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2009中国企业转型与升级管理研讨会 > 正文
2009年2月26日,由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企业转型与升级管理研讨会”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店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此次会议。图为中企联常务理事长胡新欣演讲。
胡新欣:各位领导下午好!我要发言的题目是《痛定思静,致力转型》,我觉得“痛”字稍微有一点点悲苍、消极的味道,所以我改成痛定思静,静是致力于我们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型。
我非常欣赏“逆风飞扬”这四个字,今天这么多专家来讲述中国面临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应该怎么办?“逆风飞扬”这四个字,我认为应该成为我们2009年中国企业的一个主旋律,或者说是第一关键词,在这样一个逆境中,企业应该怎么样奋起,保持自己的一种积极的创新态度和企业家精神。
去年我们就开始研究、开始总结中国企业改革30年的经验,当时金融风暴甚至还没有很多迹象表明要来得这么猛烈,当时大家怀着非常自豪的心情,回顾我们中国企业30年的情况,很多专家也开始讲,我们已经干了30年,我们企业开始走上成熟了,我们中国的古语里也有:“三十而立”,企业干30年,也应该到了相对成熟的年龄。但是我在2008年6月份,当时我看了一份杂志,里面有一个日本非常有名的管理学家,也是日本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创始人(奥盛和夫)的一篇文章,他讲了一句话,让我有很大的震动,他说:“只有经历过金融危机的企业才能成为成熟的企业;只有经历过金融危机的企业家,才能成为成熟的企业家。”
我们大家想想这30年,尽管我们有很多的挫折,但是基本上是顺畅的,是顺风顺水的,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这个情况突然变化这是必要的一刻,如果我们讲中国企业的成熟,讲中国企业家的成熟,没有这么一场危机,没有这么一场经济危机的大课堂,我们还缺一个环节。所以我的观点是:金融危机是坏事,但是它是我们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必要的一课,不经历这一课,我们不能成熟。
所以我发言主题是:促使中国企业利用这个机会来转型。当前企业是三种状况:
很悲惨,已经倒下的企业,特别是那些突然倒下的企业。甚至中小企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有一批企业倒下。大量现在是带伤在战斗,当然也有一部分现在胜利的冲出了重围。现在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应该致力于已经倒下的企业到底他们是在什么地方倒下,倒下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要从管理学角度好好去总结。带伤的企业在什么地方受了伤,要去找原因。胜利的企业、冲出重围的企业也要寻找它的基因到底是什么。
根据这样的一个思路,我们回过头来看,首先是要看一看倒下的企业在哪里倒下的?我想了6个方面或者6个陷阱是我们企业倒下的地方。
1)企业战略迟钝。到2007年实际上下半年就已经开始了美国的次贷危机,我在我们国内听中国企业家第一个喊出来,企业要做好过冬的准备,恰恰是我们华为的老总任正非,有一次他们内部开会,他说“我们华为要做好第二次过冬的准备”,战略敏锐。所以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就开始布局,外国的市场怎么样从欧美市场适当的收缩,怎么样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国内内销市场怎么样进一步打开。所以整个去年华为情况相对良好,保持较高的增加。今年的情况,我听他们一个部门经理说,仍然可以保持一个较快增长速度。
但是我们国外很多行业、很多企业,刚才周教授、陈清泰主任都提到,比如说钢铁行业,全世界需求已经开始缩减的情况下,我们还在拼命的上规模,我们国内做钢铁的企业动不动都要上两千万,规模化的扩展,这种渴求仍然没有禁止。所以我们的战略是顺风顺水条件下的战略,是顺境中的战略,没有考虑当你的战略遇到巨大麻烦的时候,怎么样进行调整,怎么样适应。
2)扩张失衡。就是企业的规模扩张速度大大的超过了他自己实际能力的修养,我觉得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企业家在这种做规模方面,攻城掠地,有企业家的强项,怎么样做好内部管理,怎么样把基础打扎实,这方面相对比较弱,当然有它的历史条件,这是我们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一个周期内的拉动,使他们容易产生忽视内部管理的倾向。
3)外单的依赖。满足于OEM生产水平,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己的技术能力,甚至没有自己象样的营销队伍,订单来了,生产出去卖出去就行。
4)资本市场的迷恋。我前两天在报上看国美资本运作过程的一篇文章,看了以后非常震撼,是我们国内零售企业去抗衡国外超市零售的新军,如果国美按自己这种模式搞下去,会做的非常好,甚至可以上市资本运作都没有错,但是国美的领导人过于迷恋于资本运作。我看到有一个数字,从2004年-2008年,通过他高位的时候释放股权,从股市上得到了260多亿的资本。大家想想260多亿要是靠零售这样一种方式,一个一个产品,还要打折的情况下,要赚回这260多个谈何容易,但是他用资本运作的方式很容易就把260多亿拿到手。那么这样一种很容易得到的财富,也很容易使人迷恋它,不能够自拔,甚至最后踩上法律的红线,这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
5)基础脆弱。特别是基础的管理脆弱。我们很多企业的管理,特别是高层的决策人才,没有在管理这个软实力上下工夫,出现很多安全事故、责任事故,管理需要一年一年、一个月一个月、一天一天这么积累下来做的,是非常费工夫的。
6)道德缺失。即便没有金融风暴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大问题,但是在金融风暴的催动下,这种道德缺失的毛病更容易凸现出来,成为我们倒下去的第一批企业。
总结我们过去一年当中失败企业的这些教训,应该往前看,怎么样使我们的力量更多聚焦于我们的企业内部,实现管理的转型。一个企业要迎接新一轮的发展,从现在就要开始做好准备,我个人认为至少在八个方面,我们要实现管理的转型。提出来和大家一起讨论:
1)发展路径要由低成本规模化的扩张,向差异化的战略转型。这个大道理,我觉得大家现在都会讲,问题是怎么样把这种战略转型,利用这样一个金融危机,相对市场萧条的时候,把我们的眼睛转向内部,切切实实的做一些建立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工作。
我昨天还在广州做一点调研,去了广州钢琴厂,广州珠江钢琴厂是一个不错的企业,现在应该说是全世界前十名的品牌,70%的国际市场,我问它情况怎么样,他说了一句话把我吓了一跳,他说:让金融风暴来得更猛烈一些吧。他说:金融风暴来得猛烈一些我的竞争对手就会少一大批。原来中国做钢琴的企业是4家,后来听说大家都关心子女学前教育等等,要学音乐,中国的市场一下就起来,结果出了200多家钢琴厂,大家都做钢琴,乡镇企业也在做钢琴。结果金融风暴一来,不到一年时间,200多家就没有了,一看全都倒闭了。他说:再来的猛烈一些,国内这四个对手可能就剩两个。当然他的讲话带有一点调侃的意义,至少证明一点,珠江钢琴厂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他不怕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他经得住这种风暴的挫折。所以我们的企业更多的从原始的技术开发、研发开始,要有自己的技术能力,要有自己队伍团队的战斗能力,特别是员工的培养、学习,知识的升级,利用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等到新的一轮企业发展的时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这样的内部培训工作。
2)由粗放管理向精益管理的转型。一个制造大国,如果没有精益化管理的一些体系深入到每一个制造型的企业,制造大国或者制造强国是不能成立的。
3)从价值管理的角度,要由产品经营向价值链经营转型。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总结企业创新管理的模式和经验、案例,我们发现有一批企业,由单纯过去制造型企业开始延伸到服务型,这种服务型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它不是虚拟的,不是泡沫的,它是建立在产品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向更深的、高高的价值延伸的一种企业的价值管理或价值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