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4日 14:43  新浪财经
图文: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2)
  2009年4月23日,由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成都站隆重召开。图为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演讲。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下面我们怎么引对,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怎么来引对,中央政府有中央政府要做的事情,地方政府有地方政府要做的事情,企业有企业要做的事情,这是一个特别大的冲击。从中央政府来说,冬天来了,你就应该送暖气。地方政府来看,根据地方情况的不同,可能加一个电炉子在旁边,企业来说要穿上棉袄,强身健体才能渡过冬天,前面讲的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首先我想谈一个观点,在现在这个时刻,我们思想上要解决的一些问题,思想上我们可能需要邓小平,邓小平是四川出来的,我只有到了四川才知道为什么邓小平会出现在四川,就是我前面讲到,四川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没有意识形态束缚,所以才出现一个很务实的邓小平,邓小平有很多重要思想,其中有两点我们值得学习。第一点,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不是经济学家,他不知道宏观调控有四大作用,但是他很清楚在中国,最重要的目标是经济增长和就业,发展才是硬道理。比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这两个宏观调控目标更加重。但是我们想想看,我们过去几年,我们在一定程度是偏离了小平的发展目的,我们现在常常物价论理,我们看到CPI高了,我们死活要降CPI,这跟我们没有多大关系,现在看CPI降下来了,跟中国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国际市场上都在下跌,别人生病了我们拼命吃药,这不对,以物价为调控目标不对。还有一段时间是股市涨得比较多,我们又看不过去,所以我们半夜鸡叫,打压股市。其实没有一个政府会用这样一个方式去消灭财富。楼价也是这样,现在楼价有些问题,很多人对楼价有问题,政府就说好,我去为你打压楼价,其实不对。房地产的发展要比楼价的问题更加重要,如果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发展,中国房地产能够保持发展,所谓房产泡沫,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在中国什么最重要,发展最重要,中国人均GDP才三千美元,发展在过大关,改革也在过大关,所以千万别偏离你的发展目标,千万别从发展论转向物价论。还有一个邓小平伟大的思想,他非常注重阶段,不超越实际,香港回归,一国两制多少年不变,承包制多少年不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少年不变,他一直强调发展阶段论。但是我们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有一点点偏离阶段。我们以为自己做得很不错了,所以我们出台很多的政策,其实我们还差得很远,真的差得很远。当我们偏离了发展阶段,我们就会出问题。58年生产大跃进导致的结果是几千万人饿死,08年新劳动合同法导致很多人非正常下岗,这个结果一定会出现。所以千万别脱离你的发展阶段。如果回到邓小平这些思想,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来办,首先从政策应对上应该怎么办,宏观政策要转向全力保增长,不要谈别的,这个时候你就是必须应对这个东西,必须保住就业,我们说保增长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民生,保民生就是保和谐,保和谐就是保稳定,这对中国是太重要,经济增长甚至具有政治作用,我们看到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地方不完善,我们跟西方相比,我们缺乏历史的财富积累,老百姓普遍缺乏历史的财富积累,我们缺乏像西方那样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我们也缺少和谐的、包容的公民社会文化,这就使得我们经济危机一旦爆发起来,我们的后果要比西方成熟的社会更加严峻,他的经济危机通常就是经济危机,我们的经济危机可能会演变成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所以我们的含义跟别人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宏观政策一定要转向全力保增长,所以经济增长下滑影响主要任务,这是非常精辟的,所以当前各项工作要朝着稳定增长这个方向走,我们一定渡过这一关再说。眼下我们一定要先把怎么过这个冬天作为最要紧的。保增长最关键的事情又是什么,最关键的事情是扩内需,所以2009年两会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个主要的预期目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不是说确保稳定,这是有点弹性,比较科学。但是还是提出了这样一个增长目标。同时很明确的提出了2009年政府工作的原则第一条就是扩内需、保增长。因为你只有通过扩大内需你才能保住增长,外贸肯定是不行,这种情况下扩内需就成为保增长基本手段,在扩内需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投资,因为消费是比较稳定的。这个时候下滑比较多的是投资,因此要回升的,主要着力点也是投资,能够抓住的也是投资。投资又是中国特大的预期,如果你在给美国总统出主意,你会想到没有办法。奥巴马说美国也要建高铁,人民说没有用,就算那么一点投资拉动也有限,所以在美国要找到一件事情做,是特别不容易。但是我们中国的情况不同,我们人均GDP只有三美元,我们有大量可做的事情,我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都没有问题,社会化现代水平都在追求,但是也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特别是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包括我们社会性民生的社会建设上,我们有大量的事情可做。这些事情现在可以做,将来也可以做。你可以放下来以后来做,慢慢来做,但是我们说,因为我们现在有一些事情没有做,所以我们就把他提前到现在来做,就赶紧把它做了。这就是我们一个特别好的机会。前一段我去了江苏的盐城和江苏的连云港,连云港在孙中山当年的建国里面,是称为东方大港,发现现在孙中山的很多规划都没有完成,这次把孙中山建国大纲里面的一些付诸实施,北京是全中国最大的城市,大概也是全中国都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一个城市。但是开过奥运会你们就知道,开个奥运会对北京市的市政水平,基础设施建设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当时我们在北京开玩笑说,说北京有本事的人都出去了,都没在北京,都跑到北京以外去了,到全国旅游去了,因为北京交通堵得一塌糊涂,所以呆在北京的人不得不忍受奥运会。总而言之,即使是北京,我们说这样一个全国最大的城市,现代化都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仍然有许多事情可做,全国其他城市一样,包括我们成都,成都还没有建地铁,可能会在这次扩大内需里面,可能实现这个梦想。这些事情我们就会把它提前来做,大家千万别小看,在这样冷的一个冬天,别人都没事做了,你还有事做,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亚洲各国没有事情做,我们通过第一次扩大内需,我们保持了一定增长幅度,我们就成了亚洲的大国,现在欧、美、日都爬下了,我们还有事情干我们还能保持一定的增长幅度,中国一定会成为一个世界大国。但是我们这次扩大内需跟第一次扩大内需比,我们面临着一些不利的情况,比如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程度比上次更深,第二,我们中国经济比上一轮依赖更加严重,我们积累的各种矛盾更加深刻。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扩大内需或者搞建设的力度比上一次还大。大家记得当年朱熔基总理是烧了三把火让中国经济走出当年的困境,第一把火就是发债,第二是投资,发了多少呢?一千亿人民币。用一千亿人民币来扩大内需。现在我们经济总量是朱熔基时代的三倍以上,所以我们至少要用三千亿人民币这种规模发债,然后投资的规模来拉动经济,但是其实我们说这次三千亿不够,因为这次危机程度还深,比当时的依赖更重,同时积累的矛盾也更多。用朱熔基时代的两倍甚至更多的资金来投,所以我们建议政府安排国债发行是五千亿到七千亿之间,但是两会之间我们看到政府是准备安排中央财政7500亿,比上年增加5700亿,同时国营企业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发行,总共加起来有9500亿,比学者所提的建议力度规模还要大。我们提出是5000亿到7000亿,但是实际的规模达到了7500亿加2000亿,总共是9500亿,所以我们认为这样一个国债规模、投资规模应该是够的,从量上来说应该是够的,所以各位,这又是一个机遇,我们今年这样一个规模安排出去,我们应该对中国扩大内需的成效,这个扩大内需目标的实现应该有非常大的信心。同时在财政政策方面,还要实行结构性的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措施。所以我们认为财政目前的量这样一个积极的财政政策,从它的数量上来说应该足够,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这个钱怎么来花,量没有问题,怎么科学的花钱,花钱的方法怎么来花,还是有很多讲究,所以我们再做一点发挥。

  第一,财政政策最大的忌讳是挤出效应,就是政府在花钱,扩大需求,但是它可能把市场的需求给挤出去了,最后总需求并没有发生变化,产生了挤出效应,最有可能产生挤出效应的就是房地产方面。因为政府准备拿出大量的钱用于建保障房,这个怎么建法,怎么解决保障房的问题,有两种做法,一种做法是政府去建设,政府去建是会有明显的挤出效应,现在开发商库存还没有消灭,现在政府又建房,相当于增加整个供应量,对市场其实是会有挤出效应,大家会购买政府建设的房子,开发商的房子卖不出去,整个总需求的扩大来说,最后是抵消的。政府也会采取另外一种办法,把这些钱直接补贴给老百姓,就是不是采取补砖头的方法而是补人头的方法,这是没有挤出效应,并没有增加供应,而是市场增加了一个需求。这需要引以为戒的效应是97年的香港,1997年香港回归,董建华成为特首,他做了一些调查,了解了老百姓的需要,发现老百姓最需要得救是好房子和大房子,因为香港人的收入很高,但是房子住得不舒服,可以说比我们成都很多老百姓住得都不舒服,房子又小,房价又高。董建华处于这样一个考虑,推出85000套保障房供应计划,香港楼市爆跌65%以上,香港楼市崩盘导致房地产崩盘,香港很多人失去工作,楼价崩盘很多人买得起房子,但是楼价崩盘导致经济崩盘,使很多人失去工作,大家其实更买不起房子,因为你买得起房子的钱不尽根房价有关,而且跟收入有关,如果你的工作失去,你的收入受到影响呢?当前美国也是这样,美国当前很多地方房价已经暴跌,美国失业率已经达到8.5%,而且每个月以几十万的速度增长,美国人更买不起房子,除非等着中国人抄底。香港当年也是一样,导致从老板和老百姓大家都不喜欢董建华,董建华成为一个没有走到终点的特首。房地产是有泡沫的,但是这个泡沫怎么来挤它,美国现在就是采取降房价的办法。我们中国可以用发展的方式综合性的挤泡沫,泡沫既跟房价有关系,房价越高泡沫越大,第二是跟房子性能有关系,房子质量越好,泡沫就会越低,同时它的根据大家的收入有关系,大家收入越高,泡沫越小,中国可以通过发展的方式挤泡沫,中国可以提高住房品质以及稳定提高大家收入的办法来解决泡沫的问题。比如说中国扩大内需,使得中国城市这种城市化的版本,从目前的1.0提高到2.0版本甚至到3.0版本,这样以来发现很多房子就不贵,这好像是一杯水,这里面只有半杯水,我还是卖1.5元,卖3元大家觉得太贵,有泡沫,有两种办法,第一种办法是卖1.5元,另外一个办法我不采用降价,我把一半的水装成满瓶的水,也是可以消除泡沫。所以通过扩大内需,提高整个城市化的水准,提高它的配套、交通配套、医院、学校等等公务设施,包括公园等,还有稳定提高大家的收入,所以我们前面看到,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0.2%,如果考虑物价是增长10%以上。如果中国老百姓的收入能够每年增长10%,未来两到三年实际上有30%的增长,回过头来看中国的房价,你会觉得他不贵。在耶鲁撒冷那个地方,三居室的房子在二百万以上,以色列收入水平比我们高很多,以色列1948年建国,他们人均GDP是三万多美元,所以三居室的房子120平左右,可能在200万美元以上,中国人均GDP是三千美元,如果未来十年到2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你现在看很多房价根本不贵,所以中国有巨大的空间就是通过发展来解决问题,另外房价也是可以降,房价可以降是几个方面,第一,开发商的房价降,这是开发商自己决定的事情,第二个可以降的是什么呢?就是交易成本降,政府的税费可以降。因为你买房,所谓房价其实包含了三个部分,一个是给开发商的部分,一个是给政府税费部分,一个是银行融资成本,我们现在知道银行利率已经降了30%以上,我们买房70%的钱是按揭,这个70%的成本降了30%,你总的购房成本已经降了20%以上,如果再考虑到政府税费可能降了20%几以上,这个税费以及银行的利率还有继续下调的空间,我们的物价到现在为止,从最高点算起,回落了10个多百分点,同时企业的利润率也大幅度下滑,银行的利率五次降息,只降了2.16%,所以银行降息远远不够,现在全世界中央银行都在做一件事情,把利率往零的方向调,如果利率往下调,对购房成本又是一个很大的降低,综合性的办法有利于把这个泡沫给挤掉。还有我们说财政政策要作为四两拨千斤,你不要认为政府手里有钱就可以随便来投,其实政府手里的钱是子弹一样,也是有限的,最好的办法是用政府少量的钱来激发民间的消费和投资,比如送家电下乡,家电政府补贴13%,这就是四两拨千斤的政策,再有很多地方,买房退税,其实也是四两拨千斤的政策,这些都很重要。再一个,我们积极的财政政策还要准备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你要考虑危机可能不是一天两天过去,除此之外,我们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还要继续的跟上,我们认为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调空间,应该下调到10%以下,信贷做得比较好。但是信贷宽松性能不能保持,有一点的疑问。以上我们谈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之外,还要有资本市场的思维通过稳定股市来稳定中国的经济,这是跟第一次扩大内需不同,因为第一次扩大内需的时候,中国还没有一个比较像样的资本市场,而这次不一样。其实前面讲的都是凯恩斯主义的政策,都是刺激性的政策,光有刺激性的政策只能让我们渡过目前的困境,但不能走过复苏的通道,所以我们接下来还要有改革的政策,通过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找到新的增长点,比如放开教育、医疗、石油石化等领域的准入,我说扩大内需的关键是中小企业能否发展起来,现在扩大内需,主要是国有企业,我们开个玩笑是猪生病了让牛在吃药,猪就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生病了,他们感觉到没有力量,但是我们扩大内需是本来上很牛的国有企业,给他吃药,他变得更牛了。从短时间来看也没有办法,长远来看,这个方向一定要改变。再一个是创新政府服务,创新金融环境。另外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有扩张效应的这些创业政策的出台,另外还要加大改革,特别在社会,像公务医疗改变方面迈出步伐,重建改革共识。一句话,中国既要凯恩斯,既要邓小平。没有凯恩斯,我们这个冬天过不去,但是没有邓小平,我们走不出这个复苏。中国需要扩大内需,同时需要新体制。这是政府方面。从政府的角度,我们建议在第一波扩大内需取得成效的情况下,需要有稳定的政策。同时需要第二步稳定的政策,以地方政府为主,因为各个地方的情况不同,有的地方实际上已经起来了,有的地方还比较困难,有的地方还比较依赖房地产。这个时候应该鼓励各个地方去出台一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政策,看各个地方的情况,差异性,能够出台不同政策。中央政府可以在后面看一看,如果发现第二步起来也不错,如果一看效果不太好,就可以把现在准备的弹药再进行打出来,如果我们有接二连三一波两波三波稳定的政策,中国经济就有可能从目前的回暖走向回转,回转就是一个V字型的复苏。

  我们预期这样的复苏在今年第三季度能够见分晓,同时在2010年很明显体现出来。最后我们说一下企业怎么应对。其实这个更多的是留着我们互动和探讨。从我个人的立场,我一般是不给企业出什么主意,我比较欣赏周新任教授说的一句话,不要教鱼怎么游泳,企业家是大海里面的鱼,我们做研究的人只是在岸上的教练,但是你没有必要教鱼怎么游泳,你只要高度他外部环境是怎么回事。我们只是讨论一般性的应对危机的做法,比如我们看到有几个做法,如果这个地方不行了,这个地方或者这个行业不行了,他就走了,他就换一个地方去,这就是三十六计的策略。另外我们看到转场、转行、转产品等等,另外我们看到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有很多企业可能上,在销售、品牌、结构等都上一个更高的层次,苦练内功。再一个是合,一看不行大家合纵连横,所以经济衰退的时候出现大量企业并购的浪潮。很多企业是会消失掉。上个世纪80年代,大概87年的时候,中国有一百个最大的公司,到了本世纪,只剩下不到15%,大部分都消失掉了,大企业是这样,很多小企业也是这样,或者并购,或者联合。我们预计在目前比较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可能会经历5年的联合,五年国内企业合纵连横的高峰,五年之后,中国出现一批,国内联合完成之后再进入到国际市场的联合,就会出现一批真正国际级的集团。在博螯的时候跟企业家探讨,冬天的时候,你要赶紧做好准备,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已经到冬天了,我们在讨论怎么过冬,其实已经有点晚了,最好的时候是在冬天以前,你遇见了冬天的来临,就为冬天做好准备。为冬天储藏食物。很多企业是这样做的,比如中国远洋集团,在次贷风波的时候,他就预感到外国银行要出问题,就把他的钱转到了国内银行,手里有上千亿,他现在就去买最便宜的企业,收购一些企业。我还知道一些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帐上通常有十几二十个亿,股市最好的时候也不去炒股,一直放在那儿,特别少,你就感觉到他就是一个傻瓜,但是金融海啸来了,你发现他赢了,这就叫水库经营法,其实成都市都没有水库了,我们家还有个水库,我们靠这个水库渡过这个冬天,我们每一个建筑后面都有消防器材,其实这些消防器材100年都用不上一次,但是你不能说那些消防器材是不需要的。所以总结一个结果就是水库经营法,其实你要为冬天做准备。微软讲一句话,我们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华为也讲一句话,我们在经济危机之前我们就有所准备。另外一个战略是冬眠的战略,什么也不看,温州有一大批企业就是这样做的,他也没关,也不宣布倒闭,只要机会一来就起来了。还有一个是冬训,冬天是学习的好机会,机会成本不大,因为你没有多少事可做,相对要做的事不做。所以我们今天会场有三百多人大家聚集一堂,可以说也是冬训的表现。再一个是冬泳,你发现再冷的冬天,在北京、哈尔滨,甚至更冷的地方,你会发现有人在破冰而泳。主动的积极进取,特别是准备好的企业,是洗牌的机会,不是别人洗你的牌,而是你洗别人的牌。由于时间关系,我就先讲到这儿,一会儿我们还有两个互动的时间,接着进行探讨。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