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图文:吴敬琏在分论坛演讲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8日 11:09  新浪财经
图文:吴敬琏在分论坛演讲
  2009年2月8日,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分论坛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2009年2月8日,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暨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盛会。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在分论坛做《发展经济学帮助我们迎接挑战》演讲。

  吴敬琏:谢谢主席。这个题目很大,我想讲的一个基本意思,就是发展经济学帮助我们应对挑战。

  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凯恩斯在通文里面那段话,就是实践家们常常因为能够超脱理论上的分析,但是常常实际上变成了一些比较的经济学家的奴隶。就是说经济学作为一门科学,它对于我们分析现实,对于制定政策的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一种正确的或者是一种错误的,经济学思想它都会对我们的实际发生重大影响。所以人们也许可以设想自己摆脱了经济学思想的束缚,但是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下面我从自己的经历来看,认识是逐步深化的。开始的时候就像我们这些人虽然说不上什么政治家,但是也像凯恩斯讲的,自以为掌握了它的规律。但是文化大革命造成了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处于崩溃的边缘,这种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去学习。

  刚才我讲到在70年代末期,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出现新的局面,但是国民经济处于非常严峻的状态之下,人们就对经济学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自己也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正好这个时候我们有幸,张培刚教授受我们所长的邀请来编《政治经济学》辞典。所以我们正好跟发展经济学的大师在一个研究所朝夕相处,趁此机会就向他进行了请教,使我们大受启发。这个跟我们国家的两次调整经济,应该说我们经济学的研究同仁们是贡献了我们自己的力量,但是组织了一个调查组,调查组里面有好几个组,这样一些理论成果对于考虑当时国民经济调整结构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当时所谓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就是改正在过去的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偏差所造成的一些后果,就是在七十年代末和81年两次调整国民经济结构,恢复农业,发展轻工业和发展商业。我们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对于发展经济学的研究仍然是非常皮毛的。因为从张培刚教授发表他的奠基性的论文,到那个时候已经过去了30年之久,发展经济学的很多新的发展我们都来不及消化。但是已经显示出这门科学的力量,可是因为我们在理论支撑不够,所以我们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个调整只是纠正了一些发展路径的错误所造成的后果,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发展方式的问题。

  所以没有多久大概83年左右,老毛病又来了。比如说投资率从58年以后到了30%以后,到了两次调整以后降到了25%,83、84年又上去了,而且以后是不断的发展。到了95年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这时候像张培刚教授所倡导的新发展经济学以及对于国外成果的吸收就有了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发展经济学这一门学问里面的一些经济学家,对于怎么来改变增长方式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所以在九五计划里就规定了所谓两个根本转变,不过这个问题因为体制上的原因,所以并没有得到解决,到了进入21世纪以后这个事情变的越来越难了,以至于在制定十一五计划以前就有一次发展经济的大讨论。从实践的要求来说,是为了要制定十一五计划,而为了给十一五计划提供监视的理论的支撑,在03、04、05这三年就爆发了一次环绕着发展经济学进行的大讨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第二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