百姓买毛衣,在美国25块美金一件。金融危机来了,即使是中低端产品也不要那么多,他只要一件毛衣天天穿就可以了,保暖就行了。中国形成五件贸易生产的量怎么办呢?毛衣卖给谁呢?工厂好不容易赚了点钱,他怎么办呢?问题就出来了。所以中国很大的原因是出口贸易的问题,在我们未来经济增长里面的作用要下降,我们怎么办?我们还要依靠投资,依靠投资也面临一些问题,我们长期依靠投资拉动经济,这明显是很有希望,各个地方也在吸引投资,但是投资是双刃剑,当期的投资要买原材料,本身是消费,但它投产之后形成了生产能力,形成了供给,实际上扩大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并且基础设施投资我们也遇到问题,现在好点的项目,有点效益的项目都做了,现在我们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效益项目没有做。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加大了经济刺激,4万亿,现在可能不是4万亿,是40万亿,中国印的钞票是全世界其它国家的总和,所以这个扩投资扩的很大。扩大以后问题是你还要怎么办,现在一方面你找不到项目。我上个月去上海做一个调研,见到上海的领导他说我们上海有问题,我们找不到投资项目,上海的项目都差不多了,江里和海里都搞了一些项目,地铁也修了好多了,不知道干什么了,没有投资的项目是一个问题。
中国历来有一个习惯,我们愿意把钱存起来,存起来干什么?给银行,银行拿去投资。所以老百姓最终消费不上去,我们看这个表中国消费率是全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我们老百姓赚到的钱大概有一半以上是用于储蓄,但是全世界另外一个国家就是美国,美国他们不断的花钱。中国这方面有问题的,中国是负消费,已经都买了房了,不需要再买什么。中产阶级还有一些家庭压力,低收入者更没有消费能力,这个问题假定有办法让中国的国内消费需求能够起来,就拉动自己的经济,但是我们经济学讲消费是讲需求,不是讲你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讲的是有效需求,什么是有效需求?就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你必须有钞票,我们要解决中低收入的问题,所以我们现在要聚焦在扩内需上,我们现在不管是保增长还是要调结构,都需要我们扩大内需,所以扩内需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解决中长期和短期同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扩内需怎么来扩?我觉得现在我们的确要认真分析,我们过去讲扩投资也可以带来一部分需求,但是借到国企和政府融资平台这方面的资金,所以我们讲2008年的问题,2008年以来我们走扩投资的道路,是怎么扩的呢?是通过扩大再融资,把钱给谁呢?给国有企业,所以2008年以来这段时间应该说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比较大的困难,因为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现在事后诸葛亮,经济学家批复政府,你们去做不一定做得好,我们说了问题就比较大。我们扩投资怎么扩的?把钱投资到国有企业,还建立了新的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70%给了这些地方,造成了2008年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空前膨胀,中国的地方政府的投资能力空前膨胀的局面,这个局面基本上把过去30年改革对于国企和政府运动能力改革全部打下去。现在为什么大家讲改革有那么大的压力,就是说现在国有企业太大,国有企业拿到钱之后他们获得更大的社会责任,地方政府拿了钱之后他们还有投资,成为市场的运作问题,造成了整个社会体制上的一种退步,所以我们现在压力是比较大,但是这个难以为继,我们不能再走这个道路了,因为国有企业拿了钱之后是没有效率的,也是把自己做死很重要的一个选择,你们拿钱干什么,你们主营业务根本不需要钱,你们拿钱去买矿,中国在国外买矿花了几千亿,没有买回来一吨矿,大部分是上当,去澳大利亚买矿,结果发现根本运不回来,澳大利亚的矿山是私人的,他们不帮你运,你把矿石卖给它行,很便宜,国内算的帐都错了,现在要修铁路,修码头,这个损失巨大,道路走不通了。国有企业的效益在下降,这些债最后把国有企业拖死,所以除非你搞一个好的货币政策,国家埋单。我们要扩大内需就要走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要提高劳动者的报酬,这是双刃剑,提高劳动者报酬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提高也不行,只有提高了劳动者的报酬才能提高生产能力。美国的福特公司他们说如果说我福特公司的人买不起汽车的话,那就不用加工了,实践证明福特当时的决策认识是很正确的,所以我们作为企业主来讲的话,一定要知道未来的趋势,我们讲我们看到“十二五”期间国民收入翻一番,所以我们讲到国民收入翻番的时候,其实我认为“十二五”期间是翻两番的。
我们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我们看到这个红线,从2007年开始起到2011年没有变,基本上还是这样,没有改变。但是财政收入还是在一个很高的速度增长,整个经济增长速度在10%以内,我们的财政是长期高增长1倍以上,说明财政增长是不够,那你就没有钱给老百姓。但是解决这个问题一定不能简单,涉及到我们政治体制改革,因为现在我们的政府是一个强政府,政府每年还在货币自己的管辖范围。所以政府的这些领导花了钱,搞到钱之后自己决定修路、修桥、盖工厂、换路灯、栽树、种草,这个项目一批钱就出去了,所以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就是把政府的问题解决好,政府管这么多的事,政府这么多年效率不高,这个问题是比较严重的,如果不改革这种体制,不使政府的作用降下来,那么就会挤压民间的收入,挤压老百姓的收入,这个问题是改革的问题,不是简单说一说就能办到的。
所以“十二五”计划清晰写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目标,但是“十二五”已经过去三年了,没有任何效果,没有任何落实的这一条,我们讲“十二五”报告非常好,过两年看一点没有调,为什么没有调?没人管它,政府是很大的既得利益者,这是我们面临很客观的环境。
我们扩内需城镇化的空间,全世界城镇化70%多,中国只有50%,但是城镇化不能简单的看,过去工业化是单边上涨的形式,工业化推动,城镇化的解决是有基础的,现在经济增长乏力,怎么来进一步加大城镇化发展步伐。老百姓干什么,机会是有的,关键是看你做不做,我们要搞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是很重要,土地制度改革把土地的权利给农民,这使很大一部分权利给农民,农民到城里可以买房,可以就业,只有有土地的价值才能让农民获得城镇化的资本。土地改革是我们中国扩内需的之本,如果没有土地制度改革农民拿不到钱,农民没有钱消费,这是很重要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巨大的基础设施存在的时候根本就没有什么问题,是自己吓自己,说把中国的人赶到农村去,那是胡说的,80后以后的人来到城里不会回到农村,你不解决这些问题跟他回不回去没有关系,不是有困难就跑回去了。所以我们面临这些困难,解决这些问题找到一些很老派的,所以这个土地制度改革进展很慢,跟他们空穴来风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改革有很多的希望,关键是能不能改,改革我们就有很大的希望,当然还有服务业的发展。
另外我们要鼓励创业,这跟小微企业很有关系,我们看美国经济,美国经济引领全世界经济,全部是新经济,都是近十年,最高二十年前,美国的微软[微博]、Facebook这些互联网公司全部是近几年创办的,他们都是学生就开始创业,这是很小的企业成为世界型大企业,美国有200多年的资本历史,他们排名第一的都是一代创业,所以创业是新企业,小企业,创新和创业结合在一起才能走出根本的道路来。金融危机之后有很多人说美国找下一轮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是什么,他们提出新能源,我知道新能源肯定不是,因为现在新能源的价格那么高,跟传统能源价格比,一个靠补贴的产业怎么可以成为未来拉动全世界经济的产业呢?没有市场竞争力,没有价格优势,没有消费优势都不行,拿政府补贴就行了,还要搞就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很多人创业是什么呢,很喜欢找政府要钱,你要他们的钱不知道跑多少路,跑路的时候还要给钱,政府的支持很重要,在哪里?第一条是减税,现在我们舍不得减税,中国特别是收营业税,这个是最没有道理的,现在做营改增,中国有一个很特殊的情况,叫做税后亏损,一个创业的企业没有赚钱之前能不能不交税,不行,一定要收税,所以税后亏损在全世界发达国家是非常非常少的,你做了贡献了,变成很多投资人是亏损的,他是抑制了你经济的创业冲动。
我想重点说一下融资的事,融资在美国,大家知道美国是利率市场,美国就是创业和资本市场相结合,为什么美国能把一个创业公司做的很大,瞬间很快做成一个世界级企业,就是资本市场,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我有一本书叫《企业融资与资本融资》,你还没有想好就想上市,那是瞎做。我们要找到一些创业投资,要VC投资,这是好的,但是它不是民间的,有一半给企业就不错了,这方面并不如意。在企业创造初期我们知道一定有一个法则,叫做高息借钱,低价卖,这些问题对我来说要让小微企业开放,这是很重要,另外信贷政策方面我们要有专项改革,发达国家主要是贴息,小微企业符合政策就给他贴息,不要财政补贴,另外就是民间融资,民间融资也是很重要,要不就是非法集资,为基层服务的,为小企业服务的我们叫做小额信贷公司,乡村银行搞好,这样对我们企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现在是面临困难时期,又是机遇,困难时期整个经济下行,不是过去只要投资就能挣钱,现在是遇到大的困难,但是我们有新的机会,就是我们国家、社会对于小微企业的关注是空前的,所以对于国有大型企业的垄断,对于他们的改造呼声其实观点都是一致的。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候实际上我们不叫重新洗牌,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时间里面小微企业会有一次新的崛起的力量,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我们在这个环境下应该是有一个希望,能够让我们小微企业逐步成长起来,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栋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