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柏云昌:如何建立公平的能效提升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9日 14:13  新浪财经
2011年5月28日,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柏云昌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2011年5月28日,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柏云昌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2011年5月29日,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中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柏云昌演讲。

  柏云昌: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下我研究的一个结果,我给大家介绍的主题里面也会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的一些节能政策中的数据,我的研究主题就是怎么样建立一个公平的能效提升政策,而且是在不同的行业里建立起这样一个政策,而且在能效里面不同行业的排名在各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同的话题,昨天我们在会议当中也提到在我们的能源研究当中,经常会施压,让某一些行业在能效提升方面做得更多,我们如何在每个行业分摊这些压力呢?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话题,在这里给大家简介一个,在2008年我们建立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就是从2009年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要去把我们的能源强度至少降低20%,另外我们还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在2025年的时候要把能源的强度降到50%,对于中国来说,大家都知道十一五的计划,希望能够在2010年的时候把能源强度降低20%,而张教授刚才也讲了,下一步,就是十二五的时候,我们要二氧化碳的强度降低40%~50%,到2020年之前。为什么他们把能源强度变成了碳强度了呢?这个我也不知道。我们可以看一下能源的政策,在中国和台湾之间,大家都作了很多的修改,这些修改其实也证明了对于节能方面政策的重要性,现在是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我们比较一下大陆和台湾,非常有意思,那么大陆是发展非常大的经济体,而台湾是一个非常小的新兴发展的经济体,那么他们会强调节能政策方面的一些重要性,两者都是这样的。

  那么我们在能效指标方面做了非常多的研究,那么其中有一些研究家或者有一些工程人员,他们喜欢用物理的EEI指标,而对我们经济学家而言,我们喜欢经济的EEI指标,还有人用Laspeyres指标,比如说Sun,联合国,都喜欢用这个目标,还有人喜欢用指数分解的分析,有一些喜欢输入、输出这种结构性的分析,大部分的能源研究都是专注于分行业的比较,当然他们都是有时间的特别性的,每一个时段都会有特别的研究。那么我们来看一看垂直分解和分行业分解的去年,我们来看看EEI指标,如果我们看行业分解的话,每一层都是断的,上一层和下一层是连接不起来的,随着我们是不同的年代,但是所有的这些都是没有互相关联的,那么对于垂直分析的话,我们必须要连接下来,把上一层和下一层都要紧密连接在一起,使它成为一个整体。

  安娜和我都是关注于如何把垂直的方法整合在一起,当然安娜倾向于另外一个方式,我认为她的方式更为困难,我选取了另外一种简单的方式,可以看到在座的各位都可以理解这个能源的公式,这是能源的细分,能源效率,基本年的技术,计算年的技术,然后再除以计算年技术,这是非常简单的变化,能源的强度就是这样,所以可以通过技术来算出能源的强度,进一步细分,我们看到是这样的一个公式,这是基本年的技术,除以计算联,可以看到计算联的技术和基准联是一样的,就换成E,SQ是贡献权重,然后这个成为能源效率指数,然后看一下进一步的发展,我们把它分成第一级、第二级,然后进一步细分,最后我把它跳过,这个不重要。

  这是联合国的一个数据,这是2005年的基准年,这是台湾的数据,这里是中国的数据,要有一个公平的国际比较,这里我作了一些调整,首先,所有的都转化为美元,第二,我们把通货膨胀率也进行了调整,这是一个结构,中国的工业结构,农业部、工业部、服务部,一级产业,二级产业,我们看一级产业是能源密集型的,第二级是不那么密集型的,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所以可以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在台湾我们也有一个数据,我们可以一直分到第五级,可以非常详细。

  这里介绍一下中国实践的结果,这是平均GDP增长率12.67%,平均能源的消耗是6.4%,能源弹性是0.5%,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数据,可以说是在全球最佳的一个情况,看一下经济结构,看一下2008年的农业大概是10%,工业是47%,服务占比41%,能源的结构占了2%,工业的消耗占82%,服务业能源消耗是15%,如果我们把它和基准年相比,看一下能源效率指数,看一下这是一条曲线,也就是说这个能源的效率越来越好,如果这个线向上面,表示能源上升,如果在下面表示下降。可以看一下在2008年它的能源效率是44.7%,对于中国来说,2008年能源效率比2005年提升了44%,是非常好的提升,问题是如何把这样的改善细分到各个部门去呢?第一级的细分非常清楚,可以看到主要的能源效率的贡献者一个是工业部门,第二是服务部门,农业的贡献非常小,36%的贡献来自于工业,所以加起来是44.5%,所以可以看到各个行业对能源的贡献,加起来是44.5%,这是我的计算,36%来自于工业,那么工业里面各个部门是怎样的情况呢?我们再进一步地细看,比如说能源密集型行业和能源非密集型行业,可以看到能源密集型的贡献了25%,能源非密集型的行业贡献了11%,再细分看一下第四级,你可以看出能源密集型的产业,主要的贡献者是基础金属业,比如说钢铁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次是基础化工业,第三是有色金属,第四是石化行业,第五级是石化,这是化工产品,中国的化工产品对于能效的改善是非常大的一个贡献通过这种研究,我们也可以找出贡献权重可以看到这个能源效率指数的排名,看到各个等级的能效排名和各个部门的能效排名,这是非能源密集型的行业,第一个是电力,下面是采石业,第三是建筑业,建筑业非常小,只有1%,接下来你可以看到食品业,作出了1%的贡献,和化工业相比,食品业的贡献相当小,这是交通运输业和其它的部门。那么其它的服务是非常大的,交通运输业是3%,其它的服务业但是其它部门我们没有作具体的分析,所以我们不知道其它部门的具体详细情况。下面谈商务部门,商务是1.55%,其它的部门是2.55%,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对于中国的能效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当中,我的观点是2005年下降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已经实现了,没有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石油业还有煤产品,还有非能源密集型的产业,它们的效率比较低,那么对政府来说,这些部门应该给它们一定的惩罚,给它们一定的压力,它们的贡献比较低,效率比较低。而中国的政府回顾了比如说石化问题,也进行了回顾。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台湾,GDP年增长1.7%,非常低的,能源消耗3.44%,能源弹性是2.0%,对于中国来比,它的弹性系数很差,看一下农业,农业占不到2%,很多GDP的贡献来自服务部门,大部分能源是由工业,但是它的工业能源消耗没有中国那么大,那么中国已经将近80%,我们还70%,这是能源效率可以看到能源效率的曲线是向下走的,不太好,2009年是4.32%,所以和基准年相比是效率降低的,对于工业部门我们也可以看到工业部门是主要的部门,工业部门是引起台湾低效的主要原因,这里有一个工业,这个工业和基准年相比是降低了9.5%,所以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负值,我们非常清楚谁到底是捣乱分子,主要是工业部门。

  我们可以看一下能源密集型的行业是主要的拖后腿的部门,看一下石化部门,它的效率在一年一年下降,在2009年它的贡献是负的16%,所以这个数据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看到中国的政府目前也是在宣布我们要停止对于化工行业的一个投资了,所以有很多的项目,我们有60亿的投资,要投入到化工行业的已经被停止了,原因就是造成了污染的影响。还有一点,就是由于它的能效非常低,效率非常低,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反对去进一步对化工行业进行投资,那么在化工行业当中里面看到一些化学的材料污料也是不好的,我们看到能效是非常低的,从我的研究结果里面可以看到每一个行业对能效造成最大的影响。

  这里我们看到是一些非能源密集型的生产行业,比如说你可以看到电力也是下降了1.24%,那么还有一些非能源的行业里面,比如说EPCCC,这是一个非常长的词,它的名字就是制造的金属行业,它们也是提升了一点点。还有一个交通和服务行业怎么样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行业基本上是一样的,从2009年开始,交通服务也是提供了2.14,还有一个行业也是对能效提升改善给到了2%左右的贡献。而对于其它的航空方面也是有一个负的贡献。再看一下我们的零售和批发,那么它也是提供了3%的贡献。我们再看对于台湾的能效问题,其实我们也必须要做很多的回顾,对一些行业再作一个回顾,进行分析,到底哪些行业对能效提升提供作用,哪些是对能效提升造成负面影响的,政府也是希望不断地提升能效,而且去除一些无效的局面。从我的研究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今年年底之前,我们希望能够建立这样一个数据库。在今年年底之前,我希望能够完成31个国家的能效指数方面的数据库,到明年我们希望有记录100个国家的能效指数方面的数据库,我们首先需要不做碳的强度指数,而做能效强度的指数,因为碳的强度指数大部分是来自于碳的消耗,首先要做能效方面的指数,才能去看碳的强度指数,因为它会使用煤,使用的是不同的元素,第一步有了能效强度分析之后,第二步才能收集碳的强度。在我们的研究里面,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很好的数据库,可以为将来国际的碳排放控制协商建立一个很好的基础。一般我们都在看到,大家都在讨论,大家都在讨论碳排放和交易的问题,但是在国际协商当中没有一个公平公正的数据库,那么我相信在我的数据库建立和出版了之后,每个国家都可以看到我们这个国家对碳排放的贡献是多少。另外还有碳交易的系统也可以依据这个数据去做,不然的话,碳交易系统没有一个公正的稳定的数据库的话也是行之无效的。第三,这个数据库也会为每一个国家做能源和碳排放方面的政策,可以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第四,可以使用这个数据库建一个能源和碳的模型,这个指数我相信对碳模型的建立都有非常好的基础作用的。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