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图文:“中部崛起新机遇与新挑战”论坛全景

2012年11月10日 11:48  新浪财经 微博
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21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于2012年11月10-12日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图为“中部崛起新机遇与新挑战”论坛全景。(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21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于2012年11月10-12日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图为“中部崛起新机遇与新挑战”论坛全景。(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由《中外管理》杂志社主办的“第21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于2012年11月10-12日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主题为“2013·破冰考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中部崛起新机遇与新挑战”论坛全景。

  主持人:非常感谢。要说中国的经济,我个人认为这是咱们自己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因为看看其他的国家,他们所经历的,真正才叫严冬。大环境让相当一部分人但中国是不是也难以独善其身呢?经济发展是不是难以为继呢?有经济学家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动力提出了比较另类的观点,他们说请各位不要忘记,中国还拥有众多的二、三线城市,未来这些城市将会迎来不补课式的发展,将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前我们说到中国不同的地方,比如说北方,我们以北京为中心,东部以上海为中心,南部有沿海的城市,西部地区等等,都享受过很多很多国家利好的发展政策。而唯独中部城市一直缺少政策扶持,最近一些年来,在国家的政策大力支持下,中部城市的经济活力已经焕然一新了,我记得肯德基[微博]最早进入江西南昌的时候,开业第一天肯德基被吓到了,因为没有想到当地的消费实力如此雄厚,最肯德基不得不打出调幅“对不起,我们来晚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部城市都在打造自己的城市品牌,有的地方跟全球最顶级的广告公司奥美签了协议。中国城市化进程大有可为,地方投资同样不惜重金,如今中部新兴城市正在展现发展的特色,2012年我们不停的听到很多群体的争议事件,也就是说城市化不再是市长和董事长两个人一拍即合的事情了,到底企业该如何挖掘中部城市的投资机会呢?下面就开始今天的首场主题论坛。参加论坛的嘉宾有中国企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胡新欣先生;铜锣湾集团董事长陈智先生;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微博]先生;幸福人寿保险董事长孟晓苏[微博]先生;青岛啤酒[微博]董事长孙明波先生,以及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艾丰先生,担任主持的是我们《中外管理》杂志社的副总编、总编,中外官产学伙伴智园秘书长杨光先生,我们掌声欢迎!

  杨光:我们直接进入正题,刚才主持人已经把议题的背景做了非常全面的阐释,最近这一两年在中部访问过一些地方,或者是视察过一些地方,胡先生,您最近这一年来,在中部,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包括山西这一带,您对于中部形势的感受?您觉得在当地企业运营的印象怎么样?

  胡新欣:谢谢主持人,最近两三年,走过一些地方,很多的企业和地区发展的情况,令我非常的欣慰,高兴,但是也有令人担忧的现象。我想讲一个主要的观点,我觉得中部地区的崛起,不能靠中低端的定位来实现。这个是什么意思?“十八大”也刚刚公布了,我们中国要讲创新驱动,这个创新驱动是对全国而言,不仅仅是对东部而言,中部的发展,西部的发展,都要靠创新驱动。所以中部的地位,就是发展战略的定位,不能靠行业里中低端的企业去支撑,不能靠价值链中低端要去支撑,要靠中高端的定位去支撑。有的省说腾笼换鸟,但东部来的鸟不全是好鸟,有的是病鸟,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对于中部地区的政府来说,最要紧的事情是好好的规划你的产业,而且这种规划必须是中高端的战略定位。

  杨光:理事长这么一说之后,我特别感到自豪,刚才台上请的四位企业家,是我们在各个领域里面的精英当中的精英,他们在中部的首笔,对中高端的定位会大有帮助。我们首先问问陈总,据我所知,您在中部有不少的投资,您对这几年中部的崛起怎么判断?您都做什么样的投资?

  陈智:这两三年,我们走中部的城市比较多,一方面是考察,一方面是投资的行为。我特别赞成胡先生讲的观点,中部城市到了历史发展最好时期,增长非常快,不是以往的那种10%,20%的增长。举个例子,像合肥这样的城市,以前一般定位是三、四线城市,GDP收入几乎每年都是20%左右,超出平均水平很多,财政收入是50%。这种态势一方面要培育,要引导,要利用好,同时防止低质量的增长。我们发现内地有一些城市,本来是天然禀赋很好,有山有水有湖,一个美丽的湖,可能被搞旅游地产的公司给圈走了,建别墅。现在的城市既要高速发展,同时又要高智慧的增长,这样才对。另外一种情况,这个土地指标到底控制到什么程度?我们的发展势头那么好,我们让不让他发展,这是很重要。最近我们在某一个县级市有一个投资,前几天我跟他们书记在一起,他说全县总的土地指标才550亩,一个地产公司就拿掉了250亩,还有200多亩怎么办?只能再引进两个公司,怎么发展?其实确实是一个问题。后来我看了一下他们县的土地,相当于三个深圳的规模。有那么危机吗?真的一年就推出550亩土地吗?像孟晓苏先生,像刘晓光先生,应该给他们做顾问规划。所以有三个深圳那么大的县城,一年才550亩的土地能发展吗?

  杨光:茅老先生刚才说到企业家如何去花钱,我们作为政府来说,资源就是土地,如何用好你的土地,有量,同时还有质,来推动中部崛起,同时使更多的企业能够找到自己的机会。刚才陈总跟中间的两位企业家,孟先生和刘先生提出了命题,你们二位都在房地产业有非常深的资力和经验,你们二位如何看待中部的行业走势?

  刘晓光:中部的六省基本是产粮大省,还有是能源大省,中部还是有它的特点。现在面临的问题,一个是产业转移,一个是释放内需,还有发掘文化的潜力。我同意中部的崛起,不能够简单把东部的搬过来,也不能再走东部的弯路。我看了一看中部的产业,我觉得有点儿意思,主要还是立足于实际,包括粮食,能源,原材料,现代加工业,还有一些交通运输业,就是适合中部产业的。另外,我在想一个问题,中部来讲,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应该比东部还要大,因为在逐步的发展。这里涉及到最多的可能是住房,卫生,教育,医疗等等。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中部的崛起中,肯定离不开房地产。我们的看法是这样的,中部房地产的发展空间还是有,主要体现在了二、三线城市。第二来讲,它的价格现在还是有成长的。

  杨光:像长沙,据我所有知,房价应该是全国省会级城市里面偏低的城市?

  刘晓光:很多城市也就在六、七千块钱。包括在西安,也就是七千块钱,还是有空间。这就涉及到下一步房地产在中部城市的走势,我们的判断,第一,发展空间很大;第二,价格逐步上涨;第三,从房地产的品质、结构,也会发生很大的新的变化。比如商业地产,购物中心,过去两讲中部城市的档次水平低,现在也在逐步的提高。“十八大”以后,我们的房地产到底是一种什么的状态,我想答案应该是有的,第一,不可能不发展;第二,价格应该是稳步上升的;第三,会有更多、更好的产品能够提供给人民群众。谢谢。

  孟晓苏: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上,我们常用国外的两个理论,一个叫梯度理论,一个叫中心城市辐射理论。从梯度理论来讲,产业的转移就是一个必然的命题,随着东部的发展和人工成本、土地成本的增高,必然发生产业的转移。我也跑了不少的中部城市,很多沿海的产业就转移到了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恰恰需要这样的产业,所以中部地区这几年发展得就比较快。另外一方面,在中部同样有一个中心城市辐射的问题,像省会城市,远远比其他城市发展得更快,还有一些比较强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刚才陈智谈到了合肥,我们也在合肥建了不少的保障房,合肥的“沿湖战略”,造成了滨海新区,甚至今后可能成为合肥的内湖。另一方面,如果来到中部地区安徽的北部,像宿州地区,那个地方就相对比较贫困了,过去历史上出当兵的,我祖父和父亲都是穷得出来当兵。现在改革开放,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现在所需要吸纳的是什么?是大量安置劳动力的制造业,这些制造业包括造鞋的,现在就开始往宿州转移。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非常注意不要引进污染的,那些污染的不光不能引进,还要慢慢淘汰,这一点胡会长讲得很对。同时,不要看中部总体经济还落后于沿海,但是很多中部城市其实很有发展潜力。幸福人寿保险公司在中国很多省份城市和大城市都建了分支机构,这五年我们设了220个城市的分支机构。其中像在陕西的西安,在安徽的合肥,在河南的郑州,这些地方目前来看发展潜力都很好,所以我们看好中部地区的发展,我们会和中部地区一起创造自身企业的辉煌。

  杨光:孟总提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全中国各个区域都有各种名目,都有发展战略,全中国都在崛起,刚才只是就中部谈中部,那么能不能明确一下,相对于已经发展的东部,比如东北,比如西部开发,中部独特的值得我们去投资的优势和特点是什么?

  孙明波:中部开发,我认为要看看中部走什么路,其实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是走工业化的道路,我想中部开发也是走工业化道路。我们中部这六省,要靠什么?有什么比较优势?来走什么样的工业化?还是需要进行分析的。工业化就要吸引投资,吸引投资来讲,靠什么吸引投资呢?无非你有市场,人口多,消费能力大,第二是要素市场,无非就是你的资金、人才,还有土地等等。我想资金和人才中,中部不占优势,那么土地应该是相对来说指标还是比较丰富的,价格也比较便宜,劳动力成本也是比较便宜的,这是吸引投资的比较优势。但是还有一点我认为需要注意的,很多中西部省份投资雷同化,都做同样的事情,导致产能过剩,层次较低,我们应该避免东部崛起的时候所发生的这些现象。我们青岛啤酒认为中西部开发对我们有两大优势,第一大优势就是市场优势,现在统计来看,中部人均啤酒消费量是23升,全国人均消费量是33升,发达国家人均消费量大于80升。胡主席报告中2020年要实现全民小康的话,起码全国人民要人均50升,这个差距我觉得是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个潜力甚至达到了60升都是有可能的。所以说不仅仅是物质,另外啤酒消费是一个文明饮料,所谓文明饮料,可以考证一下,在全世界凡是消费啤酒量多的地方,都没有贫穷和战争,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中国要向这方面靠近。第二个机遇,中部尽管目前人均GDP相对低一点,但是消费升级速度非常快,人民对于啤酒,对食品安全问题,健康的追求,品牌的影响力,都是迅速提升。所以说这对我们青岛啤酒来讲,就是非常有利的条件。大家越来越注重品牌,越来越注重品质,越来越注重安全性,所以我们在中部的投资也很多。最后,中部也是我们未来扩大产能的空间,东部的消费水平达到70升不止了,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我们有一个统计,人均GDP如果超过4万美元的话,啤酒消费基本就不增长了。人均GDP如果是5000到30000,这个期间是啤酒消费的黄金增长期。所以说中部将来的增长和现在的水平都是很大的市场,我们对此很有信心。

  杨光:我开始预计到了,中间三位是做地产的,应该说做地产更关注土地,陈总一开始就提到了。孙总肯定关心地上的人,没有想到青啤上升到了政治层面,非常感谢。艾总,刚才四位企业家对于中部的理解,您点评一下。

  艾丰:我另外一个职务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主席”,这个挺响。讲中部之前,先讲一讲泛泛的观点,最后归结到中部。第一个泛泛的观点,企业如何对待形势,现在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形势,但是我觉得应该解决怎么对待的问题。我把环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大环境,第二个层次叫中环境,第三个层次叫小环境,这个环境分三层。对待大环境,我们怎么对待?我认为只有一条,就要认识,没法改变,不管喜欢不喜欢,就这样了,只能认识,我想对大环境主要是认识问题。第二,对中环境,中环境是选择问题,大环境下面的中环境可能不同,选择适合你的中环境,中环境是选择问题。第三,小环境是什么问题?是营造问题,我们企业的本事,能不能营造适合你的小环境?我们人怎么活呢?就这么活下来的,春夏秋冬改变不了,只能认识,春天之后是冬天,冬天之后可能就是春天了,要有预见性,秋天就准备过冬的时候,冬天就准备春天来了怎么办,这是认识的本事。中环境也可以选择,冬天你怕冷可以上三亚,夏天怕热可以上哈尔滨,可以选择。小环境是你营造的,衣服的增减,房子的建设,暖气和冷气的注入,都是要环境,不管怎么变都很舒服。企业家在三个层次对待环境,不要一说环境坏了就没辙了,因为还有中环境和小环境,主要的本领在于营造。我从来不提倡企业家埋怨环境,那是没有见识的企业家。好环境有利于出业绩,严酷的环境有利于提素质,有许多工作都可以做,只是把我们的着力点选准,这就是你的智慧。

  第二个看法,当前中国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认为核心问题是两个,这两个顺序有点不同,根本的核心问题是转型,但是启动的问题是市场的拉动力,也就是内需的问题,外需别希望了,因为美国和欧洲的问题,解决起来没有那么快,就是解决快了,这个市场容量也不会像前几年那么大。所以中国的拉动力必须依靠内需,这一点如果认识得不足,还抱幻想,我们就会永远被动。

  下面说到中部,在大环境下我认为是中环境的问题,中部是今后阶段发展潜力比较大的地区,因为各方面不像沿海那么饱和了,又不像西部那么困难和落后,下一轮快速增长的地带应该是中部。我也去了靠近河南一个城市,我的学生在那里当市长,我到晋城一看,大为感慨,根本不是我印象的中部、西部地区,非常的发达。当然,他有先天的煤,但是也不是先天的煤。我讲一个跟发展有关系的,郭台铭是晋城人,现在他看了中部,是一个机会,把大量的投资继续投在晋城了,现在郭台铭在那里,就是富士康,工人就是4万。我认为郭台铭的眼光,是看明白了,前一段在沿海投资很大,今后发展的重点,中部是一个崛起的地带。我在晋城看到了这种现象,也看到了有眼光企业家的行动,这是一个简单的说法。

  稍微深刻说一点,中部崛起的优势在于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原来是农业大省,潜力雄厚。所以我建议,我觉得企业应该有这种思维,我认为中部崛起的核心就是“三化”一体化,第一是工业化,第二是城镇化,第三是农业产业化,这样就是“十八大”讲的“同步”,因为沿海做的不是同步,沿海做了是工业化,城镇化是落后的,所以在中部我们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的产业化,这三个一定要同步进行。最大的潜力出在哪里?是我前面说的内需的问题。中部这么多人口,河南就在中部,解决购买力的问题,中国的潜力在哪里?当然有政策调整等等问题,但是我认为最根本解决中国购买力的措施是城镇化。农民有了钱,而且要买东西,把这两个问题解决,一个让他有钱,第二让他买东西。有钱不等于买东西,现在农民有钱也不买东西,老拆他们的房子,在那里折腾,不买工业品,因为和他的生活不搭调。所以既让农民有钱,又让农民花钱的办法,就是城镇化,所以我认为中部地区应该成为今后中国城镇化的一个重点突破地区。刚才讲的很好,说是50%,我从来不承认50%,刚才说40%我认为是对的,如果把农民工叫城镇化是不对的,农民要变成城镇居民才是城镇化,农民工在城里转了一圈,还按照农村的方式花,那叫什么城镇化?这就跟小苏有关系了,小苏是房地产大亨。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黄金时期还没有过去,至少还有20年。我认为是我们对规律研究的不够,包括政府,首先是政府,把规律研究透了,就没那个问题了,顺利发展的黄金时期还有20年。过去10年中国为什么那么快?有两个企业起大作用了,一个是汽车,一个是房地产,没有这两个企业,过去能有10%以上的速度吗?今后还是我们依赖的问题,我们要研究透,我跟小苏交流,他也同意我的观点,我说房地产走了一个误区。过去中国的房子只租不卖,后来只卖不租,总是一条腿站着。要两条腿站着,既有租的房,也有卖的房,这样老百姓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很多问题是研究规律的问题,不是简单说是好还是不好的问题。中部的发展前景很大,中部具备的条件比较好。

  主持人:刚才前面五位嘉宾的发言是微博体,非常精彩,也是我们非常期待的微博体。刚才企业家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我们的发展绝不能重复做东部已经做过的事情,或者说已经在东部做不下去的事情,台上的嘉宾已经形成了共识。另外,中部崛起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城市群在迅速的显现出来,中部城群的崛起现象,在座的企业家做一些原来在东部的时候没有做过的事情?有没有独特的?

  陈智:中部地区的发展,包括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还有以武汉为中心的“1+8”,还有长沙的实验区,目前的发展速度都超过了我们的预想。最近我去过株洲,他们的城市人口已经跟长沙,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未来可能会成为超大型的城市,不是城市群,可能成为大城市,这种推动是非常大的。比如“四横四纵”,目前从西安到深圳已经有直通的高铁,很多人应该还不知道,从西安到深圳已经有高铁直通,到今年深圳到北京7个多小时,分秒不差就回到了北京,一天一个来回也不奇怪。明年要到哈尔滨,后年通到香港,是最长的高铁干线。武汉、郑州这些地方,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成为大中企业的总部基地,京港高铁一交汇,无论去哪里都不会超过三个小时,早上去晚上回来,完全没有影响。从武汉去广州的高铁刚刚开出的当天,就实现16分钟一班,现在是少了,但是增加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公交化的运行,这是革命性的改变,我们现在非常关注这个。

  杨光:非常感谢陈总。

  孟晓苏:谈到了城市群体,“城市群体”已经被全国的各个城市所接受。“城市群体这个观念”,最早起源于毛主席,在60年代,毛主席听万里汇报的时候提到的,说未来天津和北京将会连在一块。我在北京,在河北,在天津,我到处在讲,其实这就是我们中国第一代人对未来城市群体发展的一种设想。后来我们也这么做了,城市群体需要连接,建了高速公路,我最早在两个城市衔接,天津市的一个地区建了商业中心,我们都在这个地方搞建设,这个地方的城市化发展很快。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部城市,各个城市在主动的引导本地城市群体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群体扩建,一方面使城市的扩大,再有使城市的扩张找到了应找的方向。比如北京西面、北面都是山,必将向东向南。两个城市的连接带往往成为未来的城市新区,城市发展需要占用土地,本来就比用于种植业高几十倍、上百倍,纵贯全世界各个国家的发展,从土地利用上往往都是这样,首先是农业化用地,再有是工业化用地,再有转化为城市化用地,我们现在说的产业转型过程中土地形态也在逐渐的转移。目前我们中国不是城市建成区面积太大,而是面积太小,现在城市建成区只占可用面积的0.11%,是目前农村建设用地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这些都使我们城市扩展有了足够的空间和可能。不涉及到耕地红线的问题,因为很多农民进程,宅基地是闲置的,这次“十八大”也提出要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未来中部城市的发展也得到建设用地的补充各支持。

  胡新欣:中部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政府,同时也需要去关注,还说的盖房子的例子,我们走在马路上,马路旁边农民的房子,很多地方都是很难看的,永远是一个样子,当他很穷的时候,盖的房子,因为那个宅基地就那么大,四四方方的一个,等过了五年赚了钱盖房子,还是那个样子。每当我看到农民的房子,很不科学,很土气,还不舒服的样子,我就想中国的建筑师哪儿去了?为什么不能给农民设计出适合他们居住,又很科学,又很现代的房子,无偿供给他们让他们去选择呢?所以这些需求大家都应该去关注。

  孟晓苏:在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城市发展和工业化遇到困难的时候,中部地区也是同样遇到这样的问题。目前中国经济亟待新的起动,很多新的产业都面临着需要拯救。这些问题是怎么造成的?不能不说发展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向刚才说的,在住房建设上总是一条腿走路。98年设计的房产方案就是双轨制。房价没降下来,今年到十月份比去年十二月份上涨了10.3%,房价没有上来了,却牵扯到一系列的产业,钢铁、建材、有色、建设、轻工、纺织、化工,更不要说家电。现在买空调没有人买,为什么?老百姓说买空调挂在什么地方?不让我买房子,买了空调挂在树上吗?现在亟待的是重新起动中国的主导产业。朱总理在任期后半年认识到住房汽车电子信息产品,中国人消费是老三大件,现在我们找到了最新三大件。下一步如何起动?肯定还是靠城镇化、工业化,城镇化工业化一定是有内涵的。这个内涵包括不仅要建设保障房,也要重启商品房的建设和销售,解除对商品房的限制行为。

  主持人:谢谢各位嘉宾,对中部城镇崛起中机遇的阐述。机遇这部分说到这里。如果谈机遇不谈风险,所谓的机遇一定是一个陷阱。2012年有一个跟往年不一样的地方,今年围绕城市发展项目建设中的群体性事件,非常集中的爆发了。当在座的各位看到微博中或者是其他途径看到群众集中的愤怒的表达他们的情绪时,不知道各位什么心情。当地政府迅速宣布某些项目永远停止建设的时候,作为在座投资方面的企业家不知道是什么心情。今天论坛的最后,每位嘉宾用一句话告诉我们,我们投资房地产工业建设或者是其他项目,不再是市长一拍即合搞定的时候,各位觉得我们该如何规避在投资中的风险?

  刘晓光:一方面要追求利润和金钱,一方面要从人性的角度,从社会责任的角度讨论投资产业和产品的可行性,能否符合民生的需要,能否有一个环境需要保护。

  胡新欣:事先科学的决策,而不只是头脑发热,包括市长也包括企业家。

  杨光:我们都需要用智慧。

  孙明波:一句话,每一个项目都需要时时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大家都知道了也不至于到时后发展成一些问题。

  孟晓苏:我们不是建设污染工厂的企业家。建房容易被人骂的是拆迁,我觉得应该大力推进保障房建设,让拆迁的老百姓提前住上他们适用的房屋,这样保障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

  陈智:各位企业家应该追求利益统一。

  艾丰:城镇化和城市建设是实现小康社会最重要的一课,我认为中国的官员和企业家过去都缺了这一课,现在应该及时补上这一课,如果请老师可以请孟晓苏。

  杨光:很有限的时间内六位嘉宾演讲了关于机遇的话题,很感谢大家听我们分享的经验,论坛到此告一段落,非常感谢大家。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温家宝:任内办好两件事今后5年应抓3件事
  • 体育NBA-洛杉矶湖人宣布解雇主教练迈克-布朗
  • 娱乐大婚第3日祠堂祭祖 霍震霆夜宴亲友
  • 财经消息称油价新机制敲定 4%涨跌幅或取消
  • 科技深圳地铁被WiFi逼停:或申请专用频段
  • 博客42年河南饥荒揭秘 吉杰:拒绝好声音
  • 读书霸占兄妻:历史上宫闱丑闻最多的朝代
  • 教育四成农村生自认屌丝不敢爱 中国教育盛典
  • 育儿9岁女生孝德课上跪求爸爸原谅(图)
  • Kingsley:富士康的怨言摧毁房地产核心
  • 黄鸣:没偷到就不是贼?
  • 罗善强:股市不亏钱靠理性 赚大钱靠随机
  • 李光斗:从奥巴马访缅看奥巴马的海外营销
  • 金岩石:从纳斯达克看中国的创业板
  • 蔡成平:唱衰日本电子业还为时过早
  • 艾诚:2012年美国大选是场关于人民的论战
  • 李剑:人均实际购买力翻一番是最大挑战
  • 马光远:中国版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启动
  • 陈虎:如何诠释十八大倍增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