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军:中国在2020年应该是可以赶上美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28日 17:09  新浪财经
2011年5月28日,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2011年5月28日,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2011年5月28日,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图为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演讲。

  张军:非常感谢上海论坛给我的邀请,因为是最后一个演讲,我还是希望对中国经济的一些探讨,能够对前面James Ferguson Skea讲到的中国经济有一个补充。

  其实经济学家很不善于谈未来,不过我今天还是选择了这样一个题目,看看中国经济从现在到未来十年里面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经济有没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我的演讲用三个比较大的题目,作为三个问题,但是我的答案是三个尺寸最小的答案,所以我想第一,我会谈中国经济现在的这样一个增长的模式能不能持续。第二,我想谈一下我们有没有可能赶超美国的经济,因为中国已经赶超了日本,所以接下来唯一排在我们前面的经济体是美国。第三,我想谈一谈这个时间可能会是在什么时候,赶上美国的时间大概是什么时候。

  关于中国经济有没有可能持续呢?其实我想大家都非常的关心,那么刚刚JamesFerguson Skea也谈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些问题,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如果回顾一下在2000年之前的话,那个时候包括我在内,其实对中国经济都非常的悲观,为什么呢?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看到中国经济的资本的积累的速度越来越快于它的产出,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的速度,所以这样就导致我们所谓资本对GDP的比率在95年以后就持续的上升,所以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做了很多研究,我自己也发表了论文,当时都比较悲观,认为中国经济不能再持续了,因为这样一个资本积累的速度太快了,远远大于产出的增长速度,所以它未来是不能持续的。但是后来我们慢慢发现我们都错了,因为中国经济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不仅持续的增长,而且我们看到真正的中国奇迹是发生在90年代中期以后,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的话,我想一定是经济学家错了,那么错在什么地方?我们需要做很好的反思和研究。

  其实到现在为止大家来谈论中国经济未来还能不能持续的增长呢?主要的分歧或者说主要的讨论的重点是什么呢?就是今天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不能持续的增长原因是因为我这里所说的结构的变量,也就是现在大家经常讲到的说现在投资太多了,投资GDP的比率太高,现在差不多一半,50%的GDP用于积累了,第二,大家最近谈到消费不足,或者说劳动的收入或者是工资的收入占GDP的比重比较小,还有刚刚JamesFerguson Skea谈到的出口依赖的问题,还有收入分配,所有这些所谓结构的变量,都被中国经济学家看成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障碍,这个到底对不对,事实上有很多很有名的学者都在讲这样的话,比如说最近可能大家知道卢比尼,纽约大学的,他说中国经济2013年就要崩溃了,原因是什么呢?他说他最近来到中国两次,他看了以后觉得很担心,因为中国投资的规模还是太大,这又回到刚刚我讲到十年前的老问题。

  中国经济能不能持续呢?大家还是在看这些结构性的变量,还是看这个比率高了,那个比率低了,那么这个有没有问题呢?我个人的反思是有很大的问题,今天大家都是凯恩斯主义者,凯恩斯有一句话就是我们在长期都死了,所以我们不关心长期,中国经济的问题没有大家看到的那么大,那么中国经济现在实际上我们如果对它过去的表现我们做一个增长的核算,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看下面看到投资占GDP的比重,在第二个阶段,93年到2005年的阶段,它是上升了很多,我们看它的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反而加快了,劳动生产率可以分解成资本密度的增长,就是KL比率,资本劳动比的增长,同时也可以寻找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这两个指标在当前发展去比,我们发现中国比它的表现好得多,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的投资率在不断的上升,实际上生产率的增长保持相当不错的这样一个增长的速度,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担心。

  如果我们要去问说中国的投资有没有过多,有没有过度,我想我们其实并需要简单看投资率是不是在上升,投资是不是占GDP的比重太高,我们真正要看的是我们把它拆开看,看我们增长里面多大程度上它的生产率是在变化,是在不断的提高,所以这是我觉得经济学家在过去很多年里面一直迷失掉的一个问题,没有过度的关心这个问题,所以今天大家都是短视者,只看当前的结构性的变量,可是没有想到说这些结构性的变化本身不仅不是未来增长的障碍,相反他们应该用中国的经济增长的模式来解释,所以这样就让我想到哈佛大学的教授,西蒙。库兹涅茨,他在60年代的时候,这些书今天没有人看了,可是他的书里面有非常多的智慧帮助我们来认识中国经济,写这个书里面,他非常好的来理解了经济增长的这些结构变量跟经济增长率,跟经济发展阶段之间非线性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会变的,关键是你要增长,包括今天大家看到分配收入的问题,大家都很担心中国经济分配因为不均,慢下来,在他看来这些跟经济之间增长的关系,是一个倒U字形的关系,它会变化,从长远角度来讲我们不需要对中国经济那么悲观,生产率在不断的增长,投资率在不断的上升,这个源泉是什么,我们怎么来解释这个现象,我想这个解释,我的看法,撒木他是对的,实际上中国经济里面一个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我觉得不是投资占比在不断的上升,而是它的结构的变化非常之快,这就是西蒙。库兹涅茈讲到的结构变量,这个结构变化非常之快,导致我们尽管投资率在不断的上升,可是我们的生产率依然没有下来,依然保持非常明显的增长,所以他认为就非常的重要。

  第二,就是我们的投资去哪儿了,我觉得中国经济跟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去比较,中国大部分的投资进入了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吸纳更多资本的投资,但是它同时从中长期来讲它大大改善了生产率,所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必要对中国经济保持那么样的悲观,这个结构的变化为什么会这么重要呢?因为在中国大家知道有很多经济都保持比较好的增长,但是后来都没有持续,因为中国经济非常不一样,因为我们没有看到有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在这个世界上,而且它内部的差距非常之大,我们的地区之间的差距跟行业之间的差距之大,我觉得是导致中国具有明显的,我们把它叫做结构红利的这样一个现象,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资本跟劳动力可以从低生产率的部门,或者是低生产率的地区,向高生产率的地区和部门不断的转移,就会始终保持一个快速的增长,结构的变化是我们理解今天所看到的结构因素这些比例变化一个主要的因素,包括今天我们讲的收入差距,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的现象,我觉得都没有那么可怕。

  我们自己的研究实际上就发现说,其实你现在讨论说这个消费的问题,收入分配里面的问题,可是我们都知道劳动的占比,或者说劳动者的收入占GDP的比重为什么比30年以前要低,其实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这个是结构变化导致的,我们做了一个测算,如果我们把中国的48个行业拿过来测算,你会发现工业部门劳动收入占比是最低的,因为农业最高,很显然,因为农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如果我们把它放到中国各个省拆开,31个省,上海是最低的,西藏最高,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西藏的劳动收入占比最高,上海的劳动收入占比最低,说明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化是解释收入占比下降的主要因素,因为工业化,因为资本深化,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结构的变化导致了我们今天看到很多结构性的现象,发生,所以我们并不需要非常静态的去看这些结构性的因素,把它理解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障碍,相反他们应该用中国经济增长导致的结构变化来解释。

  因此,我觉得我的看法,中国经济可以继续的持续的保持现在的这样一个增长的势头,所以第二个问题想讨论说,因为现在我们前面只有美国经济,今天中国跟美国经济总量上面是3倍的差距,我们一定会把美国作为我们赶超的一个对象,下面我想谈我们怎么样来赶超,什么样的方案可能是比较务实的,去年中国GDP的总量将近40万亿人民币,按当时的汇率来换算差不多是6万亿美金,美国那一年,去年是15万亿,我们大概是它的三分之一的样子,我们知道在78年的时候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6.5%,今天是差不多40%了,我们人均水平比较低,去年是4400美元,相当于美国的十一分之一,但是因为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所谓我们要赶上美国的经济总量,我们只需要把中国的人均GDP的水平提高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就可以了,那么提高到美国的四分之一是什么意思呢?差不多就是提高到现在上海的人均GDP的水平。

  因为现在上海人均GDP的水平就相当于美国的四分之一,按照现行的汇率来换算的话,这样就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就是说中国怎么样才能够把它全国的平均的人均的GDP提高到上海的水平,我觉得这是我们来赶上美国的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想法,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就需要把思路放到怎么样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因为人均GDP的水平本身反映是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以我们能不能把中国经济总体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3倍,达到上海的水平,那么一个方案当然是说我们沿海,如果我们想沿海要在未来的某个时间,五年、十年要提高3倍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为什么呢?因为在沿海地区,在上海这样的地方,它很多行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水平跟国际上欧美国家生产率的水平差距很小,基本上是2倍到2.5倍的水平,迅速提高3倍的话,在未来五年、十年提高3倍的话这个比较难,因为你比较接近前沿的水平,重心应该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以及落后的行业怎么样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希望他能够实现我们所谓提高3倍的这样一个目标。

  那么我的一个美国的同时他曾经做过一个研究,在2006年的时候做过一个研究,他把中国的三大行业,工业、农业和服务业放到四个地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然后来算一下劳动生产率的水平,然后把它标准化,就是做了一个举证,这个举证很有意思,就是说我们横着看,我们是3个行业,竖着看是4个地区,我们把这个标准化就是沿海地区的工业它的生产率我们把它作为1,我们把其他的都跟它去做换算,我们出现这样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横着看,我们会发现在不同的行业之间生产率差距非常之大,比如说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要比工业低好几倍,要低两三倍,服务业也要低20%、30%、40%,如果我们纵向看,同一个行业在中国的四个地区之间劳动生产率差距也非常之大,所以有这么大的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其实我觉得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地区的差距比较大,行业差距比较大。

  另外一方面其实是未来增长的一个源泉,这意味着只要我的资源,劳动力跟资本,能够从低生产率的部门和地区向高生产率的部门和地区不断转移的话,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整体的生产率水平和人均收入会大幅度的提高,这个方案从总体上来讲,中国未来的赶超的政策应该是鼓励我们的资源在部门和地区之间的进一步流动,所以上面James Ferguson Skea讲到中国人口的流动还是很重要,这一点我非常的赞同,因为即使到未来的话,我想我们的劳动力从农业还是要大量的转移出来,因为农业劳动生产率太低了,不仅在东部,而且在中西部地区更低,这就意味着说农业仍然有太多的劳动力,它需要出来,服务业仍然需要有更大的发展,才能够缩小与工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的差距。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想中国要赶上美国,就意味着说要把我们整体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到上海的水平,那么这个就意味着说我们的农业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中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水平需要大幅度的提高,那么这个提高靠什么呢?根据我前面谈到的增长核算的这个方法,我们就知道靠投资,所以在今天我不认为说中国已经过度投资了,今天我想我们还是需要更多资本的积累,我们需要资本深化,我们需要不断的来改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水平,需要不断的来提升农业跟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它的水准。所以我认为中国仍然需要更多的资本的投入,这是唯一可以让中国经济不断的接近美国的经济总量的这样一个方式。而且唯一可以让我们不断提高投资的情况下保持生产率持续增长的这样一个方式。

  那么如果这个生产率,如果按照这种方式来改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话,它也有助于缩小我们的收入差距,大家知道中国的收入差距里面,其实地区的差距,就是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远远比城乡之间的差距要来得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的话,我们更多的资本,投入到落后和低生产率的落后地区和低生产率的落后行业,应该可以逐步的缩小,在未来逐步的缩小中国的收入差距,因为它主要的原因是沿海和内地之间的差距,那么最后我想来做一个简单的测算,这是一个算术,就是中国经济什么时候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可能大家都注意到最近可能不止有十个以上的预测,谈论中国什么时候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我首先提一下,在2003年的时候,高盛有一个预测,今天看起来是非常非常的保守,他的预测说中国在2039年经济的规模可以接近美国,2041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这是他们的一个预测的结果,那么现在后来他自己修正了,他认为自己太保守,他认为把未来十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率想象为大概5%,等到2030年以后他认为中国经济只能增长2.3%,所以他非常保守。

  另外一方面他没有意识到汇率的变化如此之快,所以他的预测修正了,修正到哪一年呢?他说赶上美国的时间是2027年,实际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之快,我们看这个图就可以看出来,按照名义值,GDP每年增长率是14%,我们现在公布的增长率是可比价格计算的,它已经扣除了这个价格因素,我们只有10%,百分之九点几,名义增长率是14%,我们知道经济学有一个70法则,70被增长率除是经济翻番需要的念书,如果70%的话是三年翻一番,中国增长10%,所以它五年就翻一番,我们经济总量五年是翻番的,所以它是遵循70法则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就很快,2005年的时候超过了英国的经济总量,2007年超过了德国,去年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所以根据这样一个原理的话,我们通常来想中国要赶上美国的话,其实我们就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一个是你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未来可能是什么样子。

  第二,你的人均GDP的水平什么样子,所以我想这个就好像说一个雪球一样的,假如最下边这个是日本,事实上就是日本的经济总量,红色的那个球比较大,05年的时候中国是在左上角,经济增长率保持10%,人均在3000的样子,不断往日本的方向靠拢,你越接近发达国家的话,你经济增长率越慢,就是它滚不动了,所以到底慢到什么程度,取决于我们前面分析的,我们经济增长的这个模式是不是可以持续,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说,其实我认为未来十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这个增长模式是完全可以持续的,所以我就把未来中国经济的规模想象成为后面第二个白色的大球,基本上就是美国的规模,这个时候人均GDP的水平也就是上海今天这个水平,大概12000美金左右,经济增长率在7%、8%,我们做一个最简单的算术,假定中国经济增长8%,未来平均美国是2%,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3%,我想再高的话,你想十年你再高的话,也不太可能,我们假设中国的CPI通胀水平小于5%,美国小于2%,美国今天只有百分之一点几。

  我们做一个最简单的算术,中国在2020年应该是可以成为美国的,可以和美国一样的经济总量,那么我后来看到经济做的一个预测,他们说假设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是7.75%,美国是2.5%,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通胀增率是4%,他们算下来2019年就赶上美国了,这个原理就是我刚刚讲到一个基本的70法则,IMF前不久也公布了一个数据,当然它是用另外一套所谓PPP,就是一个美元在全球的购买力假设都是一样的,这样来换算,中国现在GDP的总量应该是比官方的数据要高出一倍,差不多是12万亿的这样一个水平,所以根据他们的测算,中国现在实际上应该是11.2万亿美金,美国是19万亿美金,到五年以后,就是2016年的时候,中国可以达到GDP的总量就是在11.2万美金,美国是19万亿,这个时候,11.2万亿是现在的,五年以后大概是19万亿,美国现在是15.2万亿,五年以后美国大概是18.8万亿,这样的话中国就超过美国了,这是根据PPP的方式来换算的,不过到那个时候,中国差不多美国经济,就是在2016年,五年以后中国经济的总量就是占全球的比重大概就是差不多18%。   

  那么我们再想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推下去,到2020年的话,中国经济增长的总量按照PPP的换算,占全球应该超过20%了,我大概初步换算一下,接近25%不到一点,那么这是什么概念呢?前面有一位讲说中国经济成为老大没有什么要激动的,不过我还是很激动,如果我们看这张图的话,这是麦德森先生做的一个研究,他发现其实中国经济在两百年以前,基本上在全球的三分之一,28.7%,两百年以后到2020年,中国经济能够回到20%以上的这样一个全球的占比的话,我想这件事情对所有中国人来讲还是值得庆祝的,还是令我们激动的,而且前不久美国的一个投资者告诉我说,他说中国经济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其实有很多含义,比如说我们做投资的就要考虑十年以后我们是买黄金,还是买美元,还是买人民币,这个当然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中国经济能不能赶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这件事情我想其实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前不久在英国马上要出版的一本书,题目就叫《中国2020》,我想它从外交、政治各个方面来探讨十年以后中国成为经济体之后,全球的格局,外交、政治各个方面会发生什么样的问题,这个认识是在迎来全球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中国经济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应该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题目,我在这里做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的一个想法和沟通,希望批评指正。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