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戴相龙: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崛起标志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9日 10:57  新浪财经
第十四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2010年1月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图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卞志国 摄)
    第十四届中国资本市场论坛2010年1月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图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卞志国 摄)

  新浪财经讯 1月9日消息,2010年1月9日,第14届(2010)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大国经济与大国金融——探寻中国金融崛起之路”。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做主题演讲时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崛起标志。

  以下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演讲实录:

  由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中国证券报社联合其他金融机构共同主办的中国资本市场论坛已成功举办了13届。我对论坛举办者对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精神表示敬佩,同时,我也祝贺第14届论坛圆满成功。
       这几天,喜讯连连。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成为第一大出口国,这是事实。也有人提出,今后全球发展将由美中主导,2040年左右中国GDP占全球40%,这种评价根据不足。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是大国,还不是真正的强国。现在,国际上有一些人把我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估计过高,我们不能上当。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大国经济与大国金融—探索中国金融崛起之路”,国内外都在关注讨论这个课题,我看讨论这个问题不算张扬,客观、务实地讨论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的。
      我离开中央银行已经7年,离开天津市政府已经2年,到全国社保理事会工作已经2年。今天,我只是借助过去的工作经历,以一个机构投资者的身份,对这次论坛主题谈三点个人的看法。
       一、中国金融业的崛起是必然趋势
      1、金融崛起的基本标志
      金融是一个体系,是由货币、经营和管理货币的企业、金融市场、金融监管、金融调控和金融开放六个基本要素组成的一个体系。中国金融业在全球崛起,必须在国际金融体系的各个方面发挥参与、推进乃至引导作用,同时,承担中国金融在维护国际稳定中应有责任。
       中国金融真正崛起的基本标志,一是人民币基本国际化,二是有名列世界前列的经营和管理几种国际货币的超大型金融企业,三是继香港之后,上海将成为亚洲乃至国际金融中心,四是中国在国际金融机构有与自己金融地位相当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五是中国会同新兴经济体能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讨论和决定国际金融重大问题中发挥相当大的影响力。
      2、中国金融的崛起,是中国参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中国金融与国际金融联系越来越紧密。我国经济总量即将名列世界第二位,出口名列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一,金融对外净资产预计达到2万亿美元;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75.3万亿元,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的市值已列全球上市银行前三名,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总额已列世界第三位,当年募资名列全球第一。所有这些,将使中国金融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地位不断提高。
       3、中国金融崛起也是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客观需要
面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并通过IMF 拿出45亿美元,支持有关国家度过危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国保持经济增长,对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一半以上,承诺购买IMF债券500亿美元。特别是胡锦涛主席先后参加三次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提出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方向、原则、措施,对克服全球金融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对外投资数量迅速上升,稳定坚挺的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也有利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
       4、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也给中国金融崛起提供了机会
       国际货币体系,涉及有关国家特别是若干个大国的核心利益。一种国际货币体系建立以后,要运转很长时间,短期内很难改变。回顾历史上全球货币体系的更新,都是在全球发生战争或全球发生严重经济金融危机后发生的。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主要原因还是国际货币体系不合理。改革这种不合理货币体系,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已成为全球领导人共识,这就为中国金融崛起创造了条件。我国应对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不仅要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还要看我国是否合理适度运用好这次危机带来的机遇,促进我国金融崛起。
       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现在我国金融业是大而不强。金融业占GDP的比例还很低,社会资本形成能力不足,利率等市场化改革滞后,大型金融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较弱。中国金融崛起之路还很长,还很曲折。我们要壮大实力,运用时机,走稳中国金融崛起之路。

  二、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金融崛起的根本标志
       前面提到,衡量中国金融崛起,有5方面标志。其中,根本的标志是人民币国际化,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就不可能有中国金融崛起。
       1、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是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措施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内在弊端是导致世界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加强国际金融监管,保持主要储备货币汇率相对稳定,促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合理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面对这种不合理体系,可以采取的现实措施是两个方面。
       一是承认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同时,国际社会要敦促和监督美国政府把财政、贸易赤字和居民负债控制在一定水平。美国政府要确保美元汇率的稳定,维护国外美元资产安全。
      二是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美国能否维护美元现在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能否稳定美元的汇率,不仅决定于美国政府执政理念,更重要的是决定于维护这种地位的经济实力。60多年来,美元经历与黄金挂钩;与黄金脱钩、同时把美元稳定作为国策;美元由市场决定的三个阶段。很多商品价格是由市场决定,但是,作为占全球储备货币三分之二的美元,如果放任市场决定,必然引发全球和地区金融危机。近10多年来,美国三届总统的财政部长都表示要维护美元汇率的稳定,但实际上事与愿违。应该看到,美元的主导地位是由美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决定的,在相当长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但是,也要看到,美元占国际货币的比例,已与美国相应实力不适应,推进国际货币多元化已势在必行。在全球标明币种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比例,1999年为71%,到2009年二季度已下降到62.8%,第三季度新增外汇储备中,美元不足三成。现在,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占62%左右,欧元占26.5%,比2000年增加8个百分点。这说明美元的主导地位正在逐步改变。胡锦涛主席在第一、二次20国集团领导人会议上都提出国际货币多元化,在第三次20国集团领导人会议上要重申,前2次确定的目标不能降低。我理解,胡主席一再重申国际货币多元化,除美元、欧元外,还应包括人民币等货币的国际化。
       2、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
在我国领导人讲话和有关文件中,至今没有提出“人民币国际化”,只是提出“人民币可兑换”。两种提法是有联系的,前者要比后者要求更高。在胡主席提出“国际货币多元化”后,我认为我们理所当然地要讨论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可兑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人民币可兑换是指国家保证所有人民币持有者在任何货币兑换点,随时兑换成其它货币。人民币可兑换经历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可兑换两个重要阶段。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就明确提出,要“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同年底,国务院提出“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期目标是实现人民币可兑换”。1996年12月,中国宣布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到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限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国际货币基金将资本项目交易划分为7大类共约40项,目前在我国,已实现可兑换、基本实现和部分可兑换、不可兑换,各占一半左右。不可兑换项目主要是非居民不可在境内发行股票,买卖票据等货币工具,发行、买卖衍生产品,居民不可在境外发行证券等。但是,我国已批准一批合格机构投资者,在一定限额之内帮助外国居民到中国境内买卖股票和债券,或帮助本国居民到境外买卖股票和债券。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批准在上海、广东的4个城市开展进出口贸易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试点,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加快了与有关国家的双边货币互换。现在,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民间广泛流通,中国人民银行已与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签订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的协议,有一些国家已规定人民币为其储备货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