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演讲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9日 11:34  新浪财经
图文: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讲话

    2009年9月19日,由《财富》中文版主办的“2009财富CEO峰会”在北京举办,新浪财经独家网络直播本次会议。图为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来源:新浪财经 橘梗摄)

  2009年9月19日,由《财富》中文版主办的“2009财富CEO峰会”在北京举办,新浪财经独家网络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乐江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分论坛演讲实录。

  徐乐江:以我所在的行业为例,30年前,78年中国的钢产量只有3700万吨不到,去年是5亿吨,今年会过5亿吨。从这个数字大家可以看出来,十几倍的增长,毫无疑问是制造的高速发展期。另外,作为钢材基础原材料,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发展,也没有这30年这么多的大厦、这么多的桥梁,还有外面跑的汽车、火车。所以,中国处于这个发展期,就是30年制造的高速发展期,赢得了现在人们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刘持金:麦健铭先生讲了在中国的创造和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像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在产业中起到的作用。那么徐总,传统意义上好像钢铁没有很多的创新,但是今年我们又是500强企业,似乎好像把产量做大、规模做大就变成了500强企业,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钢铁到底有哪些创新?

  徐乐江:我所在的行业前30年是解决有和无、多和少的问题,因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工业化和奔小康,基础原材料必不可少。但是,经过了这次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经济这么大的波动,我觉得对于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制造业,当然包括了钢铁等传统的制造业,都应该深思一下,这也是我们这次讨论的主题。

  前面宋董也说了,创造和制造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创造是为了更好地制造,有效率地制造。对于钢铁来说,我觉得可能要深思的是后面钢铁业发展走的路,要有一个转变。过去比较粗放式的,转变为集约式的发展。实际上这个提议在金融危机之前,中国政府在07、08年对于我们这个行业就是这个要求。具体到我们这个行业来看的话,这是很古老的一个行业,但是人类发展中国家往发达国家走,这个过程少不了,全球都是这样的。但是这个行业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无论是技术上、管理上这方面创造的内容很多,比如说炼铁从传统的把矿石、煤变成焦炭以后叫做高炉冶炼,现在大家在研究非高炉冶炼。还有我们这个行业是产生二氧化碳的大行业之一,可能仅次于火力发电。未来,我们面临的地球上减排成为全球的共识,这个行业怎么去面对?一方面经济发展缺不了这个原材料,另一方面如果花这么大的代价,造成了资源消耗、能源消耗,而且还造成了污染,人们会做抉择。

  所以,我觉得这方面可能给我们的行业发展模式,提出了很多要创造地来解决的问题。

  主持人刘持金:就咱们钢铁行业规模的扩张,最近2年是非常快的,随着绿色经济、环保问题的出现,这个产业的升级换代的变化也非常大,您希望在这个产业出现一些什么样新的变化和新的方向?

  徐乐江:05年政府已经对钢铁产业出了一个产业发展纲要,金融危机出了以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出台了一个调整和振兴钢铁产业的发展计划。所以,从政策层面上,国家营造的氛围,我觉得都足够了。但是行业发展有很大的转型,这个转型会很痛,这一块有很多的客观因素。07、08年我们就开始调整,但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政府出台一揽子,特别是对于基础建设的政策,对于钢铁的拉动很大,而这个拉动大量地是基本建设。从行业结构来看,出口这驾马车依然低迷,很多的出口用高品质的板子就不是太景气。今天这个主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想当然的就是硬件产品升级,过的制造附加值比较低一些,这是一层含义。还有一层含义,可能更深层次、广泛一点的,对于行业发展、企业发展,从制造到创造,是一个升华,更多地是我非常赞同张总说的软实力的创造。中国现在的企业,30年的改革到现在,制造问题解决以后,硬的东西不太缺了,包括前面宁总说的,可能还有进口的,这个会很快。但是,要真正走到创造的时候,这个软实力我觉得任重而道远。

  还有,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很多的关系适应生产力,让生产力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这方面创造的工作还有很多。包括宁董、宋董都是国资委的,中国企业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该怎么创造适应中国特色的,照搬国外的,尤其是我们的国企可能完全照搬不一定适宜,但是结合国外好的、结合我们自己的,是一定要创造才能适应中国的国企发展,所以这方面我觉得意义可能更深刻。所以,这方面我觉得后面这次的危机,给中国的制造业从制造往创造升华,我认为是很好的一个机会,使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冷静下来,不那么浮了,去思考思考未来金融危机过了以后,要变化什么东西,这些变化我们是能够适应的越做越强,还是最后被淘汰了,这个题目很深刻。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