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二:太阳能光伏技术成果转化的国际经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18日 11:26  新浪财经

  新华网、新华社中国名牌杂志社拟定于2009年8月13日举办“驱动环境和谐•实现绿色崛起—2009•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对话”。新浪财经全程报道本次活动,以下为光伏分论坛实录。

  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这样一个对话,我想作为光伏可再生能源的生力军。光伏现在和风力发电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光伏是两头在外,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光伏受到的打击是非常大的,目前怎么样看待光伏的两头在外,包括社会说到光伏就是高能耗、高污染,为什么还要发展。现在环保问题是国计民生的大事,能源问题同样也是国计民生的大事,这样的国计民生大事一定要有政府行为。所以太阳能和风能发展的快不快和政府的行为有很重要的关系。

  朱虞:太阳能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和风能一样,是可持续、可再生的能源来源。在过去的3—5年中间,太阳能由于国外的补贴政策出台,得到了长足推进,尤其是德国、西班牙,美国刚刚开始。所以太阳能还是处在早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间已经受到了各方面很大的关心,也受到了一些挑战。

  有人认为太阳能是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我觉得由于太阳能行业发展过快、过热,其实主要能耗、主要污染来自于我们所说的前端,由于太阳能发展比较快,所以供求关系在过去几年中间变化比较大,在求大于供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为了高利润,冲进多晶硅行业发展。做到精细化工需要很强的技术能力,需要很强的化工背景。中国很多新上的项目,包括海外上的一些项目,在多晶硅方面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不能完全融合到化工的回收和可再生能源环保方面的要求。所以就造成很多新上的项目产生了很大的污染。真正的太阳能在能耗、污染方面都是很低的,只要能做到很好的规划,长期的发展就不会像现在有些项目出现的高能耗、高排放情况。

  太阳能所需要的能源,产出太阳能在两到三年之中就可以得到回收。从经济角度来讲,现在还做不到两到三年就能得到投资效益,现在大规模还是依靠政府的补贴政策来维持经济效益。在这方面来说,欧洲走的比较早,他们的补贴电价维持在4块钱人民币一度电,而中国和美国相对来说,因为市场容量实在比较大,到底补贴多少,各个国家也探讨不出来这个问题。但是不管中国也好,美国也好,最近也出台了很多相应的政策,来鼓励这个行业的发展。因为对于太阳能来说,还是可以可分散式、可持续的、可再生的、非常洁净的能源,在未来能源结构中间一定会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

  郭里辉:首先我说一下技术问题和政策问题之间的关系。太阳能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一个玩具,而是实实在在的可再生能源的一部分。这个事情在90年代末时,德国的专家推出上网电价就做过深入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这已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市场问题。要使太阳能发电大规模的被采用,就是要推广这个市场。由此德国推出了上网电价,上网电价出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太阳能踏入市场的关键环节。现在在这个市场有一个学习曲线。所以,市场的问题和政府政策以及上网电价的问题,是这个行业的关键问题。我这里并不是说技术问题不重要,下面我会有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技术问题会使我们加速这个过程,会使每瓦生产出来的太阳能成本会下降,但是电价并不完全取决于成本问题。

  下面说一下技术问题。实际上在太阳能电池方面技术分三个层面。1.在线技术;2.新技术;3.实验室开发型技术。

  在线技术就是现在大家都在采用的标准化的生产线。新技术就是带有突破性的,不采用常规的设备和常规手段做出来的,它的特征是什么呢?一般情况下比在线技术要高2—3个百分点,这种技术不是我们在常规的市场上通过购买常规的生产线所能得到的。实验室技术就是实验室正在做的,旨在转变效率突破30%、40%,甚至于50%,这种东西是比较远期的东西。

  我们国家的技术和国外相比是什么状态呢?在我们国家这个领域,99%的企业都是采用常规技术,我们虽然是一个太阳能电池生产的大国,但是在技术还是在在线技术层面上。所以我们国家要想占领制高点,新技术的开发以及实验室技术的开发,是我们今后在这方面占领制高点的关键环节,我们国家现在缺的就是这两块。

  再有,现有技术是什么样子呢?假设一下,现在的多晶硅每公斤处在40—50美元。整个太阳能电池产业链分6块。如果多晶硅材料的成本是35美元,太阳能电池转换控制在70%,这时候所能承受的组建价钱是在13块钱左右。所以晶体硅电池转换效率的提高,直接就是最后组建成本的下降,但并不代表着发电每一度电的下降。如果能够进一步使多晶硅降到20美元一公斤,使得转换效率达到18%的话,就可以支撑每一瓦9块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得我们的技术摆脱现在的常规技术,能够引入新技术,比如提高20%的转换效率,而成本又不至于增加,那太阳能的成本就可以下降到6块钱、5块钱,这种情况下就可以支撑和常规能源竞争的局面了。但无论如何,这方面的工作都是取决于市场,我们有没有重大的市场来支撑这个事情,就是上网电价是至关重要的,不给企业上网电价,就相当于这个产品做出来以后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再补贴,补贴来补贴去总不是最终的市场接受价钱,哪怕这个价钱低,企业向这个努力,企业都是可以接受的。

  刑树海:我站在媒体的角度讲一下这个行业的现象。现在这个整体行业发展过速,存在一定的泡沫现象。这个现象在经济危机之前就存在。这个现象与在座的媒体朋友也有一定的关联,造成这个行业的过速发展特别快,造成一些泡沫现象,在危机当中显现出来一些发展不利的因素。事实上,存在着很多炒作现象造成的。一些企业为了吸引资金,为了融资,为了快速上市,在炒作,媒体也帮助炒作。一些大的行业财团关注和支持光伏行业,有的注资,有的参股,也造成这个行业表面的繁荣。

  从媒体来讲,因为光伏行业技术含量比较高,产业链特别长,所以大部分媒体朋友缺乏对这个行业专业知识的了解,导致我们在宣传报道当中单方面的听信一些企业,迎合了一些企业的想法,被大的社会趋势所引导,因为这个行业就特别的好,从表面上做了一些宣传报道,导致我们存在着一些部实的现象、夸大的现象,造成整个社会对这个行业不是特别真实了解的情况下造成一些误导,认为这个行业就是特别好,就是淘金,进来这个行业就能赚钱,进来这个行业就能上市。

  在政府层面,多数城市都把光伏产业作为重要的产业区发展,在招商引资,在加大推动的力度。这些现象都造成了对光伏行业表面的过分繁荣。导致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我们确实遇到一些困难。

  从媒体的角度,要加强对行业专业知识的学习,做一些严谨求实的报道,共同提升媒体在行业之中的威信力,做一些客观的报道,理性的分析,做好光伏行业的眼睛和喉舌作用,提升整个媒体在行业当中的作用和影响力。在报道当中应该更多的关注光伏的国际化、民族化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展,关注我们这个行业一些成本的信息,关注光伏自主研发的一些产品,关注国内市场的一些启动和发展,共同促进这个行业项目的交流和合作,实现中国老百姓蓝天绿地的愿景。使光伏行业在媒体的引导下,走上健康持续性的道路。

  石:大家对光伏产业高度关注,很多地方政府也很热,很多媒体也进行了这方面的宣传。今天媒体在这儿,我们希望媒体也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的、理性的报道。

  第一,对光伏行业怎么看。前一阶段,在各个方面都传出来,光伏产业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不能发展。这样一种看法不仅仅在一些媒体上有所见诸,在国内的一些高层人士、院士、经济学家、政府官员,都有这样一些说法。这种说法到底符不符合客观实际?如果这样一个客观结论存在,世界各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共同行动当中,各个国家都是把发展再生能源,特别是把发展太阳能作为一个重点行业、重点产业发展,恐怕这个决策就是很大的谬误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