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中祥:中国应有更好的举措应对减排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9日 13:21  新浪财经
2011年5月28日,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美国东西方中心能源经济学家张中祥主持论坛。(来源:新浪财经)   2011年5月28日,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美国东西方中心能源经济学家张中祥主持论坛。(来源:新浪财经)

  2011年5月29日,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美国东西方中心能源经济学家张中祥主持论坛。

  张中祥:我想强调一下为什么我觉得我们必须要在中国作出关于碳排放强度的承诺,而且是非常有效的,事实上我们在1990年代的时候,如果说我们的一些做法在将来还会继续做下去的话,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在国际舞台上的谈判情况会完全不同,因为中国的排放太多了。所以,我们目前必须要对于未来的碳排放强度有增加,一直到2020年,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分析之后必须要加强承诺,这样一来,我们也在国际的一些社区上得到了一些反馈。那么,我们一些同事也是觉得这样一种承诺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他们的机构也是美国的联盟机构,一个给美国政府提供各种观点的机构,那么他们也对我们中国的政策表示了非常强的认同。另外,我们一些经济的数据和排放的数据,我在演讲当中也会给大家具体谈一下。最后我给大家总结一下。

  首先来看一看第一点,为什么我觉得在中国能源节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举措,这边这些数据就是来自于美国的能源局,他们是在2004年IEO收集的数据,这里显示的在中国和美国1990年到2025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那么你可以看到在90年代,中国的排放不会追上美国的排放。但是在2007年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其实中国的碳排放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第一,已经赶超了美国。那么在2000~2007年的时候,中国也达到了很大的经济上的发展。但是它的能源比GDP的增长是翻了一番,是GDP增长的两倍,所以在排放上是有非常大的一个增长。所以,你可以看到这对美国确实有影响,但是对中国有更大的影响。我相信美国还会不断地在中国去施加压力,要中国政府承诺对碳排放强度的减低,就像现在他们在不断向中国施加压力一样。当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承诺不仅对美国是重要的,对中国是更为重要的,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国所建议的碳排放的强度,这里是我为UNDP做的一项研究,当时我是为中国根据目前的一些要求为它建议六项要做的举措,我们希望在2020年中国能够达到它所承诺的碳排放强度为目标的。当时我们的总理温家宝其实也是非常明确地表明中国必须承诺自己在这方面的碳排放强度,而且要履行,不管未来国际协商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另外,根据在哥本哈根的一个气候的峰会里面,中国也承诺要在2020年之前把自己的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左右,这其实也是一个长期的举措。另外,中国也反对建立一些硬性的排放限度,因为它觉得这样一种限制会限制中国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另外,我们可以看到确实中国尽管不想给出一个硬性的指标,但还是想去做一个碳排放强度减少的承诺。我们刚才也讲过了,我的同事也对这样一些观点作出了一些研究,我觉得其实这看起来是对中国情况的一个描述,但是我觉得这样一种反馈其实不仅仅只是中国这一个国家而已,如果说你可以看到美国的话,你也可以看到这个事件是非常重要的,有任何的一些目标或政策,其实都是和国际的一些政策相关的。你可以看到在2009年的时候实际上美国也作了这样一个承诺,在2020年的时候是能够在2002年的排放基础上降低10~12%,所以你可以看到像这样的一种承诺其实是非常普遍的。那么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这样一种承诺也可以使更多的一些政府的官员了解这个事件的严重性。我这里就发一些问题,就是我们所建议的目标是不是真的能够替代很多西方学者的观点,他们是不是能够认同这样的目标,还有就是所建议的目标是不是像中国所声称的那样雄心勃勃的,能不能完成这个目标,所以我要考虑这两个问题。

  所以,我们这里也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我们为什么要把能量减低作为参考值;二是为什么我们说20%的节能目标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我们去做一些计算和分析,你可以看到在过去的25年里,我们去考量一下能源的强度和碳排放的强度其实是按照同一个曲线在走的,所以你可以看到我们需要用这些更加容易衡量的数据来作报告。我们经常会对这些数据去作一些研究。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20%的节约能源目标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呢?其实中国也是觉得要满足自己能源节约的目标是非常困难的,但是中国能够达到90%的既定目标。在去年的一年里,我们也颁发了很多的限制,比如说一些方面的使用,有时候也去强制一些公司关闭工厂,强制他们满足节能方面的目标。其实这也是以一些正常的生活为代价的,其实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方式,就是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才达到了90%的目标值,也没有达到100%。所以,我们可能会对中国的官方GDP的数据作一些修改和更新,所有的这些举措都是希望能够去改善中国的GDP,但是实际上它也是对于我们的能源强度数据是非常有好处的。还有一个举措就是中国已经解决了一些最易解决的问题,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一些燃煤的发电厂容易去进行调整的这些工厂,我们中国应该关闭了,其实2GW这么功率的发电厂,这是所有的英国装机容量的额度了,所以这对未来的发展也是很大的影响,所以可以看到我们降低40~45%的能源节约目标,根据这样一种情况来看应该是可以满足的,尽管40~45%的目标是非常严格的。

  还有一点,国际的社区也会要求中国来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我来自中国,我在美国工作,我想用一种客观的观点,我不会用中国或者是美国的数据,我使用第三方的数据来发表我的观点,但是在这些数据当中还会有一些争议,但我争取用一种客观的数据来发表我的观点。基本上来说,可以看到IEA的估计,在通常的情况下是怎么样的,他作出承诺440PPM,中国要比基线下降1.2GT,也就是说相比基线要降低0.5~1.0GT,即使是比较低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看到非常大的一个削减,如果中国是45%的目标的话,中国怎么做呢?这也就是国际社会要求中国的做法,就是下降1.2GT,中国事实上也会实现1.2GT的削减。这是很清楚的,我们这个目标也是很雄伟的,这个目标也是可衡量的,中国政府也是这样的观点。我想回答两个问题,这个目标是不是比较保守呢?是不是有更多的空间可以改善这个目标呢?

  我们来看这个目标是不是保守,你会看中国会说他已经达到了目标,目标是40%,只要达到40%就达到目标了,这是中国的观点。但是看IEA作的一些计算,他把所有的政策,看一下中国的政策,然后看一下他的削减到底怎么样,看看这个政策实施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果,我也做了一个计算,看一下可不可以削减,削减碳排放43.6%,最低40%,这已经比较保守了,基本上说的是43.6%,这是比较现实的。有人说3.6%的差距是不是真的有差距,对其它的国家来说,也许3%并不是很大的数字,但是中国是一个大国家,在中国将来20年,3%的差距也是非常大的,从全球的角度来说,对应全球的数字是10%,所以即使是3%也是非常大的数字。

  再来看第二个问题,是不是有很大的提升。我们有这样的经验,看十一个五年计划当中我们的经验来看,如果进一步提升也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要说如果要提升的话也并不是不可能。我提过了,这样的政策,这个政策是IEA来实现了,中国也作出了这样的宣告,比如说它已经能够实现1GT的二氧化碳减排,当然也是和气候变化相关的,如果把它紧密和气候变化相关的话,那么整个政策的实施会进一步加速,那么整个的项目也会更进一步的扩展,可以会更进一步削减碳排放。那么你说是不是有空间改进,当然问题是非常明确的,确实可以改进,我从两个角度来看问题:第一个是用中国自己的政策看一下中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第二个方法我是看一下历史的趋势,看一下历史到底是怎么样展望未来的。首先,我们看一下中国自己的情况,中国中期和长期的能源目标,我们制定到200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中期和长期的能源目标,一直到2020年,能源的强度将下降,要比2002年下降。我们都知道中国能源的强度在2002年~2005年有很大的上升,所以也就是说要实现2020年这个能源强度的目标,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减排目标,必须和2005年相比要减低42%,那么我们也可以看到,2005年的数字其实比2002年大,所以至少要削减42%,这是我们在2003年、2004年设定的目标,当时中国也有一些压力,比如说各种各样的气候变化问题。

  我们可以考虑到整个周围的环境,我们看到确实需要作很大的努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历史的趋势,我们看看过去历史的情况,我主要是举一些历史的数据,我做了自己的一些计算。比如说42%或者是43%的削减,也就是说从2020年把能源强度削减43%,我们看一下42%和43%能源强度的削减转化成为碳排放的强度,在整个的能源当中政府需要它增加,把能源的强度转化成为碳减排,你们更需要增加8%的碳减排,比如说在碳强度上面要减排50%~51%,这里就在执行方面是不是有一些问题和困难出现。也许不一定能够实现,如果说最低的限度是50%,但是我说46%~47%,这还是比较现实的,如果我们提出一个理想的目标,我还有一些回旋的余地,尽管是百分之几的增加,但是它的含义是非常深远的。你们也知道IPCC也做了它的第四个评估报告,这第四个评估报告谈到了国际社会,如果你想达到这2%的目标,那么全球的排放必须减排50%,那么发展中我们必须减少25%  ,发达国家必须要削减40%~60%,我也做了自己的替换,那么也就以为着中国要在2020年削减15%~25%,那么这样能够使中国的目标和IPCC的建议相符合,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批评中国,说中国总是找这样的数字,那么有的人说中国找出了这个数字,这个数字是对自己有利的,那么它不需要削减更多,但是我也看了一下发达国家的数字,如果增加45%~50%,中国会削减15%~20%,我想这是和IPCC的建议相吻合的,这就使得中国的要求更加强有力,因为我们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另外一个问题,刚才我也讲了,事实上中国也建议了这样一个碳排放强度承诺,不应该只是雄心勃勃的,而且还要有可信度的,而这样一种可信度还要被其他的公众进行承认,因为中国的一个承诺和其它的一些承诺应该是不一样的,所以说在碳排放的强度承诺上我们必须看可信性、可行性,我们进行了宏观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二氧化碳的排放和节约方面的数字之间是有一个相互联系性的,彼此依赖的,所以我们看一下过去的二十年,对中国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这些实践基本上来说,在能源使用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年的时候会有一个官方的数据出来,比如说第二年的时候,它对这个官方的前沿发布数据又会进行更新,去更新改动,去进行修改,第二年会进行修改的。所以你会看到在这种情况下,这里一部分是能源,另外一部分是煤的消耗量,在1990年之前有8%~10%的官方修改数据,所以第一次官方的数据到第二次修改相差10%,这个修改量是非常大的,其实主要是由于煤的修改方面量非常大,但是目前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可以看到修改量和第一次发布的数据之间的差距就缩小一些了。不管怎么样,你可以看到它是一些实际的数据,到底合理与否我们可以去对它分析一下。

  再来看一下GDP的数据,由于政府承诺了这样一个碳排放降低,所以我们需要对整个中国30个省,每一个省的碳排放量进行报告,这是2006年的数字,也是修改了几次,最后你可以看到,第一次发布的数据和最终的数据也是不同的,当中修改了两次。其中有一个数字是第一个数字的2.2倍,但是你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情况下这些数据还是比以前的差异要低一些了,但是这个差异的绝对值还是很高的,所以从解决的考量上来看的话,这样一个数据的差异还是很大的,所以我觉得我们GDP的数据可能会被中国的能源数据相比来得更重要。那么我也同意这个方面的数据可能没有其它的国家希望能够把这个数据公开到国际的社区里,加上国际的一些舆论,但是我相信对中国来说GDP的数据比能源的数据来得更精确一些。

  这边再来讨论一下我刚才讲的话题,我这里讲的是对2020年建议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承诺,有一些西方的学者说其实是没有代表性的,而且是没有可行性的,我们可以看到中国GDP的数据还有一些能源方面的数据近几年修改的差距相比,其实你可以看到我们的GDP数据比中国的碳排放数据来得更加准确一些,而且更有可靠性一些。中国有一个非常强劲的排放时期,所以必须要去做强劲的举措,目前的一些举措还是挺多的,但是没有办法去完全解决国际的社区向中国要求的,施加压力的,像他们要求的力度那么大。作为一个非常大的世界性的排放大国,中国必须在碳排放方面作出更严格的承诺。现在美国的国会也在不断地作讨论,对于中国的碳排放方面的一些压力应该施加更多的压力,所以中国应该有更好的举措来应对,这就是我的演讲内容,谢谢。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