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伟民:经济和产业及要素投入是结构转变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6日 12:13  新浪财经[ 微博 ]
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第十二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16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上图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杨伟民。(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第十二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16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上图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杨伟民。(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梁斌 摄)

  新浪财经讯 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第十二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于2011年1月16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上图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杨伟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杨伟民在论坛上,对十二五规划做了解读。在谈到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时,他认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这三个仍然是我们重要的任务和基本方向”,另外还需在扩大消费、扩大就业、服务业、人的城市化和协调发展等方面进行拓展。

  发言实录:

  扬伟民:尊敬的张主席,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来参加北大光华新年论坛!

  大家知道今天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我们已经进入到了“十二五”时期,前不久中共中央通过了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作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正在根据中央的建议制定具体的纲要。这个建议是我们未来五年总的行动纲领,也是国务院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一个基本依据。这里面有很多重要的理论创新,提出了很多重要的论断、决策。下面我就根据我的学会体会,做一些介绍,供大家参考。

  第一,“十二五”时期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历史方位。

  一、巩固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到2000年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但是在十年前,当我们在总结是不是达到小康的时候,很多中西部地区的领导,认为当地人民生活没有达到小康,所以后来中央的建议表述改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随之“十六大”再提全面小康目标,目的就是要解决发展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发展很不全面、很不协调的一些问题,这个目标现在已经提出八年时间了,到2020年只有十年时间。所以对未来五年对能不能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十分关键,所以建议对五年定位作为巩固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二、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我们已经进行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目前仍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和矛盾,特别是不可持续、不协调的问题,它的根源还在于体制改革不到位、机制不健全,所以剩下的一些改革任务都是难啃的骨头,涉及到重大利益关系的调整,但是不改革我们就无法解决这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以未来五年对于改革来讲也是攻坚时期。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在十五年前中央提出了两个根本性转变,其中一个是经济增加方式由粗放型转型集约型,,十五年过去了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但总的来看我们的发展方式还是很粗放。如果从更加成员的角度来讲,刚才郑新立讲是十年、二十年,我觉得可能应该从三十年来看,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两个三十年,第二个三十年我们主要依靠改革开放这样一个强大的动力,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这三十年同样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发展到现在今年人均GDP超过4400美元的水平,发展成为了一个上中等收入的国家。到“十二五”时期,我们大体上进入到向第三个三十年迈进的时期,我们要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跨越,那么我们能不能够避免高等收入陷井,能不能顺利实现现代化?我觉得两条非常重要:1、继续坚持改革开放;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的,到2015年左右劳动力的总量将达到峰值,也就是说我们的能源、资源的约束正在收紧,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世界经济、世界的需求不会像过去增长那么快,我们再大量依靠出口来增长,恐怕这个条件也不具备了。我们的工业生产能力、制造业生产能力已经大量的过剩,已经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很明显的成效,当然还有很多不足,再靠大量投资拉动增长也没有太大的潜力。所以,要顺利实现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跨越,避免中等收入陷井,必须要转变我们的发展方式,而未来五年对我们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发展规律的方式非常重要。

  第二,中央建议对未来国内外环境的分析和判断,我觉得有三句话非常重要:

  一、我们国家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二、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虽然我们处于一个战略机遇期,这是不变的,但也有变化的,变化的就是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有人说2010年我国面临的形势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叫“复杂”,09年的经济形势是什么呢?“困难”,为什么把这两个字用于到了五年中,而且加上了“更趋”,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忧患意识。

  三、我国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第三,重要的亮点,也是这次“十二五”建议最鲜明的特点,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就是让我们牢牢抓住战略机遇期,继续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不能再像过去那种盲目的发展、非理性的发展,过度的追求增长速度而不计代价的发展,而且要在发展中解决好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因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但是发展并不能自动、自然而然的解决这些不协定、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那么必须要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实现,而且这也是我们现实当中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的一个根本途径。

  可能会有不同看到的是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我们到底转什么?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这三个仍然是我们重要的任务和基本方向。我根据最近几年的形势变化,我觉得可能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拓展,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和重点任务的认识。

  一、要从过去主要通过扩大供给来推动发展,转向更多的通过扩大消费来实现发展。我们说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大家过去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找投资、找项目,结果都是扩大生产能力、扩大供给,因为我们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问题。

  二、要从主要立足于经济增长来带动就业,转向主要立足于扩大就业来实现增长。如果立足增长来带动就业,大家说为什么要增长?解决就业问题,但立足于增长来实现就业,它的结果是什么呢?找投资、找项目,最后可以带动就业,但是带动就业的项目不一样,反过来,一切问题的出发点都是怎么去增加就业,结果一样会实现增长,但增长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可能呈现投资主导型的模式,而后者肯定呈现消费指导性的模式。

  三、从主要依靠工业转向更多的服务业带动。

  四、从主要推进土地和物质形态的城镇化转向促进人的城市化。

  五、从主要立足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转向主要立足于地区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和公共服务差距来推动地区协调发展。

  第四,两同步,两提高。努力实现居民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和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同步。现在正在作为我们下一步制定目标基本的依据。

  这就是改革开放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总的来看“十一五”差距是最小的,这样导致了我们的收入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说居民收入在 96年的时候占到国民收入的67%,现在只占到了57.2%,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因为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低工资、低税收体制,所以就应该提高再分配比例的功能,但再分配的占比这几年比初次分配还在下降。

  第五,扩大内需战略。将扩大内需独立成篇,在建议当中表述,这是我们国家十二次规划当中的第一次,是具有创造性的,因为搞规划这些国家所有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增加供给,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一个都是这样,当然“十一五”也做了一些转变,但没有把扩大内需独立成篇,为什么有了这样的转变?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在于怎么去增加供给,更在于怎样消耗掉我们增加的那份供给。

  所以,这次建议把扩大内需放在所有任务的第一位具有深刻的背景和战略意图。而且提出来要使我们市场的整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我们成谈想说GDP占世界第二,而你的市场占世界第几啊?中国生产占全球的7.2%,但我们的消费只占全世界的4.3%,美国的生产占全球的23%,但他的消费占到全球的26%。但我前面没有讲中美之间的不平衡,但现在这种增长方式面临着深刻的调整问题。

  这是我们的贸易差额(PPT),相当于我们GDP和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这个点意味着我们我们有16%的工业是多出我们市场规模的能力,大概占GDP的6%,我们过去是供给不足,必须要靠进口来实现,而现在主要是靠进出口。

  所以,怎么样扩大内需、扩大消费,要建立一个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怎么建立呢?第一要扩大就业。第二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现在我国城市化是47.5%,6亿城镇人口,但当中3亿人是655座城市当中的城市人口,那3亿人口是什么呢?1.4亿的农民工、1.38亿的镇区人口,而后两者的消费能力是远远小于第一个3亿消费能力的。第三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因为没有收入他是没法消费的。第四改善居民消费模式,建立一个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了钱为什么他不敢消费?是因为我们有后顾之忧,不知道今后自己养老要花多少、看病、教育等等,把折价后顾之忧解决掉。

  第六,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过程中要同步的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业发展。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

  第七,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工业强大,生产能力总体过剩,但相比较而言服务严重不足,特别是公共服务短缺,所以这个产业体系是不均衡的。这是中国和美国工业和服务也占全球的比重,我们的工业和美国的差距已经很小了,差了6个百分点,美国占世界8%,我们占12%,但美国占服务业的比重有26%,我们只占4%。所以美国搞一个《阿凡达》就相当于我们建一个钢铁厂赚的利润,所以我们的差距主要还在于服务业上。

  所以,怎样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呢?一、调整存量,改造提升制造业。二、扩大增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

  怎样加快发展服务业?中央提出把服务业的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重点。

  第八,在区域发展方面要实施两大战略,一个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一个是实施住提功能区战略。

  第九,房价飞涨,环境污染加剧,交通拥堵,城市病已经开始显现,所以中央这次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叫“预防和治理城市病”。(PPT)这是1973年的长春市、北京市,现在灰色的是2007年的北京市,除了有山有水的城市外,总得呈现出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扩张的倾向,这会加剧城市病。根据这些问题中央提出:一、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二、完善城市化不具合形态。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大家如果都挤到一起来的话,房价肯定是高不可攀的,所以要完善公共服务功能。这里还首次提出“城市化的形态和城市化的布局”,这在过去的中央文件当中是没有过的。

  第十,降低能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

  第十一,逐步完善符合国情,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出来三个全覆盖:一、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全覆盖。二、社会救助选覆盖。三、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全覆盖。提出了一个新制度:城镇非职工居民养老保险。一个全国统筹:基础养老金。一个可持续:个人帐户实现跨省可接续。

  第十二,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我们现在已经到了改革的攻坚时期,调整利益关系为特征的改革,这已经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了,现在目标很明确,那么就是按照既定的目标逐步落实。

  第十三,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

  最后,总结概括一下“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基本逻辑。“十二五”时期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所以必须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发展,当中最根本的、最基础的就是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而扩大消费需求和改善民生、增加居民收入、改善公共服务等等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实际上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身。而要想更好的改善民生、解决居民收入问题、解决好公共服务的问题,必须要推动各个领域改革,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居民收入分配制度和财税体制改革,以及城乡二元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