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绿色产业的投资与金融支撑平行论坛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2日 19:14  新浪财经

  主持人唐越:下面介绍一下北京桑德环保集团董事长文一波,是从事水处理,垃圾处理大型环保集团,文总是绿色产业一个经验非常丰富创业者也非常长的从业历史,大家知道中国的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问题,过去两年不管是太湖云南滇池还有去年奥运会青岛发生水污染问题,但是过去两年我们发现中国大量水污染处理厂在建设当中,我想问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中国水污染问题我觉得已经到了非常严峻重要一个时刻了,假如我们未来几年不能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有可能我们会到达一个不可逆转时刻,所以文总在这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您跟大家分享一下。

  文一波:非常高兴参加绿色公司年会,比较遗憾可能做绿色产业的参会的企业比较少,而且刚才前面几位包括邓总,唐总他们做投资,真正在环境产业绿色产业投资还不是很多,其中包括产业可能刚刚处于一个成长阶段,它的一些商业模式包括一些企业,技术一些特点,可能没有被大家看透,但是我讲这个产业的发展空间,确实是很巨大,我们国家讲水而言我们水污行业空间是以万亿人民币计划,目前我们国家为什么到处都是水,水都受到污染,过去我们都搞生产没有考虑环境问题,日本是300个人村庄都有污水处理厂,我们国家三万人农村都没有,在07年底之前,我们国家解放以后接近60年时间建不到1500所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不到600,你想想600个污水处理厂解决这么巨大一个污染排放是不可以想象的。

  另外,我们国家层面其实对这几年对环境保护是逐步重视,但是还没有到真正制度化认识到高度到那样一个高度,这次四万亿里面,原定是3500亿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最终为了医疗卫生保障减少了我们的资金,很多地方没有水喝,很人人得病花很多钱8500亿因为喝不干净水,呼吸了不干净的空气,花8500治,大家觉得这个很好,你要拿8500亿做这个,他觉得不好,中央高层一般决策机构一个很简单道理,实际上我认为8500亿要投,现在医疗情况确实令人通信,铁公鸡可以晚一点做,拿出2、3亿做这个是可以的,我们没有达成共识,对于普通老百姓这个意识还是不够,一个设施是不够,另外设施没有有效运转是一个资金来源出现问题,我们国家今天上午讲新能源价格体系问题,我们国家现在污染付费收费体制问题是很严重的问题,比如说自来水有人认为是白里,污水过去就是直接排,现在为什么要收费呢这些都是近期开展的,我们国家拉动GDP就讲投资,2100亿在环境生产领域就是讲投资,根本没有想是不是运行,花很多钱建污水处理厂,没有想怎么运作起来,所以投下去不一定会解决问题,所以这个是比较漫长过程,现在环境之所以比差,将来还会很差,就是前几天在长沙推动环境产业发展,根本动力是全民环境意识,大家觉得我们想很多在座是在国外学习过,工作过,可以看看我们很通信环境质量,如果有朝一日大家认为这个东西确实需要改善我就觉得有希望,同时包括像我们做PE、VC,基金不要从口号喊对环境产业感兴趣,要真正的研究,邓总说这个行业要花时间研究,如果不研究很难看出我们这个行业怎么发展,你想等清晰,赚钱再投,我们要支撑环境技术一些发展技术,可能也要有所滞后,所以我也同时呼吁我们投资界朋友,更多关注我们产业,我们这个产业是很有机会。

  最后,十年之后中国环境产业,绿色产业一定是全世界最领先国家之一,讲污水处理我们每年,一个企业做5万吨以上污水处理厂可以做30个,全球500强企业根本没有机会,因为他们这么多没有这么多市场,我们现在做项目的时候积累经验有机会成长起来,我们觉得我们投资界朋友更多关注我们行业发展,产业发展,通过国家政策产业,所有投资都能收益我们所有百姓可以享受特别好的环境。

  主持人唐越:台上7个人有5个是做投资,只有两个人从事清洁环保产业的,没有人干活也是不行,没有人从事这个行业,我们投资人得到回报也不会太好,第二从投资人在行业外看待这个行业,起码嘴巴说这个行业潜力信心是非常大的,但是对于从业人士他们认为这个行业是面临很多严峻挑战的,这样一个差异,也对于未来这个行业健康发展我觉得也是一个未来需要解决一个问题。所以我希望大家真正对于清洁产业,引起大家的重视以后,能够有更多人真正致力于这个行业里面去,能够在这个行业做一些实实在在事情,不管是研究一些最新的这个行业的技术,或者做一些降低污染,降低碳排放行动,这样才能为我们投资人创造更多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最后一位是瞿晓铧先生,我想问瞿总有几个问题,中国太阳能行业在过去几年得到非常迅速发展,特别尚德集团,这个行业也在过去十年得到非常庞大发展,但是事实上在08年特别是在下半年中国太阳能行业遇到很多困难,包括从我本人对于一两年对于中国太阳能发展我还是有很多担忧的我想问瞿晓铧先生几个问题,第一中国做太阳能行业有没有什么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优势,因为中国现在太阳能发展模式基本上就是凭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凭地方政府补贴的电力,因为中国电力成本在全世界范围是没有优势的,很多国家是比我们有优势的,凭着比别人低的污染成本我们跟别人竞争,这样竞争模式在多大程度是可以持续的。

  那么,第二个问题,中国任何产业在中国的发展,都是一干大家一窝蜂上,据我了解中国现在各地上马的多晶硅项目,号称即将投放产能在5万吨左右,全世界在过去几十年发展用于太阳能多晶硅就是3、4万吨左右,中国立刻使得整个市场产能在短短几年翻了一倍,这个是不是又会重蹈中国很多别的行业的情况,大家一窝蜂上,最后这个行业没有人能够挣钱。

  第三问题,我理解中国最近财政部和建筑部出了关于中国光电建筑指导意见,这个是第一次中国产生中国本土的太阳能市场,这个对于行业各个公司是不是非常大的好的消息,这个好的消息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变成实际市场需求。

  瞿晓铧:我是想要提意见,抱怨,像你说我第一次绿色企业峰会,很开心,这么多企业都关心绿色产业,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看你说同感,做投资有,真正在这个行业做的没有几个,台上只有两家,连主持人介绍先介绍投资者,把我们两个真的做实业的人放在最后,原来想提意见,我一听,你问别一个问题,问我三个问题,看起来还是很重视,而且对这个行业关心包括研究程度还是很高的,这么一想也没有什么埋怨的。

  您提三个问题都很好,我可以先从我自己的经历我们公司经历谈一谈,我们自己其实是工科出身,学物理,读博士以后,从事半导体方面工作,之后就是经过若干年以后,回国创业奖励了公司我们在06年在纳斯达克上市,邓锋您有一个朋友叫谢清你们一起创业,他是我清华附中的校友,我们阿特斯用了很多投资,中国太阳能行业经过这几年发展速度是很快从原来04年开始,中国太阳能占全球占能就是10%不到的样子,经过四五年时间,到去年全世界太阳能光复产能十分天下中国有其五,一半在中国,一半出口量也在中国,行业得到一个非常长足发展在中国高科技行业是很少见的,印证中国在很多高科技行业跟世界水平差别不大,只要你抓到先机可以能够迅速取得领先地位,传统行业倒是做不到这一点,从网络,IT,现代太阳能,新能源反复印证了一点。中国太阳能产能做到这个规模,这个行业本身有没有竞争力,中国太阳能行业竞争力在什么地方,你说低成本就是第一竞争力,太阳能发电是一个清洁黄堡能源,我们想要这个能源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改变我们能源结构起到一个大作用,现在太阳能在全世界只占发电总量1%不到,比如说现在占装机容量最大是德国3%,其他地区没有一个超过1%,这个是一个非常好,一我太阳能发电没有人不喜欢,但是没有占到总的能源结构5%到10%,对于改善我们能源结构,对于以后清洁环保结构起不到作用,怎么做到就是价格成本,太阳能本身是一个半导体的模式,摩尔定律下降过程中国制造就是最有优势的,前两天,这个周末我们在公司内部我搞了一个叫内部技术研讨会,是我们内部叫做阿特斯下游技术内部研讨会我们跨产业链也长了,上游下游一起谈,我们只谈下游,我们说太阳能电池片,芯片总经理是我们清华一个同学,我问他他现在提出这个指标我们要把电极变效率到18%,19%,还要把成本降下去,我总经理说没有问题,中国优势一个技术在国外只能实现高效率的话,到中国我就能实现不光是高效率而且是低成本这个就是在国外不可抵御一个优势,长处就是这个地方,中国进入这个门以后,就可以把一个技术不光做技术好,效率高,同时可以把成本做下来,只要达到这一点其他很多东西跟上去,产业就是这样,产业规模很多研发就会上去,我做太阳能13、14年,04年以前,我说那个时候太阳能关在衣橱里面的行业,因为没有人知道,没有人关注,说了半天100万投资,就这么点,你可以起头,但是绝对做不成,形不成大跳跃的技术,现在可以,中国太阳能至少前四五名主要上市企业,每家有几亿美元以上资本,对于我们讲,比如说在技术方面一年即使没有政府支持,一年投几千万美元不算什么,一定要投,你有这么大投资量上去,技术上没有不提升的道理。所以说原来我们在江苏的时候,我们江苏的科技厅长,江苏省对太阳能支持率是非常大,每年叫科技成果转化中总是把太阳能列为第一项目,江苏省太阳能行业占据世界光伏制造基地,我们还要占科研高低,政府官员喜欢听大名词,我换一个说法我说要占据科研高低建立光伏研究院,让一流太阳能光伏研究院落户江苏,这个事情可以做到,因为企业有了足够实力,政府足够支持,有了产业从技术上,国外有太阳能技术,中国一定会有,而且很快不远将来可以技术做得好,成本也低,这个从竞争力有了优势,还需要有市场,一方面中国太阳能行业是有竞争力,另外一方面又有短版,中国太阳能行业就是没有根据地,中国太阳能市场在全世界占份额连1%都不到,50%产能靠1%不到市场支撑,没有根据地就非常难,一旦有经济危机,国外出现贸易保护倾向你就很难,你要把价拉到很大价差才可以压倒贸易保护倾向,如果把政策补上,这个牌就基本全了,从政策讲,我们觉得中国应该要向欧洲,美国一样,他们看到在经济危机中要复苏不是要把一个传统经济复苏要在复苏中实现转型,不要重复原来错误,一定要从经济方式,生活方式转型,现在美国,欧洲基本提出叫会要求在电力,发电总量中,可再生能源一定要占多少比例,比如说美国预期比例20%到30%,如果有这样比例一开始社会需要投一点钱,最后结果因为有市场,在市场引导下,最后结果成本也可以下去,同时整个经济也可以转型,如果中国可以做到一点中国太阳能竞争力就全了。

  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公司以前是用投资,我看今天会议主题是投资与金融谈怎么投资问题,我想我们公司怎么投资,我们公司拿到钱会投到扩大产能,科研上也会做,我们做另外一件事情,应该是说像后端,也就是说大规模太阳能电站跟太阳能应用方面投资,刚才说到包括在座几位投资人,在太阳能行业,包括可再生能源行业都做一些投资,我觉得观察一个方向投资随着经济危机方向也在转,将来不是一个资源渠道型,是一个渠道跟市场渠道,将来市场中谁有渠道,渠道跟项目反而是一个真正能够撬动地球杠杆点。

  主持人唐越:谢谢各位嘉宾给了他们各自领域非常详细介绍,对于我也是对他们各自领域了解也是受益匪浅,下面我们在回过来问Mark  Woodoll一个问题在座各位嘉宾也可以提出你们的一些看法,因为Mark  Woodoll是比较专业清洁投资者,在清洁能源有很多不同领域,有太阳能,风电等等,我们如何能够快速降低成本,政府对他们各自产业支持力度有所不同,我想对于行业以外人讲,你们觉得想想问一下Mark  Woodoll未来几年哪一个领域最有可能产生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哪一个领域能够成为在可再生能源一个相对比较主要的一个力量,并且能够产生一些最有吸引力的回报机会。

  Mark  Woodoll:我在英国曾经预测过这个问题,我想有三四个领域,会比较有前途,我想其中最有意思一个领域,我们叫电热发电。利用太阳能并且将太阳能进行反射集中来,并且利用到地热层发电,这个项目在美国已经开始实施,并且在西班牙也开始实施,在中东有一些项目正在着手做,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从十千瓦到50千瓦等等,不同规模。在美国可能一度电是12到15美分,我们也在想如何把成本在未来几年降到十美分一下,最后可以做到6、7美分,这是最好的结果。

 

  因为我们也想尽快取代一些过去化石燃料有5、6年时间我们肯定能够看到太阳地热能。将会在容量和成本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欧洲,我们也充分利用近海风能做到20到30瓦,这也是未来欧洲主要目标2020十年20%能源利用率。这个项目可能大约是用对于每一个百万瓦要花300万欧元就是400万美金,这个领域很多大公司非常希望进入这个领域。我想对于低碳经济必须发展一快是清洁煤,在中国这一点在中国在印度,俄罗斯,甚至西方世界,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现在这个煤肯定还不能完全摒弃我们必须找到一个能够清洁燃烧煤的方式。在中国燃烧煤确实有问题,一些发电厂使用碳融资补充一些短期增长,我们面临真正挑战就是碳捕获,能够捕获从二氧化碳中的碳。有些人认为碳捕获与存储技术我们最好埋起来,存储起来,煤储量是非常大,煤以主要能源体系会延长很久,煤我们必须找到一个方法,清洁燃煤,中国进行一个超超临界技术但是这个受到资金等方面的限制。

  瞿晓铧:如果做得好成本可以很低,我觉得适合大规模电光蒸汽,把光变成蒸汽发电,会大量占地,必须大量空地进行,在中国是不是非常适合,而它建是超大的型电站,另外一方面比如说13、14美分电价,在今天的太阳能光伏技术,基本上已经临界到这个点,现在领先企业基本可以做到,不见得赚什么钱,但是做到,再过一两年这个价格会被突破,利用半导体技术,比如说太阳能光伏行业讲价能力是不可限量的,像我们今天肯定所有太阳能行业一样。

  刚才主持人说机会问题,我觉得在座很多企业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建筑光伏包括我们国家财政部,建设部先颁建筑光伏,把光伏用在建筑说节能补贴政策有什么商机,因为补贴额还是很大,建筑光伏发电一半成本已经补贴掉,中国政策出来时候总是不配套,建筑部发一个文,发改委据说连事先都没有知会,剩下电还在电网里面,允许不允许到外网,但是这些问题只有要半年时间会在实践中解决掉,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商机,是不光光是老的筑改造,包括新的建筑上这种光伏技术应用,会不会带来像空心砖对对于建筑构建的革命,剩下生命7、8年靠你省地电费收回成本,但是其要7、8年你怎么办呢,但是可能会带来非常

  有意思的商机。

  邓锋:投资我们要投一块钱可以做十块钱做的事业,总的方面我看重技术的东西,新技术创新加上中国的劳动力,我是非常认可太阳能,不管用什么方法,我觉得到成功已经不远了我看几个技术包括从薄膜角度讲,光伏电池角度讲都可以,但是它问题不仅仅在于比如说大的电厂增加并到电网里面,中国电网都是火电还没有直接变成可以直接并到电网里面,但是整个趋势还是很好的。还有一点我们整个电动车行业,这个在中国确实是非常好,你要看中国汽车发展,这个是可能是美国几个大车厂,现在可能正是一个时机,中国关键技术发展很快,我感觉电动车带来一些能源存储最关键是动力电池,像比亚迪做非常不错,我们其有几家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做都是非常领先,这个电动车带来一些投资机会有高科技含量,所以这是风投感兴趣的。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