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三:中国太阳能光热的市场应用与产业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8日 11:28  新浪财经

  新华网、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拟定于2009年8月13日举办“驱动环境和谐•实现绿色崛起—2009•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对话”。新浪财经全程报道本次活动,以下为太阳能光热分论坛实录。

  主持人(大美国际资讯副总裁 冷跃进):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现在对话环节是中国太阳能光热的市场应用与产业化。新能源领域已经有风能、光伏这两个板块,他们都是发电,其实光热也有发电。我平时走的企业也很多,也广泛接触了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对光热产业和太阳能以及太阳能热水器这三个关键词有一些方面需要修正。光热是太阳能光的热利用。太阳能既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也包括光电,甚至是化合作物的利用。光热利用里面目前发展最迅速、最成熟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产业。

  今天对话有几个讨论主题:第一,金融危机影响下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如何实现国际化。第二,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纳入家电下乡,政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第三,目前国际大背景下,太阳能光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新的增长点和新的机会在什么地方。第四,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一直很强的技术优势,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现在在技术研发上应该向哪个方面发展。第五,分享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经验,打造完整产业链的战略规划的现实及未来意义。第六,怎样看待太阳能产品质量对市场机会的作用。第七,领先整个太阳能产业最基本的要素有哪些。

  喜文华:我对太阳能热利用技术问题应该加强研究和推动作用。我个人对太阳能热力摇旗呐喊的比较多,全方位的推动太阳能企业的发展。最近大家都在谈到光伏泡沫方面多一些,我们太阳能热力这块我感到热力不够,技术产品的单一化还比较单一,还不太多,将来与建筑的结合方面,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建筑构件,希望在座的太阳能热利用方面的企业家能够生产出与建筑紧密结合的产品,就是产品多样化需要加强研究。

  还有就是基础问题,比如标准问题、产品质量认证问题等等。最近国际太阳能中心正在筹建,结果发现中国正好缺乏这块,我们正在建全球的资源数据库,比如风能数据库,比如太阳能数据库,但是到了中国,尽管我们轰轰烈烈搞了几十年,但是许多基础性资料一查都不全,包括到国家气象局,资料都不是全的,所以我们基础方面确实很多问题。还有建立技术成果数据库,这儿也缺很多东西。包括产品数据库,哪些产品可以进到这个数据库,所有东西都缺乏。

  最后,借此机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太阳能转换中心将太阳能的技术、产品、成果不仅在中国,在其他发展中国家也转让,希望为将来我们的企业家走出国门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也希望将来的研发机构跟我们的研究所开展一些合作。

  今天讨论是金融危机下的太阳能热力如何发展,10月份在兰州会有一个大的论坛,借此机会邀请专家和媒体朋友与会指导。

  徐新建:有专家说过,金融危机给了我们中国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同意这个观点。中国太阳能热力产业来讲,通过中国人自己多少年来的努力,我们已经走在国际前列。在这么大好形势下,国家又给了政策支持,包括家电下乡,我们企业根据这个好的形势,我们制定了战略,就是走上去、走下去、走出去。走上去,我们目前的产品仅仅在农村卖是不行的,以前是在城市卖,后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我们有很多销售网点,战略发生了转移,在这个市场,太阳能热利用有更大的利用空间。

  走下去就是沉下去,我们的网络要沉下去,网络的品牌也要下去,我们中国有8亿农民,他们对能源、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的需求非常大。美国只有3亿人口,他们对能源这么大的需求,而我们国家有13亿人口,农村有8亿农民,如果未来的8亿农民生活品质都更高一些,几近达到美国水平怎么办?我们的能源从哪里来?这对我们国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挑战中,太阳能热能是大有可为的。

  走出去,从目前来看,目前只能输送一些产品,还不具备把我们的品牌、我们的制造技术输送到国外去,我们走出去的第一步战略就是用三年时间支持五大产业布局。同时5年内我们在国外要建两大工厂,5年内要达到100亿的规模,我们有一个“5310”,5年内,我们的员工要发展到3万人。我认为在中国,任何一个产业必须承担起就业的责任。带动相关就业人员30万,5年内我们要实现100万的销售规模。

  吴振一: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清华阳光的总经理。说到清华阳光,大家可能在太阳能热利用行业里面了解的比较多,因为中国最早的太阳能热利用的核心技术诞生于清华大学,发明人就是清华大学的教授,也是我们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殷志强先生。由于这项技术的发明,应该说推动了产业的发展。这项技术从发明到通过清华大学办公司建立这样一个孵化平台,到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20年的时间里,我们中国人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建立了一整套、非常完备的太阳能热利用体系,在世界上占有量、保有量在75%—80%,已经是一个生产、制造和使用大国。

  我们总结下来,技术的创新与孜孜不倦的、持之以恒的进行技术创新是分不开的。虽然看起来,太阳能热利用这个行业还比较稚嫩,由于跟天然气、跟环境的关系,还没有燃气热水器、电力热水器使用那么方便,但是在环保节能方面已经有了非常上乘的表现。太阳能发展到今天是不是已经非常完美了?今天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明天我们还要追求什么?我觉得今天就这个话题和大家一起交流。

  先说未来,刚才讨论的风能多一些,后来讨论光伏多一些,归根结底他们都变成电能,电能是万能之源,是非常高品质的能源,确实,要能变成电能最好。但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发展,它只能变成热,但是热也是能源。利用太阳能的热效应,节省下来的可就是燃气、电。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它也是一个高品质的能源,所以一定不要轻视、小看太阳能热能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不要以为它的技术门槛低,一点儿都不低,低是因为你还没有掌握它技术核心的东西。

  今天这么大的产额、这么大的产值,这么大的保有量,我们仅仅是用了热利用的一点,冰山一角。也就是说仅仅提供了一个生活使用的热水。但是从发展角度来讲,热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说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寒冷地区,能不能用太阳能来供暖,实际上技术已经实现了。再发展,能不能做空调制冷,技术也没有太多的障碍,只是一个成本问题。最近我们在做太阳能空气的除湿制冷,效果非常好,技术上已经没有特别多的障碍,我们追求的就是将来如何能够降低成本,进入普通的应用市场。再发展,现在太阳能热的利用,除了提供热水,最终我们要进入发电市场,这项技术,我不知道其他研究的怎么样,据我了解,殷志强教授带领一个团队在清华大学电子系进行合作,也在开发太阳能热利用的发电研究。也就是说,我们展望一下未来,太阳能热利用,供热水仅仅是初步,未来发展要实现冬天供暖,夏天制冷,平时可能是热水热气。比如将来建材的氧化、精细化工、海水淡化等等。但是它的最高境界就是发电。太阳能热利用是三大块,集热、传热、蓄热。集热主要是已经做的比较成熟了。但是在传热层面,如何提高传热效率,这是我们追求的工作。所以不仅要把磨的吸收效率提高,还要把热水器吸收的整体效率,现在提出能效,我觉得能效如果成为国家标准,就会促使各个行业作出一些努力,发展整体的、系统的效率提高,这是我们未来追求的。功能齐全、性能可靠、质量稳定、价格合理、使用方便,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文哲亮: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进行交流。对行业的探讨不只一次。作为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是光鲜亮点,已经成为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随着我们有着76%的全世界的世界保有量,有着每年32%的增长率,尽管全世界对我们认可,但是太阳能热利用方面我们只能算是个大国,但是做成强国,我们现在还是小学水平。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太阳能运用都是低水平的、单一的家庭热水使用。尽管太阳能产业比较繁荣,但是总产值不到400亿。太阳能产业现在更多的应该是认真的考虑我们将来如何从现在的粗放式增长向下一步内升性的增长过度,现在需求旺盛,所以我们才有这样的市场。但是作为中国太阳能产业,现在有几千家企业,前十位企业市场占有率相当低,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家高度聚焦,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定位,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研发方向。一个行业只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个企业才能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