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伟:五方面反思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失误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04日 15:01  新浪财经微博
由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战略机遇与政策选择学术研讨会——纪念董辅礽先生诞辰85周年”定于2012年8月4日下午举行。图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由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战略机遇与政策选择学术研讨会——纪念董辅礽先生诞辰85周年”定于2012年8月4日下午举行。图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任立殿摄)

  由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主办的“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战略机遇与政策选择学术研讨会——纪念董辅礽先生诞辰85周年”定于2012年8月4日下午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泰康人寿报告厅举行。新浪财经视频直播本次会议。图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演讲。

刘伟:

    尊敬的刘师母,各位经济学前辈、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年是董先生85诞辰,在这个日子里大家聚集在一起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纪念他,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特别符合董先生的心事非常有价值,有意义。

    我想在这儿做一个发言,一个是讨论,另一个也作为纪念董先生85诞辰的一份小小心意的表达。这次分危机前后就中国的经济调整和政策做一点讨论。提五个问题。

    一个是我们这次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了中国经济,中国采取政策的反应是不是晚了?我讲的是一个问题,我不是说肯定晚了或者不晚或者正合适,我只是提一个问题。大家可以想想想,08年两会的时候我们提出的目标是防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双防就是紧缩,全世界都在扩张,只有中国在紧缩,体现了中国政策的特殊,这种特殊是不是建立在中国经济增长失衡和发展的特殊上?我们可以讨论。我们给出一个理由,08年春天发生了一场自然灾害,有一场暴风雪,把高速公路、电网破坏了。虽然当时经济不景气的指标出现了,比如货运量下来了,用电量下来了,但是我们解释可能不是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是自然灾害的影响。一直到春暖花开第二季度之后,我们才感觉到真的是危机对中国的影响。7月24号国务院才提出了全面放开的措施,当时提高了一保,保增加,一控,空通胀,一调,调物价。年底的时候我们提出保增加、扩内需、调结构,和全世界的经济政策完全一致了。08年我们的宏观政策从紧缩到扩张发生了方向性的逆转。这个逆转是07年6月美国金融危机已经发生,08年全世界范围及的时候中国有这样的一个变化。所以08年春天我们宏观经济政策反危机的举措是不是晚了?这是我提出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从08年的第四季度开始全面反危机,但是我们采取反危机的着眼点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均衡吗?政策的着力点是不是反了?反在哪儿了?欧美国家这次金融危机发生时它的金融体系坏了,它的实体经济当时需要货币,货币供给机制银行体系崩溃了,货币供给能力不行。欧美国家当时资本和货币市场的失衡是对货币有需求,而货币的供给相对不足,它的政策是对银行注入资金,增大货币供给。我们国家当时的情况是金融体系很好,有一道防火墙,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09年年末中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差是19万亿的余额。有大量的钱,金融机构。而我们的实体经济,货币的有效需求不足。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有垄断,不创新,有钱没有投资机会。小企业,民营企业没有金融市场支持它,想投没有有下的市场服务支持。这样形成了大企业没有投资机会,小企业想投没有资金这样的格局。当时的情况是实体经济供给能力不足,而货币能力非常足。那时候我们着力点是培育实体经济对有效货币的需求,比如推出金融市场体系的规划,培育小企业金融体系和提高他的宽容度。使实体经济跟有效经济结合起来。我们当时是货币需求不足,欧美是增大经济投放,我们的着力点是不是应该放在培育经济需求。所以08年下半年以后采取的反危机政策措施的着力点和我们的需求方向是不是反了?这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09年以后全面反危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想提出一个问题,采取这些措施,措施的力度是不是太猛了?我们这点和欧美国家又不一样,欧美国家没有用货币政策,用的是财政政策。定量宽松的政策是根据财政赤字的要求决定货币的供给量,是定量宽松主导的政策是财政。而我们从90年代末开始就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一直到反危机之前是更加积极,然后退出以后又回到积极。我们始终是扩张性的,我们这种变化主要是调整货币政策,从之前的从禁调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货币出去了大量的钱,08年年末,比08年初新增代表4.8万亿,09年新增贷款9.6万亿,09年的货币供给两M2增速是29%,这么高的货币供给速度,这样大量的票子出去了。我们和欧美国家这次采取的政策手段,我们强调的是表现更活跃,发生方向性逆转的是货币政策。这个政策力度是不是过猛?我看到一篇文章,做了41次银行危机之后的实证分析,危机发生的时候其实主要靠财政政策才能保证经济增长。它对通货膨胀的作用并不大。在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如果采取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对增长很有用,对通胀影响很大。在危机之后继续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增长是负效益,对通胀影响非常大。所以危机来的时候是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对短期增长非常有利,但是同时采取强有力的货币扩张只刺激通货膨胀的压力,不带来经济增长。所以我讲第三个问题是不是过猛了。

    第四个问题,2010年10月的退出是不是早了?2010年10月全世界都在扩张刺激经济的时候,中国率先退出,我们退出的比较早。这和我们前一段形成的巨大通胀压力,从而导致我们面临着滞胀的威胁。及早的退出现在时间不长,我们经济衰退问题,或者叫经济下行,不叫衰退,这个问题似乎表现的更加突出,更加强烈,引起了人们更大的担忧。这恐怕和我们退出的早一些有关系。这个地方要进一步说明一下,中国的反危机,08年经济增长9%,09年8.7%,2010年是10.3%,去年是9.2%,增长很高,这和固定资产投资很有关。08年固定资产投资15%以上,09年33.3%,去年固定资产投资16.1%。这么高的政府投资需求扩张支持了危机过程中高速的增长。但是有一个问题这个投资是大起大落,这说明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各级政府,而不是市场力量。所以我们所说的2010年10月退出是不是过高?某种意义上不能说过早,市场力量没有起来政府退出就是早了,现在恰恰是这次反危机投资扩张主要是政府行为,目前市场行为并没有真正的复苏。所以政府只要一退,马上经济下行的威胁就显现了。问题是敢不敢再来第二轮的经济扩张计划,如果不敢,没有能力,市场能力没有起来,那中国的确面临着严重的衰退的威胁。麻烦在这儿。所以这个意义上我们来讨论是不是退出的太早了。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现在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反方向松紧搭配的组合。这种搭配的组合是不是拧了?如果国民经济存在滞胀的威胁,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从紧的政策抑制通胀这是有效的。还有一种情况,国内收支出现严重的赤字,这时候采用松紧搭配有用。但是国家的利率是市场化的,汇率是市场化的才管用。财政政策对内的作用影响大于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比较一下它对增长的贡献会大于形成的国际收支矛盾的加剧,所以可取。这时候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国内货币市场利率会升值,国际资本会进来,从而恢复国际收支的均衡减少赤字。这种情况由此会减少出口。但是货币政策对国内收支的影响大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这两个一减是值的,但是汇率本身一定是市场化,利率是市场化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采取松紧搭配解决不了失衡的问题。而我们现在恰恰是市场条件在培育过程中。所以我们现在松紧搭配在国内不景气,国际上存在大量赢余这样的情况下。和它政策能发挥作用的失衡结构优很大的区别。

    我谈了五个方面,我不是说是不是第一个晚了,第二个问题是不是反了,第三个是不是猛了,第四个是不是拧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就是提出这几个问题。我们是总结这个东西。因为我们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说老实话关键是市场化,特别是要素市场化。中国商品市场化30多年差不多了,现在关键是要素市场化。这些问题真正的解决没有一个培育深化的要素市场作为一个微观基础、宏观政策再绞尽脑汁它的有效性也会受到限制的。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美国称中国设三沙市加剧南海紧张局势
  • 体育奥运-羽球情侣夺第20金 蹦床摘19金
  • 娱乐《黑客帝国》导演拉里变性 吓晕影迷(图)
  • 财经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初稿已定 或10月份出台
  • 科技广电总局:网络游戏不得改编电视剧
  • 博客体操刘璇:常人无法体会失去冠军的痛
  • 读书朝鲜历任“第一夫人”谁最美(组图)
  • 教育高中掐尖明火执仗 精英教育孰喜孰忧?
  • 育儿一卫生院注射用水当儿童疫苗 微博关注
  • 健康健康一周大事记 用药10误区可能致命
  • 女性惊世骇俗头饰 运动员转型艺人衣品公开
  • 尚品浪漫催情香槟 世界尽头的魅力“监狱”
  • 星座周刊下周欲求不满 测试婚姻幸福吗
  • 收藏一套连环画换半套房 背绿壹角币卖1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