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马蔚华:将银行变成中小企业融资中介

2012年11月10日 12:28  新浪财经 微博
“2012(第十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9日-10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招行银行行长马蔚华。(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2012(第十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9日-10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招行银行行长马蔚华。(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2012(第十届)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于11月9日-10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招行银行行长马蔚华。

  以下为对话实录:

  曾瀞漪:政府的规划和指导,某方面来说是幸福的,可是企业自己本身要掌握主自己发展的趋势,掌握自己的速度,才能够在这个规划和转型当中能够相应的前进,发展的比较平衡,甚至于更好一些。那么,从银行业的角度上来看,银行业是一个非常灵活应变的一个行业,刚刚马行长谈到了他们的挑战,实际上挑战当中,马行长一向是非常灵活应变的一个领导者。接下来马行长在中小企业的这部分,别的银行业在针对中小企业加大他们的服务力度,招商银行在这块有什么不同的规划,有什么样的领跑策略?

  马蔚华:转型政府着急,社会着急没用,真正着急的是企业本身。或者说别人给你的影响还要自己拿主意,看别人提倡啥你就不顾自己的条件一呼而上,光伏产业是最惨痛的教训。我觉得是企业本身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商业结构,或者你希望有一个什么样的盈利模式,当外部形势发生变化的时候,你可能你的商业模式原来成功,现在就不成功了。全球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乔布斯的苹果,苹果原来一直是乔布斯领导的,但是在1986-1996年它亏损了,然后乔布斯到了以后,他采取了商业模式的转变,把过去单纯的电脑变成了一个在手机上可以不仅能通电话,很多的娱乐信息多功能,这样实际上进行了一个商业模式的转化,在这个高峰的时候乔布斯离开了。招商银行我们的转变也是按照市场的需求,刚刚您讲到中小企业,这的确是一个全球的难题,融资难。为什么小企业融资难?因为我们的小企业不像大企业那样,信息很公开,很对称,往往它不可能发布真实信息,什么第三方咨询,很小,甚至好几本帐,管理也不是那么规范。

  所以开始大家觉得对这些小企业贷款很难把它弄清楚,真的弄清楚以后,你不做就亏了,因为成本大了。所以大家过去很长一段对小企业避而远之。刚刚我讲一个是资本的节约,同样贷款对小企业风险全部减少,节约资本。第二个小企业可以承受你利率上浮,因为覆盖风险,利率要上浮,如果你能找到一种模式,既能够使风险可控,又能够减少成本,又能够提高定价,那毫无疑问这是最好的商业模式。但是,它不是所有的银行想做能做的,必须把握规律,实际小企业还是很有规律的。我们经过五年的探索找到一个规律,小企业分不同的商圈,然后确定几个简单的指标,让企业填表,自己进行评估,工厂化、专业化打分,工业化、专业化的审批最少的时间就能满足它又小又快又灵活的需求。

  曾瀞漪:这个规律当中是不是确实帮助了中小企业对你们贷款的需求,第二也降低了银行在这方面的风险?

  马蔚华:刚刚经营报一位记者说,招商银行越来越是为大客户理财,为小企业贷款,这好象是我们愿意追求的。小企业特别是成长型的、创新型的,科技成长型的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有很大的生命力,但是初创又不具备贷款的条件。但是,将来经济转型我觉得我们不能光低端制造业的竞争,我们要有一些技术含量的竞争,像美国雅虎、谷歌[微博]当时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出来创新,我们中国金融制度有所不同,但是我们也可以做这个事儿。我们现在把这些小企业科技成长型的推荐给PE,我们很多成长起来的PE,他们选择以后,我们再给它信贷的贷款,政府再贴息,我们再帮助他IPO,实际上银行不仅是一个贷款的单位,银行变成了一个帮助企业进行多种融资的一个中介,我想这种形式对我们小企业,特别是创新型的企业是好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温家宝:任内办好两件事今后5年应抓3件事
  • 体育NBA-洛杉矶湖人宣布解雇主教练迈克-布朗
  • 娱乐大婚第3日祠堂祭祖 霍震霆夜宴亲友
  • 财经消息称油价新机制敲定 4%涨跌幅或取消
  • 科技多方证据表明亚马逊Kindle最早本月入华
  • 博客42年河南饥荒揭秘 吉杰:拒绝好声音
  • 读书伟人也单身:历史上十大著名光棍(组图)
  • 教育四成农村生自认屌丝不敢爱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9岁女生孝德课上跪求爸爸原谅(图)
  • Kingsley:富士康的怨言摧毁房地产核心
  • 黄鸣:没偷到就不是贼?
  • 罗善强:股市不亏钱靠理性 赚大钱靠随机
  • 李光斗:从奥巴马访缅看奥巴马的海外营销
  • 金岩石:从纳斯达克看中国的创业板
  • 蔡成平:唱衰日本电子业还为时过早
  • 艾诚:2012年美国大选是场关于人民的论战
  • 李剑:人均实际购买力翻一番是最大挑战
  • 马光远: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启动
  • 陈虎:如何诠释十八大倍增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