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元春:虚拟与实体经济收益倒置加剧资源错配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2月23日 10:28  新浪财经微博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指数(RCDI2011)发布暨研讨会”于2011年12月23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指数(RCDI2011)发布暨研讨会”于2011年12月23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发展指数(RCDI2011)发布暨研讨会”于2011年12月23日在北京举行。上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

  刘元春教授在会上作了题为“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降速转轨的关键点”的报告,其中指出了中国现阶段面临的几大问题。

  第一,从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的变化来看,危机使外需拉动的因素大幅度下降,但内需并没有填补外需的缺口,反而出现消费拉动乏力、投资驱动进一步上扬,“投资上扬”、“外需下滑”与“消费疲软”的格局决定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的问题更为突出。

  第二,在外需在总量下滑的同时,结构也有所恶化。加工贸易顺差的持续攀升以及一般贸易顺差的快速逆转说明中国贸易顺差将在全球经济再平衡与中国结构调整中步入“快速衰竭期”,中国将迎来“无贸易顺差”的时代,中国未来结构调整和宏观管理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第三,中国收入分配结构近年来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现持续恶化的局面,这种收入分配格局的刚性决定了中国消费加速和消费升级难以在短期得以实现,进一步决定中国需求结构存在中期恶化的趋势。

  第四,从供给结构来看,结构调整和全球危机冲击并没有改变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和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反而重返危机前的轨道,在重工业比重提高的同时,第二产业占比重重新反弹,中西部的崛起加剧了中国经济增长“投资驱动”和“工业推动”的色彩,增加了中国经济的结构刚性。

  第五,“经济泡沫”+“金融管制”+“监管套利”不仅导致中国经济融资结构发生变异,更为主要的是改变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盈利模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收益倒置加剧了中国宏观资源的错配,金融秩序的治理成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调整的核心。

  第六,在金融与实体经济绩效分化的同时,中国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经营绩效、上游资源性垄断企业与中游生产型企业的绩效发生分化。这些分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反应了中国结构性刚性。

  第七,中国最为深层次的结构刚性反应在中国就业结构与增长结构之间不对称的关系之上,不同部门的巨大的就业弹性导致中国出现“无就业的增长”与“高失业的萧条”的交替,从而导致中国任何速度的调整和结构的调整都面临这种不对称关系的强烈约束。

  由此得出结论,第一,中国结构刚性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在“世界经济再平衡”、“中国刺激计划”、“中国重化工业中西部纵深发展”等因素的作用下有所恶化。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收益结构反转将使中国结构性问题更为复杂。

  第二, 外需回落但内需没有完全填补外需的缺口,政府刺激性需求回落但市场性需求没有完全填补刺激性需求的缺口。“降速”没有“转轨”这不仅意味着中国经济景气的下滑,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从“投资与出口两轮驱动模式”变为“投资单轮驱动模式”,中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刚性意味着中国增长模式问题可能进一步恶化,可持续问题可能在累积中激化。

  第三,从“降速”到“转轨”面临的最大约束是中国增长与就业之间的不对称关系,解决这种困境的核心依然在于中国保障体系和社会建设的加速。

  第四, “稳中求进”需要在重视短期经济增速稳定的同时,高度重视加速改革和民生建设的紧迫性。改革促消费、民生促消费,是“结构”目标与增长目标契合的关键。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