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冬文:商业可持续是小额信贷关键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2日 12:29  新浪财经

  由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大光华管理学院主办的“小额金融创新与农村发展研讨会”于2010年6月12日-13日在山西永济举行。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活动。以下为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刘冬文演讲。

  刘冬文:谢谢主持人,今天上午非常高兴,因为又看到很多老朋友,也看到很多高层领导,以及一些知名专家学者在共同关心我们小型的,尤其是这种草根型致力于扶贫事业的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

  今天我既代表中国扶贫基金会,同时也代表中和农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可能大家对中国扶贫基金会比较熟悉,对中和农信公司可能不太了解。其实中和农信公司就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小额信贷项目部改制后成立的一个专业管理公司。现在严格意义上讲我们还不是按照银监会或者人民银行那套管理框架下注册的一个小额贷款公司,而是在北京注册的一个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和实施扶贫基金的小额信贷项目。

  首先我想就这个标题做一个解释,因为我们以前都是说山水间的穷人银行,但现在改为山水间的百姓银行,曾经有人疑问我们是否不扶贫了?我想借这个机会也跟大家做一个解释,其实我们把这个叫做山水间的百姓银行是在树立我们的企业文化、传播我们理念的过程中发现叫百姓银行可能比穷人银行更好,以前如果我们要跟其他人谈小额信贷,就会先给他们讲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要告诉他人:你看我们在做一个穷人银行,希望大家给予捐赠支持。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当我们真正面对农户的时候,如果我们说我们的机构是一个穷人银行,农户就会觉得非常的不高兴,因为他们会认为:你把我标签为穷人,你们是富人。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这与我们经营的理念是不太符的,所以我们把它改为百姓银行。

  当然还有另外的客观原因,就是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基金会把小额信贷的扶贫机制引进到四川的灾区,在灾区对灾民不能说他们是穷人。因此如果叫穷人银行就不能够完全地体现我们的工作范围,因为我们不仅在贫困县做小额信贷,同时还在四川的三个重灾区开展小额贷款项目。

  此外,还有一个新的变化。从2009年开始,我们在北京的门头沟也开始做小额信贷。因为我们发现即使在北京这么发达的地区,北京的农村地区也有很多老百姓很难得到贷款。因此,我们在2009年底的时候在门头沟也做了这个项目,但门头沟显然不是贫困地区。正因为有上述原因,所以我们最近把我们的口号改为山水间的百姓银行。

  不管我们是叫百姓银行还是穷人银行,我们的目标和使命是没有任何改变的。在内部我们以中和农信公司的形式出现。在成立这个公司的时候我们对公司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我们做这个中和农信公司是希望在大银行或大金融机构和微小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间做一个桥梁。我们的机构本身是没有钱的,以前我们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有限的社会捐赠。为了给更多的老百姓服务,我们需要开发更多的筹资来源。小额信贷机构的筹资来源从国际经验来看有两个渠道,要么就是吸储,要么从银行批发贷款。在中国现行的情况下,吸储有一些困难,我们也没有茅老师的勇气,或者是茅老师的声望,所以我们也不敢开展吸储的业务。但是我们在一些专家和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开发出跟银行合作的这种模式,从大型的银行获取批发贷款。到目前为止我们跟三家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一个是国家开发银行,一个是中国农业银行,一个是渣打银行,这三个银行都给我们提供批发贷款。到现在为止中和农信公司筹集的贷款本金大概有两亿六千万元左右,其中有一亿三千万元是来自银行的批发贷款。这种批发贷款不是任何贴息的,完全是按照商业贷款利率,然后我们再按照市场化的利率发放给老百姓,这样的一个差价刚好覆盖我们的支出,这样就形成了比较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现在我们也在总结和提炼这样的模式,我们主要是希望能证明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说我们这种模式能够服务于那些不能够从银行贷到款的弱势群体,那些一般农户和贫困农户。他们不仅能把贷款用好,而且收益率还是不错的。第二件事,就是我们这个机构本身能实现可持续运转,这样的话就能可持续地给老百姓提供这样的服务。第三件事,就是通过我们的服务把大银行的存款有效地回流到农村,为大银行服务小客户建立这么一个渠道。中和农信项目公司想做的事情就是在银行和农户之间搭一个桥梁。

  中国扶贫基金会做小额信贷比茅老师晚几年,我们是从1996年开始做的,当时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做的。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之后,逐渐发展到十个县,但后来出现了滑坡。我们的项目点从2003年的10个县,到2004年变成了4个县。当时我们就发现一个问题,我们的小额信贷从产品到流程的设计,都没有问题,老百姓还款也非常好,老百姓也很讲信用,但是就是没有办法可持续。主要原因就是治理结构不清楚,产权也不清楚。因为当时我们是跟地方政府合作,然后由地方政府成立一个机构来实施,后来发现这个机构很容易发生变化,一个是人员的变化,再有就是主管领导的变化,都很容易使我们的项目偏离方向。所以后来我们在2005年做了一个改制。2005年之后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始成立自己的下属结构,直接实施小额信贷项目。改制之后发展得非常不错,在2008年底,我们又根据国内农村金融改革的大方向和项目发展的需要,成立了中和农信公司。成立公司之后应该说发展的势头更好。到今年5月底我们有分支机构37个,员工到381人,我们现在扩张的速度还是比较快,今年上半年我们已经成立了11个新的分支机构。我们计划在未来三年时间要在100个县开设我们的分支机构。

  我们的服务模式实际上是像麦当劳或者是肯德基这种连锁经营,我们的北京总部会有一个很大的研发和监控中心,我们有四个主线是全国统一集中控制的,一个是我们的产品研发。这个完全是由总部来控制的,然后基层分支机构按照我们的贷款产品设计和操作流程来发放贷款、回收贷款就可以了。第二个是财务管理。第三个是我们的IT系统也是全国统一的,我们在全国有一个大的数据库,我们的信贷员在基层发放贷款以后,就会立即把数据录进去,第二天就可以看到该笔贷款的相关信息。第四个是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但是我们有一点也是跟咱们永济这个小额贷款公司比较类似的就是完全是当地人管理,所有的县级管理人员和信贷员都是当地人,这可能是我们作为草根金融机构比较共性的东西。

  现在我们的项目区分布主要分为四大片区。在北方相对集中,但是在南方比较分散。比如说在湖南、江西、贵州,包括福建、海南都各有1-2个县。为什么南方那么分散呢?是因为我们以前自己没有足够的筹资来源,主要是靠捐款,捐钱人说我希望你去山西做就去山西做,我希望你到海南就到海南做,那个时候是资金说了算。后来我们自己的筹资能力增强以后,我们就可以采取集中连片开发的模式去做,所以最近几年发展的主要区域集中在辽宁、河北和四川。在四川主要是地震重灾县。

  我们服务的客户主要是贫困农户。我们统计发现,80%以上的农户连续三年到五年没有办法获得任何金融机构的贷款,所以他们只能到我们这儿贷款。我看了一下永济的单笔贷款额度,我们比他们还小,我们在2007年到2009年单笔贷款额度就是5千到7千块钱。我们统计了一下,平均单笔贷款额度是六千块钱。我们现在有贷款余额是两亿五左右,覆盖有效贷款客户4.8万多户,平均每户贷款余额5100元。所以说我们的贷款额度非常小。从我们2009年的单笔贷款额度分布图来看,有38%的农户借款不足6000元。大家知道,愿意借几千块钱的,那一定是那些贫困农户或低收入农户。

  根据客户的需求,我们的贷款产品主要分成两类产品,一类是针对北方农村的小组贷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户联保的贷款产品,额度是一万块钱以下,期限是在一年以内的。一类是我们在灾区、南方片区和门头沟开展的个人贷款产品,单笔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万元。我们的贷款利率是全国统一的,都是年利率12%,但由于我们采取分期还款,所以实际利率应该比这个还高一点。

  从业务进展情况来看,我们累计放了大概8.4亿贷款,还款率达到99.87%以上。我们大概放了八个多亿的贷款,真正注销的没有收回来的钱大约是70多万,而且这个70多万后来还回收了一些,所以整体的坏账率还是非常低的。今年到4月底放了1.4亿,今年计划放4个多亿。截止到4月底,我们的有效贷款客户是4万6千户,到5月底是4万8千户,每户贷款余额也就是5100块钱。这是我们贷款额度的分布图。我们没有最低限额,有借五百块钱的,有借一千块钱、两千块钱、三千块钱的都有,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老百姓需要钱的时候,他会很理性地思考,我需要一千就借一千,需要两千就借两千,不会说你需要借两千却要借六千,因为他要考虑贷款成本。我们的贷款额度95%以上是在一万块钱以内的。

  从贷款用途来看,小组贷款中70-80%都是种养业的,20%-30%是做其他的。在个人贷款中非农产业比较多一些,因为个人贷款主要是扶持一些在县城和乡镇创业的个体工商户或微型企业,加工作坊等。大家可能看到其他类的贷款占了35.6%,其中大部分是灾区的住房重建贷款。因为我们的计算机系统中没有设住房重建贷款的种类,所以就统计到其他类用途中,因此你会看到其他类的贷款用途比例较高。

  从贷款性别角度来看,我们优先考虑妇女贷款,因为妇女贷款还是比较安全,风险比较小。我们在系统里统计出来的数据来看77%是妇女客户。另外,我们贷款质量还可以,我们的拖欠超过3天的风险贷款率只有0.03%。还有就是我们的成本控制很好,我们新开设的分支一般两年左右就可以自我盈亏平衡,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像我们2009年一共是26个分支机构,只有7个分支机构盈利,还有19个分支机构是亏损的,但是因为我们成本控制得很好,所以七个盈利的分支机构的利润就已经覆盖了其他分支机构的亏损,所以在2009年已经实现了整体盈利。从2006年开始我们一直略有盈余,而且这个盈利没有包括任何捐赠或补贴。

  这是我们未来三年的一个发展的目标,我们希望在未来三年时间里分支机构总数达到100家,贷款余额达到10个亿,有效客户达到10万户。我们是希望我们的这种模式能够继续探索和继续扩大试点范围,这样才有更好的说服力,当然我们也希望我们通过努力,使我们的小额信贷试点达到一定的规模,成功运行足够长的时间之后,有机会向各位专家、学者,向中央的有关领导或者是有关主管部门证明我们这个模式可以扶持贫困农户,而且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我们段会长有一句话,就是中国扶贫基金会不能包打天下,为贫困农户贷款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机构来参与,所以我们做的工作只是做一个探索,做一个示范。

  最后,谈几点体会。首先我们做小额贷款是以扶贫为目标,这与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小额贷款公司还不太一样,我们跟茅老师,跟富平这一块应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扶贫,为了解决贫困人口的贷款难的问题。扶贫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小额贷款只是我们扶贫的一个途径。还有做小额信贷的时候,不能是做一个慈善家,而要做一个企业家。如果咱们老是把自己当成慈善家的话,往往心态是好的,但是结果不一定好。另外,要把农民当成正常的商人,相信他们完全能够用好贷款,而且完全能够承受市场利率。还有,就是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从银行融得更多的资金来扶植农户。最后一点,就是小额信贷机构一定要设法把自己的机构做到可持续,这是我们的根本出路,如果不能做到商业可持续的话,你就没有办法证明或者是说服更多的人参与和支持小额信贷事业的发展。谢谢大家!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