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露口洋介:弱化利率管控可提高金融市场活力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30日 11:50  新浪财经
露口洋介:弱化利率管控可提高金融市场活力
  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的“上海论坛2010”于2010年5月29日-30日举行。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活动。图为日本银行亚洲货币合作中心首席代表露口洋介。(来源:复旦大学)

  新浪财经讯 由复旦大学主办、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资助的“上海论坛2010”于2010年5月29日-30日举行。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活动。图为日本银行亚洲货币合作中心首席代表露口洋介。

  露口洋介: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我是日本银行在北京的首席代表,我的中文不太好,所以今天我用英文说明这个资料。今天我想要比较一下在中国和在日本对资本账户以及财务账户的管控。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来,日本所采用的资本账户跟中国目前采用的这种方式有一定的相似性,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图上比较的是活期账户,中日皆是。日本在1952年加入世界银行,中国1980年加入;日本在1960年接受了世界银行的第八条款,中国在1980年加入世界货币组织,并于1996年接受了货币组织的第八条款;日本在1971年的时候开始实行日元的浮动机制,在1973的时候完全实行浮动机制,相比而言,中国是在2005年的时候开始采用这种控制性的浮动汇率机制,2007年这种外汇集中制已经被废止。

  我们再来看一下日本的变化,在1980年的时候,日本是把外汇和外汇贸易的管制法律进行了修改,在1998年的时候采用了新的外汇和外汇贸易法,也就是说在这两次改动当中,是废止了一些旧的法律法规。在2008年的时候是完全废止了对外汇的管制,这是在日本的情况。

  我们再看一下最后一栏所描述的中国的状态。在1960年初采用相对浮动的日元体系,也就是说可以采用非固定性的账户,中国从去年开始可以采用这种跨国性的账户。我们再来看一下在两国之间就资本账户和财务账户的比较,这主要是指在直接投资方面的。1967年,日本开始放松投资进入的管控,1969年日本同时放松了向外直接投资的管控,1992年日本又采用了直接投资进入汇报机制,1998年则是开始了对外直接投资的事后汇报机制。

  相比而言,中国在1980年开始采用这种直接投资进入的方式,2002年开放了对外的直接投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走出去”的战略。所以日本基本上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放松了这种管制,中国是在八十年代开始。但是两方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是非常积极地吸取直接投资,投资也是走出去,而日本在七十年代开始放松进出和直接投资政策的时候并没有中国那么积极,或者说是比较犹疑的态度。

  我们再来看一下在资本和财务当中的组合投资的情况。在1961年的时候,日本的私有公司开始在美国发行外汇主导的债券,而中国到1982年,中兴银行才开始发行以日元为主导的私营企业的债券。在1967年的时候,日本开始放松它在股票和证券投资的资本进入,这个时间点在中国是1991年和2002年,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汇直接投资。1970年日本在信托方面给外汇证券以许可,这个时间点在中国发生于2006年,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QDZ22来向外进行外资证券的投资,在1970年的时候我们可能ADD开始发行以日元为主导的债权,在2005年时候中国同样发行了以人民币为主导性的债权,这也是由ADB发行的。另外在1984年的时候,日本是同意居民去发行欧元、债权,中国政府人民币证券,在香港发展的时间是2009年。

  我们再看一下在资本账户下面的其他类投资。1952年,日本允许外汇主导性贷款,这个时间点在中国是1980年;短期投资进入时间在日本是1960年,这个时间点在中国是2007年,实际上在2007年的时候,中国从国外借入资金还是有相当的限制的。在1972年的时候,日本批准了以日元为主导的贷款,就是可以在国外进行贷款,在1980年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了日本是允许这种贷款的,在1980年日本同时也开始了不需要事先报备的国外贷款,在1987年的时候日本允许了以日元为主导的国外贷款。看一下中国的情况,在2008年的时候是允许了银行能够以外汇在其他国家争取商业贷款。

  我们比较中国和日本,应该说在一些具体的方面还是有区别的,但是总的来说中国对这些外汇交易和跨国交易方面的主要措施,跟日本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状况是比较相似的。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相似点,比如说在跨境交易方面,除非是具体的一个批准,否则在原则上是禁止的。另外我们看到,非金融性机构的跨国交易也是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主管方面对于跨境交易的控制,一般是通过控制金融机构来实现的。另外我们也看到,在2000年之前,在中国或者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跟日本的情况都是相似的,那就是开始放宽对于外资的进入和出去。此外,我们还看到一个特点,就是对于直接投资的进入和在证券投资的进入方面,都是开始放松。现在这个方面有了一个放松,过了一段时间,才对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证券投资进行放松。实际上两国也有很多的不同,就是在实际流向的情况,中国在允许境内投资方面是非常积极的,当然也在海外流向的投资也是非常积极,与中国目前的情况相比,日本在方面表现的不是太情愿。尤其是在流向本国的投资的时候,时间段是1970到1980年。

  现在来讲一讲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去年七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人民币境外交易试点管理办法。人民银行现在会有很多本土化的企业,处理境外人民币交易的时候进行管理,而这样一个公告就走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当然在目前还是一个实验性的项目。现在企业能够从事这方面的主要是五个城市,之后实验性项目会在一些特定的区域来实行,比方说与香港、澳门以及马来西亚的政府。对于海外人民币的交易,我们会有本土的代理银行,在银行之间建立银行转帐的账户是以人民币来进行结算的,这样来从事人民币境外交易的代理商,这种方法跟自由日元账户是有一点类似之处。在境外交易或者跨境交易的过程当中,另外一个里程碑的意义,就在于今年我们会看到对跨境人民币交易的监管放松了很多,跟日本不同的是日本有很多与中国公司进行交易的企业,也开始逐渐用人民币进行结算,中国银行也会要求有定期以及活期的存款业务,向日本公民开放,也可以用人民币进行存款。也就是说,日本的公民就可以在中国银行驻日本的分理银行进行人民币的定期储蓄以及活期储蓄的业务。

  下一页是两者之间在直接投资的区别。中国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非常鼓励向国内流向的投资,对于名义上的GDP的贡献在2004年最高达到5.8%之多,2008年,处于低位的时候也在3.5%左右。与红线相比,日本会处在比较低的水平,1979年在0左右,甚至到了2008年也高不到哪里去,也只能是在0.5个百分点左右。我们再看一看海外流向的直接投资,在2006年的时候是处在2%的水平,1987年处在2.66的水平,所以我们的结论是无论是内部流向还是外部流向的直接投资,对于中国来讲都是非常活跃的,而日本则是一个相反的情况。日本会有对于存款利率的控制,首先是从1979年的5月份开始,会有一个异付的存款证明,当时开始进行发布或者出开出。当时在银行和买家之间,可异付的价值是由市场决定的,也可能是从50,000,000开始,慢慢开始降低。在1993年的时候管控会取消,到1994年的时候对于活期存款也会取消,对于1993年是定期存款的管控会取消。比方说有短期的存款两周或者两个月的存款,过去由日本国家银行来制定它的利率,银行却没有实行利率的自由,我们把这种称之为“窗口指导”,这个“窗口指导”对银行来讲也不是一个很好的货币管理的制度,这一点在1957年。到了1988年10月,日本银行开始使用不对等的认购率来作为可选定期存款产品的利率,所以由市场来决定长期的存款的利率。1991年,我们就取消了窗口指导的制度。1994年,也最终取消了对于存款利率的控制,而到1998年的时候,银行之间的贷款也是货币管理的一个重要层面,银行之间也能够互相使用灵活的利率,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对中国来讲,目前还是由人民银行主要管理各个层面的策略的制定,所以对于接受银行贷款的利率还有很多是受制于中国人民银行。而在1984年的时候,对于所有入境以及出境投资的贷款利率,都没有存在管控,1984年的时候就已经建立好跨境交易的管理体制。从1984年到1988年对日本是非常关键的,而日本的国家银行也是非常希望能够直接控制投资贷款的流向,实际上这个时候由于没有存在特别多的监管和控制,这时的流向都已经是比较自由的。到1980年的时候,很多金融账户的管理虽然不存在管控,但是对于利率的管理依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降低了日本市场在接受外来投资,以及聚集海外投资的效能的速度。

  从日本的经历来看,花了我们二十年的时间,而我们也另外花了十五年的时间,从1970年早期开始,到1980年晚期的时候,取消了所有对贷款利率的控制,这个过程是非常慢的,而且也会在几个过程当中产生了不合规,以及造成了一些混乱的局面。尽管我们是有一个对海外及境外交易的控制,但是短期的资本境内和境外流向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1971年时候,对流向日本短期款项来讲,随着流向的金额逐步扩大,就会越来越难以管控。1960年日本允许非日本居民进行设立日元账户,同时通过这种账户,作为短期资金内流的主要渠道,在这个过程当中,日元的汇率会有下跌的水平,所以对其流向造成了比较小的压力。在中国来讲,目前国内的一些代理银行可以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然后以人民币发行定期的相应存款产品,这样也会作为一个非常好的产品。对于人民币来讲,就会有一个比较独立的汇率形成机制,同时又是非常灵活的管理办法。我认为中央银行应该开发出一些实用的工具,对规定这种短期的利率能够达到我们实行的标准。我们认为,这样会去除一些对于利率的管控,才能够提高其金融市场的活力,会有更有活力的外汇形成机制,对于银行的金融政策的制定也好,市场也好,都会是非常有益的,这些就是我从日本银行的历史经验当中,给中国所分享的一些经验。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