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卫平:政策的调整应该说已经到三岔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26日 11:13  新浪财经微博
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联合主办的2011(第四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于11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教授黄卫平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马超彦摄)   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联合主办的2011(第四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于11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教授黄卫平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马超彦摄)

  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联合主办的2011(第四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于11月26日-27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原院长、教授,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专题报告特邀专家黄卫平演讲。

  黄卫平:我这个行当跟剑锋不太一样。比如关系,大家都说拼关系,卡耐基说过成功85%靠人脉关系,15%靠专业知识,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没关系你干什么,你必须建立关系,大家坐这学MBA,甚至学EDP、学EMBA,除了学习和分享成功经验、讨论失败的教训,最主要的是建立人脉关系,这是人的社会,不建立关系恐怕不行。马克思最后把一切东西归结为关系,关系搞不通,恐怕什么也通不了。另外,咱们剑锋一边讲我一边觉得惭愧,因为小平同志说过,中国最大失败是教育,过去我真的是不理解,现在我越来越理解了,我感觉很汗颜,教育中确实问题多多,话又说回来了,我们的教育有固有的规律,也有必须改革的部分,比如我在国外教书的时候,跟这边思路不一样,我一直讲这句话,在那边教书,你鼓励的是思想发散,你鼓励的是学生行为规范,行为规范了社会有序就没有问题,我们要求思想高度统一,行为可以乱七八糟。我说思想高度统一,老师怎么教给你,你要怎么还给老师,这叫考试。我说只有一个解,你说只有一个解,实际有十个解、八个解,如果学生都探讨出来了,这叫创新。刚才剑锋讲了一个很清楚的事,U字型工资体系,为什么大学生搁底下了,他刚才讲大学生太多了,彼此竞争,我有时候考虑还不是这样,事实上道理大概是另外一回事儿,你在跟谁竞争?我们大学毕业生是在跟计算机竞争,你竞争不过计算机,如果你毕业到企业或各个单位部门,你所从事的工作只会是程序性工作的话,你跟计算机没什么区别,可你比计算机贵多了,大家想过没有,现在大学就缺这条,教不会同学们创造性思维,而今天事实上讲“知识改变命运”早不是这么一个陈旧的说法了。知识、才干、机遇三者的结合才能改变你的命运,知识顶多给你必要条件,才干是充分条件,机遇是你展示的平台,至少三者结合才行,所以知识改变命运,我不好说叫陈词滥调,恐怕并不全面。今天如果只会程序性脑力劳动,无非就是键盘上的农民工。农民工做的是体力意义上程序性工作,挣不了大钱,大学刚毕业的同学们你们做的是脑力的程序性工作,你有创新吗?在这种情况下,U字型大概是很清楚的,如果真正自己努力的话,恐怕必须改造自己,没办法。说实在的,心理要健康,人格要健全,知识要丰富,才干也要积累,这些都是成才所必要的,我不好说学校教的会,只能学校和社会统一才可以,我这句话放在这,如果你作为一个学生来讲,你只有程序性思维的话,你工作中间也是程序性思维的脑力劳动,计算机替代的就是这个东西,你可以琢磨琢磨,原来大机器时代,蒸汽是动力,机器是人体肢体的延长,手艺流畅,而且不犯错误,今天如果只有脑力程序性思维能力的话,我不好说你死定了,你的前程真的不怎么妙,赖谁?赖我、赖剑锋我们这帮废物教授。

  主持人让我讲宏观,宏观真的不太好讲,现在是这样,今年年初时候你会发现官员报喜、企业报忧、学者说不确定,是不是这三大特点?官员报喜有道理,因为我们“十一五”规划的收官进行得非常漂亮。大家回忆一下2010年,经济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于是人们自然浮出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超过美国,成为老大。第二,出口很稳定地超过美国、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去年出口第一、进口第二,美国进口第一、出口第二,美国进口太多了,合起来外贸总量美国第一,我们第二,中国人现在应该这么说,对世界贡献蛮大的。我们将近三万亿的进出口,仅有一千多亿所谓顺差,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就是这么个道理。从某个角度讲,你会发现中国是2001年11月11号进入WTO的,那时候贸易总量5000多亿美元,三年之后2004年贸易总量1万多亿美元,到2007年2万亿美元,今年指定要过3万亿美元,没有什么好说的。因此在这么个情况下,你确实会发现乐观是有道理的。不仅如此,更伟大的一个事,去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工业生产国,我讲的不是总值,我讲的是附加价值,中国在全世界附加价值中间的占比18.7%,美国占18.4%,我们几乎都没报,但国外一些评论讲这是世界生产五百年的一个轮回,中国人又回来了,够厉害的,因为我们现在一讲就是康乾盛世,加上雍正13年,可以说是农耕社会走到了极致,GDP占世界三成,工业附加价值占世界三成,后来不行了,原因很简单,如果没有蒸汽机,动力靠老牛、老马,中国老牛、老马世界数量第一;没有机器,人的肢体没法延长,手艺精湛程度体现为生产力的高与低,而中国人口最多,没有办法,蒸汽机出来了,老牛、老马这个动力显然不行了,退位了,大机器生产出来了,人的肢体延长了,手艺被拷贝了,人家还不犯错误,又不知道疲倦,在这么一个情况下我们可以讲落后了。去年发现中国人又回来了,我提醒大家一句话,美国18.4%是1150万工人干出来的,你这个18.7%是1.5亿工人干出来的,这就牵扯到诸位所从事的工作了,说到工资,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土地的回报是地租,资本的回报是利息,劳动的回报是工资,如果你承认,中国主要靠资本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的话,资本投下去的回报怎么可能通过市场自然而然的分配给劳动,很简单一个道理,这就是政府看得见的手必须要做事的原因,我想这大概是大家能看清楚的。

  工资是不是涨了?刚才剑锋讲涨的蛮大,可是问题又出来了,很多人讲工资跑不赢物价,这是事实吧,现在这一年,回过头看的话,第一,你会体会到增速放缓,第二,你会体会到物价上扬,第三,你再看看中国资本市场,你又体会到资产价格胶着,房市不升不降、股市不死不活;第四,结构调整实际并不顺利,结构调整这件并不顺利的事不是我们一个国家,全球结构调整都不顺利,2008、2009年次贷危机出来以后,第一个跳出来的是英国首相布朗提出要调整产业结构,恢复制造业,欧盟2010年搞了2020欧洲战略,也是调整产业,大家知道美国绿色法等等,奥巴马也讲五年出口翻一番,创造200万个工作岗位,日本搞第三条道路,大家算下来全球都在调整产业结构,没有一个顺利的,美国开始反省,恢复制造业这条路走的通走不通。我们国家五年一个规划,调整产业结构第一年大家感觉不是十分顺利,我真不觉得是个太大问题,为什么?“十一五”规划跟“十二五”规划关健词不太一样。“十一五”规划是发展,在这个期间又有了2008年、2009年次贷危机,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增长跌到6.1%,于是4万亿砸下去,现在众说纷纭,不管怎么讲,最后拼8%、保8%过程,速度还是至上的。到了“十二五”规划,这次终于明确提出来关键词一是“调整”、二是“民生”、三是“均衡”。做起来并不太容易,不是你说要变就变的,核心大概是调整产业结构,无论你在任何一个经济中间,一百多年的斗争就是一件事:效率与公平。有效率没公平、有公平没效率,过去叫做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用大家听得懂的话讲叫又快又好,现在倒过来了,叫又好又快,对大家工作来讲,相对而言环境就会好一点,又快又好,大概是剑锋讲的,人力资源本身要服从老板意志,又好又快时候,要兼顾所有人利益,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都要考虑。

  增速放缓,9.7%、9.5%、9.1%,第四季度很可能掉9%以下,明年估计也快不到哪儿去。中国有一个规律,增速超过12%叫过热,掉7%以下叫过冷。有一位副部级同志在电视上讲中国12%-8%,8%以下过冷,我觉得说的有点过了,“十二五”规划要求的是年均增长7个百分点。12%以上叫过热,8%以下不能叫过冷,7%以下叫过冷。放缓速度的目的也清楚,实际为了给产业结构调整预留空间,比如今年四大行当用掉中国发电量的30%:炼钢、有色、建材、化工。大家讲结构调整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事实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关键是看方向,关键是看你的步骤是否是很稳的在往前走,资产价格胶着,大家讲房市不涨不降,很多网民说最好降下30%,实际中央讲的很清楚,抑制的是房价过快增长,从来没有提过促使它崩盘,你们可能说你这个家伙有房,你这么讲不对,我的房绝对不多,我自己有的住是真的,问题在这个地方,大家可以比较客观想想,北京房价2000多元涨到20000多元,涨的过程对经济是什么影响你都看到了,你也品味到了,房价如果下来50%会产生什么结果?产生什么现象?你见到过吗?你试过吗?没有,没有的情况下,没法预测,这是第一;第二,有哪个领导敢试试吗?说我试试全国房价崩30%什么情况,没人敢试。从周边国家看,美国房价一崩,闹的是世界危机,日本房价一崩闹的是20年停滞不前,西班牙房价一崩债务扛不下去了,香港房价一崩弄出一堆负资产阶级,没人见过崩盘之后是啥结果,这样就没人敢试,那怎么办?最好现在情况,控制住房价,不要让它过快增长,比较平稳,这是好的。房价不涨了,要买房的人感觉有希望了,房价没有大幅度下跌,已经买房的人感觉资产没缩水,同时物价高起,大家觉得什么玩艺贵都是理所当然的,36000万套保障房给真正困难的人以很大的希望,这叫什么?和谐。从你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不一定就是对的。房子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安居,一个是投机,说中国房子具有投资价值,那叫胡说,。一共就70年,而且期间安全使用年限50年,陈淮同志讲15年之内一半得扒,说起来房子只有投机功能,我今天不想多说房子,你会发现资产价格胶着是事实,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一年大家感觉有点纠结的原因,怎么回事儿,速度放缓,物价上涨,资产价格想赚钱,还老赔,咱们都牺牲了。搞产业结构调整,结果你感觉步伐不快。

  为什么出现这个纠结现象呢?我觉得跟政策有关系,大家想想李鹏同志当总理时候,中国有严重的通货膨胀,所以我们政策双紧,从紧财政政策,从紧货币政策,如果还记得的话,大概那个时候,你去银行存钱,除了给你利息,财政给你贴补率,因为通货膨胀很厉害,财政是紧的,货币是紧的,那时候最活跃的是财政部的集团购买力控制办公室,简称“控办”。买辆车没有批准买不成,如果人民大学想添点什么设备,没有他的批准也干不成。朱镕基同志当总理时候,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还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因为1996年是中国经济划线的一年,从短缺进入过剩,短缺进入到过剩,对付短缺发票、发证,政策取向很清楚;过去没过剩过,过剩了怎么办?于是实行了扩张型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发力往东,货币政策发力方向也得往东,财政往西它也往西,方向是一致的。如果我们说一个车两个轮子的话,财政政策的轮子和货币政策的轮子,这两个轮子往前转都往前转,往后转都往后转,现在宽松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一个发力向东,一个发力向西,两个轮子,一个朝前转,一个朝后转,我问你车往哪儿走?谁也说不清楚,从一定宏观目标看,政策搭配,宽松的财政、紧缩的货币,这是可以的,问题在哪儿?问题在于一个政策往东、一个政策往西,只有一个交叉点,委员政策执行者要求高多了,只有站在交叉点上,做到总供给等于总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无数点形成一条线,只能踩着这条线往前走,到达彼岸叫软着陆,线左边衰退,线右边通货膨胀,掉哪边日子都不好过。如果走着走着不走了,那叫滞胀。从执行角度看,我们在钢丝绳上,必须很稳健的走过去到达彼岸,软着陆,后边当然就是比较辉煌,现在这个情况就摆在这,没办法。宽松的财政、紧缩的货币,事实上我们的政策本身现在越来越逼近三岔口,终将要做一个决策。2008年,过热的时候我说到转折点了,2009年在大连我说次贷危机结束了,现在你问我下边怎么着?我告诉,学者都爱说不确定,我也告诉你不确定。我想从我的话中能找出我要说的方向。

  从去年到今年看,我总感觉国内环境比国际好,未来五年你都放心,国际环境不是怎么太好,你可能问我为什么?国际世界经济大概也就是低位震荡、缓慢复苏,二次探底机率很小,这个事不用多想。为什么低位震荡?关键是没动力,大家看发达国家经济要增长的话,我们可以说只有两个途径:一叫消费,二叫创新。你仔细看,消费被债务压死了,再换句话说,过去那种消费模式寅吃卯粮,搞成今天的样子,不能再继续了,说句实在话,咱们媒体在报,美国GDP的70%用于消费,反衬中国消费率太低这件事,我一直是不支持的态度,一方面说GDP的70%用于消费,这是一个很正面的事,正面的推介给中国老百姓,背后的事怎么不讲?主权债务危机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寅吃卯粮造成的,而中国产业结构中间生产的消费品极少,生产的服务品极少,主要GDP物质内容是什么?是高铁高速时候,70%用于消费,我问你拿什么消费?最终如果堆积起债务,崩盘了,这件事情就更可怕了。之所以现在物价不太好控制,因为大家年纪轻,不容易体会到这件事情,回家问问你的父母,如果你父母是我这个岁数的话你就问他们,如果比我小就别问了。我们国家80年代上街买菜几分一斤,90年代上街买菜几毛一斤,现在几块一斤,物价控制住了吗?很难,可以让它缓,但是不能让它停,而菜价是中国市场调节比重最大的东西,在市场调节下,这就是您的物价。1978年白面一毛八分五一斤,现在两块多、三块,国家努力控制还涨了几十倍,如果想小平搞改革开放,你清楚,农村联产承包,城里给工人发奖金,增产的是农产品,增产的是轻工日用品,吃穿用增长了,GDP增长了,GDP增长了,涨工资了,那年头涨工资超过10块的都很少,但涨的这几块钱怎么来的?由吃穿用本身的增长与它对比的,增长的钱买增长的产品,物价不变,大家看看现在GDP的物质内容,高铁高速、基础设施,哪个能吃,然后强烈要求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人人收入大幅度跃升,工资跃升20%,并不等于劳动生产率平衡的涨了20%,意味着什么?发票子,通货膨胀就这样搞起来的,经济学叫“工资物价螺旋”,需求过剩的通货膨胀好治,工资物价螺旋推动的通货膨胀没治。如果治,只有一招,衰退,为什么我说中国到了政策三岔口,必须做抉择。工资大幅度增长,吃穿用增长幅度不够,收入高了还要买高质量的吃穿用,物价能不涨吗,而CPI中间指数光吃喝这一项就占30个百分点,而30个百分点中三分之一是肉,肉中间三分之一是猪,所以猪一死马上完了,咱们这么讲吧,为什么强调产业结构调整?为什么强调一定要转变增长模式?道理就在这个地方。消费国外不行了,创新找不到亮点,因此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外部环境并不乐观。

  还是那几句话,今年叫做增速放缓、物价上扬、资产价格胶着、结构调整看来并不顺利,什么原因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国际环境和政策使然,宽松的财政、紧缩的货币,现在这个政策的调整应该说已经到了三岔口。

  谢谢大家!

  周禹:谢谢黄教授深入浅出用非常幽默平实的语言和故事向我们分享了最深刻的洞见,下面留两个提问的机会。

  提问:黄老师,您对4万亿政策怎么评价?

  黄卫平:4万亿,当时6.1%,6.1什么概念?多少年来没有这么低的速度,现在很多人很负面评4万亿,当时那么个情况,6.1%的速度还没有办法看到整个世界经济危机是否到头了,其实要说起来你跟我讲反应过度的话,全世界反应都是过度的。还记得大家都在说什么,百年未遇,2009年9月我说过去了的时候没有人同意,我是干这行的,尤其美国的统计数据,经验性很足的,比如失业率到最底端,过了几个月一定好,就真的会好。房子到底了,告诉你过八个月一定好,也一定会好。人家自己报的是6月,比我积极,提前两个月。我讲一个事实,4万亿主要搞基础设施,修桥、修路都要买地,而中国的土地制度很清楚,一种制度两种形式,流转的方向也很清楚,只能从集体流向国有,这是很清楚的,我大胆预测一句,做基础设施买的地未来增值都得超过4万亿,你说值不值那就另说了。至于目前的困难,很多人把目前困难归结于4万亿,恐怕是这样,当你消费不好调整时候你怎么办?事实上去掉物价,我们30多年消费年增长率7.8%,世界第一,我没听说消费一夜能翻番的,这是渐进的过程。因此,我总感觉国家积累财富不会出大事。第二,从未来来讲,这个问题是可以消化的。

  提问:刚才黄教授提到工资物价螺旋引发的通胀非常难治,我们是搞人力资源的,在我们每年涨工资时候肯定要考虑CPI涨幅,如果我们涨工资倒引起了通胀不可治的话,我们涨工资时候是不是可以不考虑CPI的问题?

  黄卫平:由微观考虑它没法干活了,由宏观必须考虑,刚才剑锋讲劳资关系,劳资关系是微观经济学问题,还是宏观的方针大政,如果微观问题,你不用考虑CPI,如果是宏观的方针大政的话,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不是好玩的。人保部说五年实际收入翻一番,名义收入五年翻一番都得14.8%,将近15%,再加上4%-5%物价因素,那就是20%,做得到做不到?实际收入做不到,名义收入做得到,你可以不考虑,微观角度真的不用考虑,只要考虑你自己的情况,但从宏观角度不考虑那叫自杀。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