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车伟:如何避免“城市病”的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9日 17:37  新浪财经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新浪财经 陈鑫 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新浪财经 陈鑫 摄)

  新浪财经讯 2011年5月19日,2011综合开发研究院北京年会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城市化在中国:城市布局与治理”。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

  张车伟:谢谢综合开发研究院给我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今天给我出的题目是如何避免“城市病”的问题,我也没有做PPT,我就把一些想法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中国现在出现了什么样的“城市病”?我觉得中国现在大家看到的还是一种富贵的“城市病”,中国现在大城市出现的“城市病”更多的类似于发达国家或者是我们看到的国际上比较先进国家的问题。而发展中国家出现的问题,似乎在我们国家并不是特别明显,比如说大规模的贫民窟的问题,我觉得那样的一种“城市病”可能是真正的令我们或者是害怕或者是对我们国家影响最大的“城市病”。今天得这样的病还是有办法治的,一旦得了像现在拉美国家那样或者是发展中国家的病,看看他们的贫民窟的状况,我觉得我们还是很担心的。

  中国到现在为止出现今天的状况,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存在这样的病,只不过显现得没有拉美国家或者其他发展中国家那么明显。比如在我们城市当中存在,但可能我们都看不到,事实上存在着,比如说大批的城市外来人口居住在地下室里,还有群租这样的群体和城乡接合部群体的数量,如果把这些数量加起来的话,这个人口的比例是很大的。前一段北京是在清理地下租房的人和地下设施租房的人,有的外国媒体说有100万,我都不信。我觉得这样的现象是非常令我们担心的。我们之所以没有出现典型的像其他国家那样的“城市病”问题,得益于我们国家特有的一些制度的安排,这样的制度安排是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我们现在所有的经济社会的秩序都是跟这两个制度有关系。

  正是因为这两个制度的建立,我们过去的城市化是在剥夺农民的利益,所以没有出现像其他发展中国家那样的“城市病”。我们应该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这样的剥夺在今后不应该持续下去。今后中国的城市会不会出现我们比较害怕的这种“城市病”,这个问题要引起重视,而且是我们应该同样关注的,我们更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按

  从现在各个地方的实践来看,比如统筹城乡的试点工作来看,很多地方在城市化的过程当中,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仍然在打农民的主意,仍然在打农民土地的主意,存在着变相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要把农民的土地收回来变成政府的财源。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一定要非常的重视,比如在城市化过程当中,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我觉得我们出现其他发展中国家那种令人害怕或者真正的“城市病”也是有可能的,而且在今后的风险越来越大,现在可以看到我们的农民工已经是从20来岁打工到现在,第一代农民工已经有40岁了,这些人没有办法让他留在城市当中,也没有享受到公共服务,这些人要去什么地方?他们也没有办法继续从事稳定收入的工作,这些人今后的出路在哪里?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今后的出路在什么地方?这是我们要避免的,要改革的一个方向。

  我的看法是今后我们要改变过去的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葛延风(专栏)刚才说的我非常同意,不管怎么改革,到现在为止在社会领域的改革是非常滞后的,我们现在所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提供仍然是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任何一个地方把常住人口纳入到真正的公共服务管理的体系当中去,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今后的户籍制度要取消,但是在这个制度之上一定要形成一个新的公共服务管理提供的体系。这个体系就应该是以常住人口登记和管理为依托的体系,如果没有这个依托,就没有办法提供地方的公共服务和管理。只有这样的话,把农民纳入到城市才有可能。

  我觉得有几点比较重要:第一,这样的一种管理服务体系的提供不应该以牺牲农民土地的权益为代价,不应该再以任何拿农民的土地来交换得到公共服务为置换条件,不管是明的还是暗的,有的地方做的是非常暗的一种做法,不是一下子看得很清楚,事实上存在这样的状况。不管是怎么着,都应该避免。第二,在城市化过程当中,土地的收益应该是让农民充分分享,这意味着我们土地制度的改革也应该和我们的户籍制度或者公共服务的提供是同步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土地的收益过去,政府在这个当中剥夺农民大量的收益,比如去年我们的土地出让金是3万亿,这3万亿等于是从农民那儿扣过来的。这样的一种状况说明今后土地市场的一体化是非常必要的。第三,社会保障性的改革。这应该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到现在位置城乡分割的趋势非常明显,如果这样的状况再持续的话,我们让他享受真正的平等的公共服务也是不现实的。这样的改革是非常紧迫,尤其是养老和医疗的问题。

  现在我们看到国家的现象是这样的,有一个体系,一个是城市有工作的人进入到城镇职工的养老和医疗体系当中去,在农村建立了新农合和农村的新型养老,在城市当中居民的医疗已经在铺开,但是城市居民养老还没有开始,但是我觉得像这样的制度也存在着大的弊端,今后整个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应该再有这种城乡的划分,而应该有一个重要的划分是有工作和没工作,应该分这么两类:有工作的人应该进入一个缴费型的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去;没有工作的人应该设计成一套体系,就是设计成半缴费或者非缴费型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的话,才有助于最后能够提供不管是农村和城市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这些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今后的城市化道路或者是能不能像过去那样成功,我觉得中国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城市化还是成功的,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今后还能不能成功,这是要打问号的,我们在今后的公共管理当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最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向大家请教,可能跟我的发言关系不是很大。我最近在研究城市化的时候,我发现什么叫做城市,什么叫做城市化?我现在搞不清楚。因为我刚看到一个材料,大家都认为拉美,尤其是巴西是过度城市化的概念,我看到各种国际上统计的年鉴当中,他们的城市化率是80%。我刚看到OECD的报告,他们按照新城市化的定义定义拉美的时候,城市化率只有OECD国家的一半,OECD国家的城市化率平均在50%,巴西只有20%。到现在为止,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城市化?最后这些人应该在什么地方聚集?这些问题都需要考虑。大家谈的问题可能并不是特别清晰的,刚才有人讲最后城市化达到80%或者90%,这对每个人的含义并不一样。现在在中国的状况下,人们向什么地方聚集或者怎么度量这个聚集程度,我也希望大家能够给我解答。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