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三:中国太阳能光热的市场应用与产业化(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8日 11:28  新浪财经

  太阳能热利用绝对不是热水,就是因为我们产业没有在外围产业扩展,只在热水器聚焦。所以我们的定位应该从家电走出来,应该向能源,尤其是新能源扩展。所以太阳能产业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我们从中低温向中高温转变,也就是从民用向工业转变,扩大市场。第二,太阳能和建筑一体化。不管现在厂家认可也好,不认可也好,太阳能的载体就是建筑,降低建筑能耗,要考虑它的结合。所以太阳能厂家也绝对不是一个家电厂家,如果只提供我们自己的产品,那就是死路一条,我们不能对牛弹琴,必须要了解我们的应用方。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提供的不仅仅是产品,是成套技术。我们不光提供配件,我们要提供一套完整的成套技术,这才是成熟的厂家,尤其是行业领军品牌应该考虑的大方向。如果都去下乡,我们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前两天我在家电协会会议上说过,如果大家像冰箱一样,大家都关注农村市场,回国头一看,对开门、四开门已经被西门子、依莱克斯这些高端品牌全部拿走,反过来再去抓这个市场的时候,付出的成本要大很多。既要下乡,也要进城。作为太阳能行业,希望所有业界人士能够在不同的定位上要有长远的发展战略,为不同的消费者需求提供更多的产品。

  潘保春:今天媒体朋友很多,我们自己参加各种活动过程中,错误信息发布就是基于很多媒体同志对专业知识缺乏了解,甚至做一些人云亦云。我们在经营企业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这一点,在此对大家提出一个邀请,我们在合肥建立了一个中国太阳能科技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当中,把太阳能整个的发展史,大家有机会欢迎到博物馆参观。

  第一,金融危机影响下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如何实现国际化问题。2008年,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出口量是1亿美元,相比国内43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比例明显是非常小的,所以金融危机对整个太阳能热水器的企业是不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基本忽略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尽管2008年出口额有1亿美元,但是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有80多个,同时增长率较2007年,增长了53.8%。从这两个数字可以看出,国际市场对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快。如何获得国际市场,具备持续的竞争力,我个人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特性,开发出相适应的产品。2.通过国家的政策性引导和鼓励,打造出完整的产业链。3.坚持产业技术升级,通过技术升级扩大应用范围。4.进一步强化标准化的执行,杜绝过去在国际市场的“玩具现象”出现。现在产业特性,也有大量的粗制滥造的产品,我们感觉最危险的就是这类会危害我们的国际市场。

  第二,太阳能热水其纳入家电下乡,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传统家电发展已经非常成熟,首先反映就是标准化,应该说太阳能热水器在前一个阶段是标准缺失,不仅仅是产品标准,包括服务、管理等等,没有形成体系化、标准化,这是整个产业的特性。家电下乡产品在招标过程当中有一系列的标准和门槛,对于企业的市场规模,包括物价标准、服务体系建立等等方面。从产品层面,加快了太阳能热水器标准的贯彻与执行。目前来讲,太阳能家电下乡的热水器,从家电下乡以后规定才有合格的产品,过去太阳能热水器的产品是不合格的,因为没有执行的标准,这一点是存在的。

  第三,从企业层面,引起了很大一部分企业重新思考发展的必要性。

  王惠余:大家好,今天上来以后确实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上来阵容很大,一共是8个嘉宾。其实很有趣,这个产业很不小,但没法和光伏比,也没法和风能比,什么原因产生的呢?有历史渊源。但是我很相信一句话,太阳能热水器、热力行业没有泡沫,它是一个草根经济,发展到今天不小,但是很杂。随着我们国家家电下乡政策以及可再生能源战略的实施,有可能发展20年的太阳能热力产业开始登上舞台,开始重视,开始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我感觉十多年以来,媒体关注我们的程度远远不止3个月来关注太阳能的程度。还有就是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给我们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过去这个行业发展很缓慢,但是这个行业不乏有很优秀的人才和优秀的领军人物,他们会抓住这个大好机会把这个产业带上来。很简单,太阳能热水器不再是过去我们所想象的不登大雅之堂的产品。热力行业不仅仅是烧一点热水出来,这个行业的前途在它的终端、高端。

  上个月,我在法国巴黎碰到了法国巴黎市政府的一个官员,他相当于一个科学家,也相当于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在我和他的交流之中发现,这样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对中国的太阳能发电了解极为深刻。他认为太阳能热发电最终会成为世界上最能接受的,因为太阳能热发电连太阳能发电初期的能耗都没有。所以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不仅仅是想到它仅仅是个热水器,产生老百姓洗用的热水。太阳能热水器下乡迎合农村老百姓的需要,但是城市的发展,它的中温、高温利用,在取得新技术以后,我相信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不会压于风能,不会压于光伏发电。就太阳能热水器这个普通产品的发展,除了家电下乡农村可以接受的产品以外,它很大程度上和建筑相结合,过去一直努力做,但是一直做的不够。太阳能热水器最终的载体是建筑,所以作为一个企业,尽管在这个行业统计上有几千家,但是真正能够看到市场、看到前景,带领自己团队向高端前进的不会太多。随着家电下乡政策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推广,太阳能行业的领军企业、领军人物会出现,会像家电行业、风电行业和光伏行业。这要求每个企业有自己的定位,不要一窝蜂。

  徐新建:这次家电下乡推进过程中,我们的行业非常团结,就算有点不同声音,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在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最终实现了愿望,将我们的产品纳入到了家电下乡的范畴。这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我们行业发展几十年,并没有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但是家电下乡以后,更多的人关注了我们。我们曾经说过,要想成就企业品牌,必须先成就行业品牌。如果我们不能够成就行业品牌,企业很难有更大的发展。我们推动战略下乡,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在家电下乡当中,某个企业要得到多少资源,不是这样的。但是推动成功以后,骨干企业在家电下乡中得到的资源也会更多一些。所以推动家电下乡是我们整个行业的使命,下乡与否实际上是我们行业发展的分水岭。

  郑瑞澄:刚才喜院长说太阳能热利用还不够热。为什么?几前年,光伏利用大学老师问我一个问题,干吗要用热利用,我们的光伏发电有了电之后不是什么都有了。他不明白,在很多场合是要用热能的,特别是建筑能耗建筑社会用能的30%,而建筑里面大量的采暖、热水直接利用热能。在需要用热的场合,我们应该大力的推广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它不光是一个热水器。我可以举一些数据,它的节能效益在目前可再生能源领域是数一数二的。

  2008年,我们安装了太阳能热利用1.25亿平方米的数量,年供热能力用千瓦小时热量单位来折是750亿度电,如果说光伏,按照2020年国家发改委所制定的2000兆瓦的装机容量来核算它的年发电量,如果东部地区2000日照小时是40亿度,如果最好的西部是3000日照小时是60亿度。风电2010年的发展目标是8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上网电量是180亿度,比一下就可以看出太阳能热利用占有多么重要的节能效益位置和作用。

  再说家电下乡,我们的产品质量究竟如何?可以负责任的说,严格的产品标准体系在我们国家已经建立起来了,热利用行业的产品标准体系基本完备,不是十全十美,我们还有一些标准要制定,但是对于一些关键产品,比如说热水器,比如大的热水系统,比如关键的集热器产品,都有国家标准,这些国家标准是和国际标准接轨的。家电下乡的产品都经过了国家级的检测中心的检测,它的性能是经过验证的,而且是全性能的检测,包括它的安全性、可靠性,我们都是做了检测的。因此,对于家电下乡来说,产品质量没有问题。

  热利用产业有问题,类似光伏所谓的两头在外,我也可以说,热利用产业也有两头,这两头是什么呢?一个是用户的两头,我们有农村的市场,也有城市的市场。家电下乡是农村市场,农村市场问题困扰的是什么呢?就是目前有大量的家庭作坊式产业进行低价竞争,困扰着在座的一些大的骨干企业。城市这头用户困扰的就是我们缺乏能够和建筑结合的高端产品,不是说经济因素,我们和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也做过交流,他们不放心,觉得有安全隐患或者稳定可靠性方面有一些不放心,实际上折扣到每平方造价上只有20—50块钱。所以我们希望这些大企业立足于跟建筑结合的市场,不仅是热水,还有采暖。前不久我们在青海藏区的寄宿制学校进行太阳能采暖,费劲周折,对产品还是不放心,这是一个问题。也就提到了国际化产业,我们的产业如何走向世界,不要说一走向世界就是欧美,不是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我们的产品大量出口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而且这些国家是太阳能资源非常好的国家,我们为什么不看这个市场进行大量的出口。相反,反倒欧美国家热利用行业的专家非常羡慕我们,所以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我们可以大踏步的走向世界、走向国际。

  主持人:我简单总结一下。第一,太阳能光热行业,应该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比较热,但是整个大的光热行业还是偏冷,还有发展空间。

  第二,从目前的行业情况来讲,是一个平民行业,涉及到千家万户。但随着家电下乡,这个行业已经是知名行业,所以这个行业发展很快,行业格局发生很大变化。呼吁一下这个行业,我们看到光伏,崔教授说应该多给他们多扶持,政府如果拿100块前给光伏,也能产出很多效益。但如果拿10块钱扶持光热,那我们产出的价值可能是百分之百。

  第三,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的问题。从市场问题,我们更多的认为,光热就可以直接做房地产了,我们直接卖太阳能房,卖绿色建筑。

  第四,光热利用产业的企业家和行业应该多些自信和反省,要认识到我们的不足,也要有我们自己的自信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