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织绣亮丽水世博会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7日 14:44  海南在线
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黎锦织绣亮丽水世博会

  图为海南两名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传承人荣亚美(右)和刘香兰在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表演织绣。付美斌 摄

  “你们来自中国哪里?”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海之恋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两名妇女头戴海南黎族不同方言区的头巾,身着不同黎族服饰,席地而坐,现场演绎黎锦织绣技艺,吸引了不少韩国参观者驻足询问。

  这两名阿姨叫刘香兰、荣亚美,分别来自海南岛五指山市和乐东黎族自治县,随着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中国馆海南活动周7月15日绚丽启幕,她们也登场演绎黎锦纺织技艺。

  黎锦纺织技艺,是海南岛黎族妇女世代相传的古老染织技艺,被誉为“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2009年被联合国(微博)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刘香兰、荣亚美被认定为海南仅有的两名国家级黎锦纺织技艺传承人。

  今年已四十有余的刘香兰,逢人问话便满面笑容作答。她告诉记者,她来自海南五指山黎族杞方言区,13岁开始随母亲学习织锦技术。“前年上海世博会,我们现场展演时,也受到各界关注。”她说,现在不仅自己掌握着织锦技艺,还带了五六十名学生,教她们黎锦织绣技艺。

  另一边的容亚美不断埋头“飞花”,一边说着浓重海南口音的普通话。今年57岁的她第一次走出国门展演自己的绝活,“我们是属于黎族哈方言,织锦工具与杞方言不同,需要长长的31根竹签押线。”8岁起学织黎织的她,一边与记者说着话,一边熟练地“挥舞”着大竹刀、小竹刀,几根黄、紫等不同颜色的线,在一穿一压中渐渐形成哈方言区独特的符号——“万字图”。

  怀抱孩子的韩国丽水市民朴敏智,看到现场织锦演示不断称赞,“我们到北京旅游时,在电视中看到过黎锦,是一种非常漂亮的艺术。”她不停地向旁边的翻译发问,还“咔咔咔”按着手中的相机。站在一旁的李熙真,拿起边上的一只黎锦手机袋看了看,便掏出2万韩元买下,高兴地转身离开。

  海南省文体厅相关官员介绍,目前海南已有9000多名黎族妇女学会手工织黎锦技艺,其中有13人被认定为省级黎锦传统纺染织绣传承人。

  记者 付美斌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中俄否决安理会涉叙利亚决议草案
  • 体育中超-德罗巴首秀献助攻 申花1-1富力
  • 娱乐章子怡撒贝宁被曝秘恋超一年曾当众激吻
  • 财经南山奶粉广州检出致癌物 回应称销售正常
  • 科技微软欲借office等王牌业务扭转移动战局
  • 博客陶东风:我看电视剧《知青》的误区
  • 读书金正恩上台后被绯闻的三个漂亮女人(图)
  • 教育北大清华港大哄抢高考677分14岁女孩
  • 育儿乐扣等进口婴幼水杯正己烷超标 微博关注
  • 健康婴幼儿奶粉含强致癌物 解读黄曲霉毒素
  • 女性英国购物退税攻略 超火减肥法它们都反弹
  • 尚品夏日腕表养护指南 法国美女纵马走西域
  • 星座测试你老公抠门吗 天价占星师(组图)
  • 收藏揭秘画廊业抱团取暖 暴雨故宫不积水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