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4日 14:43  新浪财经
图文: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
  2009年4月23日,由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成都站隆重召开。图为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演讲。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9年4月23日,由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成都站隆重召开。图为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博士演讲。

  赵晓:谢谢何力,他是我的老朋友。同时也特别感谢四川的各位朋友。四川是我经常来的一个地方,因为你们有一句话说,特别成都,来了就走不了的城市,我是深有体会。之所以来了就走不了,可能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见解,我的一个感受就是因为四川没有排外,到四川这个地方,每个人可以找到自己的感觉,不像中国很多城市,其实不太容易融入进去,成都是一个特别容易融入的城市,成都人没有什么框框,也没有意识形态的束缚,也没有像北京人那样经常有很多的大道理,这个地方的人总是很平实、很务实。所以为什么邓小平在四川重现,为什么讲那么一句话,不管白猫黑猫,逮着耗子就是好猫。包括这一轮整个房地产的稳定市场的政策,在成都是在5.12之后,大概不到一个月就出台了,也是全国最早的,走在全国前沿。包括市场复苏等,也是走在全国前沿,这些并非是偶然的,都跟当地的文化有一些关系。

  今天我们言归正传,我们讨论一个题目,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的挑战与机遇。我们着重谈的是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包括我们宏观政策的应对。其中有一部分时间是跟我们企业家做互动,我们探讨一下企业在目前这样一个宏观经济背景下,怎么来回应,首先我们想,在重温一下今年两会期间总理的一个判断以及他的几点论述。大家还有没有印象,今年两会期间总理有这么一个判断,他说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这个前所未有不是说这两年没有,而是改革开放30年都从来没有过,总理说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同时,列举了五个方面的表征,第一,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应该说得出这样一个认识也是不同寻常,这次金融海啸发生以后,从2007年8月份美国出现次贷风波之后,我们的判断一直是偏乐观,现在看来是有些盲目乐观。美国次贷风波爆发异构,说问题不大,说美国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很快就会平息,我们判断全世界的经济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美国经济可能经历V字型的复苏,也判断中国经济仍将在夏天运行。这些判断都过于乐观,这些过于乐观的判断都建立在国际金融海啸或者国际金融危机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还不够冷静,也不够严峻,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而现在在今年两会期间,温总理说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仍未见底,这是比较客观的一个看法。前几天在博螯论坛,我非常有幸参加这次论坛,同时也在现场听了总理在博螯论坛的演讲,他再次提到,他说我们宁愿把这场危机程度想得严重一些,把它的时间想得长一些,应对也更周到一些。这些论述是我们经历了教训之后得出的有智慧的见解。第二点,总理谈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们国家增长速度持续下滑,成为影响全级的主要矛盾。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成为影响全级的主要矛盾,这是一个很不同寻常的一个新的提法。因为我们总是把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不好,所以我们提又好又快的发展,快不是一个问题,怎么做到好才是一个问题。到今天全球金融海啸肆虐下,我们重新提出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级的主要矛盾,总理还提到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有的还很突出。这句话也很重要,这表明我们当前所出现的经济的困难,并非只是宏观经济层面,并非只是国际外部经济危机的影响,其中还可能包括深刻的体制性、结构性的矛盾,这使得我们目前面临的经济困难要更加复杂。我们要应对起来也更加不容易,这是今天我们要谈的。

  首先,我们想再给大家一点更多的关于全球金融海啸或者国际金融危机的概念。我们知道危机是从美国爆发,又是从美国最强大的金融产业爆发,这是不同寻常,过去我们经常说金融危机,很多金融危机是出现在一些小的国家,出现在一些小的经济体,但是这一次是出现在全世界最大的国家,这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成为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同时又是出现在这个国家最重要的金融产业。这个国家也是全世界的金融中心,所以这个国家出危机不仅是这个国家出危机,是全世界出了金融危机。就像广深高速到香港这一段交通瘫痪了,全世界的半导体电脑电子产品的价格都会上涨,这就说明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全世界的重要性,如果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全球供应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全球、影响全局。现在美国不仅是自己的金融产业,它是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所以它出问题就相当于全球出了问题。现在我们看这场金融海啸的广度、深度、长度可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意料。比如深度我们跟亚洲金融危机做一个对比,亚洲金融危机是我们过去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上所经历的一场大的危机,那么我们总结这场危机,其实也不过是2000亿美元的波动,在1997年以先,每年流入亚洲的美元是2000亿美元。现在反而是从这个地方撤出去1000亿美元,两千亿美元的波动导致亚洲这些国家出问题,这就是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也包括国际经济组织,对这个地区进行了救助,特别是一些重灾区,比如说韩国,韩国的IMF对它进行了救助,但是所花的资金还没有超过10亿美元。但是我们说这场全球金融海啸我们看到,比如美国五大投行,现在只剩下两个。垮了一个,两个被别人并。我们看到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几乎要倒闭。美国最大的储蓄银行也要倒闭,美国全球的资产是17万亿美元,光是股市这一块,加起来是数十万亿美元的资产损失,全球用于救市的资金可能早就超过了5万亿美元,所以我们看到这一场金融海啸,的的确确我们说跟以前所有金融危机在程度上是不可相提并论。如果说亚洲金融危机是一米多高的风浪的话,这一次的金融危机的的确确就是一百多米高的海啸,所以它又得了一个名称,全球金融海啸,这就是跟它的深度有关系。另外我们也看到这一场金融海啸爆发以后,全球所有的经济都受到影响,开始我们认为可能是美国受影响,但是很快整个发达国家受影响,然后从整个发达国家很快进入到新兴市场,进入到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现在我们看到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在迅速的放慢,2006、2007年是这一轮增长的最高点,是世界经济每年的增长都有5%,2008年就开始回落,回落到3%点几,从2008年世界银行和IMF的预测是大幅度下滑,世界银行预测是2009年全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不到1%,只有0.9%,从5%迅速下滑到不到1%,是这样一个状况。从今年以来的走势来看,全球经济走势甚至比去年世界银行所预测的还要差一些,比如说美国经济、日本经济、欧盟经济都更差一些。日本如果从它当前来看,是12%以上的负增长,美国和欧盟是6%以上的负增长,接下来几个季度可能有好转。但是从目前的表现折合成年来看,是相当大的幅度。俄罗斯的经济2008年的世界银行预测是能增长3%,俄罗斯认为今年能够保持零增长,不是负增长就不错了,去年世界银行预测中国经济是8%的增长,但是最近调到了7.5%,所以世界经济的表现已经比08年的预测实际上还要差一些。而09年的预测也是1%,不到1%的增长,从5%迅速回落到不到1%,所以我们看到全球经济都受到影响,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够完全的幸免于外,包括中国。从长度来看也可能会超出意料,许多专家都认为,这场金融海啸可能是一个标志性的调整。标志性的调整指的是经济处理之后,还会在底部爬一个长的时间,这场危机的本质是美国基民和政府过渡的消费、过渡的举债行为。我们认为美国是全世界最有钱的国家,其实他根本没现,他是借债,他各种各样的借债加起来超过50万亿美元,人均负债17万。所以他要把资产负债表重新找回平衡,不是一件容易事情,包括他现在在做这件事情,他的居民也在增加他的储蓄。美国经济增长70%以上是高消费,消费不好经济增长就不好。美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是靠泡沫拉动,一个是高科技泡沫,2000年已经破灭了,再一个是房地产、金融泡沫。2007年以来就破灭了。还有一个泡沫,就是美元泡沫,美元是资不抵债,美元是缺乏支撑,如果美元这个泡沫破裂,美元可能会贬值多少,罗杰斯有一个估计,美元可能会贬值90%以上,没有人相信这个。但是2009年以前,我告诉大家说,花旗银行它的股票可能最多会贬值98%,肯定有人说我疯了,但是花旗银行的市值跌了98%,现在只剩下2%,如果你手上有60美元,你理论上可以买下来,他可能会经历一个深度的调整。这些都证明这次的调整都比较长,当然还有不同的意见,前几天召开的博螯论坛上也是分成两派,很多人认为美国经济调整力量强,美国出问题就让它暴露,不像中国有问题或者欧盟有问题,根本不告诉别人有什么问题,你不告诉别人你自己也解决不了。美国相对来说有什么问题就告诉大家我有什么问题,然后再进行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有一派意见认为美国的经济调整能力是比较强的,所以他不会出现长时间的这样一个调整。是我们说上个世纪的日本长达15年的调整期,进入了15年的经济揣推。所以我们说这次金融海啸从长度上来讲,至少要估计得长一点。温家宝总理讲对经济危机持续时间宁可估计得长一些。所以我们眼前遭遇的是正如格林斯潘讲的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地球上活着的人从来没有见过的危机,正是索罗斯讲的,25年的帐一起算,某种意义上来讲,比大萧条还要严重。从这场金融海啸作为一个分解点,世界也进入到一个我们说新的历史时期。比如说我们看到,战后美国一极独大的格局已经被打破,现在世界已经进入到多极。西方主导的国家现在已经进入了G20,包括新兴国家加入的新的大国舞台所替代,我们看到的经济增长模式,贸易增长模式,货币、金融体系也都面临深刻的变革,但是怎么变革我们不清楚,比如周小川提出朝主线货币,这是一个思路,存在很多的争议,很多人不支持,美国肯定不支持。他不允许出现一个货币跟美元竞争。欧盟也不会支持,我们就想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我们现在就有点迷盲的时刻,包括旧的体系,包括经济增长体系,贸易增长体系,包括全球的货币金融体系,其实都面临崩溃,或者已经崩溃。但是新的体系怎么建立起来,现在还不清楚,这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我们谈一下中国经济。我们谈这个方面谈得比较多,我首先想谈国际金融危机对全世界来说,的的确确是百年一遇的危机,但是对中国来说,其实也是百年一遇的机会。对中国来说这是不同寻常的,特别我们在讲对中国所造成的各种冲击、各种影响之前,我想把这点放在前面谈,因为这一点对中国更加重要,包括中国企业也要看到这里面的机遇。过去我们通常认为中国在2020年以后,中国经济总量有可能超过日本,那个时候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会更大,通常我们会认为中国需要再经历一个20到30年的变革中国才能够走入大国舞台的正中央,普遍是这么看。但是这一次全球金融海啸其实我们说使得中国提前了10年乃至是20年进入到大国舞台这里面,使得中国取得空前的战略机会,这是我们首先要看。所以我们说这场危机对中国来说,既是危机又是百年不遇的机会,这一点对很多国家来说是不成立的。原因很简单,美国是全世界的班长,现在这个班长得了癌症,所以中国现在看上去就很像是一个副班长,而且中国有一个非常有利的东西,大家都知道经济衰退的时候什么东西最重要,现金最重要,现在中国别的没有,就是不差钱。我们有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有20多万亿的居民储蓄,有60多万亿的金融资产,这就是我们抗击金融风险,也是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抓住机会的一个筹码。所以我们看到金融海啸的时候中国提前10年到20年进入到大国舞台的正中央,同时我们说中国迎来了一个特别好的发展战略机遇,比如说过去中国大国要和平崛起,但是很多人曾经怀疑,因为他们说中国起来,美国肯定不乐意看到中国起来,导致的结果可能是一个战略冲突,最后甚至有人设想可能会打核战。甚至还有人尽量喊出中国要准备西安以东的地区,等等这些说法,我们看到大国之间既有纷争的一面,同时也有战略意义相符的一面,我们看到金融海啸以后,美国要救市,中国要购买他的国债,他需要向全世界借钱来刺激他的经济,如果中国大量抛售美元,对美国是不利的。我们看到类似当年的英国和美国的关系,当年美国兴起的时候,英国曾经是全世界的日不落帝国,最强大的帝国,也鼓励了美国的崛起,英国有全球利益,她们但是他搞不定,所以他支持美国一起来搞定。现在也越来越类似,现在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但是他力量在下降,所以现在有了G20,有了P2,美国很强调中国跟美国的战略关系,博螯论坛的时候,上午是温家宝总理讲,晚上是小布什演讲。小布什讲了一句话很深刻,博螯论坛没有中国人参加就没有意义,美国要有未来,一定要跟中国有一个好的关系,彼此才能得到发展。所以金融海啸让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而且让中国赢得更宝贵的和平崛起,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对我们企业来说,对我们中国经济来说,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来说,其实都是很重要。所以我们说金融海啸不仅带来一些冲击,其实也带来了非常宝贵的机遇,金融海啸对中国负面影响也是不言而喻,它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中国的美元投资和资产造成影响。我们知道我们其实有大量的美元投资,包括美国,这次引发他金融海啸的刺激按揭债,中国每埋头的是最多,两房的债券我们就买了3763亿美元,相当于当时中国外汇储备的五分之一,20%,相当于印度持有量的一万六千倍,如果说美国政府不是接管了两房,而是宣布了两房的破产,可以说他破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产,美国这样一个波动跟中国是有关系,中国两万亿外汇储备里面,接近一半是美元,有近一半是美元资产,因此美元的变化,美元的走势对中国是有影响。所以温家宝总理谈到,他担心美元资产的安全性,所以最近两年之后就做恢复,你不要担心、没问题等等,这是一个方面的影响。

  再一个,全球金融海啸导致了发达国家,我们说市场的萎缩。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冲击,回过头来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影响。我们知道过去这些年,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正是因为有和平与发展这样一个我们说外部的环境,所以中国经济保持了30年平均每年接近10%的增长,平均每年是9.8%,再看这接近10%的增长速度是怎么获得的,其中一台非常重要的发动机是就是我们的出口,我们的出口每年保持了10%几甚至20%的出口,过去更高,平均23%亿的出口增长,我们以20%多的出口增长来拉动中国经济10%的增长,这是中国一台非常重要的发动机,但是现在很不幸,美国的经济往下走,导致我们出口的发动机逐渐的在熄火。2007年我们贸易顺差47.7%,2008年贸易顺差逐渐有所恢复,但是我们出口增长和进口增长其实都在放慢,进入到今年一季度,我们还没有谈,我们净出口都是很高速的负增长,所以外贸这台发动机已经在熄火。这种中国经济长远的影响是很大的,因为中国经济没有外贸的贡献,比如从2007年这两年来看,即使在内需很强劲的情况下,大概中国经济也只能实现大概8%、9%的增长,很难超过9%。而现在外贸的发动机可能在未来,不仅现在说要逐渐的熄火,而且未来的五年我们说也不看好,甚至未来的十年。这样中国转向内需增长,企事业意味着我们从超高速的过去30年平均10%的增长速度可能就会降到百分之几,这是增长的转变。不仅出口的发动机在熄火,非常不行的是我们投资发动机也正在熄火,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里面历来是贡献最大,在2007年才第一次被消费所超过。但是在2008年,由于我们紧缩政策,投资也逐渐的在熄火,上半年我们投资增长不到15%,一直到去年的十月份,我们的投资增长都只有14%。消除了季节波动的环比下降了1.4%,这个不同寻常,中国经济投资增长都是20%以上,现在连15%都不到。导致2008年中国经济迅速回落,上半年经济增长已经滑落到8.5%,8.6%,然后是工业下滑,到11月份,工业只有5.4%的增长。这样一个态势,这个经济增长急转直下,同时经济增长滑落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另外从它的趋势来看,实际上是直奔跌停板,朝零增长奔,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在一定程度上说,我们结合国际国内这样一个处境,我们的的确确发现中国是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时期。比如说我们经济增长持续的速度,从发动机熄火出现的负增长,企业盈利也大幅度下降,今年1到2月份盈利利润下降了33%,再一个,财政投入也开始出现负增长,这也是一个不好的信号,过去GDP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20%甚至到30%,现在财政收入负增长了,也说明中国经济出现了问题。2008年还出现了居民财富缩水,特别是股市,美国股市是跌去了36%,碰到了金融海啸,中国股市比美国还跌得多,是跌去了65%,中国最有消费能力的八千万到一个亿的股民代表中国中产阶级出现了资产缩水。而且企业出现半停产和停产状态,有30万家中小企业出现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有大量的返乡人群,我们估计有一千五百万农民工返乡,占20.3%,我去河南做调查,其实年后人数还在增长,仅河南一省回乡人数就达到一千万。使得中国经济陷到低增长的矛盾,各方面矛盾也都开始。去年11月5号,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四万亿扩大内需振兴计划,到现在以来,我们看整个扩大内需是否取得成效,我们对最新的经济数据做一点点盘点。我们首先看到是GDP比大家预想的增长要高,比如今年一季度GDP增长6.1%,这个6.1%不是一个很高的水平,甚至可以说是很差的水平。但是如果大家觉得我前面讲的,去年实际上到11月份、12月份,我们的GDP2%、3%,朝零增长方向奔,我们一季度增长6.1%,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好得多,比大家普遍预料好得多,也就是扩大内需取得成效,如果没有成功我们一季度增长不会超过3%,现在有6.1%的增长说明扩大内需取得了成效。另外我们对GDP进行了一些技术性的处理,我们发现真是GDP环比波动也出现正的,从刚刚过去这个季度开始,GDP的增长开始往上走,这是非常可喜的迹象。另外我们还看到在许多方面经济回暖的迹象,比如货币供应开始宽松,我们的信贷伴随着也出现放量增长,这些都是很好的迹象,都是很重要的迹象。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金融危机最大的危险,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银行会收缩。银行本质就是在大晴天送去雨伞。这就是一个很坏的。现在货币供应开始变得宽松,金融机构贷款以天量水平释放出去,实际上我们已经斩断了恶性链条,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恶性链条已经被斩断,这证明中国经济最危险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了。

  再一个,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架马车已经转动起来,就是投资的增长。投资增长是2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8.8%,比上年同期加快了4.8个百分点。这个也是很了不起。前面我跟大家讲到,去年我们的投资甚至连15%的增长都不到,而今年我们的投资增长如果结合物价来看,实际上是真实的投资增长接近30%。所以投资这样一台发动机我们说至少已经开始转动起来,至少有一个地方传来了乐观的消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表征,工业增长下滑得到了遏制。前面我们讲美国是全球金融中心,中国就是全世界的世界工厂,至少在中国占了很大的比重,整个工业在中国整个经济增长里面接近一半,所以工业增长的下滑意味着工业经济增长下滑,这证明我国经济走出最低底。如果你仔细看2月份增长了11%,可能一月份是负增长,今年1月份是我们工业增长最低的一个月,三月份我们增长了8.3%,整个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说明工业增长下滑的态势已经得到遏制。假如说工业能够维持,中国经济就有希望。同时消费保持了一定的势头,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其中三月份增长了14.7%,扣除了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9%,同比加快了3.6个百分点。这说明什么,尽管大家在金融海啸冲击下,由于扩大内需以来一系列政策效应,比如稳定经济增长,包括稳定股市,大家的消费是跟输入增长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你能够稳定收入增长预期,包括财产增长预期,消费还能够保持,所以消费也还不错。我们看到中国的股市和楼市也出现回暖,全世界所有股市往下走的时候我们开始往上走,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这是难能可贵的。楼市从今年一季度以来成交量也是明显上升。一季度全国30个重点跟踪城市,30个城市总成交面积环比涨幅超过了50%。比如说北京,北京的楼市今年以来成交量不仅超过2008,甚至超过了2007年最高峰的时期,而且价格现在也开始小幅的反弹,同时可售面积连续四个月下降,库存也在下降。所以北京的楼市已经呈现出走出低谷的迹象。另外,前一段跌得比较厉害的深圳和广州,深圳第一季度成交面积是169万平方米,比08年同期暴涨1%,同时价格也止跌回升,广州也差不多,广州也有类似的迹象。所以我们看到股市和楼市也出现了新的回暖的迹象,成都可能更明显一些,成都是从去年11月份楼市成交量就开始放大,一直稳定到了可以说到了当前,如果按照一般的这种回暖到回转的这种时间表征,一般是两个季度,如果你两个季度都能够保持持续的这种回暖,这种放量,就意味着有可能回转。成都有很大的可能性会率先回转。所以我们进一步观察大家就会发现,成都的房屋成交量里面不仅有刚性的需求,现在也开始有一部分投资性需求。这就是市场从回暖开始走向回转的表征。另外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数增长了10.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是11.2%。农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8.6%。这个消息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这说明什么,说明在经济危机下,我们的居民收入还保持了一个比较正常的增长幅度,甚至比较高的增长幅度,这样一个比较高的增长幅度会继续支持我们消费,如果消费能够稳定,同时投资已经恢复,中国启动内需这样一个计划就有望完成。现在我们比较担心的是外型,外部国际经济环境变得更差,我们外贸去年净出口接连下降,前两个月出口分别下降了2.2%,2.2%以及21.1%,整个进出口贸易总额下降了24.9%,其中出口下降了19.7%。这个是说明我们的外部还在下滑。外部环境比2008年更差。这也是金融海啸对我们,由于金融海啸使得外资没有钱了,没有现对中国的投资也相应的减少,所以对重要经济造成一些影响,除了前面我们讲到,我们说出口、外部形势不好,我们还要看到国内的投资,民间的投资、市场性的投资还没有跟上,比如说房地产投资,今年一到三月份同比增长是4.1%,这是一个很低的水平。2008年跟2007年相比,房地产投资已经下滑了17.5个百分点,今年投资继续下滑,这说明目前房屋销售主要在消灭库存,开发商对未来前景仍然没有看好,投资没有到一个正常的地步,投资基本上接近冰点,房地产投资代表市场性或者民间性的投资,民间性的投资或者市场性的投资没有跟上,我们前面讲到投资的恢复,投资这台发动机转起来,我们可以解释为主要的力量是政府驱动,是国有企业承担以及新开工的项目来拉动,是这样一个状态来完成的,而不是靠民间的投资和市场的投资。另外我们看到港澳台商的投资和外商的投资也分别增长了1%点几和2%点几,基本上是冰点水平。出口一落千丈,同时民间投资没有跟上,所以是政府投资这场独角戏,结合这些现象,我们对去年11月5号以来我们扩大内需整个成效,我们做一个概括就是12个字,市场有所回暖,形势依然严峻。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一下,我们怎么来应对,接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我们应该做一些反省,对当前出现的经济困难做一些反省,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我们经济困难,我们发现既有外部性的因素,又有周期性的因素,可能还有结构性因素,还有体制性因素,还有政策性因素,这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当前的困难,而不是一两个因素。外部性的大家可以说了,全球金融海啸肯定是淹死了一大批企业,周期性的也是,房地产经历了这么大的增长,也有周期性的。结构性的也不用说了,我们过渡依赖外需,现在有结构性的调整,但是调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再一个我们看到也有体制性印象和结构性印象,如果从体制性来看,我们看到过去几年,特别加入WTO以后,我们希望中国经济越来越走向成熟的经济模式,但是我们过去几年是越来越走向大家称之为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而不是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在过去几年我们看到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和影响实际上大大加深,最重要的,比如说生产要素、资产和土地是控制在政府手里,中国的能源、原材料也是控制在政府手里,国有企业也是越做越强,民营企业越来越边缘化,企业家精神、动力都受到了冲击。再一个,政府的管制也越来越厉害,中国市场经济模式从体制变革来看,并没有走向更加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走向了一个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这跟世界上很多模式都不一样,中国现在从我的角度来看是走向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这里面隐含了许多问题,特别经济困难的时候,我们发现从2006年以后,民营企业都处在困难的状况。另外在一些政策性的影响,其实也值得我们去研究,比如2008年,我们实施和出台了许多的减缓经济增长的政策,包括在环保方面,包括在劳动力方面,这些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中国就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新劳动合同法,这个法律可能是一个好的法律,从它的内容来看可能是好的,它的动机也可能是好的,但是它出台的时机,特别是2008年出台,这个时机值得商榷,比如女人生孩子,你不能说女人生孩子不好,但是这个女人刚上初一就生孩子,所以新劳动合同法在中国早出生了15年,这就叫民生大跃进。我们希望为民生做点好事,但是我们以大跃进的方式来做,其实最后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对企业没有好处,对民工也没有好处,他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回过头来对政府也没有好处,失业压力是政府来承担,谁得到好处呢?律师得到好处。所以我们概括起来说,金融海啸淹死了一批中国企业,同时我们紧缩的政策可能冻死了一批中国企业,同时我们制度转型,或者值得商榷的一些做法可能也搞死了一大批中小企业,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出现困难的综合的复杂性的因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