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012中国领导人才论坛”定于10月21日-22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吴江: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论坛,也非常高兴能够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我今天的题目和原来的有点变化,我发言的题目是“信任危机与‘熵’领导时代”。今天我们讨论的是领导人才,我想领导人才应该是最值得信任的人才。今天我们出现了一些信任危机,这个信任危机实际上不是我们一个国家,实际上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普遍性的。我们研究一下这种信任危机到底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如何化解?在这个问题上给大家做一个汇报。
首先,我们看一下公众对政府是置疑态度的,在信任这个问题上大家可以看到,德国、西班牙、瑞典、挪威、美国、加拿大、日本都是这样,实际上都是如此,稍微现在好一点就是挪威,我们说这个数据来源于2010年的数据,大家可以看到,红的这条线实际上都是不信任,就是缺乏信任。所以说,信任和不信任之比从这条可以看出来,对政府的公信力问题。对公务员的公信力同样如此,在这个测试当中,除了美国,美国是信任高于不信任,信任有51.9%,不信任42.5%,其他的都是公信力在下降。所以,通过这两个可以看出来,我们现在政府的领导能力实际上和公民的预期差距在不断的扩大,尽管有所提升,但是信任和不信任的博弈当中这种公信力没有走出这个怪圈,实际上还在不断的持续。所以,我说首先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情况。
再看中国,简单的举几个例子,一个是大家可以看到,厦门07年PX苯项目上马以后,因为环境问题受到了置疑。政府当时没有很快的作出反映,于是就出现了一些非常激烈的行为,这种激烈的行为就是上街游行,以至于全国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最后怎么办呢?到了7月1号的时候,国家决定重新进行环评,以至厦门市委市政府宣布停止项目,现在迁址,已经迁移到漳州。同样,今年的10月2号,四川省的什邡也是因为这样一个环保项目,最后引发的危机,大家可能在报纸上都知道,最后停止了。再一个就是最近的时间7月28号,也同样是一个外资企业的一个排污设施在启动启动,也是引发了一个强烈的危机,整个老百姓把政府围起来了。这些,当然我们说都是一些不理性的一些行为,但是我们可以找一下这些原因。
再看人,比如“微笑”局长杨达才,网络上发现的他的表,他们称之为“表哥”,或者“表叔”,现在已经双规了,包括南京的高价烟,再加上现在陕西出的这个,还有最近广州番禺城管分局的领导称为“房叔”。我想这些现象就是情况不明确性大,我们做决策的时候是情况不明确性大,以至于引起这样的一个对抗。用人也是情况不明确性大,最后通过老百姓,这里头就反映出来一个,最近出的这些问题实际上大体上两个特点,一个特点就是环境,老百姓非常关心环境污染问题,直接涉及到老百姓的利益。从07年的厦门到什邡,到启东这几件事儿基本上都是,还有一些都是环境问题带来的。再一个就是网络上的反腐,通过网络反腐败,揭发出一些干部。
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情?今天我们把这些事情都作为一些突发事件,实际上归根到底就是一个信任问题。这种信任危机,网民现在已经直接站出来了,站到前线了,老百姓也是站到这样一个,你决策做错了,我们就起来,这三个都最后是停止了,没有做一些说服工作,而且是很快就停止了,第二天市长马上宣布永远不再搞这个项目了,就这个排污项目。那么,这个决策过程当中干什么去了?包括我们现在做的城市居民对不同领域的公平感问题,大家对什么问题感觉到最不公平,大家可以看,什么问题最公平,义务教育,第一位的是义务教育感觉最公平,高考制度最公平,享有的政治权利最公平,最后的几位,一个是城乡之间的待遇,一个是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待遇,就是分配问题,第三位就是岗提拔,最后的三位老百姓认为最不公平。所以,这里面也是由于这些不公平感引发出来的不信任。
所以,这里面我想客观性的研究一个现象,就是现在,不管网民也好,还是群体突发事件也好,实际上有一个普遍的自然现象,就是说我们都想抓,谁是骨干,谁是幕后操纵者,我们经常出现这种事情说,谁是不明真相的群众?这是我们习惯用的决策办法,领导同志都说有少数人在操纵,大多数人不明真相,所以闹事了,所以一定要把少数的操纵的骨干分子抓住,哪里去抓?有没有?可能有。那么,问题我在这里讲的不是这个问题,实际上反映出来的是这种称之为涌现现象,实际上就是群忙的智慧,就是在这个变化过程当中,实际上每个人不是为了环境,我想这里头1000人为环境的人大概就100,那900人各有各的目的,各有各的利益诉求。这就像蚂蚁搬家一样,实际上在搬家过程中全部都搬走了,有时候就像我们办公室的场面一样,办公室非常有序,蚂蚁搬家非常无序,但是无序当中有一种自然规律,一个是不会撞死,每一个个体当中不会互相碰死,有一定的距离。第二个有一个随大流,这是明显的两个特征,它是随着多数在走,在运动,最后它能够运动成功。
所以,这种涌现现象我们可以在密封当中,这些自然现象当中都可以看出来,特别是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个漩涡是怎么产生的,漩涡的产生是一个木桶里面装水,拔了木塞之后产生的漩涡,漩涡是从每滴水里面有没有这个要素,只有当一个木塞拔出来漩涡产生了,如果10个木塞打开以后又没有了。所以,这种现象称之为就是涌现现象,实际上反映了一个活系统的普遍规律,也就是实际上我们今天在领导过程当中,为什么刚才张部长强调一定要深入调查研究,一定要把情况搞明白,领导干部一定要到基层看一个究竟,而不是在办公室听电话。那么,今天我可以说,再深一步,我提出一个观点,实际上我们今天再进去到了那个系统再去看,也未必能看清楚,因为它这个活动的规律就是在这个活动当中产生的,假如说没有人闹事,他不会跟着,有人一闹事,找出一个理由来,借这个理由就上了。比如钓鱼岛这个事情我刚从珠海回来,日资企业在那儿有8万人,马上有人因为钓鱼岛事情有一些过激行为,破坏工厂和设备,最后老板提出12000人每人给一个鸡腿,没事儿了。
所以,我说很多这些反映出来的就是说这种运动当中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或者说我为什么强调这是一个熵的时代,熵领导时代的到来。那么,这种熵实际上就反映出来这是一个新的世界观,强调无序的量度,强调在运动当中所产生的这种复杂性的非线性的规律,那么对于在这种社会现象已经直接面对的我们领导的各个方面。所以说,“熵”产生于从有效到无效,从可利用到不能利用,最后产生的无序的能量总和。这对它来说,我们系统越无序,“熵”越大,系统越有序,“熵”越小。就像我们住的宾馆,几天不打扫房子,你就不踏实。所以,这里面信任度的降低实际上和这个有关系,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这样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是有关系的。
那么,怎么样解决,我们领导干部很多出现关系盲点、空间盲点、时间盲点、过程盲点,看不清楚每件事情的内在联系,这可能要比我们工业化时代复杂的多,因为今天是一个网络时代。所以,我提出几个观点,一个就是化解这种信任危机的两个办法,一个就是推动公民参与,有序的推动公民参与,让公民真正参与到我们整个治理过程中来。第二个就是领导要提高这种解“熵”的能力,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能力。无论是学习能力也好,是工作效能也好,以及刚才我们张部长提的这几个。今天我们的结构不是金字塔,今天是一个平的,所以扁平化的权利是今天我们需要掌握的,就是怎么样在扁平化下掌握的权利,有四条,第一条是公开决策,必须坚持公开决策。我们今天讲,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他们的首要前提就是公开决策。因为比如前面那几个事件,如果能公开,我们听取群众的意见,有序的让群众参与,不至于带来那样的被动。第二个适度分权,怎么样让我们的基层通过政府的职能转变,通过领导适度分权,上下面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让基层能够真正有活力。第三个就是内外不的协作,特别是跟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的这种战略性的协作,包括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我们领导有很多专家,有咨询委员会,在做决策的时候必须有这些专家的咨询。第四个就是要评估。不管什么样的决策今天都要做一些绩效评估,加强评估应该是一个,而不仅仅是为形象。第五点就是电子政务的运用,这是领导创新的一种技术保障。但是,不要寄希望于电子政务,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来坚持和发展电子政务,而不仅仅是依赖它做一个工具,我就谈一个观点和这样一个四个方面能力的提高,谢谢大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