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京华时报:拯救地球每人皆英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29日 15:29  京华时报

  4月19日,奥美爱地球发布了《与绿色同行:跨越可持续性鸿沟》调研报告。这项调研旨在研究人们有关可持续性言与行之间的差距,同时揭示为什么人们迟迟不采取环保行动的原因——缺乏政府指导、环保产品昂贵以及为了更方便舒适地生活。同时调研者还给个人、企业、政府提出了10条建议,拯救地球,要靠大众,而非英雄;要靠每一日,而非地球日。    >>调查报告

  57%认为环保是政府的事

  奥美爱地球大中华区负责人辛默介绍主持此次调研,他介绍,56.7%的中国民众认为环境问题应该是政府的责任,受访者中的绝大多数人认为政府的力量最强大,因此也应该尽最大的义务。 

  “然而,当我们问被访者,如果让他们选择:(1)政府告知你一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的指导原则,然后你自己行动;或者(2)自己什么都不用做,一切都让政府制定法律法规来解决问题。78%的人选择了前者。”辛默介绍说,最有趣的是,当被问到谁在解决环境问题做得最多时,只有43%的人选择了政府,而有41%的人选择了消费者,这说明了普通人认为自己也应该担负起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

  77%相信自己可以拯救环境

  在这份调查中,31%的中国消费者说他们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环保行为是在中小学,有近60%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特别环保”或“很环保”。 

  63%的人完全相信全球变暖的说法。同时,有77%的受访者相信他们的个人行动可以拯救世界环境而非终结全球贫穷。 

  36%的受访者说他们投入了相当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变得环保,而62%的人声称他们不会什么都不顾地去环保。参与此次调研的奥美社会人类学总监麦博说,这些数字显示:如果使环保更容易和更普通,那么62%的中国人将会加入环保的行列。

  仅18.6%受访者会限制消费

  麦博表示,尽管多数人都认为声称会为环保努力,但大家的行为却是另一回事。根据调查,只有18.6%的中国受访者说他们会限制自己的消费,而限制消费将是个人为减排做出的主要贡献之一。“省吃俭用了这么多年,中国消费者正处于消费自信的高峰期。”麦博介绍,41%的中国人希望今年升级他们的消费,中小城市消费者增加花销和买更加昂贵物品的倾向甚至更为明确:“将近三分之一的小城市消费者声称,‘买得越多越开心’。” 

  根据调研,重复消费的情况也相当严重,55%的受访者声称消费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生活更加方便,而非必须。“一方面,消费者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消费行为应该注意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却还是禁不住使劲消费。这就是矛盾的地方。”麦博说。

  69%愿意购买等价环保产品

  购买环保产品也是个人为减排和解决环境问题可以做出的贡献。但在调查中,有53%的受访者觉得市场上的环保产品都太贵了。麦博介绍,在上海多利农场)供应有机蔬菜的价格是当地菜市场的四至五倍,竹框自行车是普通自行车的8倍,环保卫生纸是普通卫生纸的3倍。“这并不是说,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失去想法。北京的一项调查表明,如果要购买环保牛奶,71%的人乐于在目前牛奶的价格上多支付10%。”麦博介绍,在此次调研中,69%的人说,如果有同等价格水平的环保产品,他们都很愿意购买。

  79%企业认为环保是品牌需要

  辛默介绍,此次调研还对企业也进行了抽样。得到的结论是,只有32%的企业愿意通过技术创新减少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费。84%的受访企业认为环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政府的规定和法律要求;还有79%的企业认为环保是品牌形象的需要。在参与调查的企业中,仅有19%的企业声称,他们在促进环保产品的销售。辛默说,消费者更加关注那些在实践可持续性的企业或品牌。

  说明:全国共有1300名受访者接受了此次关于理解和衡量中国可持续性机会的调研。此外,调研团队还访问了天津、上海、无锡三个城市的24户家庭,观察他们每天的生活,记录他们的消费以及处置废品和垃圾的行为。

  >>建议

  关于拯救地球的10条建议

  对于个人:1.靠大众,而非英雄;2.需要每个人,而非宏观概念;3.自觉环保,而非炫耀。 

  对于企业:1.用环保产品,而非被动受制于政策,2.给消费者以选择,而非强制大家环保。 

  对于政府:1.激烈,而非斥责;2.对话,而非命令。 

  对于所有人:1.每一日,而非地球日;2.合作,而非独战;3.整合,而非对立。

  >>个案

  高收入也可以很环保

  38岁的小周出生于安徽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工作。他和妻子小王两人都拥有高学历并都受雇于外企。 

  在所有受访者中,他们的家庭年收入最高(每年30万元),而公用事业费用支出却最低。在去年6个月,他们的电费只有74元,燃气费30元,水费23元;在冬天他们花得甚至更少。 

  这对夫妇从废物利用的最大化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他们用旧内衣为宝宝做尿布,重复使用塑料瓶来放花生,重新利用纸板盒来做药箱和针线盒。 

  除了一个不常使用的灯,他们家所有的灯泡都是节能灯。 

  这对夫妻把整个家都变得可持续化。纸盒、牛奶瓶和薯条包装盒都被贮藏在阳台以备循环利用。地板用旧毛巾清洁,糖果盒留着给儿子开发灵活性。他们有四盆植物用来“吸收碳”,夏天开窗冬天关窗。在浴室里,他们展示了如何重新使用洗衣机和洗衣盆里的水来冲洗厕所。 

  在厨房里,他们夏天用更小的袋子装垃圾,因为每年这段时间垃圾会少些,而且每天都会出去倒掉。他们只喝自己烧的开水。他们洗衣机洗和手洗衣物各占一半。他们不想买车即使他们完全负担得起。 

  夫妇俩严厉地批评了很多团体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认为远离老百姓。小周建议,政府应该指导和教育人们交换二手物品,并为此提供平台。此外,社区和物业应该允许人们使用太阳能。如果同一小区的人能共享一个太阳能热力系统,那么就不会浪费能源和水。小王补充建议,政府应进一步限制塑料袋的使用,不仅在商场,在菜市场也应如此。

  >>相关

  阿里巴巴、戴尔落选绿色百强

  本报讯(记者黄英男)4月21日至22日,2011年中国绿色公司年会在青岛揭幕,年会选择在22日“地球日”当天发布“中国绿色公司百强榜”。本次评选中,有16家公司连续四年上榜,而包括阿里巴巴、戴尔在内的22家公司则因陷入“绿色陷阱”从榜上出局。

  出局样板一:阿里巴巴绿色价值观失守 

  “绿色企业”代表的不仅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生态的保护,还有着更广泛的社会责任意义。阿里巴巴一向是以价值观取胜的公司,但在2011年2月,却因曝出“诈骗事件”而成为遗憾的榜样,并最终因此无缘“绿色百强榜单”。 

  马云(专栏)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自曝家丑、清理高管,很大程度上挽救了阿里巴巴的声誉,在被问及“痛斩”是否是最好的办法的疑问,马云回应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最好的决定,但一定是最正确的决定。”

  出局样板二:戴尔中外政策不一致 

  “绿色百强”对外资企业的评价标准特别看重外企在华的本土化行为。戴尔就因为在本土化过程中实行了“双重标准”而落选百强。 

  据了解,在中国拥有巨大市场的戴尔虽然在全球发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却未发布过中国区的社会责任报告。更重要的是,戴尔并不针对中国市场进行研究开发,在国内也未设立研究中心,而是以营销为主,通过建立更多的营业网点来拓展在华的销售份额,在中国的外资企业没有重视到对中国社会应尽的社会责任,而仅以销售为主要目的,显然难以让人认同。很多位列世界500强的外资企业,在本国把环境和社会问题看得很重要,但在中国却没有将这方面的责任放到应有的高度,这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来说都意味着一种不公平和不够负责任。

  超八成市民不知电子废物条例

  本报讯(记者夏萌)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在电子产品卖场集中的北京中关村街头,出现了一批能自己“走路”的废旧电器——电脑、电视、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吸引了大批来往的路人。原来,这是来自环保组织“电子废物民间行动网络”的志愿者身穿各类电子产品模型道具,向周边市民宣传电子废物的危害及如何安全处置家中电子废物的方法。 

  活动当天,环保组织“电子废物民间行动网络”还同期发布了《北京市社区居民电子废物民意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虽然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但仍有至少85%的北京市民没有听说这个《条例》。这个数字一方面体现了公众环境法律意识淡薄,另一方面也说明新的环境管理制度要取得公众的广泛认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