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质量兴新”战略为新疆腾飞插上翅膀(2)

  新疆宝石、玉石等资源种类繁多,资源丰富,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的30%以上,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储备基地。新疆质监局在国家质检总局和自治区的支持下,积极配合新疆的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加强国家级检测中心的建设。已建立石油化工、农副产品、棉花等6个国家级检测中心和4个自治区级检测中心。目前,节水器材产品和蜂产品2个国家级检测中心获批筹建。2008年在国家质检总局科技项目计划中立项7个,全系统投入科研经费220万元。近3年用于基本建设、技术设备、执法装备和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达4.69亿元,为1300多个产品建立了检测参数,覆盖了全疆所有重点产业领域。占地100亩、实验室面积6.5万平方米的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测研究基地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目前各项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年底即可交付使用。建成后的检测基地,将是一个以产品质量检验、计量检定、棉花纤维和特种设备检验为主导,以检测校准、基础性能试验、产品鉴定、设备监理为基础,科研开发为技术服务相互配套,符合专业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将使我区质检技术机构的检测条件、检验手段、检验能力、技术装备水平、科研和技术服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自治区质检技术机构的状况,全面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和科研能力。

  新疆质监人至今都为自治区特检院在为独山子石化发展项目中,检出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进口的压力容器设备存在重大缺陷感到自豪,这一缺陷的发现,为国家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

  而这一成果的取得,是自治区质监局加强能力建设的结晶。这样的成果还有很多。特别是在节能降耗等方面,新疆质监人发挥了重要作用。八一钢铁公司是新疆能耗大户,自治区计量院积极帮扶其开展节能降耗,目前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608.8千克标准煤,在同规模企业中指标属于先进行列。该院还在石油石化电力等主导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计量技术支撑作用,并两次受邀赴巴基斯坦核电站开展计量检测业务。三鹿奶粉事件后,新疆质检院在没有国家检验标准情况下迅速研究出检验方法,对全区乳制品进行全面检测,为妥善处置婴幼儿奶粉事件提供了准确的技术数据,受到自治区和国家检查组的肯定。

  自治区标准化院为新疆哈密瓜、吐鲁番葡萄等建立了质量追溯系统,被列为供奥运会食品。检测能力的提高,提升了质量总体水平,促进了经济持续发展。对生产领域实施监督检查产品的种类由3年前的70类增加到98类,监督检查新产品质量总体批次合格率达到86%,同比上升7个百分点,带动了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用标准助推精品农业

  无农不稳,是人们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必须从传统的种植模式中跳出来,给农业注入越来越多的现代色彩。

  市场农业就是现代农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只有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才能大幅度提升农业发展水平。然而品牌建设又离不开标准。没有标准就没有品牌。在这点,吐鲁番的农民有着太多的体会,吐鲁番的葡萄和哈密瓜历史悠久,畅销各地,但是突然有一天,这两种让新疆人自豪的农业产品在市场中摔了跟头,久负盛名的吐鲁番葡萄干曾经出口到国外被以产品质量不过关身价大跌,价格每公斤只能卖到1.2元,最低的才卖到0.8元。

  严峻的现实使吐鲁番人认识到要想拥有占据市场的品牌,就必须实行标准化生产,在全球农产品市场准入越来越严格的形势下,只有实行从选种、栽培、浇水、施肥、管理、采摘、贮存包装、运输、加工质量追溯等所有环节都标准的生产,产品才能占据市场。

  新疆质监人及时的拿出了标准,从哈密瓜的种植、施肥、糖度、瓜的大小、轻重、瓜的颜色、瓜上的网纹、包装等一系列的环节都做了严格的规范。结果一个精品哈密瓜,今年春节在乌鲁木齐、石河子、乌苏、奎屯的超市里卖到了80元一个。2009年6月25日,吐鲁番地区质监局标计科的负责人算了一笔账,2009年吐鲁番地区种植了8.5万亩哈密瓜,由于实行了标准化种植,每公斤哈密瓜销售价平均增加了0.8元,仅此一项,就可以为吐鲁番哈密瓜种植户增加3亿多元的收入。

  标准化转变了瓜农的种植观念,标准化带动了哈密瓜产业的升级,标准化铺就了吐鲁番精品农业发展之路。

  仅一个哈密瓜标准体系,就产生了这么多的好处,那么新疆质监局制定了36个农产品标准体系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给新疆农业发展带来的推力,是不言而喻的。《新疆细羊毛标准体系》实施后,新疆“萨帕乐”优质细羊毛1560吨市场拍卖,农牧民增收1400万元,10.6吨出口到了德国,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这些年来,新疆质监局以“标准惠农、服务促农”为重点,围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建立了62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了52项农业标准体系、36个农产品标准体系、13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472个农业地方标准。这些标准与国家、地方、行业标准相配套,基本涵盖了全区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涉及200多个县(市)、团场,列入国家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标准化实施面积达5000多公顷。

  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新疆质监局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知名品牌,按照“龙头企业+基地+标准+农户”和“专业合作组织+标准+农户”等示范区的建设管理模式,建立了一批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产品基地,提高了农产品出口。其中吐鲁番地区质监局通过开展葡萄标准化种植和加贴地理标志,为“吐鲁番红柳河葡萄”、“和田皮亚曼甜石榴”、“新疆哈密瓜”等农产品建立了质量追溯系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用质量提升大众幸福指数

  对于企业来说,质量就是科学发展,对于农民来说,质量就是让自己种植的产品被人们认可,能卖个好价钱,对于新疆质监人来说,质量就是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在这个以人为本的时代,文明的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人们衡量一个地区是否文明不仅仅是看有多少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这个地区的民众受到关怀并由此感到幸福的程度。

  在今天的新疆,食品质量整体水平呈增长趋势。全面实行了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初步形成了区、地、县三级监管体系,在乡镇确定了兼职的食品安全协管员。对全区食品生产加工业和小作坊进行了全方位普查,建立了6390家食品生产企业数据库档案,确立了ABCD四个质量安全等级,并与企业签订了食品安全承诺书和责任书。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目前,28大类525种食品全部纳入市场准入监管,共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1500多张。获证企业的总体市场占有率达到80%,成为食品行业骨干,食品质量安全合格率明显提高。其中,小麦粉、酱油、食醋、饮用水、饮料等食品质量增长幅度位于前位。大力实施和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行动”和“食品放心工程”,加大了对小企业小作坊的整治力度,去年以来,共查处食品质量违法案件1222起,查处无证生产企业654家,依法取缔违法生产企业60家。彻底排查小企业、小作坊、小商店、小食杂店等“五小”摊点,将其全部纳入专项整治范畴。对全区5235家食品生产企业按照不同情况,实施“A、B、C”三个等级分类监管,编制了每家食品企业的巡查计划。各部门对各自辖区进行了拉网式检查,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专项整治行动,确保了全区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公布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卫生监督、食品安全、打假及查处问题等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了食品质量预警应急体系,有效地化解了一些敏感问题和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与此同时计量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达955项,先后发布了五批自治区实施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目录,颁布了10个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定量包装商品平均抽样合格率达91%,集贸市场公平秤检定合格率达100%。“民用四表”和机动车雷达测速仪强检率达100%,全区各集贸市场群众测评满意度为98.6%。全区有20家企业通过国家计量检测体系确认,有560家企业通过计量合格确认,170多家社会公正计量站通过计量认证。12类83种定量包装产品获准使用“C”标志。在8家重点企业中实施了计量节能服务工程。

  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水泥、人造板、防水卷材、桶装饮用水监督抽查合格率上升到了90%以上。近年来,全系统累计立案查处各种制假售假案件9803起,涉案货值22.7亿元,捣毁窝点43个,使一些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市场得到整治,造假的猖獗势头得到遏制,特别是对“地条钢”、“土炼油”、“黑心棉”的整治工作,建立并实施了制假售假“黑名单”,吊销许可证、处罚、整改和曝光等制度,做到了监督一类产品,整顿一批企业,提高一个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加大了受理投诉、解决纠纷的力度,为消费者挽回8000多万元经济损失。

  今天,以质取胜战略正在深入人心,全区有47个市县开展了质量兴市(县)活动,石河子、奎屯、库尔勒、昌吉4个市被评为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单位,促进了区域质量水平的提高。

  全区近1140家百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建立了质量档案,实行了动态管理,对生产领域监控企业达到1.6万家,监督抽查产品扩大到1000多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10类重点产品100%建立了质量信用档案。186家企业获3C认证书593份,15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1483家企业获得各类生产许可证和强制认证书,大中型企业基本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保证能力明显提高。

  全疆累计有152家企业532种产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41个产品获采标认定证书,企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消灭了无标生产,有32家企业获得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证书。新疆啤酒厂等200多家骨干企业建立完善了产品标准、质量保证和检测体系,天山毛纺厂、特变电工、天山面粉、天然彩棉和麦趣尔的产品先后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据统计,这些名牌企业对新疆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达到17%,拉动经济增长达4个百分点,带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60年,弹指一挥间。

  步入质量时代的新疆各族人民正迎来新的繁荣。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